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每日死亡与疾病负担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全球持续变暖,热浪发生的强度与频率不断增加,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的]探讨热浪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每日死亡及疾病负担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2017年期间5—9月浦东新区居民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以及同时期的气象因素与大气污染物数据(PM10、SO2和NO2),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并以时间分层-病例交叉的方法控制长期趋势,定量评估热浪对浦东新区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寿命损失年的影响,并依据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层间效应值的差异性.[结果]研究期间,浦东新区合计发生热浪事件25次,累计持续148 d.居民非意外死亡93040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3402例,呼吸系统疾病死亡8842例.与非热浪日相比,浦东新区居民热浪日累积滞后5 d每日非意外死亡风险上升(RR=1.13;95%CI:1.06~1.19),其寿命损失年增加58.68(95%CI:6.70~110.67)人年;热浪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影响的RR值分别为1.23(95%CI:1.12~1.35)、1.23(95%CI:1.03~1.48),其寿命损失年分别增加42.40(95%CI:18.10~66.71)人年、12.09(95%CI:1.45~22.73)人年.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热浪日累积滞后5 d非意外死亡的RR值(95%CI)与寿命损失年增加数分别为1.19(95%CI:1.11~1.27)与58.22(95%CI:23.01~93.44)人年,高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1.05(95%CI:0.96~1.16)与0.46(95%CI:-36.72~37.63)人年].[结论]热浪可以增加浦东新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与寿命损失年,其影响存在滞后与累积特征,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更易受热浪的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跌落伤导致的健康寿命年损失是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上升的主要原因.掌握居民意外跌落的死亡情况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精准地推进当地伤害防治工作.[目的]了解上海
[背景]铅染毒可引起肾脏损伤.研究表明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cAMP/PKA)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氧化酶活性介导活性氧过量产生,进而引起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工作一直是我国职业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应《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作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依据的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发现除了平均气温和极端气候,气温变异也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气象因素.本文介绍了气温变异的定义以及研究现状,并探
[背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2/2)的活化形式磷酸化ERK1/2 (p-ERK1/2)被证实与肝脏损伤有关.但尚不清楚DBP暴露是否通过p-ERK1/2
[背景]温度变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昼夜日温差(DTR)是衡量温度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其健康效应有助于制定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目的]了解湖南省DTR对居民
[背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变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关注.[目的]探讨隔日温差(TCN)对居民非意外死亡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定量评估可归因于TCN的人群寿命损失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30%~40%。虽然该疾病对常规化疗较敏感,但由于DLBCL的异质性,只有不到50%的患者能获得完全缓解,40%的患者能长期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而气温变异,尤其隔日气温变异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隔日温差(TCN,隔日平均气温之差)、气温变异(TV,隔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