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智者的问答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主播迈克·华莱士的访问,给出的条件是:不限时间,不限问题。华莱士在访问中依旧尖锐,但报道最后被认为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大突破”,也被当成中国外宣的“成功案例”。
  “你现在风靡美国电视节目了。”克林顿对江泽民说。当时是2000年,两人一起参加联合国千年峰会,在各国元首共进午餐前,克林顿略带玩笑地向江泽民致意:“华莱士对我们都很刻薄,但你却让他像孩子一样满足地呜呜叫。”克林顿指的是不久前,华莱士在CBS的王牌节目《60分钟》中,对江泽民进行的专访。
  千年峰会后,CNN在一则报道中提到了以上这个细节,从美国媒体和克林顿的角度肯定了江泽民在专访中的表现。
  克林顿之所以觉得华莱士在江泽民面前像个小孩子,跟他自己在华莱士访谈中的待遇不无关系。华莱士采访过从肯尼迪到克林顿的历任美国总统,采访克林顿的时候,他的第三个问题:“你是流氓吗?你怎么会跟一个未婚的姑娘在白宫神圣的办公桌上,干那种事情?”
  2000年8月15日,82岁的华莱士在被美国人称为“中国戴维营”的北戴河——中国国家领导人疗养基地——访问74岁的江泽民,采访从14时持续到17时57分,之前有近1个小时的寒暄、预热。
  华莱士面前摊着一份四页采访提纲——比A4纸略大,正反面字迹密密麻麻。采访提纲中罗列了100个问题,实际采访中双方一问一答88个回合。
  华莱士面容冷峻,他的问题简短、朴素,但却环环相扣、咄咄逼人,并且带有相当的“普适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些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核心关注。
  华莱士时而环抱双臂倾听,时而用右手食指指着坐在他对面的中国领导人发问。他甚至会打断江泽民的回答,不客气地提醒: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请简短作答。始终面带微笑的江泽民回敬:是你先坏了规矩;我的回答大致跟你的问题一样长。
  当华莱士直呼江泽民“独裁者”的时候,江泽民收起笑容,直接回敬道:“你们对中国事务的描述像天方夜谭一样荒谬。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中共中央委员会,里面有一个政治局,政治局中还有一个常务委员会,我就是其中之一。除非获得所有政治局常委的同意,否则不会做任何决定。”
  江泽民说的是不容辩驳的事实。事实上,他本人是否接受华莱士的采访也是集体决定的。
  采访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用专用线路旁听采访的人坐不住了:让美国人停下来!问题问得太过分了!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双料主任赵启正找到国新办三局局长任一农:后面在递纸条,你要不要去跟美国人说,让他们停下来?任一农说:我不说;江主席自己说过:不限时间,不限问题。
  第一盘录像带录满了,任一农走到江泽民身边转达了场外的担心。江泽民回答:“他们受不了了?人家是我们请来的。我们答应了‘不限时间,不限问题’,就应该遵守承诺。让他尽管问。”
  采访结束后,华莱士对江泽民说:我们进行了一场智者的问答。而在两位智者过招之前,双方准备了两年。
  预热
  1998年5月,华莱士所在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栏目,通过公关公司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同时递交了采访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申请。总领事馆对采访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估,把报告转交给国务院新闻办。国新办责成第三局局长任一农具体处理此事。
  美方表达的初步意向是在《60分钟》栏目中以半小时的时长播出对江的访谈,并力争在美国国会台播出更完整的一小时。美国人甚至拟好了访谈播出时的标题“红墙内外”。
  国新办调集以往华莱士对各国元首的访问,发现除了《60分钟》的片头之外,从无高端人物访谈冠以特别标题的先例。任一农向美方委婉表达了中方对这一“特殊关照”的反对意见:这个标题太泛,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虑,它并不吸引受众的眼球。美方欣然接受。
  与此同时,中方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使领馆、外交部相关司、国新办第三局做世界关于中国问题的舆情汇总,以预测华莱士可能会涉及的话题。在此基础上,第三局向上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接受华莱士时访问,我方可以实现几方面的诉求:借CBS News的世界级发布平台,做中国领导人的权威性新闻发布,既包括政治体制、人权、西藏、台海关系等问题,也可及时把中国政府对李文和案一类热点话题的态度传递给西方受众;在此基础上,展示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有关部门就华莱士提出的采访申请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有专业人士提出,按照美国严肃电视节目的操作惯例,耗片比是4:1,如果美方承诺1个小时的播出时长,中方应该保证4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有人提出不同意见:1986年,华莱士采访邓小平只给了60分钟时间,小平同志意犹未尽,讲到85分钟,笑说:我犯规了,超时了。这次华莱士采访江泽民同志,有必要给他那么长的时间吗?专业人士解释: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没有要求美方承诺播出时长,所以采访了85分钟,最后播出了15分钟。现在对方已经承诺两次播出,比照1个小时的国会电视台版本,4个小时的采访是必需的。
  与会者取得共识:按照美方承诺的播出待遇,配比给对方4小时的采访时间。
  会后,国新办主任赵启正和江泽民直接沟通,江泽民做出明确授权:临场对华莱士不限采访时间、不限问题。
  中方正式复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接受迈克·华莱士的访问。然而,“九八洪灾”出其不意到来,采访只能延后。
  1999年,《60分钟》再次按照程序递交了对江泽民的采访申请。这次,又遇到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采访只能再度搁浅。
  2000年初,华莱士再次致函中央对外宣传办和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言辞恳切:我今年已是82岁高龄,曾采访过邓小平,希望在有生之年采访中国第三代领导核心。这次的采访时机选择得非常巧妙,当年秋季,江泽民要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为配合江泽民赴美,“中华文化美国行”大型系列活动也将在美展开。中国比此前两年更加需要一个理想的平台,让自己的领导人在西方亮相。按照双方的约定,华莱士的访问会在江泽民访美前两天播出。   华莱士的夙愿终于达成。
  试探
  正式采访开始之前,中美双方就采访大纲进行了十个回合讨论,书面文件、电话、面谈。赵启正和任一农两度赴美。第一次见面,华莱士在比他年轻21岁的任一农面前“倚老卖老”:中国怎么派一个儿童来?第二次见面,任一农在饭桌上调笑华莱士:迈克,你得罪了我。我的新闻工龄可不比你短,而且我是名校毕业,你并不是。
  在双方的笑声中,华莱士轻松表达了歉意。虽然他并不确切懂得任一农履历的分量:北京大学新闻系第一届毕业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部主任;中央民委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三局局长……但他很快就知道,这次他遇到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同行。
  任一农问华莱士:你知道如果是我,我最想从这次采访中获得什么样的新闻吗?能做标题的新闻!
  华莱士用微笑和拍对方肩膀的方式表达他的赞同和他对对方意图的洞悉。
  任一农又说:陈水扁这个人很有意思……华莱士脱口而出:我很讨厌他!“我就知道了:台湾问题不会多谈。”任一农事后说。
  华莱士也向任一农提问。他表达了对“三个代表”的浓厚兴趣。任一农就组织人力把江和各级领导对“三个代表”的论述翻译成英文。然而在最后的采访中,“三个代表”只被华莱士轻轻带过。
  双方你来我往,有虚有实,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华莱士在采访中将涉及三方面的话题:中美关系、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中国国内的情况。在正式采访之前,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
  “事先看不到采访提纲。一个问题也不给你!”任一农事后说。此前两年为应对华莱士访谈而做的舆情收集工作此时派上了用场。中方在美方划定的宽泛话题中梳理热点,准备了一百多个对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后来的采访验证,这批模拟问题的命中率达90%。
  较量
  2000年8月11日,包括华莱士在内的《新闻60分》摄制组8名成员住进北戴河外交宾馆——8名成员是中方向美方提出的要求。按惯例,欧美成熟栏目的黄金编制一般是8人:制片、主持、脚本撰写人、录音师、录像师、助理、联络人。
  正式采访安排在8月15日下午。双方有四天的准备时间。美方现场勘测非常精细:他们用28支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以确定现场色光;华莱士对江泽民的7副眼镜都了如指掌,他建议江主席戴那副意大利窄边眼镜,效果会更好;美方摄制组人员发现采访室的椅背很高,拍成画面,椅背最上端的横档会刚好出现在拍摄对象的脖颈后面。中办召集木工,连夜把座椅的椅背改低。
  按照双方的设计,在室内采访之前,华莱士会做30分钟左右的室外采访,话题是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生活。预先设计好的模拟问题包括:江主席是如何被抚养长大及所受的教育;是如何对政治产生兴趣的;在成长过程中受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同普通中国人有着怎样的联系?江主席如何评价自己,如何激励自己前进?最大的自豪是什么?怎样分配自己的时间?给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忠告是什么?
  户外访谈部分在CBS News的播出片中一带而过。转场室内,双方真枪实弹的唇枪舌剑正式开始。
  华莱士说:我看过关于你的12本书。江泽民微笑着回答:是吗?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
  华莱士援引《中国日报》的报道,问江泽民怎么看待“美国是世界和平威胁者”这种说法。江泽民回答:坦率地讲,因为经济的强大和科技的进步,美国倾向于高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传递对美国人民的善意。所以我不想在我们的交谈中使用过多的尖锐词汇。
  江用天气形容中美关系:风、雨、多云,甚至阴云密布都曾有过,有时也会阳光灿烂。中国希望和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纯粹的政客辞令。”华莱士点评道,“没有任何真诚可言。”
  江泽民不慌不忙:“我不认为‘政客’是一个好词。”
  在被问到是否相信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是被误炸的时候,江泽民清晰地回答:“以美国的顶尖科技,所有关于‘误炸’的说法都难以让人信服。况且,中国驻贝尔格莱德使馆的标识清晰得不可能被弄混。所以,‘误炸’为什么会发生到现在都是一个问题。克林顿总统曾多次在电话中向我就爆炸事件道歉。我告诉他:既然你代表美国,而我代表中国,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无法取得百分之百共识的。”
  双方谈到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李文和案。江泽民说: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中国和李文和案没有关系。中国人把李文和看做一个声望卓著的科学家。
  “仅仅是科学家,不是间谍吗?”华莱士反问。
  “你认为他是间谍吗?”江泽民反问。华莱士无言。
  访谈结束,6名在现场架机拍摄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记者抬腕看表,只差几分钟就4个小时了。
  当天晚上8点半,中方的三位工作人员开始分头把华莱士采访的录音整理成中文。到凌晨2时,三部分整理完成,交给任一农统稿。凌晨5时,赵启正被叫醒,录音整理稿送到他手上。早晨6点到7点之间,文稿已经回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手上。当天,江泽民要乘火车返回北京,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对整理稿做了最后的审核。江看完,文稿移交到外交部翻译室。翻译室很快把它译回英文。
  按照中美双方的约定,对外使用的图像一律用CBS News的,文字则以中方整理的文稿为准。
  此时华莱士已经回到美国。在节目编辑得差不多的时候,CBS News召开新闻发布会,美联、路透、法新等几大通讯社对外发布了华莱士采访江泽民的消息。各大报纸、电台跟进。到了节目播出的时候,整个美国似乎都在翘首以待。
  按照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提供的数据,有4000万人收看了华莱士对江泽民的专访。(摘自《南方周末》2012.4.12)B②
其他文献
杨尚昆之子杨绍明现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是中国当代知名的摄影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子女,杨绍明本可以选择更优越的发展方向,但他不从政、不经商,自打12岁那年父亲送给他第一台莱卡M2相机开始,就迷上了摄影。把摄影当作毕生追求的梦想,这让杨绍明在“红二代”的圈子里显得很特别。《环球人物》第11期刊登了对他的专访,现摘登如下。  记者:您怎么通过镜头表现父亲的?  杨
期刊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帖子,列出了不要对爸妈说的九句话,触动了不少人的“孝神经”,更引发很多年轻子女的反省。这九句话是:  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唆。  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父母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
期刊
中国每一年的基础建设投资都非常大,一些人指责现在的“铁公鸡”(钢铁、公用设施、基础建设)建设超前,是铺张浪费,是“面子工程”。但实际上,这些基础建设的效益会在中国进入老龄化后发挥重大作用,这也是我们将来的经济基础。  比如,我们的公路建设收费许可一般是20到25年,最长也不超过30年,但这些道路的使用寿命要远远超过这些年份。20年后,现在我们大力建设的收费公路将逐步进入“基本免费时代”。中国经济压
期刊
你刚刚胜任一份工作,在很多不知名的国度,有无数不知名的人等着取代你。  你不害怕吗?  以前你在学校里听到的关于获得成功的建议已经过时了。听听亿万富翁雷德·霍夫曼是怎么说的吧。  如果你是雷德·霍夫曼,生活就美好了。这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是PayPal在线支付平台的创建者之一,还创立了社交网站Linkedln。他懂得什么叫成功。  我真想告诉你,我跟霍夫曼是很亲密的朋友,有时乘坐他的私人飞机飞越太
期刊
关于财富的聚与散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命题。一方面,正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是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并占有财富,这是对于财富的聚;另一方面,古人又“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自不至太富,富则更散之”,讲究有了财富之后,要乐于散财,以保长久之富。  鲁桓公的庙中有个器皿叫“欹器”,通常放在案头的右边,所以又叫“宥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像个
期刊
有一次,康熙宴请文武大臣。席间,康熙忽然站起,高举酒杯,大声说:“各位爱卿,让我们共同把这杯酒牧给吴三桂、葛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大惊失色。要知道,这些人物可都是些叛贼反党。  康熙见状,哈哈大笑说:“是他们这些强劲的对手硬逼着朕锐意进取、励精图治、革故鼎新而创建了今天的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也不可能有夸天的繁荣盛世,难道朕不应该感谢他们吗?”  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在第
期刊
自1865年林肯总统被人暗杀以来,美国历任总统不断遭人暗算,他们头上的权力光环几乎成了一些“狂人”眼中的靶标。迄今为止,共有四位总统在任期内被刺身亡,除此以外还有十四任总统在各种各样的暗杀下生还。  肯尼迪遇刺案一个永远的谜  1963年11月22日上午,约翰·F·肯尼迪夫妇抵达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乘一辆敞篷轿车前往市区。中午12点30分,总统车队经过市中心一处路口时,枪击发生了。总统保镖还没来得
期刊
近年来网络谣言滋生蔓延,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以下是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  “蛆橘事件”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这条短信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此间,又有媒体报道了“某地发现生虫橘子”的新闻,虽然语焉不详,但被网络转载
期刊
选角  扮演露丝的演员必须高贵、勇敢、坚强,选角导演芬恩极力推荐21岁的新星凯特·莱特。她在20岁凭《理智与情感》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还由于参演了大量历史题材的影片,得到了“胸衣凯特”的绰号。但对卡梅隆来说,这却成了负面因素。在他看来,给凯特·温斯莱特再次穿上紧身胸衣,是懒惰而缺乏创意的选择。不过,在芬恩的坚持下,他还是见了温斯莱特,并拍了一段试镜录像。他立刻就被这位幽雅而自然的年轻女子迷住了。虽然
期刊
抗战爆发之后,许多爱国青年冲破重重封锁和阻挠奔往延安,山西太原友仁中学16岁的女青年刘茜也来到延安,后来在延河岸边,和一位少年时就参加红军的抗大第三期第六队队长黄克功相爱而谈起了恋爱。这本来是桩好事,可是在恋爱期间,刘茜发现黄克功有些骄横,他自恃红军出身,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立过大功,又当过师宣传科长和团政委。刘茜忍受不了黄克功的骄横和他约束自己交友的霸道,也不满黄试图从物质上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