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为何没有拨动浙人的心弦?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这块多是丘陵的土地很是神奇,她能天人感应,触动生于斯长于斯的浙人的心灵,让心灵长出花枝,开满花朵。我甚至觉得,因为有了她,中国才精致起来。
  你看看浙江的一块块土地都收获了哪些文明的果实,再看看中国文明中这些浙江元素算不算精致吧。
  浙江的楠溪江触发了永嘉太守谢灵运的心灵,中国的山水诗从那里诞生了;曹娥江则吸引500多位唐代诗人去那里泛舟赋诗,把中国的山水诗锤炼成了中国古典文学阵营中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品类;富春江让中国的山水画至此一变;一个西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超过了中国所有的湖;杭嘉湖平原贡献了丝绸和《茶经》;西泠印社创造了一种金石之美;甚至一座不很高大的山——天姥山,都让不能亲临的大诗人李白梦游至此,留下一首让我们在课堂里背诵的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自然美这么敏感的浙人,为什么对大海无动于衷呢?
  浙江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对文学艺术的创造力,至明清而炉火纯青,王思任和张岱的山水游记与小品文可以证明。
  到了“五四”时期,白话文的时代来临,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浙人的文学天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迸发之势。甚至可以说是浙江籍的作家证明了用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不亚于文言文的美文。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浙籍作家居功至伟,无论哪个版本的文学史,浙籍作家的作品都占有至少“半壁江山”。说出这些名字大家就知道了: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郑振铎、冯雪峰、夏衍、艾青、丰子恺、夏丏尊、梁实秋、戴望舒、施蛰存、王鲁彦、许杰、柔石、殷夫、巴人、邵荃麟、应修人、潘漠华、王西彦、唐弢……
  戴望舒因诗《雨巷》一举成名,称“雨巷诗人”;潘漠华、应修人出版杂志《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夏丏尊写出了散文名篇《白马湖之冬》;郁达夫有《过富春江》;朱自清写了传诵至今的《荷塘月色》……
  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浙人的文学艺术中缺乏海洋的元素。
  艾青这位浙籍诗人虽然号为“海澄”,但他写得最好的诗都与大海无关。他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等等。他被引用最多的诗句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些中国最为杰出的浙籍诗人、作家,这些离大海最近,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人,都没有写大海。
  这让我很不解,对自然美这么敏感的浙人,为什么对自己面对的大海竟无动于衷呢?
  浙江的海岸线极为漫长,浙江的海岛数量居全国第一,浙江沿海的经济、社会、文化最为发达;中国其他沿海省份都没有这样的优势。如果浙江没有海洋文学,我们还能指望中国其他地方出现海洋文学吗?不可能的。
  不仅浙江没有,整个中国也没有海洋文学
  事实就是如此,不仅浙江没有,整个中国也没有海洋文学。
  我知道有人会反驳说:“有。”还会举出一些例证来:西汉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汉末曹操的《观沧海》;西晋木华的《海赋》和潘岳的《沧海赋》;南齐张融的《海赋》;唐朝韩愈的《南海神庙碑》;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
  但数量上,这些作品与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比起来,好似沧海一粟,太过稀少;内容上,它们或者以海洋为背景讲述奇闻异事,或者对海洋进行一些景物描写,还构不成“海洋文学”这样一个文学门类。
  什么叫海洋文学?依我看,海洋文学不只是以海洋为题材,更重要的是写出海洋与人的关系、写出与海打交道的人的精神特质来。
  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普希金的《致大海》、莱蒙托夫的《白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拜伦的《海盗》、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但是中国的确没有这种东西,譬如曹操的《观沧海》,一直被认为是写大海的诗中非常出色的代表,就像他的其他诗文一样,透露着一种老辣雄奇。但那并不算海洋文学,暂不说有没有海洋精神,单是文字,就有一半描写陆地:“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确实没有揭示人与海洋的深层关系、写出海洋人生的作品。
  什么原因呢?
  是中国缺乏大海和海岸线的景观吗?显然不是。我们有着一万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我们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在内的广阔海域。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主,这种文明最早成熟于西北黄土区的渭河、汾河、伊河的所谓三河地区,辉煌于关中盆地的西安、咸阳,所谓的汉唐盛世是也。此后,这种文明的核心城市——首都才逐渐向东转移,经过洛阳、开封,慢慢接近大海。到了南宋,才走到杭州这个靠近大海的地方。这是一种自西向东、由北往南逐渐接近海洋的文明路径。
  中国的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创造了广阔的平原,人们在这些平原地区发展出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东南沿海的海洋文明却一直被忽略。
  我们不能指望宋以前的中国出现所谓的海洋文学,虽然全国的经济中心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南移,但是文学的发展有一个滞后期,刚刚走到大海边的文明,还要有一个熟悉接纳海洋的过程。经由唐五代的积累,两宋时期的中国海洋很是热闹,大海里航行着中国与各国往来贸易的帆船。接下来似乎前景美妙,中国人响应大海的召唤,就要迎来一个海洋时代了,而海洋文學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要有海洋文学,先把戚继光与郑和请下神坛再说
  可是,历史无情地跟中国人开了一个玩笑。
  接下来出现的明清两个朝代却是严厉拒绝海洋的时代,不只是消极地拒绝,更是残酷地打压。
  大家知道明清实行“海禁”政策,明代规定“片板不许入海”;清代有“迁海令”,令沿海居民从海岸后退30~50里。
  我认为这才是中国缺乏海洋文学的最主要原因。
  举一个例证。西方文学中有一种海盗情结,海盗不仅是海洋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题材,更是创作灵感的来源。他们被赋予浪漫色彩,成为自由和勇敢的化身。
  中国本来是不乏这种有着自由和勇敢精神的海盗式人物的,但他们无法进入文学,因为他们被诬蔑为“倭寇”。   如明代所谓的“倭寇”首领,安徽人王直。他的故事不用虚构,本身就如史诗般波澜起伏。即使在那些后来杀害他的人写的书里,也找不出他的罪名。他把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双屿岛经营成了“16世纪的上海”。双屿岛之战后,王直逃往日本九州,被日本人尊为五岛岛主,浙江巡抚胡宗宪将王直的母亲妻儿拘为人质,写信诱降,谎称同意他开海通商的要求。为了这信仰,王直来降,朝廷却背信弃义,将他杀害……临行前,王直仰天长叹:“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难道这是一个倭寇首领说的话吗?
  我不能理解,为何历史的谎言能荒诞到这种程度?其次,在我们描写历史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里,充斥着宫廷内斗、皇帝私情,王直这等英雄的事迹为何却无人问津?若将王直的故事直书下来,便有小说和戏剧的情节和魅力。
  我知道无人书写王直,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把这些海洋英雄都说成是来自日本的倭寇,又虚构了一场持续了近200年的中国人抗倭的民族战争,甚至塑造了戚继光这样的所谓的民族英雄。虽然戚继光打过99次胜仗,杀过成千上万的人,但我查遍了史书,却没有找到戚继光杀过一个日本人的记录。他杀的都是中国人,但他却成了民族英雄,甚至有人说他比岳飞和文天祥还伟大。其实戚继光杀的是中国沿海那些被海禁政策逼得走投无路而被迫起义的人,他们是海商、渔民,或者是从事与海上贸易相关产业的人。
  我们只要有点常识,就不会相信明代会有日本人跨海来抢劫。想想看,在帆船时代,远隔千里之遥的大海彼岸的日本武士,怎么会用长达十几天的时间航行到中国沿海来抢掠点生活品?
  风吹不动帆怎么办?风向不对怎么办?淡水没有了怎么办?当时的日本人若果真来中国抢劫,其实武士的武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精通海洋的船长和水手。即使是用黄金悬赏,那时的日本武士也没有把握能到达中国。
  我们都知道鉴真和尚六渡日本,五次失败,其中一次还被风吹到了海南岛;元代蒙古大军两次攻打日本,因从中国出发几乎不可能,只好从朝鲜半岛的南端出发,最后还是因为台风而失败;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首航日本就触礁沉没……日本船史著作《船的世界史》写道:“自公元630年到894年的264年间,虽计划派出遣唐使计18次,然而实际成行的有15次,其中得以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国的,只有8次。”
  航海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500多年前非国家行为的乌合之众“倭寇”,却可以在大海上来去自由、从不失误,这可能吗?
  关于海洋与人的关系,中国还处在“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阶段,离文学的真实和深刻还有遥远的距离。
  如果所谓的“倭寇”不被镇压,他们倒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的海洋文学来。《倭变事略》是一本记叙抗倭事迹的日记类书籍,我在书中读到一个细节:40多个倭寇藏在一座庙里,后来他们全被剿灭,但他们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诗文:“海雾晓开合,海风春复寒。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丛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宽,明朝晴更好,飞翠泼征鞍。”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海洋文学。
  戚继光不走下神坛,成千上万被杀害的、以海为生的冤魂就无法进入历史,中国就不会有海洋文学。
  中国大陆近海的海水不蔚蓝不清澈,难以拨动诗人的心弦
  以上都是人文方面的原因,若说自然方面,我猜测有一点是因为我们的近海虽然富饶,但不美丽,海水不清澈,色泽很浑浊。
  大海的美主要包括哪些因素呢?浩瀚的水面、滔天的巨浪、永无停息的喧响……这些都是,但有两样影响美感的重要元素: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
  一般而言,若不受河流所携泥沙的侵扰,或者不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等极端情况,海水是清澈透明的。而且随着深度的加大,海水的颜色将会出现由绿到蓝的变化。海水的透明度与海水的颜色紧密相关,只有清澈透明度高的海水才可能呈现出蓝色。
  单是海水的蓝色就有很多种,灰蓝、浅蓝、粉蓝、天蓝、宝石蓝、靛蓝、蔚蓝……只是人们一般通称为蔚蓝。蓝色的海水似乎成了大海的标志,并被人类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理想、浪漫、智慧、成熟等等。
  而浑浊的海水却没有这些意义。它们使人觉得不洁、不美,也就难以让人产生亲近之感,甚至因为不透明而让人感到威胁和恐惧。
  在西方的海洋文学作品中,海水是蔚蓝的似乎天经地义。我们所熟知的几首描写大海的诗文,都有“蔚蓝”一词出现,如普希金的《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颜。 ”
  还有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诗《醉舟》,尽管这位象征派诗人以想象奇特著称,但是诗中多次提到海洋与海水,他的思维还是冲不破“蓝色”的藩篱,如:
  “那儿虹霓绷得紧紧,像根根缰绳
  套着海平面下海蓝色的群马!
  ……
  我是失踪的船,缠在大海的青丝里,
  ……
  我永远纺織那静止的蔚蓝。”
  西方人对大海应是蔚蓝色的意识深入骨髓,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这样说:“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这是因为这几个国家所面对的大海,海水的透明度较高,水色较蓝。
  如地中海的海水就清澈透明。其中一个原因,是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小(尼罗河除外);再者,沿岸海水深,海底的泥沙不会被海浪扰动起来;来自大洋的洋流经过这里,它们往往水清色蓝,非近海的海水可比。
  以上几个条件,中国沿海的大部分地区都不具备。黄河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她从哪里入海,哪里就会变成“黄海”;长江每年也携带几亿吨泥沙入海,入海口周围方圆几十公里都是一片浑浊……中国沿海其他入海河流也都含有大量泥沙。
  其次,中国大陆所面对的海都是边缘海,与大洋之间为岛链所分割。再有,中国沿海的海底都是缓慢延伸至海中的大陆架,海水不深,海底的泥沙容易被海浪掀起,悬浮于水中,海水的透明度因此很低,不能呈现蓝色。
  譬如浙江,虽有曲曲折折的海岸,有如繁星一样撒落在大海上的岛屿,但是你看不到清澈蔚蓝的海水。
  我第一次见到浙江的大海时很是失望。大海在我的想象中应是瓦蓝瓦蓝的,但是当我从宁波坐船前往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岛时,我见到的大海浑浊不清,黄褐色的泥浆起起伏伏,一直绵延至普陀岛。
  一般而言,从浙江海岸的某地出发,需要经过20~40海里的距离,海水才逐渐变得清澈透明,也才逐渐变蓝。但很少有人有这样的经历能航行至远方,看到蔚蓝的海水。
  浙江面对的大海是东海,长江携带的巨量泥沙汇入东海,舌状的浑浊江水在海中一直向东延伸数十公里。这些泥沙还与钱塘江带来的泥沙汇合,顺着海流沿浙江海岸向南扩散,使得整个杭州湾及其以南的海面都是一片黄褐。再加上浙江其他几条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整个浙江近海的海水因此都很浑浊。
  中国近海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都与东海相似,只有南海中部和南部的海水蔚蓝清澈,到过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人才知道什么叫蓝色的海,但那里离我们很遥远。
  有作家写道,在浙江近海航行时看到的景象,与在太湖中行船看到的景色,没什么两样。
  说到此,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大海没有拨动浙人的心弦,也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没有海洋文学。
  (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2期)
其他文献
能有幸拜读先生的回忆,回到对他而言如数家珍,对我却言却略感陌生的岁月,实感荣幸而新奇。而仔细品读,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更引出了一系列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意外之一 求学记忆如昨  先生的小学时代距今已有五十载,但描绘的画面仍恍如昨日发生般清晰。这些瞬时却深刻的片段,竟也让我生出些“不该有”的羡慕来。想我自己的小学记忆,虽不过20年,却已有些依稀难辨。但先生往昔的点点滴滴却叩响心门。
期刊
小时候,我梦想长大以后当一名科学家。现在,我觉得这个梦想怕是永远也实现不了了。照这样下去,我怕我最后只能当整天埋头处理各种事务的人,而成不了探索自然真理的科学家。  科学家都在做科学研究吗?  从我读书这些年的观察来看,如今的科学研究基本上也就是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做,而那些所谓的顶尖科学家,基本上连研究的面儿也见不着。他们辛辛苦苦熬啊熬,好不容易熬成了项目负责人,以为这下总算能一猛子扎进向往多年的研
期刊
踩着被秋风遗留的枯叶,俯身拾起一片。周围,已覆盖大地的落叶如已逝去的记忆,一种荒凉的感觉散布开来。  你匆匆地来了,我是那样手足无措。于是,我只能在彷徨中领略你的风姿。好景不长,时钟敲响内心的梦,你,散在了记忆的途中。  短短的四十分钟,耗尽了你所有的生命。诗歌——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而我们还为你添了续集,你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我们。忘不了你,真的,即使我们已成为彼此的过去,若再次回眸又有何不可?
期刊
亲爱的黄老师:  我最近收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结果,得知我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在美国交流这一年,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逸逸这两年的学习与体悟对我有多么大的影响。  此时此刻,我真想由衷地谢谢您,因为没有您就没有逸逸,就没有那逐渐培养起来的看待事物的批判性能力,就没有我主编学旅文集的锻炼经历,就没有在学旅之后的许多感受,就没有在向美国同学介绍中国篆刻与书法时的滔滔不绝,就不会持有敬畏之心来拥抱这个世界,就不会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些美妙绝伦的诗词曲赋,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以及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不少青少年酷爱古典诗词曲,古典诗词曲的阅读考查亦成为中考落实新课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那么究竟怎样阅读考场上的古典诗词曲呢?简言之,应该弄懂两点:一是诗词曲里说些什么?二是怎么说的?一般说来,可以按照三个环节阅读鉴赏。  【举案说法】  《赤壁》是九年级教材中的传统佳篇,以此
期刊
那年,我和孩子们把家安在了一个温暖舒适的拖车房里,就在华盛顿湖边的一片林间空地上。随着感恩节的临近,一家人的心情也愉快起来。  整个l2月,最小的孩子马蒂是情绪最高、忙得最欢的一个。这个乐天顽皮的金发小家伙有个古怪而有趣的习惯——听你说话的时候,他总是像小狗似的歪着脑袋仰视你。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左耳听不见声音,但他从未对此抱怨过什么。  几周来,我一直在观察马蒂,他好像在秘密策划着什么。他热
期刊
“九一八”东北事变的消息激动了全国的民众,因了当局的退让,民情愈见激昂。其中最感到愤懑的,不消说是青年学生。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日货的工作。  第一中学是全市学界抗日协会的一分部,校中师生分隶于总务、纠察、宣传、调查诸科。每科之下又设若干组,分头工作,空气非常紧张。校内到处贴着惊心动魄的标语;课外运动停止了,将这时间改行军事训练;各科教师都暂抛了原有的教程,改授与抗日有关的教材
期刊
若将董家火车分解成三个词,是开车,走城,思人。  走城便要读城,读城重在看人,看人难免思人,思人的磁波又逆着车开的方向越拉越远。我的车也开了,走的第一座城是家乡牡丹江,未离开,便已思人。  董老师推崇“三商”:情商,智商还有健商。情商助人或沉默或斡旋游刃有余,智商让人显得不那么“极品呆脑”;而健商,窃以为,谋养生健体是浮物,实取情商之大乘。董老师惯以健商作刃物,攻我辈双拳之间大开的胸膛处。每每招架
期刊
“位”能这样用吗?  2007年9月3日《北京青年报》第四版有一篇评论《包养情妇只是权利腐化的“次生现象”》,对贪官包养情妇的现象剖析得鞭辟入里,非常深刻。但令人遗憾的是,文中写道:自十六大以来,中央累计查处严重腐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16位,其中九成有包养情妇的情节。” 用“位”称说贪官,实在是个瑕疵。  汉语的量词,除了有相对固定的名词组合外,有的有感情色彩,不能乱用。例如说“一尊佛像”,不能说“
期刊
“漂”而不舞  ——谈“飘”与“漂”  以下是近年来部分报刊上出现的“漂”“飘”误用的例子:  ①少年时便随家南北飘泊。(《大地》2006年第一期)  ②每次放出的香味都在室内漂荡。(《市场报》2004.02.06)  ③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4.20)  ④马桶池里盛满了水,粪便飘浮着。(《江南时报》2007.06.10)  例①的“飘泊”应改为“漂泊”;例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