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用“心”助力,共护成长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20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名单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共有5个项目获奖。其中,《挑战·坚守·突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获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一等奖,《蓝心逐梦,华附有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十三届心理节》获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案例”一等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3+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获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等奖。
  如此优异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是如何取得的?原来,华附不仅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统筹、执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重点项目的攻坚克难和经验推广,还联合多方力量,让学生、家长、校外导师、校友也成为其组织保障的重要补充,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朋辈辅导,携手并进
  朋辈辅导是一种半专业的心理助人模式,指的是学校培训和督导一批有意愿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帮助的学生,让他们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的宣传者、心理受困学生的辅导者和心理活动的组织策划者。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极其重要的一员,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学生,就在学生群体里,他们能很快地发现心理危机现象,及时介入,防患于未然。”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教师林佩珠介绍,学校在每个班级都分别设立了2名朋辈心理辅导员,1名男生、1名女生。他们需要通过学生自荐、同学和班主任推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选拔等流程后才能上任,而且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还会对他们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括中学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朋辈心理辅导的会谈技术、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等。
  华附从2000年开始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至今已是第21个年头。这期间,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还出版了校本课程《阳光心配方——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华附学生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非常认可,有学生坦言:“在与朋辈心理辅导员互动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他们无条件的接纳,使得很多我平时难以开口的困扰在不知不觉间就得以倾诉了。”
  家校合作,携手共育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遇到心理问题后,第一反应常常是让孩子乐观一点、坚强一点,认为孩子扛一扛就可以过去了。甚至在孩子提出要接受心理治疗时,家长们常常还有许多担忧,如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会录入档案吗?会影响他的升学吗?
  为与家长共同帮助孩子跨过当下“心理”的这道坎,华附实施家校联席会议制度,除了学生家长,班主任、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年级级长都将列席会议。
  会上,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年级级长将分别为家长介绍孩子在校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心理教师则为家长分析孩子当前的心理状态、给出相关建议、解答家长关于心理健康的各种疑问。之后,家校将共商解决措施,一同帮助孩子乘风破浪,驶回正确的人生轨道。
  除了重点个案的协作外,华附还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聚清下午茶”活动,分享亲子教育经验。有家长分享如何应对孩子沉迷网络而缺乏自律性的问题,他说:“我的做法不是强制性地进行监管,而是希望他自己慢慢建立自律意识和培养自律能力。”也有家长分享如何帮助孩子在华附度过充实快乐而不是充满压力的三年,她说:“家长的焦虑更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要多给孩子一些信心和时间。”
  导师入驻,为梦护航
  华附从2003年开始实施“考前心理训练计划”,每年面向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招聘校外心理导师,入驻初三、高三年级,成为班主任的心育助手、班级考前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导师,助力学生释放压力、弹性备考、直面挑战、迎接大考。
  2020年10月,华附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会就该计划达成密切合作,由心理学院研究生会实践部负责招募事宜,包括发布招募信息、收集简历、组织面试、结果通知等,华附则负责简历筛选、人员面试与人员选拔等工作。
  校外心理导师需要负责心理班會、心理沙龙、到班辅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今年4月中旬,华附的高三学子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为了给学生们进行高考助力,高三各班的校外心理导师进班举行了以“积极自我暗示”“正确释放焦虑”“合理归因”“考前激励”等为主题的心理班会。
  “穿越A4纸”挑战、守护天使活动、吹气球实验、福溢满杯活动、制作正念瓶、蒙眼挑战、校内寻宝……各有亮点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班主任和学生都纷纷感谢校外心理导师的用心准备与精心策划。
  华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教师陈建成说:“有很多学生毕业后向我们反馈,校外心理导师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每年都很重视校外心理导师招募工作,也会对这些心理导师进行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班级,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
  校友沙龙,助梦远航
  今年端午节,河南卫视播出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登上热搜,出演者何灏浩被网友们称为“洛神姐姐”,关注纷至沓来。
  当许多人在好奇这个“洛神姐姐”的故事时,华附的学生们却早已领略过这位学姐对水的热爱。“我特别依赖有水的环境,身处其中,对我来说是特别自由自在的。”何灏浩在2016年就曾受邀成为华附第五十九期沙龙嘉宾,与学弟学妹分享“美人鱼”的职场风度,激励他们成为自己喜欢的人。
  “华附沙龙”是由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联合华附人脉网络团队打造的校友特色项目,于2012年3月9日启动,如今已成为华附的一门选修课《华附沙龙——职业启蒙课》,每学期邀请6位校友嘉宾返校分享生活阅历、成长故事、专业前沿或行业动态。
  通过每一位校友嘉宾的视角,在校生们可以初窥校园之外的世界,了解各行各业生态,看到一个个独特而闪亮的故事和人生,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找未来发展的可能,规划人生愿景。
  有学生在听了第17期华附沙龙嘉宾1982届校友鲍戈平(时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的分享后,立志要从事建筑行业,高考后毅然决然地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也有学生毕业后回顾自己的高中生活时,想起参加过的校友沙龙,不禁感叹:“我现在深知获益匪浅却又难得的经历,当时竟只觉得平常。”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p16INK4α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C2法检测子宫颈高危型HPV-DNA,收集HPV阳性的慢性子宫颈炎组织3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48例(CINⅠ级16例、CINⅡ级14例、CINⅢ级18例)及鳞状细胞癌组织4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p16INK4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性
目的探讨BRAF V600E突变状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262例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和BRAF V600E突变的检测。结果BRAF V600E阳性与阴性患者甲状腺外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30.6%(45/147)及10.4%(12/115)
目的探讨Mel-18和Bmi-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el-18和Bmi-1 mRNA的表达。另选取芯片库中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以上所有8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el-18和Bmi-1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在食管鳞状
目的探讨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80例PTC患者的手术标本,以30例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提取DNA和RNA,检测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状况。分析BRAF V600E突变、RET基因重排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直径、甲状腺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应用,基础教育也步入了智慧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論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研学旅行可为STEAM课程提供真实的问题、内容和情境,STEAM课程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典型项目进行结构化设计,把多学科知识融入真实的項目。两者的相互融合,让研学旅行的“研”落到实处,让课程既有“形”又有“实”。本文通过教育实践,提出研学旅行中STEAM课程内容的发掘途径、实施途径、学生作品落地途径等实施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创新、合作等综合能力。  一、发掘途径  1. 在主题中发掘STEA
期刊
脂质代谢对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细胞通过循环系统中的脂质来提供能量,而肿瘤通过自身的从头合成来提供能量,这种异常的脂质代谢不仅为其快速增殖提供能量,而且相关的脂质是参与肿瘤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脂质代谢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酶如脂肪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SCD1)成为研究热点。这些关键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其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枢纽作用而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DC可被肿瘤细胞、肿瘤特异性肽等致敏,激活T淋巴细胞,生成效应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文章就DC在胰腺癌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简要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一般情况下,骨髓瘤细胞局限于髓内,但在初诊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均可出现髓外病变(EM),伴EM的MM患者预后较差。根据EM的发生方式可将其分为单纯骨相关髓外病变(EM-b)和软组织相关髓外病变(EM-s)。EM-b为骨髓瘤细胞突破骨皮质累及周围连续性软组织的病变;EM-s为通过血源播散到髓外的软组织或其他器官的病
铁过载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后关系密切。移植前铁过载可能增加患者HSCT后发生感染、肝静脉闭塞病(VOD)及肝损伤的风险,降低患者移植后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移植后铁过载可能降低患者的OS率。祛铁治疗有可能使HSCT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