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途径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创新地使用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还能使教师自身在不断的创新教学体验中,教学相长,提高英语专业技能和教学教研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创新;教材;人教版;高效学习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谓“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教无定法”指的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学规律,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我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性地使用人教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听、说、读、写、译和口语交际实践能力强;我本人也积累了大量素材和教学经验,熟练掌握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和情景交际教学法,英语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已形成了自己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现以七年级教材为例,就如何创新使用人教版教材、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用音乐交流情感、启迪思考
  我的教学理念是要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幸福、高效地学习英语。尽管我的每节英语课可能风格各异,但总有一条固定的线索,那就是音乐。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学生们能通过拍手、拍腿、拍桌子打节奏体会英语的重读、弱读之分,感受节奏美。如果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歌曲、歌谣,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消除疲倦感,还能启迪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1.用歌曲呈现语法现象,寓教于乐。在歌声中,学生们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从最初学字母时不同版本的字母歌,到学习Where引导的句型时的《两只老虎》:“Where is your house? Where is your house? There it is. There it is. Where is your house? Where is your house? It’s near the park.”以及学习描述天气的单词和句型时的“How is the weather? It’s a fine day. How is the weather? It’s a cloudy day. How is the weather? It’s raining. How is the weather? It’s snowing.”(黑体字的单词和句型是新授内容。)在愉快的歌声中,学生们已轻松掌握各部分的重点难点,事半功倍,比传统的领读效果好得多。
  2.用歌曲复习语法现象。相比于传统的用做题、翻译来检测学生们的语法掌握情况,歌曲更能起到好的效果。例如反复练习一般过去时后,让大家欣赏Linka的The Show MV(视频中描述了Linka一天的生活场景),提问:What did Linka do? How was Linka’s weekend? 成功地调动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让学生熟练应用一般过去时,同时歌曲的内容也启发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这三种时态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学习Lemon Tree 和西城男孩的英文歌曲Seasons in the Sun,熟悉歌词中包含的各种时态和常见动词的各种形式,语法难点不攻自破,学生们学会了歌,也掌握了语法点。
  3.用歌谣培养节奏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歌谣的节奏训练,可提高学生对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快、慢的细微差别的辨别能力,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和节奏,体会到轻重音节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并从中了解省音、连读、重读、弱读等朗读知识。如: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be better, And better best.歌谣里有连读、省音,而且出现了多处/e/音。
  4.用歌曲升华教材,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培养健康向上的品质。七年级下册的教学中让学生们作为zookeeper来介绍动物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环境的恶化给动物们带来灭顶之灾。在这种氛围中,通过童星迪克兰的Tell Me Why的引导,大家纷纷响应要致力于拯救世界的行动。学生们又欣赏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Heal The World,他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意识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这就是优秀的歌曲起到的作用。
  二、通过发散性思维激发智慧
  人教版教材的目录中总结了每个单元的话题、重点单词、交际句型,以及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策略,语音和语法表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整本教材在编排上由浅入深、逻辑清晰,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且时代性强、拓展性强。
  我引导学生学习单词时,按语音、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合成词、词组搭配、名人名言等进行联想,也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复习巩固。在七上Unit 9的Section A 2a中出现了许多描述性形容词,我经常用“I like because I think it’s , but I can’t stand / don’t like because I don’t think it’s .”句型来教授新课,同时以旧带新引出动物、职业、食物等词汇,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下册内容时,我发现学生们早已熟悉和掌握了如何谈论和评价周围的事物,降低了教授新课的难度。在整个学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激发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学习,把发散性思維应用于各个环节,甚至迁移到其他学科,养成了良好、高效的学习习惯。
  三、在游戏、竞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中学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我们应用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方法很多,我最常用的是分组竞赛,若是把学生分为男女生各一组,互相提问,竞争就更激烈了。在强烈的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积极思索,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且完美解答,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月份时,我让学生按出生月份分组,再按日期排列,回答“My birthday is in /on .”保证全员参与。即使是腼腆的学生,也能有归属感。
  四、在实践中激发兴趣、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改编和重组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按话题编排成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其语言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在处理每个听力任务时,我会先创设情境,呈现主要句型后再开展Pairwork;完成听力习题后,把听力材料当成很好的语言学习材料,挖掘信息点和学生兴趣点,再模仿对话;随后添加真实的信息点,进行新的情境对话,达到脱口而出的自然情境交际,最后落实到书面编写对话中。
  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有2d的对话,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避免学生因大量背诵而厌烦,我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力图让学生当堂掌握对话。
  1.根据对话设置问题,通过竞赛互相提问,不断探究、思考,加深对对话的理解。
  2.用图解方式简化信息、量化信息点、降低对话理解难度。例如七下Unit 8 Section A 2d中出现的地名和位置关系,我设计成方位图,形象直观,让学生模拟导游,轻松掌握对话。
  3.创设和2d对话中相似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七下Unit 1的2d,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学生分别扮演社团的招聘者和应聘者,应聘者根据自身爱好,通过询问,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源于生活的情景模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创造性地自编自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美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相长,优化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柳菊兴.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讀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多样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展多样化教学包括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设计开放性练习等。[关键词]多样化教学;生活情境;小组讨论;开放性练习[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31-0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
[摘 要]文章采撷三道经典例题,并通过变式探讨学习动能定理,以便学生清楚理解动能定理,并在整体上把握其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动能定理;步骤;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0053-02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文章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观察、操作、实验和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加强学生对“双基”——物理基础知识、基本
[摘 要]物理学和数学是两门联系异常紧密的学科,物理学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又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文章结合两道例题分析数学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關键词]数理方法;物理;解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