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民族之魂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看重做人的气节,刚正不阿的人,受到人们的钦佩;奴颜媚骨,阿谀奉承者,为人所不齿。一个人要有正气、骨气,这是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做人的“德”。 骨气,是做人应该保持的浩然正气。做人没有铮铮铁骨,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方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在世,看重名声原本不是一件坏事,但怎样留名却很有讲究.
  关键词:骨气;名节;原则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27-02
  “骨气”是中华民族之魂。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管是为了修身养性,还是申张正义,也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为民请命,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实生活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但有极少数人却让个人主义主宰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把名与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实,“名”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本意——名声,并依次延伸为名誉、名节。有的人不求功名,一生磊落,死后却备受人们的怀念;有的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却为人民所唾弃。所以对于“名”字,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客观辩证的思考。
  一、“骨气”做人应该保持的浩然正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面对现实发出了一声叹息:没有看见过一个真正好德如同好色的人。这句话石破天惊,用“好色”比喻“好德”,言下之意就是人应该好德如好色。
  古人云:“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看重做人的气节,刚正不阿的人,受到人们的钦佩;奴颜媚骨、阿谀奉承者,为人所不齿。一个人要有正气、骨气,这是做人的原则,同样也是做人的“德”。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以吞食天地的浩然正气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人生画卷。不管是为了修身养性,还是申张正义,也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为民请命,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就是最鲜活的例证。陶渊明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官俸,去向小人打躬作揖,这就是骨气,是做人应该保持的浩然正气,就是要有不失节,不折腰的骨气;做人没有铮铮铁骨,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方向。人活一世,面对的诱惑成千上万,要走的道路错综复杂,该做的选择数不胜数,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守住自己心底那份正直的原则。
  二、“骨气”是中华民族之魂
  文天祥的《正气歌》告诉我们:浩然正气在自然界凝集为壮丽的山川河流,灿烂的日月星辰;在人世间则集中表现为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刚正无私的精神境界。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盾牌”。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乾坤朗朗、清风浩荡。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世》
  富贵如齐景公,拥有四千匹好马,该是够富贵了吧?可当他死了以后,百姓没有称颂他仁德的;相反,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盲阳山下,可以说是穷到了极点,但老百姓却到现在还称赞他们,传扬他们的美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节感人,精神动人,有骨气。孔子的这句貌似评价古人的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就是: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人活着得有骨气。
  三、“名”做人的态度
  (一)什么是“名”。
  那么,究竟“名”为何物呢?则其要而言可解释为:名称、名声、出名三种意思。重名在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主要看你重视的是与物欲相连的名利,还是为世人称道的名声;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争名,还是为了肩负的重任而重名,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现实生活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但有极少数人却让个人主义主宰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把名与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为了名利弄虚作假、贪赃枉法、不择手段。正是这种名利观把一个好端端的“名”字给糟践得面目全非。其实,“名”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本意——名声,并依次延伸为名誉、名节。
  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在世,看重名声原本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怎样留名却很有讲究。在这方面,孔子还说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这里展示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处世哲学:前一种是独善其身的人,后一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或者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叫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两种人都不错,但孔子认为前一种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说他不仅听到过这种说法,也确实见过这种人;后一种则不容易做到,所以说他只听到过这种说法,也确实见过这种人。后一种则不容易做到,所以说他只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却没有真正的见到过这种人。
  其实,孔子也不是完全没有见到过这种人。在《公冶长》篇里,他曾这样评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卫灵公》篇里,他又评论卫国大夫蘧伯玉,说他:“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些人都是他见过的。甚至在与颜渊谈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态度时,他还说“唯我与尔有是夫”,认为只有他和得意弟子颜渊能做到这样。
  当然,所有这些人,包括孔子自己和颜渊,做的程度是不同的,尤其是“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行义以达其通”方面,无论是颜渊还是孔子自己都没能做到,南容和蘧伯玉也成就不大,所以,朱熹认为只有伊尹,姜太公一流的人才真正成了“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伊尹、姜太公都是只是孔子听到过而没有见到过的人。
  为什么独善其身还比较容易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就非常难做到呢?这是因为独善其身的主观能动性起很大的作用,而“隐居以求志,行义以达其道”,尤其是“行义以达其道”,不只是靠主观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还必须有客观的条件,也就是时势和机遇才行。所以,没有时势和机遇,你也就不必苦苦追求“行义以达其道”了,能够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也就不错了。   (二)“名”的辩证思考。
  “名”字本身并无所谓褒贬,但一经与其他字组合就复杂起来。有的人不求功名,一生磊落,死后却备受人们的怀念;有的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最后为人民所唾弃。所以对于“名”字,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客观辩证的思考。
  人类文化的整体应该是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结合体,精神与物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无缺的整体。精神文明的发展速度赶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这就逐步使世界人类的进化走向了一个极端,这个结果将会是人类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现在要来挽救它,只有让人们在追逐物质上有自控能力,同时反转于自我内心上的精神文明,逐步使自己不成为物质和名利上的奴隶。由此看来,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謹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真可谓字字珠玑,把每个人内在的品格修养表述得淋漓尽致。他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要堂堂正正,即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重兄长,少言寡语,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去成就一番大业。这正符合了儒家要求构建一个完整人格的入世目的,同样也是强调内外兼修的直接体现。
  纵观历史,历代的统治者只是政治上的成就;历代的英雄豪杰,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就;历代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也只不过是知识智慧上的成就。这些杰出人物无论外在的成绩有多大、多高,都不是内在的成就。因此与自我、真我毫无瓜葛。要完成一个自我,在自我的内心上去求取这方面的成就,我们成为“骨气”与“名节”,或者称为“人格”或“道德”,这与政治、事业以及科学知识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靠自我创造和自我修养,孔子在这方面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所以孔子贤于尧舜,千百年来,没有人能同孔子并驾齐驱。
  荀子《性恶》篇中说,尧向舜问道:“人情怎么样?”舜回答说:“人情很不好,又何必问呢?有了妻子,对父母的孝敬就差了;嗜好欲望达到了,对朋友的信誉就差了;高官厚禄的愿望满足了,对君主的忠诚就差了。”虽然这点说法有点绝对化,但毕竟是有道理的。世界在物质方面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继承而日益进步的,这种客观的环境使人们逐渐湮没于外在的形体世界,难以返回到内在自我心性上与精神上求满足,求成就,丧失了自我与真我,而不只自我觉悟,反而认为世界文化就是这样,这不是很悲哀吗?究其缘由,都是来自于“人欲”二字,即使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目光又会盯上更大更远的地方。活得毫无“骨气”与“名节”可言。
  四、注重自身人格的修养
  诚然,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防范和遵守,但是最根本的还要从自身人格的完善来抵御,每个人如果真能做到有骨气、重名节,那我们的社会将有多么的和谐。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象圣人一样完美,但不同程度的修养会是你站在历史的不同高度。我们或许不能成为亿万富翁,但我们可以随时注重自己人格的修养,不需要做得像圣人一样完美,但可以向他们靠近,哪怕一小步都是人类的进步。如果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向有“骨气”重“名节”的人学习并持之以恒,那我们的精神文明将会向前迈进多一大步。
其他文献
摘要:明星食品代言中信赖权利与注意义务的平衡,实质上是信赖权利与注意义务的分配问题。本文采用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方法对本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外部性;信赖权利与注意义务;连带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44-01  一、明星食品代言的外部性  明星代言食品广告时具有外部性,并且当消费者因相信广告而导致损害时,这种外部性就表现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问题出发,探讨教学改革内容与任务驱动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实施,提出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地理信息系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87-0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发
期刊
摘要:国学热潮下,《论语导读》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本文是笔者基于梧州学院《论语导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其教学模式的思考,希冀借此促进《论语导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关键词:论语;导读;教学模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77-01  目前,《论语导读》已经成为很多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据笔者调查,有的高校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是我一直以来探索的。我认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就是要一切以就业为目的,所以在高一年级,以团结协作精神为重点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高二以敬业诚信和团结协作为重点加大对学生的就职业指导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职业道德;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教材插图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而且也为帮助学生理解的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插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16-01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习技能,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操作过程,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过程。知识传递要和情感因素结合在一起,学生才更乐于接受,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运用。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用情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
期刊
摘要:文森特出生在牧师家庭,早年热爱神学。专职作画后一直是弟弟提奥救济他,但他没有卖出过一幅画,因为当时他的画风没有学院派占主流的画坛接受。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关键词:梵高;艺术特色;社会影响;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
期刊
摘要:河北青县的运河岸边曾经修筑了强大的军事防御设施——马厂炮台及兵营。本文通过对炮台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研究,揭示这一重要军事设施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历次民族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在运河区域的重要战略地位。  关键词:马厂炮台;兵营旧址;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17-02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一提到它,人们往往会
期刊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在出口贸易上我国必定长期处于弱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对食品安全的改善能够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日本是我国的食品贸易大国,近些年来日本一直在提高食品的进口要求,因此本文应该找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与日本的食品贸易。  关键词:对外贸易;日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要:“朦胧诗”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极重要的先锋和有机组成,崛起于十年动乱之后的“废墟”和“伤痕”之中,它因切合于时代与社会的情状而被放置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言之成理又毫不犹豫地自觉承担起文学重建权威意识形态的功能和职责,进而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批判封建愚昧和现代迷信,呼唤人道主义精神、人性理想、自由和民主的信念,以及理性精神的张扬、主体意识的强化、文化寻根的热情和深远意向。  关键词:朦胧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