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篇题为《盘点贪官教子名言:刘铁男教子“要学会走捷径”》的报道说,“小的时候每次我爸骑车带我去奶奶家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跟我说这样近,做人要学会走捷 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给儿子的指道教育,就是“做人上人”。
毋庸讳言,不少家长给孩子的也是这种未必对孩子有好处的成功教育。通往人上人目的地的“成功捷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走通了才可以叫捷径,而走不通则会是将人引入歧途的歪门邪道。成功或失败可以倾刻逆转。因此,走捷径带有“赌”的意味。这就像许多人都想走买彩票的捷径来发大财,而真正能幸运中奖的却永远是凤毛麟角。
传统道德讲究“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成功,因为这种成功也是一个培养良好品质和能力的过程,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所说,“一个人靠自己一点一点走向财富和权力,在长期的努力过程中,他养成了谨慎和克制的习惯,可以终生受惠。”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过程,而不是某个令人可以自鸣得意的结果。
对今天那些提倡和寻找“捷径”的人们来说,以往那种“一步一个脚印”“欲速则不达”的教育已经被视为迂腐和过时。一个社会里这样的人越多,就越会盛行走捷径的风气,也会越容易形成普遍的赌徒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在商场或官场上,走捷径的投机取巧都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成功。
对“捷径的成功”有两种批评,一种是批评“捷径”的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和功利主义,捷径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和道德规范的逾越和破坏。因此,就算走通了捷径,达到的目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第二种是批评“捷径”导向的不过是一种庸俗势利的“幸福”,它永远不可能是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那种真正的幸福。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说,“以为我们可以借助捷径,而不是个人的力量和美德来取得幸福、快乐、欢喜、舒适、欢欣,这样的想法会让你加入到那个发了大财却精神贫瘠的人群中去。”
这两种批评与对“成功赌博”的两种批评是对应的。对赌博的第一種批评是,赌博不只是一种非常靠不住,而且是一种有严重道德缺陷的发财手段。它使人变得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只想不劳而获、碰运气发财。它败坏社会勤劳致富、量入为出的劳动伦理。美国文学教授莱肯(Leland Ryken)对此写道,“清教徒禁止在星期日的一切娱乐和任何时候的机遇性游戏、赌博、逗熊游戏、赛马、酒馆或周围的保龄球赛,不是因为他们反对娱乐,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活动的本质是有害和不道德的。”
第二种批评是,就算是靠赌博一时发了财,这种“成功”也是毒药,它让人变得越加贪婪,深陷于不能自拔的泥沼,最后没有能真正得到幸福的。指望赌博能发财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行为。许多对赌博的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低的人,越容易受到赌博的诱惑并参与各种各样的赌博(包括买彩票和中国的股市),至于那些沉迷于赌博的人们,赌博更是贫困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一个走捷径和投机取巧成为风尚和成功之道的社会里,捷径和投机取巧——无论是官员的贪腐、商人的欺诈、教授学者的弄虚作假,还是普通草民盲目狂热地投身股市——已经不再是某些人的个人品质缺陷,而成为整体环境恶化的病灶。这是一个缺乏分配正义、不能任人唯贤、诚实的劳动得不到公正报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成功的条件是后台、背景、“干爹”和特殊的“二代”身份地位。这个社会认可的“成就”标准是神通广大的权势和无所不能的金钱,令人既羡慕又妒嫉的“成功”代言人是耀武扬威的权贵和盛气凌人的暴发户。在这样的社会里,普通人除了眼前的利益,没有信仰,也没有长远的福祉可以指望,他们除了博眼皮子底下的机会,赌一时的运气,很少有长远发展的打算或可能。
善走捷径的刘铁男教子“要学会走捷径”,他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成功门道,但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失败虽不能证明走捷径不能成功,但至少证明捷径的出路未必就是一片光明的天地。
毋庸讳言,不少家长给孩子的也是这种未必对孩子有好处的成功教育。通往人上人目的地的“成功捷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走通了才可以叫捷径,而走不通则会是将人引入歧途的歪门邪道。成功或失败可以倾刻逆转。因此,走捷径带有“赌”的意味。这就像许多人都想走买彩票的捷径来发大财,而真正能幸运中奖的却永远是凤毛麟角。
传统道德讲究“一步一个脚印”的渐进成功,因为这种成功也是一个培养良好品质和能力的过程,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所说,“一个人靠自己一点一点走向财富和权力,在长期的努力过程中,他养成了谨慎和克制的习惯,可以终生受惠。”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过程,而不是某个令人可以自鸣得意的结果。
对今天那些提倡和寻找“捷径”的人们来说,以往那种“一步一个脚印”“欲速则不达”的教育已经被视为迂腐和过时。一个社会里这样的人越多,就越会盛行走捷径的风气,也会越容易形成普遍的赌徒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在商场或官场上,走捷径的投机取巧都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成功。
对“捷径的成功”有两种批评,一种是批评“捷径”的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和功利主义,捷径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和道德规范的逾越和破坏。因此,就算走通了捷径,达到的目的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第二种是批评“捷径”导向的不过是一种庸俗势利的“幸福”,它永远不可能是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那种真正的幸福。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说,“以为我们可以借助捷径,而不是个人的力量和美德来取得幸福、快乐、欢喜、舒适、欢欣,这样的想法会让你加入到那个发了大财却精神贫瘠的人群中去。”
这两种批评与对“成功赌博”的两种批评是对应的。对赌博的第一種批评是,赌博不只是一种非常靠不住,而且是一种有严重道德缺陷的发财手段。它使人变得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只想不劳而获、碰运气发财。它败坏社会勤劳致富、量入为出的劳动伦理。美国文学教授莱肯(Leland Ryken)对此写道,“清教徒禁止在星期日的一切娱乐和任何时候的机遇性游戏、赌博、逗熊游戏、赛马、酒馆或周围的保龄球赛,不是因为他们反对娱乐,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活动的本质是有害和不道德的。”
第二种批评是,就算是靠赌博一时发了财,这种“成功”也是毒药,它让人变得越加贪婪,深陷于不能自拔的泥沼,最后没有能真正得到幸福的。指望赌博能发财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行为。许多对赌博的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低的人,越容易受到赌博的诱惑并参与各种各样的赌博(包括买彩票和中国的股市),至于那些沉迷于赌博的人们,赌博更是贫困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一个走捷径和投机取巧成为风尚和成功之道的社会里,捷径和投机取巧——无论是官员的贪腐、商人的欺诈、教授学者的弄虚作假,还是普通草民盲目狂热地投身股市——已经不再是某些人的个人品质缺陷,而成为整体环境恶化的病灶。这是一个缺乏分配正义、不能任人唯贤、诚实的劳动得不到公正报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成功的条件是后台、背景、“干爹”和特殊的“二代”身份地位。这个社会认可的“成就”标准是神通广大的权势和无所不能的金钱,令人既羡慕又妒嫉的“成功”代言人是耀武扬威的权贵和盛气凌人的暴发户。在这样的社会里,普通人除了眼前的利益,没有信仰,也没有长远的福祉可以指望,他们除了博眼皮子底下的机会,赌一时的运气,很少有长远发展的打算或可能。
善走捷径的刘铁男教子“要学会走捷径”,他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成功门道,但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失败虽不能证明走捷径不能成功,但至少证明捷径的出路未必就是一片光明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