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现代检验人才。
关键词 医学检验;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48-03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pecialty//Bai Xuefei, Guo Jingyu, Pang Xinyue, Gao Weina, Yang Jiany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uggested that th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ltivate potential student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field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 laboratory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也称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各基础医学、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临床医学的需要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医学检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在实验室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地向临床医学渗透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作为临床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医学检验,其工作内容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要为临床提供充足的检验项目和可靠的数据,还要结合临床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去。因此,医学检验专业对人才队伍及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 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而给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1 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自从1983年首次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检验科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目前,全国共有26所院校设有检验系,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已经彻底改变过去检验专业主要以中专生打主力的局面。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新技术、新仪器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着眼未来,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可以实现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之间,区、市、省乃至国际的信息交换,进而实行远程的实验室诊断系统[1]。
1.3 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已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备受重视,也是检验指标数据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对于检验专业来说,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控,主要包括测定方法的统一,仪器、量具的标定,统一标准品,标本标准化等;2)分析中的质控,主要包括分析过程中干扰的识别,插入质控标本进行检查,以发现仪器、试剂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3)分析后的质控,将检验结果与参数间的关系同临床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随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2]。
2 21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2.1 自动化和集中化
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即标本采集后由传送带或机器人送到检验科,通过条形码分类,自动送到各检测仪器分析,结果经仪器的接口送到科室的电脑储存,并进入全院的电脑网络,提供给临床科室。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2.2 信息化和科学化
实验室的产品就是信息,未来的检验医学将向信息检验医学发展。因此,及时可靠的信息技术、信息的综合分析、完善的信息服务将是检验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将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执行和传递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实现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每个病人的各项检验结果也可被收集、索引,存入数据卡由病人随身携带或存入联网的保健机构的特定数据库内,便于系统随访和病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检验人员不再仅仅从事分析工作,而是要将实验数据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提供临床咨询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使实验室管理步入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轨道[3]。
3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
从本科教育来讲,现有的医学检验教育也已不适应临床医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
根据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专门人才”,其在临床应该担负起“检验医师”的职责。但国内至今尚无“检验医师”这一岗位编制,使得检验医学专业因缺乏高水平医师,落后于临床其他学科,检验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师资和岗位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规范的临床培训,往往难以胜任检验医师的职责。因此,要实施这一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
3.2 课程体系
现行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医学二阶段论即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它的优势是循序渐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在生物学、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学科越分越细,医学课程越来越多,继续按医学二段论教学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发对学习的厌恶。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二段式教育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截然分开,相互脱节,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甚至矛盾。必修课程学时过多,以致学生没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力、智慧、素质、知识得不到协调发展。
3.3 教学环节
检验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大多陈旧、滞后,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相去甚远,不能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被动地吸收课堂灌输的知识,无法很好地与检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又不利于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
3.4 实验室条件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设备的价格较高,受设备费投入的制约,先进设备仪器台(套)数较少或缺乏,导致医学检验教学设备明显落后,使实验教学及检验项目受到限制,很大一部分教学实验内容已不适应临床检验实际的要求。
4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宽口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医学检验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符合医学检验教育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1 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因此,培养现代检验人才,必须改变现有的基础教育观为大基础教育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检验人才。一方面,增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改变医学检验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使检验人才不但要精通检验操作,而且要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为为医学提供“侦察信息”的“高级参谋”,而不单纯出检验结果的“高级机器”。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学科选修,加强或增设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专业英语、现代检验仪器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课程,特别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4]。
4.2 着眼未来发展,抓住两个关键
首先,抓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过去的医学检验靠的是检验人员繁杂的手工操作,知识含量不高,操作技能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也偏重实验操作教学,这是由当时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检验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仍保持不变,与临床实际需要出现一定的偏差。笔者认为,动手能力的训练固然重要,但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手工操作,而更多地转向了对仪器的操纵以及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临床意义的分析。此外,检验仪器越先进,其操纵就越简单,而各医院仪器的型号和产地都不尽相同,其操作步骤、性能及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信息化处理,需要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作后盾。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操作技能培养,而应该侧重于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合利用并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诊断信息。对于传统检验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应该侧重于教授传统检验的基本原理在现代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由原始的检验步入现代检验的思路和思维方法。
其次,找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现代检验人才,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开设能提高学生特殊能力的一些课程,如学习方法学、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教给学生知识的量是有限的,而教给学生方法,就等于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方法学教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应将方法学教学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勇于创新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现有理论深入思考,对现有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诱导学生进行新的检测方法的尝试和新的检验仪器的研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检验人才[5]。
4.3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特点,检验专业可将原来分散的实验教学加以整合、优化,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设备,强化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注重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功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开放式综合练习实验室,建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基本技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更新实验内容,保留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逐步增添方法学评价、自动分析仪器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分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课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增加实验内容信息量,缩短实验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竞争意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人才[6-7]。
近年来医学检验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医学检验教学改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真正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以保证医学检验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霞,吴爱武,陈柏铭.把握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3)140-141.
[2]张悦,袁丽杰.构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思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127-128.
[3]申子瑜.我国检验医学质量保证未来发展之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6):5-6.
[4]陈章权.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5]黄定德,李前伟,刘广元,等.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合格医学检验人才[J].医学教育.2004(1):49-50.
[6]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45-46.
[7]张梁成,李双全.医学检验专业本、专科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7-29.
关键词 医学检验;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48-03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pecialty//Bai Xuefei, Guo Jingyu, Pang Xinyue, Gao Weina, Yang Jiany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uggested that th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ltivate potential student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field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 laboratory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也称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各基础医学、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临床医学的需要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医学检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在实验室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地向临床医学渗透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作为临床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医学检验,其工作内容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要为临床提供充足的检验项目和可靠的数据,还要结合临床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去。因此,医学检验专业对人才队伍及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 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而给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1 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自从1983年首次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检验科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目前,全国共有26所院校设有检验系,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已经彻底改变过去检验专业主要以中专生打主力的局面。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新技术、新仪器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着眼未来,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可以实现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之间,区、市、省乃至国际的信息交换,进而实行远程的实验室诊断系统[1]。
1.3 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已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备受重视,也是检验指标数据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对于检验专业来说,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控,主要包括测定方法的统一,仪器、量具的标定,统一标准品,标本标准化等;2)分析中的质控,主要包括分析过程中干扰的识别,插入质控标本进行检查,以发现仪器、试剂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3)分析后的质控,将检验结果与参数间的关系同临床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随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2]。
2 21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2.1 自动化和集中化
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即标本采集后由传送带或机器人送到检验科,通过条形码分类,自动送到各检测仪器分析,结果经仪器的接口送到科室的电脑储存,并进入全院的电脑网络,提供给临床科室。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2.2 信息化和科学化
实验室的产品就是信息,未来的检验医学将向信息检验医学发展。因此,及时可靠的信息技术、信息的综合分析、完善的信息服务将是检验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将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执行和传递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实现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每个病人的各项检验结果也可被收集、索引,存入数据卡由病人随身携带或存入联网的保健机构的特定数据库内,便于系统随访和病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检验人员不再仅仅从事分析工作,而是要将实验数据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提供临床咨询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使实验室管理步入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轨道[3]。
3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
从本科教育来讲,现有的医学检验教育也已不适应临床医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
根据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专门人才”,其在临床应该担负起“检验医师”的职责。但国内至今尚无“检验医师”这一岗位编制,使得检验医学专业因缺乏高水平医师,落后于临床其他学科,检验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师资和岗位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规范的临床培训,往往难以胜任检验医师的职责。因此,要实施这一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
3.2 课程体系
现行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医学二阶段论即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它的优势是循序渐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在生物学、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学科越分越细,医学课程越来越多,继续按医学二段论教学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发对学习的厌恶。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二段式教育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截然分开,相互脱节,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甚至矛盾。必修课程学时过多,以致学生没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力、智慧、素质、知识得不到协调发展。
3.3 教学环节
检验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大多陈旧、滞后,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相去甚远,不能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被动地吸收课堂灌输的知识,无法很好地与检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又不利于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
3.4 实验室条件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设备的价格较高,受设备费投入的制约,先进设备仪器台(套)数较少或缺乏,导致医学检验教学设备明显落后,使实验教学及检验项目受到限制,很大一部分教学实验内容已不适应临床检验实际的要求。
4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宽口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医学检验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符合医学检验教育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1 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因此,培养现代检验人才,必须改变现有的基础教育观为大基础教育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检验人才。一方面,增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改变医学检验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使检验人才不但要精通检验操作,而且要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为为医学提供“侦察信息”的“高级参谋”,而不单纯出检验结果的“高级机器”。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学科选修,加强或增设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专业英语、现代检验仪器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课程,特别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4]。
4.2 着眼未来发展,抓住两个关键
首先,抓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过去的医学检验靠的是检验人员繁杂的手工操作,知识含量不高,操作技能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也偏重实验操作教学,这是由当时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检验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仍保持不变,与临床实际需要出现一定的偏差。笔者认为,动手能力的训练固然重要,但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手工操作,而更多地转向了对仪器的操纵以及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临床意义的分析。此外,检验仪器越先进,其操纵就越简单,而各医院仪器的型号和产地都不尽相同,其操作步骤、性能及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信息化处理,需要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作后盾。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操作技能培养,而应该侧重于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合利用并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诊断信息。对于传统检验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应该侧重于教授传统检验的基本原理在现代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由原始的检验步入现代检验的思路和思维方法。
其次,找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现代检验人才,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开设能提高学生特殊能力的一些课程,如学习方法学、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教给学生知识的量是有限的,而教给学生方法,就等于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方法学教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应将方法学教学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勇于创新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现有理论深入思考,对现有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诱导学生进行新的检测方法的尝试和新的检验仪器的研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检验人才[5]。
4.3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特点,检验专业可将原来分散的实验教学加以整合、优化,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设备,强化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注重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功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开放式综合练习实验室,建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基本技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更新实验内容,保留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逐步增添方法学评价、自动分析仪器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分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课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增加实验内容信息量,缩短实验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竞争意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人才[6-7]。
近年来医学检验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医学检验教学改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真正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以保证医学检验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霞,吴爱武,陈柏铭.把握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3)140-141.
[2]张悦,袁丽杰.构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思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127-128.
[3]申子瑜.我国检验医学质量保证未来发展之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6):5-6.
[4]陈章权.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5]黄定德,李前伟,刘广元,等.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合格医学检验人才[J].医学教育.2004(1):49-50.
[6]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45-46.
[7]张梁成,李双全.医学检验专业本、专科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研究[J].检验医学教育,2002,9(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