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大家在一块儿闲谈的时候,“谁发了”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那些“发”了的人们也被称为“财富新贵”。这个词比起更早之前使用的“暴发户”一词,多少带些中性和知性的意味。
近来,EMBA又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所谓EMBA,翻译成中文就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意思。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EMBA是企业家们的新商业语言,是精英们的时尚潮流,好像也是某些“财富新贵”喜欢提及的话题。
也许具有知性的“财富新贵”们,认定EMBA将是他们国际化的第一个需要跨入的门槛,更是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人际关系网的有效途径,所以,很多企业的高管,为了要掌握住新的市场机会,为了要建立或许有用的人脉关系,纷纷重回校园,攻读EMBA。
但对我而言,自从9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开始了解整个大陆的情况。经过这10多年,对中国大陆市场应该说有一定了解,而人脉也在无形中积累。所以,一般人想去读EMBA的初衷对于我是不存在的。
我的初衷,称之为“时机”刚刚好。2000年初,北大设立第一届EMBA课程。由于我的几位长辈都先后就读于北大,所以,北大对我有股莫名的吸引力,同时,刚好当时心境上一直有给多年的职业生涯“做总结”的想法,就也没多加思索,顺理成章地决定重返校园。
我去上第一堂课那天,就发现EMBA教学楼前好像在开名车展示会。每台车都像是在张扬主人的身份,显示主人的成功。毕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刚开始上课时,同学间也会互不服气。讨论案例时,有时甚至会争个面红耳赤,每个人都想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就在这种智慧的碰撞和真诚的交流沟通下,彼此间的同学情谊才奠定下来。
我就读的EMBA,特色是国企、外企和民企高管同学各占1/3,所以班上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让人又一次懂得了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而每个人又都是历经风雨然后走到今天,所以和同学们一块儿聊天,往往会有受益匪浅的感觉。
当然,同学中也有一小部分人来读EMBA的目的就是为了拉人脉、寻找商业机会。其实,交际本来就是EMBA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抱着建立人脉关系,扩大生意资源的目的而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抱着如此目的的同学,最后在毕业时收获的也未必如人意。纵然不论人脉未来是否派得上用场,但是最直接的——透过学习及交流,让思路可全盘整理——的效益已然失去了。反而抱持着平凡心态读EMBA的人,收获是最大的。
比如,在每一次讨论中,我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像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武功秘笈,他能告诉你的,都是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甚至是针对大陆一些特殊情况的特殊手段,这些招数不是坊间书籍能够准确记载的。
当然,学校安排的课程,除了在管理决策上有特别的规划,更好的是,教授能很精辟、深入地告诉我们一些背景、资料和理论,并且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教授通常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思路,为我们探询企业的发展、成功、失败这些答案时提供方向,可能他说了一天的话,我都觉得跟我没有太大关系,但也许只有一句话,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回去后想一想,这有道理,马上就调整自己的思路。
伦敦商学院教授劳勒认为,人脉组合应该像一家公司的董事会,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代表:知识、资讯、权力、机会。人脉组合必须定期视需要加以检查,缺哪一块就补哪一块,让关系资产随时保持正确的组合。要打造人脉,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读名校,就像没有任何一种投资组合适合每一个人,而必须视每个人的个性、目标及风险承受度,建立适合自己的“人脉组合”。
所以说,读EMBA的确可以增加自己的人脉资产,但是我们有去思考人脉的意义吗?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人脉是无法派上用场的。也就是,如果本身不具备相当的条件,在遇到情况时,人脉是不会提供直接的解决方式的,而且,维持人脉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姑且不论金钱方面的成本,但时间投入总是必要的,总不可能几年没联系的关系,今天一旦有需求,就期望对方张开双臂欢迎吧!
中国人一向懂得关系,所谓有来有往,即成关系。我现在也常会跟EMBA时的同学联系,有时也会提出些问题彼此切磋一下,我也会接到同学电话询问一些事务,或是一起聚一聚聊一聊。或许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合作机会。我认为,EMBA是搭建一个增进人际关系的平台,但不是说读了EMBA,就可以寻求到商机或机会。
对很多外资企业管理者而言,读当地的EMBA是了解当地市场的一个方式,除了教授们课堂上的讲解外,跟其他尤其是国企的管理者讨论的过程中,受益更是良多。对国际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一方面要将国外的经营理念及规则带入国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本地的风土人情,以融入当地市场。如果靠一般调研方法,除了费时费力外,还可能因资料不足导致偏误,或是抓不到重点。
这时,当地企业的管理者经验就是一个非常助力的工具了。而对于一些国企而言,他也必须接受些国际化的管理观念,才能确认自己的企业是否真的做到本土化。
所以,EMBA给了不同企业的管理者对比和互相学习国际化或者本土化运作的机会,使得这两种趋向在对比之下特点更加鲜明。
近来,EMBA又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所谓EMBA,翻译成中文就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意思。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EMBA是企业家们的新商业语言,是精英们的时尚潮流,好像也是某些“财富新贵”喜欢提及的话题。
也许具有知性的“财富新贵”们,认定EMBA将是他们国际化的第一个需要跨入的门槛,更是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人际关系网的有效途径,所以,很多企业的高管,为了要掌握住新的市场机会,为了要建立或许有用的人脉关系,纷纷重回校园,攻读EMBA。
但对我而言,自从90年代初进入中国大陆,开始了解整个大陆的情况。经过这10多年,对中国大陆市场应该说有一定了解,而人脉也在无形中积累。所以,一般人想去读EMBA的初衷对于我是不存在的。
我的初衷,称之为“时机”刚刚好。2000年初,北大设立第一届EMBA课程。由于我的几位长辈都先后就读于北大,所以,北大对我有股莫名的吸引力,同时,刚好当时心境上一直有给多年的职业生涯“做总结”的想法,就也没多加思索,顺理成章地决定重返校园。
我去上第一堂课那天,就发现EMBA教学楼前好像在开名车展示会。每台车都像是在张扬主人的身份,显示主人的成功。毕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刚开始上课时,同学间也会互不服气。讨论案例时,有时甚至会争个面红耳赤,每个人都想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就在这种智慧的碰撞和真诚的交流沟通下,彼此间的同学情谊才奠定下来。
我就读的EMBA,特色是国企、外企和民企高管同学各占1/3,所以班上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让人又一次懂得了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而每个人又都是历经风雨然后走到今天,所以和同学们一块儿聊天,往往会有受益匪浅的感觉。
当然,同学中也有一小部分人来读EMBA的目的就是为了拉人脉、寻找商业机会。其实,交际本来就是EMBA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抱着建立人脉关系,扩大生意资源的目的而来,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抱着如此目的的同学,最后在毕业时收获的也未必如人意。纵然不论人脉未来是否派得上用场,但是最直接的——透过学习及交流,让思路可全盘整理——的效益已然失去了。反而抱持着平凡心态读EMBA的人,收获是最大的。
比如,在每一次讨论中,我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像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武功秘笈,他能告诉你的,都是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甚至是针对大陆一些特殊情况的特殊手段,这些招数不是坊间书籍能够准确记载的。
当然,学校安排的课程,除了在管理决策上有特别的规划,更好的是,教授能很精辟、深入地告诉我们一些背景、资料和理论,并且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教授通常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思路,为我们探询企业的发展、成功、失败这些答案时提供方向,可能他说了一天的话,我都觉得跟我没有太大关系,但也许只有一句话,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回去后想一想,这有道理,马上就调整自己的思路。
伦敦商学院教授劳勒认为,人脉组合应该像一家公司的董事会,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代表:知识、资讯、权力、机会。人脉组合必须定期视需要加以检查,缺哪一块就补哪一块,让关系资产随时保持正确的组合。要打造人脉,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读名校,就像没有任何一种投资组合适合每一个人,而必须视每个人的个性、目标及风险承受度,建立适合自己的“人脉组合”。
所以说,读EMBA的确可以增加自己的人脉资产,但是我们有去思考人脉的意义吗?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人脉是无法派上用场的。也就是,如果本身不具备相当的条件,在遇到情况时,人脉是不会提供直接的解决方式的,而且,维持人脉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姑且不论金钱方面的成本,但时间投入总是必要的,总不可能几年没联系的关系,今天一旦有需求,就期望对方张开双臂欢迎吧!
中国人一向懂得关系,所谓有来有往,即成关系。我现在也常会跟EMBA时的同学联系,有时也会提出些问题彼此切磋一下,我也会接到同学电话询问一些事务,或是一起聚一聚聊一聊。或许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合作机会。我认为,EMBA是搭建一个增进人际关系的平台,但不是说读了EMBA,就可以寻求到商机或机会。
对很多外资企业管理者而言,读当地的EMBA是了解当地市场的一个方式,除了教授们课堂上的讲解外,跟其他尤其是国企的管理者讨论的过程中,受益更是良多。对国际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一方面要将国外的经营理念及规则带入国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本地的风土人情,以融入当地市场。如果靠一般调研方法,除了费时费力外,还可能因资料不足导致偏误,或是抓不到重点。
这时,当地企业的管理者经验就是一个非常助力的工具了。而对于一些国企而言,他也必须接受些国际化的管理观念,才能确认自己的企业是否真的做到本土化。
所以,EMBA给了不同企业的管理者对比和互相学习国际化或者本土化运作的机会,使得这两种趋向在对比之下特点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