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求发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 数学就是从做数学中学数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的内容,更要关注数学的过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实践。”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 数学,从“做”数学中求发展。
  一、参与是“做”数学的前提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属性,但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真正的主体,要想成为具有相应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个性的个体,就需要人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主体力量。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数学,这种体验和参与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如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我课前让学生分组制作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三角形,学生通过量、剪、折等不同的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自己的参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操作是“做”数学的基石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主动探求新知,逐渐形成、发展、丰富自主的认知结构,通过观察和理解事物,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如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前准备了许多小木棒,课上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分组学习本课的内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样学到的数学知识不容易遗忘,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质疑是“做”数学的动力
  教育应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叫有疑,有疑者需叫无疑。学生学习数学也是这样,问题和疑惑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又是教师诱导熟读精思的变化。激发和鼓励学生自主质疑问难,更可以让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解答,在不断的“质疑探究”活动中学生终于总结出问题的一般步骤,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如讲位似图形时,有学生提出“A”型和“X”型都不是位似图形,理由是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不等。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许多老师商讨得出如下的结论:学生的“质疑”很有道理,要修改课本上关于位似图形性质的表述,才能使定义和性质更一致,不出现矛盾。新的数学定理从此产生了。通过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加强了“做”数学的动力。
  四、交往是“做”数学的基本形式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活形式,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语言进行的情感沟通、心灵的对话和人格的相互影响。教学作为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生活方式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元交往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交往是学生社会化和个体化的必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互通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形成自我,交往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活动。清楚地记得在讲授九年级下第四章第二节“哪种方式更合算”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被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20个扇形,其中一份涂上红色,两份涂上黄色,四份涂上绿色,其余为白色。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获得一次转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商场继续购物。在白色区域则没有购物券。如果不转转盘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10元。问题是: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此问题一出示,立马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转转盘有时能获得购物券,但有时不能获得购物券,而且获得购物券的概率很小,所以他们认为直接拿10元的购物券比较放心。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老师随即加以引导:他说的有道理吗?你们是怎样想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只要转转盘就有机会获得购物券,并且一旦获得购物券就比10元多,甚至有机会获得100元的购物券,所以这部分同学极力主张转转盘。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正确呢?在此情况下我安排了一场辩论,让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正当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有个一直不善言语的学生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刚才他们说的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单个顾客的利益,我认为要比较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应该考虑所有顾客的平均利益,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甚至有的同学带头鼓掌。这样的交往,智慧的火花容易再现,数学的乐学能够得以实现。
  五、评价是“做”数学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做”数学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课堂上每逢一个同学提出问题,同桌或其他同学就会瞬时反馈,对其作出评价,让每一个学生从“做”数学中得到关注,让每一个学生从“做”数学中得到发展。
  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索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发现中学会学习,在建构中发展主体意识,通过“做”数学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农村教育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
期刊
摘 要:在低段音乐教学中,老师常常以唱游为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这里谈谈自己对低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乐理知识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乐理知识 音的强弱 音的高低 音的长短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低段音乐教学中,常常以唱歌、律动、基本动作、舞蹈、欣赏为主要内容,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唱、做、跳,学生模仿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几首歌、几个舞蹈、几个律动,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师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实现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愿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农村教师流失,师资队伍短缺。
期刊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皱眉头,在老师严厉的催促下,勉强凑一篇内容空洞的文章,没有个性,空话连篇,严重脱离自我生活,甚至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作文成了一种应付。面对对作文毫无兴趣的学生,我陷入了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个性呢?总结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教训,我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来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用新颖的题目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兴趣  老套的题目,学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现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
期刊
一、积累和梳理是语文阅读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俗话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阅读文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知识和总结、指导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以下几点做法:  1、立足教
期刊
一、隐秘性的语言  在我们任教的每一个班级中,学生都会有个性差异。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作业书写工整,这些学生成绩当然地也很优秀。但也总会有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特别好动,40分钟的一堂课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这类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随意做小动作,作业马虎对待……他们的成绩相对来说也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如老师停下讲课予以批评指出,
期刊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
期刊
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语言去交际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但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哑巴英语”的现象,怎样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让他们“张开嘴巴,远离哑巴”呢?   一、英语授课,以“听”促“说”  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说”的前提,没a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内容
期刊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定有的思维规律是影响和导致学生思维定势产生的直接原因。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教学标准就是使学生统一化。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被扼杀和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  一、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的表现  学生一开始对所认识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敢于大胆想象,没有任何思维定势。日子久了,学生就养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对问题的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