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常见32个生僻字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銎[qióng](音穷),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2、[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调味也。”——《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3、镞[zú](音族),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秦论》。
  4、簋[guǐ] (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说文》。
  5、[yǎn](音演),是蒸食器,上下两部分由甑[zèng]和鬲[lì]组成,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6、敦[duì](音对),古代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
  7、[yǐ](音蚁),古代马车构件。马车的车衡两侧各装一件铜,马嘴上的缰绳分别从四个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8、[léi](音雷),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9、鬲[lì](音力),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10、軎[wèi](音未),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wèi]”。
  11、甑[zèng](音赠),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12、箅[bì](音必)。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
  13、[yí](音仪),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14、匕[bǐ](音比),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15、觥[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
  16、觚[gū](音觚),饮酒器,作用与爵、角相同。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17、觯[zhì](音治),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18、[jiǎ](音假),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19、豆[dòu](音斗),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20、彝[yí](音移),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21、卣[yǒu](音有),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22、钺[yuè](音越),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3、卮[zhī](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
  24、[xǔ](音许),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25、[bó](音伯),1.古代钟一类的乐器。2.古代锄类农具。
  26、[diào](音掉),古乐器,形似铎铃,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
  27、缶[fǒu](音府),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28、瓿[bù](音布),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29、铎[duó](音夺),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30、铍[pí](音皮),长矛。
  31、樽[zūn](音尊),古代盛酒的器具。
  32、斛[hú](音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其他文献
滕国故城位于滕州市姜屯镇东滕城村,数世纪以来,在古城址附近的贵族墓地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青铜器,其中不乏精美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重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现将1982年3月滕侯铜器墓出土青铜器6件,青瓷罐1件,玉器1件。出土器物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滕作为国大约出现在距今四千年前,即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初期。《史记·陈杞世家》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另据索隐,殷之世
期刊
日前,有收藏爱好者持一件“圆腹坐盖式”瓷罐向我咨询。蓝绿釉、褐红胎,乍看不就是一件清代宜钧蟋蟀罐吗?可收藏者却不以为然。上手细观,确与习见宜钧不同:蓝绿釉深沉内敛,散发出幽幽的酥光,釉内细碎开片密布,似裂而非裂,隐起上翘,如皮肤之微皴,釉下施有白色化妆粉;刀切的平底露胎呈现褐红色,亦瓷亦陶,泥质感强,声音发糠,手感较轻;外底、内堂、器盖土沁、水渍痕迹隐现,附着物可见,出土特征明显……难道这是一件唐
期刊
(接上期)  (三)酒器  古代饮酒器、盛酒器和提取酒的器皿通称为酒器。虢国墓地出土的其他青铜器非常多,但饮酒器的数量和种类却比较少,主要有壶、尊、、爵、觯、方彝等。  凤鸟纹方壶(图8),通高47厘米,口长边17厘米,短边11.8厘米,腹径28.2厘米,腹深36厘米,盖高8.1厘米,重8.9千克。上世纪90年代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出土。  这件壶器盖浅子口,顶有围栏式握手。圆角长方形口微敞,
期刊
2015年10月11日下午,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在陕西万达博物院(西安唐苑)召开了“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  会议由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徐也力主持。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出席并指导会议的召开。大会首先由协会常务副会长齐跃进做关于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协会秘书长高玉书向大会宣读了第一届理事会财务审计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会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了会长、常务副
期刊
【张弓按】2015年10月18日,为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访问英国,由英国国会,英国国会跨党派中国事务委员会,英国国会跨党派大英博物馆事务委员会邀请并主办的刘佑局画展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开幕。纪实作家、独立评论家张弓为此次展览作《古典与当代的融合》《刘佑局幻象主义的理性绽放》等评论文章。11月中旬,凤凰卫视欧洲台《中欧四十载》栏目组摄制人员不远万里专程赶到中国广州专访刘佑局,张弓、印禅法师、李招培
期刊
知道刘佑局先生是得知他辞去中国书协领导之职的新闻,后拜读美术批评论家张弓先生的诸文章,结合两位先生微博的作品介绍,形成了我的重点关注的对象,从中学习和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而刘佑局的幻象水墨绘画如一扇窗,使我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每个画家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学识,成熟的艺术家在艺道探寻路上都会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非千人一面。对于不同画家,我乐意从他们作品里去品味去欣赏,谈谈个人真实感受,非人云亦云,
期刊
2015年12月21日,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2015年主席办公会议在徐州圣旨博物馆召开。会议由郭杰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主持,王勇、何飞、李小晟、郭浩满、周庆明、高玉书等副主席出席。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宝宗、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徐也力、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秦航、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周子汉等列席了会议。  会议审议了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作体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听
期刊
茹春玲,1973年生,铜川市黄堡镇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技师,现在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大师工作室常驻创作。茹春玲秉耀瓷古镇之神韵,承漆水河之灵秀,与耀州瓷有很深的机缘。儿时常捡田间地头古瓷片玩耍,自幼勤学,聪慧善思,常常翻阅有关耀州瓷的书籍,对耀州瓷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长大后选择硅酸盐专业学习,期间更是兼修美术、设计等多项专业,毕业后便投进耀州瓷的研究创作中。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期刊
王爱惠,1975年生,汉族,铜川市陈炉镇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技师,现在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大师工作室常驻创作。出身陶瓷世家,在制瓷技艺世代相传的家中,自幼便受耀州瓷文化的熏陶,长大后立志要将耀州瓷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扬光大。1993年开始从事耀州瓷创作,实现年少时的梦想,将喜好变成了事业,在耀州瓷创作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奋斗着。最初她白天进行耀州瓷刻花技艺的学习,晚上在纸张上描摹图案,要画好
期刊
去年年底,西宁海关缉私部门对两起境外邮寄象牙制品案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共没收象牙制品7.7千克,罚款1.7万元。据了解,这两起行政案件均系相关涉案人员在境外通过邮寄包裹的方式,将象牙制品夹藏在其他邮寄物品中,邮寄给省内一些不明真相的亲属或朋友,企图逃避海关监管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但是在海关的严查严防下,不法分子企图通过邮寄渠道走私象牙制品谋利的梦想破灭了。西宁海关工作人员提醒,象牙及其制品是受《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