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的常选文体。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发展,他们的思维理性逐渐强于感性,反映在作文中,思辩性逐渐增强,喜好写议论文。高考中选择议论文的约占70%。但是,一般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通病——肤浅,不严密。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或事物的一个方面,不会深入分析事物形成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质,观点也谈不上具有启发性,常常是点到为止;有时虽有分析,但分析得不全面,不严密,经不起推敲;文章多半是观点加例子的堆砌,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分析说理时不能很好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容易产生思维偏向,常前后脱节,顾左右而言他。因而,文章的说服力不强,缺乏逻辑力量,思辩色彩不浓。这又是与他们思想不成熟和平时缺乏有效指导与训练相关联的。
关键词:说理能力 能力训练
作文就是展示思想。议论文成功与否,就决定于思想深刻与否。语文考纲在规定作文的发展等级时首列“深刻”,并做出了三条具体说明:其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其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三,观点具有启发性。具体说来,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第一,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既能多角度思考问题,依据充分的理论或事实做出全面的评价。第二,透过现象揭露本质的能力,既能运用正确、较抽象的概念,经过深入分析,抓住对象的最本质特征,不受表象束缚,把对象本质揭露出来。第三,分清主次的能力,既主要和次要都能得到应有的反映并明显分清了主次。要做到这些,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练。笔者以为,以下这些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进行理论武装
议论文是要以理服人的。这个理,不是歪理,不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必须符合社会公义,符合社会伦理。讲的道理要想使人信服,就必须使观点深刻,全面,严密。而学生在原理的掌握方面是极端缺乏的,尤其是现在一些学校分科过早,学生对本该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原理毫无印象。由于头脑的信息库缺少必要的理论,因而无法进行信息的加工组合,自然也就说不出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一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内因与外因关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等等。社会上的许多现象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例都蕴含着这些原理,或者可以用这些原理来解释。只有掌握了这些哲学基本原理,看问题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如2008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来阐述: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思想境界等。
二、多读点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学习说理艺术
鲁迅先生说过,一切好的文章本身就说明着怎么写。要想写好议论文,还要多读好的议论文,尤其是报刊上常登载的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这些文章道理明晰,结构简单,常能启人心智,多读对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篇小评论《一棵大树死亡的背后》,说的是北京某饭店的大楼旁边的一棵古树最近死亡了。但作者却从中挖掘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内容。第一,这棵大树处在一座档次不算低的饭店旁,每天进出这个饭店的各级领导一定不少,难道这么多的领导就没一个人看见这棵大树在日渐死亡吗?第二,这棵百年古树紧临这座饭店厨房的烟囱旁,当年建造这座饭店时,难道就没想过要保护古树吗?作者就是由一件生活小事,经过深入挖掘,提出了一些常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发人深省。一些大块的文章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很难学到其中的妙处。常读这类小评论,多悟一悟,品味品味,是可以学到一些说理艺术的。
三、平时开展各种辩论,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常言道,理不辩不明。许多现象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加以辩论,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明了。在经过思考、辩论之后,才能使问题明晰化,同时,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做教师的就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选取足以引起学生思索和争论的命题,如生活中的某件事,某类人,某种言论为评判对象,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学生也可以自选话题,利用课余的各种场合开展辩论。辩论时,注意聆听对方的观点,看对方观点有哪些可取的,有什么漏洞,才好抓住对方的漏洞展开攻击。当然,辩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从辩论中培养各种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防止重求异,轻求同,重横比,轻纵比等思维偏向,做到以理服人。注意思维的独立性(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思维的批判性(是非分明,思维具有思辩性),思维的辨证性(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等。
四、多写评论性的小论文、小片断,掌握说理方法
常言道:“光说不练是瞎把势。”懂得的道理再多如果不落实到写作中,终究是一句空话。所以,要想学会说理,还要靠扎扎实实的训练。平时,可以就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写日记、周记、小评论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评论。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说理能力 能力训练
作文就是展示思想。议论文成功与否,就决定于思想深刻与否。语文考纲在规定作文的发展等级时首列“深刻”,并做出了三条具体说明:其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其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三,观点具有启发性。具体说来,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第一,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既能多角度思考问题,依据充分的理论或事实做出全面的评价。第二,透过现象揭露本质的能力,既能运用正确、较抽象的概念,经过深入分析,抓住对象的最本质特征,不受表象束缚,把对象本质揭露出来。第三,分清主次的能力,既主要和次要都能得到应有的反映并明显分清了主次。要做到这些,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练。笔者以为,以下这些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进行理论武装
议论文是要以理服人的。这个理,不是歪理,不是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必须符合社会公义,符合社会伦理。讲的道理要想使人信服,就必须使观点深刻,全面,严密。而学生在原理的掌握方面是极端缺乏的,尤其是现在一些学校分科过早,学生对本该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原理毫无印象。由于头脑的信息库缺少必要的理论,因而无法进行信息的加工组合,自然也就说不出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一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内因与外因关系原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等等。社会上的许多现象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例都蕴含着这些原理,或者可以用这些原理来解释。只有掌握了这些哲学基本原理,看问题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如2008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来阐述: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思想境界等。
二、多读点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学习说理艺术
鲁迅先生说过,一切好的文章本身就说明着怎么写。要想写好议论文,还要多读好的议论文,尤其是报刊上常登载的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这些文章道理明晰,结构简单,常能启人心智,多读对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篇小评论《一棵大树死亡的背后》,说的是北京某饭店的大楼旁边的一棵古树最近死亡了。但作者却从中挖掘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内容。第一,这棵大树处在一座档次不算低的饭店旁,每天进出这个饭店的各级领导一定不少,难道这么多的领导就没一个人看见这棵大树在日渐死亡吗?第二,这棵百年古树紧临这座饭店厨房的烟囱旁,当年建造这座饭店时,难道就没想过要保护古树吗?作者就是由一件生活小事,经过深入挖掘,提出了一些常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发人深省。一些大块的文章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很难学到其中的妙处。常读这类小评论,多悟一悟,品味品味,是可以学到一些说理艺术的。
三、平时开展各种辩论,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常言道,理不辩不明。许多现象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加以辩论,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明了。在经过思考、辩论之后,才能使问题明晰化,同时,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做教师的就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选取足以引起学生思索和争论的命题,如生活中的某件事,某类人,某种言论为评判对象,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学生也可以自选话题,利用课余的各种场合开展辩论。辩论时,注意聆听对方的观点,看对方观点有哪些可取的,有什么漏洞,才好抓住对方的漏洞展开攻击。当然,辩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从辩论中培养各种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防止重求异,轻求同,重横比,轻纵比等思维偏向,做到以理服人。注意思维的独立性(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思维的批判性(是非分明,思维具有思辩性),思维的辨证性(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等。
四、多写评论性的小论文、小片断,掌握说理方法
常言道:“光说不练是瞎把势。”懂得的道理再多如果不落实到写作中,终究是一句空话。所以,要想学会说理,还要靠扎扎实实的训练。平时,可以就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写日记、周记、小评论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评论。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