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校20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在行为规范、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方面常抓不懈,形成了优良校风,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但对学生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喜欢、不认可、不理解。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确定了目标:学生接受和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理解行为规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愿意主动按习惯养成的各项要求去做。在策略上,我们依托三个支点:一是做实——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二是做深——目标具体,挖掘内涵;三是做透——路径清晰,措施有效,把外在的、外显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
1.做實:探索和把握习惯养成的规律
策略一:细化规范,行为标准好懂有用
经师生讨论,对原《学生手册》及《一日常规》等进行精简,编制《习惯养成标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手册共15项内容,57条规范。每条规范简洁而又具有描述性,既是要求,同时也是做法,很容易被师生接受。如自助餐打饭的行为准则是:①安静快速;②吃多少、打多少,打多少、吃多少;③勺子放好;④节约粮食不浪费;⑤不挑食,营养均衡。
策略二:“习惯养成月”形成常规机制
学校将“习惯养成月”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每学期的第一个月都开展“习惯养成月”系列教育活动,每学期的“习惯养成月”既有整体要求,又有对各年级不同的要求。如有一年的“习惯养成月”整体要求是设计系列主题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增进对学校纪律规范的理解和认同。对初三、高三的具体要求是:结合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经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探究,题目为:怎样具有外伸内涵的高雅气质?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月”作为一项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常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积极、健康、向上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巩固。
2.做深: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
策略一:引导学生探寻小事背后的意义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寻常小事蕴藏着的深刻内涵。我们向全体师生提出20多个关于习惯养成的“为什么”,每一位新任教师和新生都从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开始,了解学校的文化、传统。
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发现身边小事的内在本质和高位的价值观、伦理观之间的一致性,帮助学生认识到细小行为习惯的不断积累对一个人未来发展的作用。
继承发展,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吸纳国际通行惯例的角度来看待文明礼仪,站在时代发展需要和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素养,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策略二:让校园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基地
我们把校园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实验区、自习区、公共活动区和运动区六大功能区。其中,公共活动区体现和社会生活的衔接,培养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向世界的基本文明素养和礼仪习惯。我们在公共活动区域设置了向全体师生开放的茶室、咖啡屋等,并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如:茶室是自习休息、教师备课、师生谈心的地方,应安静;实验室是研究探索的地方,应潜心研究与思考;庭院是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主学习的地方,应看到同学研讨和学习的身影,等等。通过“功能区”的设置,让校园处处成为学生文明行为的实践基地。
3.做透: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策略一:晚讲评“三省吾身”
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进行价值澄清,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我们每天以15分钟的“晚讲评”结束当天的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和与同伴的交流中,学生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和建议的方法,学会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及说服他人的方法,学会如何融入团队、如何与人合作,学会选择何时以集体为重、何时张扬个性,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策略二:自我教育与同伴教育
我们启发学生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自省,同时和同伴进行互动,在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例如,刚刚升入高中,有些学生不理解校规校纪中对学生服装和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于是,教师以“军训动员大会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为话题,让学生们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动员大会是一个全年级的集体活动,着装应该正式一些,所以穿带领T恤和长裤。军训的时候就应该以舒适为重,所以穿短裤;考虑到军训期间洗衣服的问题,所以上身穿两种短袖T恤都可以。通过讨论,学生对学校关于仪容仪表的要求有了正确的理解。
由于始终坚持“守正出新”的基本原则,坚持聚焦德育内涵,明确育人目标,力求整体把握、回归德育本质,我们的常规德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学生从内心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以学校文化为荣,将良好的习惯辐射到学校以外的场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影响,这些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的终身发展。
编辑 _ 付江泓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确定了目标:学生接受和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理解行为规范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愿意主动按习惯养成的各项要求去做。在策略上,我们依托三个支点:一是做实——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二是做深——目标具体,挖掘内涵;三是做透——路径清晰,措施有效,把外在的、外显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
1.做實:探索和把握习惯养成的规律
策略一:细化规范,行为标准好懂有用
经师生讨论,对原《学生手册》及《一日常规》等进行精简,编制《习惯养成标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手册共15项内容,57条规范。每条规范简洁而又具有描述性,既是要求,同时也是做法,很容易被师生接受。如自助餐打饭的行为准则是:①安静快速;②吃多少、打多少,打多少、吃多少;③勺子放好;④节约粮食不浪费;⑤不挑食,营养均衡。
策略二:“习惯养成月”形成常规机制
学校将“习惯养成月”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每学期的第一个月都开展“习惯养成月”系列教育活动,每学期的“习惯养成月”既有整体要求,又有对各年级不同的要求。如有一年的“习惯养成月”整体要求是设计系列主题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增进对学校纪律规范的理解和认同。对初三、高三的具体要求是:结合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经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探究,题目为:怎样具有外伸内涵的高雅气质?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月”作为一项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常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积极、健康、向上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巩固。
2.做深:价值引领,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
策略一:引导学生探寻小事背后的意义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寻常小事蕴藏着的深刻内涵。我们向全体师生提出20多个关于习惯养成的“为什么”,每一位新任教师和新生都从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开始,了解学校的文化、传统。
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发现身边小事的内在本质和高位的价值观、伦理观之间的一致性,帮助学生认识到细小行为习惯的不断积累对一个人未来发展的作用。
继承发展,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吸纳国际通行惯例的角度来看待文明礼仪,站在时代发展需要和中国国际化进程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素养,适应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策略二:让校园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基地
我们把校园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实验区、自习区、公共活动区和运动区六大功能区。其中,公共活动区体现和社会生活的衔接,培养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向世界的基本文明素养和礼仪习惯。我们在公共活动区域设置了向全体师生开放的茶室、咖啡屋等,并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如:茶室是自习休息、教师备课、师生谈心的地方,应安静;实验室是研究探索的地方,应潜心研究与思考;庭院是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主学习的地方,应看到同学研讨和学习的身影,等等。通过“功能区”的设置,让校园处处成为学生文明行为的实践基地。
3.做透: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自省”的意识和能力
策略一:晚讲评“三省吾身”
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进行价值澄清,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我们每天以15分钟的“晚讲评”结束当天的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和与同伴的交流中,学生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和建议的方法,学会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及说服他人的方法,学会如何融入团队、如何与人合作,学会选择何时以集体为重、何时张扬个性,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策略二:自我教育与同伴教育
我们启发学生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自省,同时和同伴进行互动,在互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例如,刚刚升入高中,有些学生不理解校规校纪中对学生服装和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于是,教师以“军训动员大会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为话题,让学生们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动员大会是一个全年级的集体活动,着装应该正式一些,所以穿带领T恤和长裤。军训的时候就应该以舒适为重,所以穿短裤;考虑到军训期间洗衣服的问题,所以上身穿两种短袖T恤都可以。通过讨论,学生对学校关于仪容仪表的要求有了正确的理解。
由于始终坚持“守正出新”的基本原则,坚持聚焦德育内涵,明确育人目标,力求整体把握、回归德育本质,我们的常规德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学生从内心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以学校文化为荣,将良好的习惯辐射到学校以外的场所。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影响,这些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的终身发展。
编辑 _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