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题材匮乏的现状,提出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从农村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农家风景、劳动实践中发掘题材的观点,让农村初中学生写出活泼泼的作文来。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题材;发掘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最怕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对作文存在着畏惧心理。不少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变作文为“榨文”,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挤”出的文章空洞乏味,更多时候是千篇一律。我认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文难,一个主要方面是没有寻找到好的作文题材,它与另一方面,在农村充满着各种人文的、原生态的题材,不被发掘、弃之不用一起构成了农村学生作文的“黑色幽默”。 正如罗素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农村初中作文题材的发掘”作为微型课题进行研究。下面就以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发掘作文题材。
一、从人文历史中发掘题材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置身于理解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赞扬家乡美的自豪感,寓教做人于作文之中,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我校原名金西初级中学,清末状元张謇先生的祖居张氏宗祠就在金西(张謇出生于金西三姓街)。早在1906年,张氏族人在张氏后庙办起了学塾,张謇先生亲自为学校定下了“勤逊”(勤逊——勤则不匮,逊则易亲,不匮则能自立,易亲则能得助,人人自立而得助,族其兴矣)的校训。2006年,我们金西初中异地新建,更名为张謇学校,位于原校址的张氏大宗祠被确定为南通著名爱国主义基地。
新学校以古典式雕梁画栋、九曲回廊的建筑风格,翰墨飘香的回廊文化以及精心编写的《走近张謇》校本课程都让学生全方面的去解张謇的教育思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学校每学期的新生入学仪式都会在张氏大宗祠举行,目的就是让每一代学生都去了解和体悟“勤逊”的思想内涵。同时,我们与海门张謇纪念馆、通州区忠孝文化园联谊,定期开展参观活动,为学生建构起“勤勉学问、谦逊做人”的价值体系。学生在对学校历史、金西历史、张謇历史有了比较充分了解。另外,我校曾培养出两弹元勋张述祖、北大著名教授易杰雄等杰出人才,读他们的事迹,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当年金西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写家乡题材作 何愁“无米下锅”。
二、从民风民俗中发掘题材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文化风俗。在农村,古朴的民风民俗保存的更为完整,也更富有特色。笔者很喜欢看通州电视台的《我爱通州话》这个节目,在感受方言各异的同时,也了解了风俗间的差异。如:五接人过年喜欢放“板鹞”;刘桥人过年喜欢猜灯谜;兴仁人有3月25日,6月29日逛庙会的习俗;还有地方喜欢在端午节吃“和菜”。这些风俗的起源、寓意和活动过程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
我要求学生将平时留心观察和参与生活中哪些风俗,你是如何参与这些活动的,有何感想,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金西人在过年时会邀请艺人唱僮子戏,因为僮子戏采用的是方言土语,唱的是俚曲民歌,听得懂,看得真,亲切感人,深受大家的喜欢。有个学生写下了《我陪奶奶去看戏》,真实的记录下僮子戏粗犷的声腔,纯朴的方言,奶奶快乐的神情,绘声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三、从农家风景中发掘题材
当下,农家游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的自然美,原生态。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在放眼于城市发展变化,向往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的同时,更应回视栖居之所的质朴纯真,珍惜大自然原生态的保存,发现美,欣赏美,描绘美,展示美。
农村的田野风光是非常美丽的,农作物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各具风韵,每种植物在一天的不同时节也有不同的景象。不少学生父母承包了蔬菜、水果大棚,为学生观察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景物之后可以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最吸引人的地方进行仿写。除了植物,学生还可以观察蟹、虾等动物,从它们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灵感。
农村风景还包括新农村景象。农家新居是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农村不少地方盖起了联排别墅,村村通的是水泥路,家家用上了电话,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不少家庭还装上了宽带,电脑也在新农村普及开来。学生写的《爷爷上网记》、《奶奶的新古董》等作文题材新颖,小中见大,反应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从劳动实践中发掘题材
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可以在农业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掘作文题材。
在农村,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能跳出“农门”,不让孩子到田间劳动,教师要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改变家长的观念,要让学生通过劳动体味到父母的,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一辈子财富。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流了汗,吃了苦,学到了劳动技能,更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到了丰富的农村谚语、俗语,丰富了语言,也体味到了农民的智慧。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不再是干巴巴的只言片语,而是感情饱满,言之有序,意不能尽。
教师还可以围绕农村问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针对农村秸秆焚烧问题,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环保活动,通过向农民发倡议书,与家长签承诺书,到田间宣传等形式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不愁无话可说。
阳春白雪是高雅,下里巴人是“富有”。这些看似土得掉渣的“农”味题材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成为学生作文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这些作文做到了“我手写我观,我手写我心”,并让它的原生态焕发出更加长久地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袁杏琳.探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4.
[2]邓红飞.教学生“找米下锅”,让学生爱上作文.文教资料.201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题材;发掘
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最怕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对作文存在着畏惧心理。不少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变作文为“榨文”,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挤”出的文章空洞乏味,更多时候是千篇一律。我认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文难,一个主要方面是没有寻找到好的作文题材,它与另一方面,在农村充满着各种人文的、原生态的题材,不被发掘、弃之不用一起构成了农村学生作文的“黑色幽默”。 正如罗素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农村初中作文题材的发掘”作为微型课题进行研究。下面就以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发掘作文题材。
一、从人文历史中发掘题材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置身于理解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赞扬家乡美的自豪感,寓教做人于作文之中,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我校原名金西初级中学,清末状元张謇先生的祖居张氏宗祠就在金西(张謇出生于金西三姓街)。早在1906年,张氏族人在张氏后庙办起了学塾,张謇先生亲自为学校定下了“勤逊”(勤逊——勤则不匮,逊则易亲,不匮则能自立,易亲则能得助,人人自立而得助,族其兴矣)的校训。2006年,我们金西初中异地新建,更名为张謇学校,位于原校址的张氏大宗祠被确定为南通著名爱国主义基地。
新学校以古典式雕梁画栋、九曲回廊的建筑风格,翰墨飘香的回廊文化以及精心编写的《走近张謇》校本课程都让学生全方面的去解张謇的教育思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学校每学期的新生入学仪式都会在张氏大宗祠举行,目的就是让每一代学生都去了解和体悟“勤逊”的思想内涵。同时,我们与海门张謇纪念馆、通州区忠孝文化园联谊,定期开展参观活动,为学生建构起“勤勉学问、谦逊做人”的价值体系。学生在对学校历史、金西历史、张謇历史有了比较充分了解。另外,我校曾培养出两弹元勋张述祖、北大著名教授易杰雄等杰出人才,读他们的事迹,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当年金西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写家乡题材作 何愁“无米下锅”。
二、从民风民俗中发掘题材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文化风俗。在农村,古朴的民风民俗保存的更为完整,也更富有特色。笔者很喜欢看通州电视台的《我爱通州话》这个节目,在感受方言各异的同时,也了解了风俗间的差异。如:五接人过年喜欢放“板鹞”;刘桥人过年喜欢猜灯谜;兴仁人有3月25日,6月29日逛庙会的习俗;还有地方喜欢在端午节吃“和菜”。这些风俗的起源、寓意和活动过程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
我要求学生将平时留心观察和参与生活中哪些风俗,你是如何参与这些活动的,有何感想,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金西人在过年时会邀请艺人唱僮子戏,因为僮子戏采用的是方言土语,唱的是俚曲民歌,听得懂,看得真,亲切感人,深受大家的喜欢。有个学生写下了《我陪奶奶去看戏》,真实的记录下僮子戏粗犷的声腔,纯朴的方言,奶奶快乐的神情,绘声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三、从农家风景中发掘题材
当下,农家游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的自然美,原生态。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在放眼于城市发展变化,向往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的同时,更应回视栖居之所的质朴纯真,珍惜大自然原生态的保存,发现美,欣赏美,描绘美,展示美。
农村的田野风光是非常美丽的,农作物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各具风韵,每种植物在一天的不同时节也有不同的景象。不少学生父母承包了蔬菜、水果大棚,为学生观察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景物之后可以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最吸引人的地方进行仿写。除了植物,学生还可以观察蟹、虾等动物,从它们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灵感。
农村风景还包括新农村景象。农家新居是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农村不少地方盖起了联排别墅,村村通的是水泥路,家家用上了电话,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不少家庭还装上了宽带,电脑也在新农村普及开来。学生写的《爷爷上网记》、《奶奶的新古董》等作文题材新颖,小中见大,反应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从劳动实践中发掘题材
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可以在农业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掘作文题材。
在农村,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能跳出“农门”,不让孩子到田间劳动,教师要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改变家长的观念,要让学生通过劳动体味到父母的,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一辈子财富。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流了汗,吃了苦,学到了劳动技能,更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到了丰富的农村谚语、俗语,丰富了语言,也体味到了农民的智慧。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不再是干巴巴的只言片语,而是感情饱满,言之有序,意不能尽。
教师还可以围绕农村问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针对农村秸秆焚烧问题,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环保活动,通过向农民发倡议书,与家长签承诺书,到田间宣传等形式参与活动。这样的活动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不愁无话可说。
阳春白雪是高雅,下里巴人是“富有”。这些看似土得掉渣的“农”味题材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成为学生作文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这些作文做到了“我手写我观,我手写我心”,并让它的原生态焕发出更加长久地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袁杏琳.探寻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4.
[2]邓红飞.教学生“找米下锅”,让学生爱上作文.文教资料.201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