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社会矛盾凸显,多元化的观点、思潮良莠不齐,在网络上交锋、在现实中发酵,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认知。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定力、明辨是非,使思想与时俱进、工作有所作为?通过学习《实践论》,笔者找到了答案。
  一、实践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践居于主导
  毛泽东同志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只有勇于尝试和挑战,深入到生活和工作的一线,充分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思考,才能对各种社会事件、观点思潮有一个清晰的科学认知,才能对千人千面及人的复杂性有一个成熟具体的看法。而“宅”在家中或者“三点一线”“眼高手低”,往往会导致认识的粗浅和偏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教人不乖,事教人才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实践产生真知
  毛泽东同志说:“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一个理论到底是否是科学的、合理的,不是任何权威人士说了就算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在实践这个具有根本地位的社會活动中去检验才能被证明。所以,面对现实和网络中的各种观点、思潮,我们都要在辩证中思考,结合社会实践去认知。在日常工作中,若达成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则认识被证实,如果达不到,就要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直至成功。勇于实践,并勤于总结、改进,是年轻人应有的态度。
  (三)实践提升认识
  毛泽东同志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实践的始终如一和层层递进,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还改造了这个世界,实践的意义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鲜明的揭示。老人摔倒后扶不扶、怎么扶?在各方争论之中,有的人退缩,而有的人仗义而为,并通过判明病情、录像取证等方法,达成了道德、医学和法律方面的多赢局面。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是知行合一的应有之义。
  二、《实践论》为与实践相关的问题提供了精辟独到的见解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以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向人们昭示:实践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透彻的理论阐释、生动的事例举证、质朴鲜活的语言表达而得到挖掘。与此同时,《实践论》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笔者深受启发。
  (一)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时的信心问题
  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乃至将来的工作中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其实机会从来就不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㈢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的问题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学习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我们必须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三)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
  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被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虽然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的事物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15年11月28日闭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以超常规的力度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前,全国国家级贫困县还有5D0多个。记者调查发现,近来,不少省份制定了贫困县“摘帽”的具体“时间表”。曾经能够带来巨大资金政策扶持、长期被地方政府看重的贫困县“帽子”,今后5年怎么摘?摘帽之后的扶
期刊
既然男人愿意当“彼得潘”,女人为什么只能是“老巫婆”?近日,热播电视剧《嫩女正青春》引发人们对都市“中嫩人群”的广泛关注。中嫩人群(Teenage WOmen In Their Thlrties)又称“3字头少女”,特指30岁以上女性,心智成熟、经济独立,却仍然过着少女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中,这类“新女性”难免遭遇另类眼光,而走进她们的生活和故事,或许会发现她们正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
期刊
车轮上的中国城市,车,越行越慢,且无处安放。“停车难”已成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管理整治之“痛”。  为缓解车位供给严重不足问题,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专家认为,破解城市停车难的关键,不仅是政府如何规划、如何推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设资金从哪儿来、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问题。  全国停车位缺口至少超50
期刊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信阳市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十三五”时期形势的重大判断,准确把握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绿色、创新、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推进美丽信阳建设,打造绿色文明宜居城市。  翻开中国的版图,信阳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她处于我国5个重要分界处,即南北地理分界、
期刊
信阳市浉河区位于河南南部,大别山腹地,南襟荆楚,北屏中原,区位优越、生态秀美、人文荟萃。近年来,70万浉河人民务实重干、亮剑拼搏,大美浉河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大局稳定、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在这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鼓与呼,服务发展大局闯和干,“浉河声音”愈加响亮,“浉河故事”越发动人,“浉河形象”日益凸显,宣传文化工作硕果累累、振奋人心,多项工作走在全市乃
期刊
国有资产代表着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如何管理好巨额国有资产,关系到国之命脉,人民福祉。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将“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列入未来五年国企改革任务。近日亮相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拉开了新一轮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各方关注这一改革能否啃下“监管”硬骨头,替纳税人管好巨额国有资本。  两类新公司“横空出世”能否破除监管顽疾  “以管
期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漯河从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以来,107国道以东区域梦幻般迅速崛起。  为谋求向更高层次上新的跨越,2010年3月,漯河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了开发建设西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式拉开了西城区开发建设的序幕,也开启了漯河城市西扩的崭新篇章……  5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在西城区的发展之路上,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5年,也就是
期刊
目前,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往往忽视各地的差异、采取统一标准的“一刀切”的做法,不仅不能起到考核评价作用,更不利于地方教育事业的激励和发展。本文以我国东部某省为例,从各地经济社会、学校学生数量、人口集聚程度等方面出发,将政绩考核对象分为三类,进一步加强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发挥政绩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  一、地方政府教育政绩分类考核的理论支撑  现代管理学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学理论中
期刊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针对产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概念: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不仅是我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我国打造制造强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考察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制造业的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呈现出产业体系完整、产品门类齐全、发展速度较快的良好局面,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
期刊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政治,各种力量纠合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话语但却同样的意念主宰着新知识、新观念的发展和传播,这是一种全球性的知识系统,教材建设不再仅仅是一种课堂存在、国家存在,而是一种全球存在(Global Engagement)。Engagement,契约、约束、义务,用它来表达一种“存在”,更强调一种契约内的责任。  本文研究的“全球存在”特指教科书知识选择的全球视域,强调知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