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旅游业为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地方意义”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地方意义”的重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其中的一方面,而未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详细解释。因此本文从国内外影响因子较强的期刊中选择与“地方意义”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旨在挖掘“地方意义”这一主题词所蕴含内在脉络以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为旅游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做出理论参考。
关键词:地方意义;地方性;地方感;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zd10)。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地域文化的优化与传承的增强,使得人们对富有地方意义的文化与习俗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地方意义”是人类关于环境的认知和评价,是凝结了地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文化过程与实践。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更高水平的地域文化,“地方意义”的相关研究与问题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与旅游关联起来,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地方意义”代表着一个关注的重点概念,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厘清了各研究概念间的关系,为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鉴于此,本文对“地方意义”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研究历程和现状,揭示其研究脉络和研究内涵,对于完善“地方意义”的研究,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文献来源
在对“地方意义”这一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之前,笔者对文献进行了检索和识别,对检索结果中每篇文献的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字段存档,建立“地方意义”数据库,记录研究的文献数量和增长规律,并对相关重要旅游期刊的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
1.国内文献
国内文献是通过CNKI数据库,以“主题=‘旅游’并‘地方意义’”和“主题=‘旅游’+关键词=‘地方意义’”进行检索,检索的期刊界定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等有较强影响力的期刊,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检索结果发现,2008年至今,是国内“地方意义”研究的高峰期,说明近些年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旅游学界与地理学界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在对“地方意义”的相关文献梳理过程中,基于其内涵与研究重点又分别以“地方性”“地方感”为主题词、关键词进行了检索,旨在深入发掘其内在逻辑。
2.国外文献
国外文献则是通过Web of Sciences等数据库以及Google学术搜索、百度学术搜索作为检索平台。以主题词“place meaning”为题名、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期刊范围进行界定时选择“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Perception”等影响因子较强的旅游期刊中的文献,其中年限界定为2000—2020年。
(二)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了文献分析法和规范研究法两种方法,对“理论梳理”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进行概念、内涵、要素的界定和分析,为理论框架构建奠定基础。研究采用规范研究法以多学科视角,通过核心概念和逻辑线索界定、现状分析、比较研究、主要观点阐释等,构建“地方意义”这一概念的研究脉络与研究重点。
地方意义主要包括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评价以及相应的环境对于人的象征意义,反映了环境的价值与特殊性的重要表征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社会的演化导致地方重构发生变化,即随着时间的变化,地方意义会发生变化,甚至是产生新的地方意义[1]。旅游地的地方意义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状态,旅游开发与旅游者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为旅游地创造新的地方意义。但具体而言,旅游背景下地方居民仍是赋予地方以地方意义的主要创造者。
在地方意义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与居民自己本身、他人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相关。在对旅游地地方居民赋予地方意义的分析中,将地方居民按照自身的特性分为不同的人群进行分类讨论,挖掘地方意义的类目类型以及不同类目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游客的属性进行界定,分析不同属性的游客对地方意义认知的差异性来源。不同特征人群看法的不同,会导致其感知到的以及所赋予的地方意义不同[2]。学者在地方意义的研究时,除了限定人群特征外,还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做了相关阐述[3]。总之,地方意义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地理学、人文学、旅游学等多种学科,多样化、多维度的研究对地方意义的解构与归纳,帮助把握地方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提出地方意义研究维度的问题,相关阐述最多的、较为被认可的是二维观点,即将地方意义分为“地方性”和“地方感”两大内容进行阐释。因此本文基于此维度的划分方式对地方意义的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
(一)地方性
地方性即地方自身独特的地方特性,是自身固有的、區别于另一地方的根本属性,也称为地方的客观特性。地方性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3个重点方面,即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地方性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建构过程同样表现出复杂性,其机制与方式影响着建构与结构过程,是地方性演变的线索[4]。有研究表明,影响地方性建构的机制有几种,分别是情感的作用机制、环境与背景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群体的互动机制等。旅游环境下,旅游地的社会群体互动机制表现明显,为地方性赋予更多内涵。寻找地方营建的机制及集中作用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地方性变化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同样是地方意义研究中的重点。总的来说,地方性是内生和外生共存的,且是唯一、不可复制的,对当地旅游地形象有着深层和确切的意义,所以对地方性的相关研究可以有效帮助起发展独特性的地方旅游[5]。 (二)地方感
地方意义的第二个维度是地方感。地方感来源于集体记忆,是一类人或多类人群在同一环境下产生的相同感知,一般认为是居民及游客受到个人、他人以及环境3种因素的影响后的感知。地方感不能脱离人独立存在,其与地方性一致的是地方感同样是被不断创造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人不断地创造和影响着地方感,地方感也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由此可见,地方感的概念需要以人群为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不同群体同样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感,这也为地方感研究的维度分析提供了依据。旅游环境下,不同特征的居民和游客对旅游地的地方感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因此,地方感的相关研究较为关注多样化人群,主要是从游客与地方居民为研究对象,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实地调查法,即通过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挖掘其深层含义。此外,关于地方感的维度划分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主要的观点是三维划分方式、二维划分方式以及一维划分方式。目前对地方感的维度划分,仍然多以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研究与应用为主,因其可以直观地厘清相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起着厘清地方感研究脉络的关键作用[6]。
1.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是地方感一个重要维度,一些学者所称的场所依赖也就是地方依恋。地方依恋是人对地方产生的功能性依恋和情感性依恋,很多时候地方依恋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的是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通常来说,居民更容易对惯常居住地产生情感,并逐渐演变成地方依恋,且不同的人所表现出的地方依恋强度也不相同,呈现由浅入深的状态。多种多样的要素使得地方依恋强度的不同,要素的多重作用更是深化了地方依恋的维度研究,如今学界对地方依恋的维度同样存在一维和多维等形式。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关于地方依恋的维度研究已接近成熟,相关学者将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探讨游客涉入对于地方依恋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旅游过程中地方依恋对游客感知、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旅游地居民的地方依恋程度和外来价值相互对应,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塑造了更多的地方身份,旅游影响是地方居民地方依恋变化的关键因素。地方依恋是旅游参与者心理的一种反映,与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与旅游业跨学科的研究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丰富了相关的旅游学术研究。
2.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是一种认知水平,与游客相比,当地居民似乎更能认同旅游地的景观。作为一种社会构建方式,地方认同影响着多类型人群的行为。同时,人群的地方认同又是地方社会特性的体现。换言之,地方认同是在人与地方的互动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于不同群体来说,其所形成的地方认同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所拥有的自我特性,如居住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等。更准确地说,地方居民与游客的地方认同差异明显,且其内部差异明显。地方认同的构建过程蕴含动态性,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其动态变化的无序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动态变化没有影响地方认同的认同标准,反而将不同构建过程的地方认同整合归类为同一标准,多种标准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游客与居民形成地方认同的层次划分提供了依据。在对地方认同的维度划分上,并未出现较大争议,学者们一般是在实证研究中进行总结。总之,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较之地方依恋简单了许多,其维度也与地方依恋有着一定的差异,研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淆。
3.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虽然仍有研究将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视为一个是另一个的主要内容及维度,但已有多位学者明确了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这也是学术界相对认可的观点[6]。二者的不同之处在对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中得到明显体现,如外地来客在产生地方依恋后才会进一步形成地方认同;而本地居民对于两者没有明显差异性。也就是说,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相应的从属关系也很模糊,但仍可以认为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二者互相影响,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地方性与地方感的关系
基于上文可知,地方性与地方感共同构成了地方意义的两个维度。地方感相同且达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地方感的来源之处即可转化为地方性。地方意义分化为地方性与地方感的主要依据是所基于的载体,有学者认为基于环境表现的是地方性,基于人群表现的则是地方感。也就是说地方感关注主体,地方性关注客体,只是同一事物的关注面不同。在这之中所说的环境也跟人群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地方性所依赖的环境随着人类的活动发生变化,人类活动会改变地方的环境与社会性。旅游活动这一规模的人类活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地方由于人而变得生动,难以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意义”的相关研究,可以认为学者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地方意义的概念和相关研究等方面,且部分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从地方意义的内容来看,地方性与地方感是其主要内容,分别从物质角度与人文角度总结了地方意义,在人文角度中的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更是从不同人群出发剖析了地方感的内涵。但从地方意义的整个研究体系来说,针对地方意义本身的深度研究并不多,更多的是分维度对某一类进行深入研究。分类讨论分化了地方意义的整体概念与内涵,影响了对地方意义的总体把握,具体的概念仍存在薄弱点。总之,“地方意义”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在相关学科中的融合发展仍是重要研究方向。应从该领域研究的具体情况出发,从旅游业等多学科入手,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
[1] SPARTZ J T,SHAW B R.Place meanings surrounding an urban naturai area:A qualitative inquir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1(4):344-352.
[2] DOLNICAR S,YANAMANDRAM V,CLIFF K. The contribution of vacations to quality of lif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1):59-83.
[3] 梁增贤,保继刚.文化转型对地方意义流变的影响:以深圳华侨城空间文化生产为例[J]地理科学,2015(5):544-550.
[4] 周尚意.四层一体:发掘传统乡村地方性的方法[J].旅游学刊,2017(1):6-7.
[5] 胡宪洋,白凯.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認同建构[J].地理学报,2015(10):1632-1649.
[6] 黄向,保继刚,W GEOFFREY.场所怯赖: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19-24.
关键词:地方意义;地方性;地方感;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zd10)。
引言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地域文化的优化与传承的增强,使得人们对富有地方意义的文化与习俗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地方意义”是人类关于环境的认知和评价,是凝结了地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文化过程与实践。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更高水平的地域文化,“地方意义”的相关研究与问题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与旅游关联起来,成为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地方意义”代表着一个关注的重点概念,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厘清了各研究概念间的关系,为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鉴于此,本文对“地方意义”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其研究历程和现状,揭示其研究脉络和研究内涵,对于完善“地方意义”的研究,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在对“地方意义”这一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之前,笔者对文献进行了检索和识别,对检索结果中每篇文献的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字段存档,建立“地方意义”数据库,记录研究的文献数量和增长规律,并对相关重要旅游期刊的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
1.国内文献
国内文献是通过CNKI数据库,以“主题=‘旅游’并‘地方意义’”和“主题=‘旅游’+关键词=‘地方意义’”进行检索,检索的期刊界定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等有较强影响力的期刊,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检索结果发现,2008年至今,是国内“地方意义”研究的高峰期,说明近些年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旅游学界与地理学界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在对“地方意义”的相关文献梳理过程中,基于其内涵与研究重点又分别以“地方性”“地方感”为主题词、关键词进行了检索,旨在深入发掘其内在逻辑。
2.国外文献
国外文献则是通过Web of Sciences等数据库以及Google学术搜索、百度学术搜索作为检索平台。以主题词“place meaning”为题名、主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期刊范围进行界定时选择“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Perception”等影响因子较强的旅游期刊中的文献,其中年限界定为2000—2020年。
(二)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了文献分析法和规范研究法两种方法,对“理论梳理”部分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进行概念、内涵、要素的界定和分析,为理论框架构建奠定基础。研究采用规范研究法以多学科视角,通过核心概念和逻辑线索界定、现状分析、比较研究、主要观点阐释等,构建“地方意义”这一概念的研究脉络与研究重点。
二、地方意义
地方意义主要包括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评价以及相应的环境对于人的象征意义,反映了环境的价值与特殊性的重要表征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社会的演化导致地方重构发生变化,即随着时间的变化,地方意义会发生变化,甚至是产生新的地方意义[1]。旅游地的地方意义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状态,旅游开发与旅游者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为旅游地创造新的地方意义。但具体而言,旅游背景下地方居民仍是赋予地方以地方意义的主要创造者。
在地方意义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与居民自己本身、他人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相关。在对旅游地地方居民赋予地方意义的分析中,将地方居民按照自身的特性分为不同的人群进行分类讨论,挖掘地方意义的类目类型以及不同类目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游客的属性进行界定,分析不同属性的游客对地方意义认知的差异性来源。不同特征人群看法的不同,会导致其感知到的以及所赋予的地方意义不同[2]。学者在地方意义的研究时,除了限定人群特征外,还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做了相关阐述[3]。总之,地方意义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地理学、人文学、旅游学等多种学科,多样化、多维度的研究对地方意义的解构与归纳,帮助把握地方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提出地方意义研究维度的问题,相关阐述最多的、较为被认可的是二维观点,即将地方意义分为“地方性”和“地方感”两大内容进行阐释。因此本文基于此维度的划分方式对地方意义的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
(一)地方性
地方性即地方自身独特的地方特性,是自身固有的、區别于另一地方的根本属性,也称为地方的客观特性。地方性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3个重点方面,即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地方性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建构过程同样表现出复杂性,其机制与方式影响着建构与结构过程,是地方性演变的线索[4]。有研究表明,影响地方性建构的机制有几种,分别是情感的作用机制、环境与背景的作用机制以及社会群体的互动机制等。旅游环境下,旅游地的社会群体互动机制表现明显,为地方性赋予更多内涵。寻找地方营建的机制及集中作用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地方性变化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同样是地方意义研究中的重点。总的来说,地方性是内生和外生共存的,且是唯一、不可复制的,对当地旅游地形象有着深层和确切的意义,所以对地方性的相关研究可以有效帮助起发展独特性的地方旅游[5]。 (二)地方感
地方意义的第二个维度是地方感。地方感来源于集体记忆,是一类人或多类人群在同一环境下产生的相同感知,一般认为是居民及游客受到个人、他人以及环境3种因素的影响后的感知。地方感不能脱离人独立存在,其与地方性一致的是地方感同样是被不断创造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人不断地创造和影响着地方感,地方感也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由此可见,地方感的概念需要以人群为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不同群体同样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感,这也为地方感研究的维度分析提供了依据。旅游环境下,不同特征的居民和游客对旅游地的地方感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因此,地方感的相关研究较为关注多样化人群,主要是从游客与地方居民为研究对象,方法更多的是采用实地调查法,即通过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挖掘其深层含义。此外,关于地方感的维度划分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主要的观点是三维划分方式、二维划分方式以及一维划分方式。目前对地方感的维度划分,仍然多以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研究与应用为主,因其可以直观地厘清相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起着厘清地方感研究脉络的关键作用[6]。
1.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是地方感一个重要维度,一些学者所称的场所依赖也就是地方依恋。地方依恋是人对地方产生的功能性依恋和情感性依恋,很多时候地方依恋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的是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通常来说,居民更容易对惯常居住地产生情感,并逐渐演变成地方依恋,且不同的人所表现出的地方依恋强度也不相同,呈现由浅入深的状态。多种多样的要素使得地方依恋强度的不同,要素的多重作用更是深化了地方依恋的维度研究,如今学界对地方依恋的维度同样存在一维和多维等形式。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关于地方依恋的维度研究已接近成熟,相关学者将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探讨游客涉入对于地方依恋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旅游过程中地方依恋对游客感知、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旅游地居民的地方依恋程度和外来价值相互对应,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塑造了更多的地方身份,旅游影响是地方居民地方依恋变化的关键因素。地方依恋是旅游参与者心理的一种反映,与旅游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与旅游业跨学科的研究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丰富了相关的旅游学术研究。
2.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是一种认知水平,与游客相比,当地居民似乎更能认同旅游地的景观。作为一种社会构建方式,地方认同影响着多类型人群的行为。同时,人群的地方认同又是地方社会特性的体现。换言之,地方认同是在人与地方的互动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于不同群体来说,其所形成的地方认同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群体所拥有的自我特性,如居住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等。更准确地说,地方居民与游客的地方认同差异明显,且其内部差异明显。地方认同的构建过程蕴含动态性,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其动态变化的无序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动态变化没有影响地方认同的认同标准,反而将不同构建过程的地方认同整合归类为同一标准,多种标准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游客与居民形成地方认同的层次划分提供了依据。在对地方认同的维度划分上,并未出现较大争议,学者们一般是在实证研究中进行总结。总之,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较之地方依恋简单了许多,其维度也与地方依恋有着一定的差异,研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淆。
3.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虽然仍有研究将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视为一个是另一个的主要内容及维度,但已有多位学者明确了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这也是学术界相对认可的观点[6]。二者的不同之处在对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中得到明显体现,如外地来客在产生地方依恋后才会进一步形成地方认同;而本地居民对于两者没有明显差异性。也就是说,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相应的从属关系也很模糊,但仍可以认为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并且二者互相影响,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地方性与地方感的关系
基于上文可知,地方性与地方感共同构成了地方意义的两个维度。地方感相同且达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地方感的来源之处即可转化为地方性。地方意义分化为地方性与地方感的主要依据是所基于的载体,有学者认为基于环境表现的是地方性,基于人群表现的则是地方感。也就是说地方感关注主体,地方性关注客体,只是同一事物的关注面不同。在这之中所说的环境也跟人群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地方性所依赖的环境随着人类的活动发生变化,人类活动会改变地方的环境与社会性。旅游活动这一规模的人类活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地方由于人而变得生动,难以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三、结语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意义”的相关研究,可以认为学者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地方意义的概念和相关研究等方面,且部分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从地方意义的内容来看,地方性与地方感是其主要内容,分别从物质角度与人文角度总结了地方意义,在人文角度中的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更是从不同人群出发剖析了地方感的内涵。但从地方意义的整个研究体系来说,针对地方意义本身的深度研究并不多,更多的是分维度对某一类进行深入研究。分类讨论分化了地方意义的整体概念与内涵,影响了对地方意义的总体把握,具体的概念仍存在薄弱点。总之,“地方意义”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在相关学科中的融合发展仍是重要研究方向。应从该领域研究的具体情况出发,从旅游业等多学科入手,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
参考文献
[1] SPARTZ J T,SHAW B R.Place meanings surrounding an urban naturai area:A qualitative inquir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1(4):344-352.
[2] DOLNICAR S,YANAMANDRAM V,CLIFF K. The contribution of vacations to quality of lif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1):59-83.
[3] 梁增贤,保继刚.文化转型对地方意义流变的影响:以深圳华侨城空间文化生产为例[J]地理科学,2015(5):544-550.
[4] 周尚意.四层一体:发掘传统乡村地方性的方法[J].旅游学刊,2017(1):6-7.
[5] 胡宪洋,白凯.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認同建构[J].地理学报,2015(10):1632-1649.
[6] 黄向,保继刚,W GEOFFREY.场所怯赖: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