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停留在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而学生做作业则是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以丰富的游戏形式来设计作业。如设计形式活泼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等游戏。
2.把故事的形式引入作业设计中,将一道道计算题,应用题放入故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生学了《倍数关系应用题》后,就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故事为原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就说:“你打死了这么多人,我要惩罚你,每死一人,我就念三遍紧箍咒。”然后,问学生唐僧念了多少遍紧箍咒。
二、设计合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学习了《统计初步认识》后,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收集数据,并用数学方法对这些原始数据加以整理。从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车流量、车速、车子经过校门口的时间与学生上学进校门、放学出校门的时间联系,设计“安全过马路方案”,通过讨论提出三种方案(架天桥、设信号灯、画斑马线),最后对方案进行全班举手表决,把投票结果进行统计,评出全班最佳方案。这样学生自然需要互相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其实这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三、设计生活性的作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
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数学作业,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这种作业形式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動:我们学校准备美化校园,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大家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同学们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地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的作业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内心世界的不同,其智力、能力必然各异。为此,作业设计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
1.自选作业。即在作业设计中设置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三年级二步计算应用题是本学年的一个难点,在最后复习整理阶段,我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可以选择书上的练习题,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类型自己编题自己做,这样可以大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再觉得做应用题是件枯燥的事。
五、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数学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真正减轻课业负担;能掌握课内知识,更能应用于生活;能在实践中运用,更能进行创新。要想让作业设计达到这样境界,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懈地努力。■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以丰富的游戏形式来设计作业。如设计形式活泼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等游戏。
2.把故事的形式引入作业设计中,将一道道计算题,应用题放入故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生学了《倍数关系应用题》后,就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故事为原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就说:“你打死了这么多人,我要惩罚你,每死一人,我就念三遍紧箍咒。”然后,问学生唐僧念了多少遍紧箍咒。
二、设计合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学习了《统计初步认识》后,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收集数据,并用数学方法对这些原始数据加以整理。从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车流量、车速、车子经过校门口的时间与学生上学进校门、放学出校门的时间联系,设计“安全过马路方案”,通过讨论提出三种方案(架天桥、设信号灯、画斑马线),最后对方案进行全班举手表决,把投票结果进行统计,评出全班最佳方案。这样学生自然需要互相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其实这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三、设计生活性的作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
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数学作业,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这种作业形式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動:我们学校准备美化校园,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大家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同学们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地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的作业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内心世界的不同,其智力、能力必然各异。为此,作业设计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
1.自选作业。即在作业设计中设置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三年级二步计算应用题是本学年的一个难点,在最后复习整理阶段,我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可以选择书上的练习题,也可以根据应用题的类型自己编题自己做,这样可以大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再觉得做应用题是件枯燥的事。
五、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数学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真正减轻课业负担;能掌握课内知识,更能应用于生活;能在实践中运用,更能进行创新。要想让作业设计达到这样境界,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