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握设疑的原则与技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疑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握设疑的原则与技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一、设疑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设疑切忌不分主次轻重,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把疑“设在关键点,生于无疑处。”
2.适度性原则: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设疑要选择一个“最佳智能高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3.适时性原则:教师设疑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把“疑”设在学生“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时,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的愿望和动力。
4.层次性原则:教师设疑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有些重难点要循序渐进,层层设疑。
5.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二、设疑的技巧
1.于导入伊始时设疑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讲好某一个问题也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引入,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课(或新问题)教学活动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思维。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节的教学时,先问学生:我们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再如“季风环流”这一问题的教学时,问学生:山东冬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夏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为什么山东冬天多吹偏北风?夏天多吹偏南风?为什么吹偏北风时天气寒冷干燥,吹偏南风时天气炎热多雨?这样便自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教学之中。
2.于重点难点处设疑
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能极大地促进次要矛盾的解决。地理教学的主要矛盾则是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经之一。例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大气运动》一节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层层设疑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
①什么叫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怎样?
②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假设地球不自传,摩擦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风向是怎样的?
④若摩擦力忽略不计,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⑥那个力与风速呈正相关,那个力与风速呈负相关,那个力对风速没有影响?
3.于“无疑”处设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地理课文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实则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设疑问难,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深刻理解教材。如在学习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时,很多学生对“森林的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认为无疑,实则缺乏深入理解,教师可在此设疑:①哪些地方的森林不能砍伐?②保护森林,并不等于不能采伐林木,如何开采林木?这里边包涵着生态平衡知识和生物更新知识。学生经过讨论思考,是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生态现实,每年的开采量不应超过该林区的十分之一,且开采后,应随即补种树苗,十年后成材。这样设疑,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大大活跃。
4.于学习误区设疑
在教学中,学生先前错误的感觉、印象、观念、习惯往往会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导致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巧设疑问,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时设问:在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季还是夏季?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思考:“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一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吗?”
5.于枯燥无味处设疑
平淡之中见奇效,逆向设疑最重要。如讲“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森林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作用。学生对这些文字描述,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不妨逆向设疑:假如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人类将受到哪些影响?学生经过一一对号逆向思考就能认识到:如果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大自然失去了调度,必将导致CO2大量增加,空气严重污染,干旱风沙灾害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同时CO2大量增加,必然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将最终失去生存场所。平淡的文字中寻求趣味,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6.于结课时设疑
课堂教学可由设疑开始,也可由设疑而终。结课设疑,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考的浪花,会取得“言尤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如讲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后,提出: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后,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如何变化?五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变化?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知识得以深化。再如讲完气温的水平分布后,让学生讨论:随着时光的推移,低纬会不会愈热,极地会不会愈冷?学生通过思考仍难“知其所以然”,这为“下回分解”大气环流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王寅.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92:133-134.
[2]张积锦.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设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革新,2014,02:51.
[3]程丹.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J].中学教学参考,2015,25:121.
[4]张卓.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适宜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王娜.初中地理教材图像分布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疑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握设疑的原则与技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设疑问,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一、设疑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师设疑切忌不分主次轻重,而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把疑“设在关键点,生于无疑处。”
2.适度性原则: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设疑要选择一个“最佳智能高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3.适时性原则:教师设疑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把“疑”设在学生“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时,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的愿望和动力。
4.层次性原则:教师设疑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有些重难点要循序渐进,层层设疑。
5.全面性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由此,教师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智技能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疑问。
二、设疑的技巧
1.于导入伊始时设疑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讲好某一个问题也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引入,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入新课(或新问题)教学活动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思维。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节的教学时,先问学生:我们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上?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再如“季风环流”这一问题的教学时,问学生:山东冬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夏天多吹什么风?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为什么山东冬天多吹偏北风?夏天多吹偏南风?为什么吹偏北风时天气寒冷干燥,吹偏南风时天气炎热多雨?这样便自然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教学之中。
2.于重点难点处设疑
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能极大地促进次要矛盾的解决。地理教学的主要矛盾则是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经之一。例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大气运动》一节的重点与难点,可采取层层设疑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
①什么叫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怎样?
②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假设地球不自传,摩擦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风向是怎样的?
④若摩擦力忽略不计,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是怎样的?
⑥那个力与风速呈正相关,那个力与风速呈负相关,那个力对风速没有影响?
3.于“无疑”处设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地理课文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实则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设疑问难,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深刻理解教材。如在学习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时,很多学生对“森林的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认为无疑,实则缺乏深入理解,教师可在此设疑:①哪些地方的森林不能砍伐?②保护森林,并不等于不能采伐林木,如何开采林木?这里边包涵着生态平衡知识和生物更新知识。学生经过讨论思考,是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生态现实,每年的开采量不应超过该林区的十分之一,且开采后,应随即补种树苗,十年后成材。这样设疑,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大大活跃。
4.于学习误区设疑
在教学中,学生先前错误的感觉、印象、观念、习惯往往会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导致学习进入误区。教师要针对误区,巧设疑问,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纠正和理顺学生的思路。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时设问:在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冬季还是夏季?讲了河流的补给后,让学生思考:“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一定出现在夏秋季节吗?”
5.于枯燥无味处设疑
平淡之中见奇效,逆向设疑最重要。如讲“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森林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作用。学生对这些文字描述,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教师不妨逆向设疑:假如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人类将受到哪些影响?学生经过一一对号逆向思考就能认识到:如果地球上森林被砍光了,大自然失去了调度,必将导致CO2大量增加,空气严重污染,干旱风沙灾害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同时CO2大量增加,必然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将最终失去生存场所。平淡的文字中寻求趣味,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6.于结课时设疑
课堂教学可由设疑开始,也可由设疑而终。结课设疑,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继续思考的浪花,会取得“言尤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如讲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后,提出: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后,太阳直射的范围将如何变化?五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变化?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知识得以深化。再如讲完气温的水平分布后,让学生讨论:随着时光的推移,低纬会不会愈热,极地会不会愈冷?学生通过思考仍难“知其所以然”,这为“下回分解”大气环流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王寅.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92:133-134.
[2]张积锦.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设疑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革新,2014,02:51.
[3]程丹.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J].中学教学参考,2015,25:121.
[4]张卓.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适宜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5]王娜.初中地理教材图像分布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