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变革更新。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而是要综合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为了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水平,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来进行城市物质、文化等资源的协调分配。如何科学有效地针对具体城市进行规划管理,是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进行城市规划这一实际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投资市场
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城市各项资源的协调分配管理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吸引投资促成良性循环。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依据,城市规划可以实现城市空间的最优化利用和开发。城市规划决定了一个城市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好坏,而要想更好地实施规划,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一个规范有序的投资市场对投资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若不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就会造成投资的混乱,进而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1.2、实现经济调控,保障各方权益
城市规划管理对政府部门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途径。城市规划管理可以直接对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进而控制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实现对城市经济的调控。具体地说,城市规划管理对经济调控主要表现在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两个方面。同时,通过规划管理还很好的能保障投资方利益。当出现违规建设的情况,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查处,以保障投资方的利益。
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的规划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实际的规划管理工作中,很多城市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2.1、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除了城市规划管理本身的缺陷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规划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划项目一般要经过编制、审批后才能具体实施,而这个过程普遍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长远的,不仅会增加投资风险,而且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城市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同时,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也很容易产生腐败的现象,对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2、缺少地方特色
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都存在规划方案照搬其他其城市的现象,没有将城市自身的特色展示出来。每个城市都在地理、文化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就像是城市的名片,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投资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没能将这些特色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就抛弃了自身的优势,自然不利于城市的全面发展。
2.3、忽视环境保护
在如今的形势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已不仅仅是增长经济,而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在城市规划管理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然而,很多城市在规划管理时,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提高工业占地的比例,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实际上,经济增长也只是暂时的,环境恶化到头来还是会降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反过来还会拖经济的后腿。
2.4、规划编制主体过多
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规划编制层次复杂,城市总体规划下一层是分区规划,再由分区规划具体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这样就产生了各级规划编制很难统一,矛盾突出的问题,进而影响总体规划的进程。同时,过于复杂的层次分布必将产生更多的管理部门,管理流程混乱,责任不明确,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高。
三、有关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2.1、规范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对城市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保证规划管理的战略性和整体性。要做到规划管理部门的唯一性和独立性,避免因为部门利益而造成规划管理被分割。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将其落实到规划管理的工作中去。简化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预防腐败的产生。实行规划管理的责任制,严格控制规划编制审批的过程,对于玩忽职守不按规定操作的要追究其责任。
2.2、提高土地利用率
科学合理地对土地和空间进行规划管理,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土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前来看,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提高城市用地的节约水平,使得土地资源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在适当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各个方面。适当提高城市用地结构中的混合用地比例,鼓励工业与居住、商办混合开发的模式。
2.3、城市规划体现城市特色,加大对特色建筑的保护
从长远意义上讲,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增加对特色建筑的保护力度,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很多城市都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古建筑,这些特色建筑与城市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还能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在进行规划管理时,要注意对这些特色建筑的保护,不能为了给其他建筑的建设让地就将其拆除破坏。要专门制定相关法规,对于违规破坏历史古建筑的行为给予惩罚。同时要对其周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达到在形象上具有艺术感。
2.4、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不是某几个人的资源,自然城市规划也不能仅仅由政府部门来决策。城市属于公众每一个人,公民对于城市的各项资源拥有相应的权利。若城市规划只有政府来决策,主观因素对规划的影响很大。不能很好地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可能会造成公众与政府的冲突增多。同时,让公众参与城市的规划,更能将城市的整体价值观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提高城市规划的公众满意度,还能更好地行使公众的监督权。
2.5、注重环境保护
一方面要对工业用地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做到既能保证城市工业发展的需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工业区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在城市的主导风向下风向及河道水系下游区域布局。同时要防止噪声污染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单位附近不再新建有噪声污染的企业。
2.6、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每个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来查漏补缺,可以很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上,多参考其他城市的案例,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但在借鉴时也要注意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城市成功的规划方案应用到自身时并不一定有效,甚至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结语
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要想让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规划管理是城市建设中必须做好的工作。如今的城市规划已不再是单纯的以提高经济水平为首要目标,而是综合城市形象、居住环境、人文特色等各个方面考虑,打造一个具特色鲜明、环境怡人、社会和谐、经济稳步增长的现代化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将会融入更多的元素,城市规划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为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1、优化投资环境,规范投资市场
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城市各项资源的协调分配管理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吸引投资促成良性循环。作为城市管理的根本依据,城市规划可以实现城市空间的最优化利用和开发。城市规划决定了一个城市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好坏,而要想更好地实施规划,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一个规范有序的投资市场对投资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若不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就会造成投资的混乱,进而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1.2、实现经济调控,保障各方权益
城市规划管理对政府部门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途径。城市规划管理可以直接对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进而控制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实现对城市经济的调控。具体地说,城市规划管理对经济调控主要表现在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两个方面。同时,通过规划管理还很好的能保障投资方利益。当出现违规建设的情况,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查处,以保障投资方的利益。
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的规划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实际的规划管理工作中,很多城市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2.1、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中,除了城市规划管理本身的缺陷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规划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规划项目一般要经过编制、审批后才能具体实施,而这个过程普遍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长远的,不仅会增加投资风险,而且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城市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同时,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也很容易产生腐败的现象,对城市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2、缺少地方特色
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都存在规划方案照搬其他其城市的现象,没有将城市自身的特色展示出来。每个城市都在地理、文化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就像是城市的名片,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投资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没能将这些特色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就抛弃了自身的优势,自然不利于城市的全面发展。
2.3、忽视环境保护
在如今的形势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已不仅仅是增长经济,而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要求在城市规划管理时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然而,很多城市在规划管理时,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提高工业占地的比例,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实际上,经济增长也只是暂时的,环境恶化到头来还是会降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反过来还会拖经济的后腿。
2.4、规划编制主体过多
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规划编制层次复杂,城市总体规划下一层是分区规划,再由分区规划具体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这样就产生了各级规划编制很难统一,矛盾突出的问题,进而影响总体规划的进程。同时,过于复杂的层次分布必将产生更多的管理部门,管理流程混乱,责任不明确,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高。
三、有关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2.1、规范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对城市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保证规划管理的战略性和整体性。要做到规划管理部门的唯一性和独立性,避免因为部门利益而造成规划管理被分割。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将其落实到规划管理的工作中去。简化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预防腐败的产生。实行规划管理的责任制,严格控制规划编制审批的过程,对于玩忽职守不按规定操作的要追究其责任。
2.2、提高土地利用率
科学合理地对土地和空间进行规划管理,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土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前来看,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提高城市用地的节约水平,使得土地资源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在适当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各个方面。适当提高城市用地结构中的混合用地比例,鼓励工业与居住、商办混合开发的模式。
2.3、城市规划体现城市特色,加大对特色建筑的保护
从长远意义上讲,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增加对特色建筑的保护力度,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很多城市都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古建筑,这些特色建筑与城市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还能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在进行规划管理时,要注意对这些特色建筑的保护,不能为了给其他建筑的建设让地就将其拆除破坏。要专门制定相关法规,对于违规破坏历史古建筑的行为给予惩罚。同时要对其周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达到在形象上具有艺术感。
2.4、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城市不是某几个人的资源,自然城市规划也不能仅仅由政府部门来决策。城市属于公众每一个人,公民对于城市的各项资源拥有相应的权利。若城市规划只有政府来决策,主观因素对规划的影响很大。不能很好地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可能会造成公众与政府的冲突增多。同时,让公众参与城市的规划,更能将城市的整体价值观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提高城市规划的公众满意度,还能更好地行使公众的监督权。
2.5、注重环境保护
一方面要对工业用地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做到既能保证城市工业发展的需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工业区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工业区尽可能在城市的主导风向下风向及河道水系下游区域布局。同时要防止噪声污染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单位附近不再新建有噪声污染的企业。
2.6、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每个城市在进行规划管理时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来查漏补缺,可以很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上,多参考其他城市的案例,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但在借鉴时也要注意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城市成功的规划方案应用到自身时并不一定有效,甚至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结语
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下,要想让城市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规划管理是城市建设中必须做好的工作。如今的城市规划已不再是单纯的以提高经济水平为首要目标,而是综合城市形象、居住环境、人文特色等各个方面考虑,打造一个具特色鲜明、环境怡人、社会和谐、经济稳步增长的现代化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将会融入更多的元素,城市规划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为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