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通过多条经络与全身各脏腑密切相连。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及病情的进退,对指导临床处方遣药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诊病尤重辨舌,该文分享笔者学习叶天士《温热论》中舌诊内容的一些见解,并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舌象的变化原因,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中风的发病基础是脑内络脉失养,瘀阻脉络为其核心病机,病位在脑之脉络,治疗的关键是使脑内络脉通畅,化瘀通络是治疗中风的根本大法。该文从"络病"与"瘀"的角度对中风进行论述
"中平穴"属经外奇穴,目前《经络腧穴学》规划教材并未将该穴列入其中。该文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该穴的定位存在较大的分歧,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探讨其定位分歧的原因,最终得出以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思想,晚期糖基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该文从"未病先防、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该文试从"虚""瘀""风"3个方面浅议帕金森病的病机,认为肝肾亏虚是发病之根本,瘀血阻络是
温病按发病初起时是否有里热证可分为新感与伏邪两大类,新感与伏邪发病是温病发病学的主要内容。伏邪理论萌芽于先秦,初创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现代中医对伏
周晓燕主任将伤寒理论和温病理论的结合统一,通过四诊合参鉴别疫病的病因、病性、病位。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疫病防治的全过程,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疫病的病理特
郭永红教授临床应用胡氏按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该手法通过快速向下的冲击力使椎体和椎间盘发生轻度位移,解除突出髓核对相应节段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视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可致盲性眼病。随着对眼病的探索研究和对中医的日益重视,发现中医古籍中记载的通血散具有改善或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作用
储继军老师认为,女性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肾虚肝郁证是育龄期女性经行头痛的常见证型,治疗当顺应月经周期,经后期健脾补肾、调和气血,经间期及经前期补肾疏肝、调和阴阳,经期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主办,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