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200s表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EMT影响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miRNA-200s表达改变对EMT的影响。方法  WS诱导体外COPD模型, 分别转染miRNA-200s模拟物或者抑制剂,以转染对照miRNA模拟物为对照组,观测细胞形态学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以及Real time-PCR检测EMT相关指标的表达改变, 运用Sircold assay检测培养细胞分泌的Col I。结论  WSC诱导EMT现象,miRNA-200c抑制剂促进EMT发生,而miRNA-200c模拟剂则减少EMT发生。
  【关键词】miRNA-200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EMT
  【中图分类号】R3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08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病变特征的疾病【1】。其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仅在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已在人肺组织和气道中观察到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现象【2。3】。气道上皮细胞可能通过EMT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并成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等促纤维化细胞的重要来源。尤其Sohal和Milara等已经在二手香烟引起COPD病人SAR的样本中发现了EMT的证据。因此,EMT已成为SAR最重要的一个分子机制。本文旨在探究miRNA-200s表达改变对EMT的影响,研究如下:
  研究内容、方案及技术路线
  (1)研究内容
  探究miRNA-200s表达改变对EMT的影响。
  (2)实验结果
  miRNA-200c表达改变对EMT的影响:WSC刺激培养的16HBE,体外诱导COPD模型,分别进行miRNA-200c的过表达和低表达(分别转染miRNA-200c 模拟物和抑制剂),以control miRNA模拟物为对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正常细胞呈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经WSC激后,细胞形态明显拉长,由典型的卵石状上皮表型转化成纤维细胞样的间质表型,相邻细胞间连接也变得疏松,呈现EMT状态。加入miRNA-200c抑制剂后,上述现象消失,细胞回归正常上皮细胞状态。当加入miRNA-200c抑制剂时,细胞再次出现EMT现象;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经WSC刺激后,SEC23A表达增加,加入miRNA-200c模拟剂可以特异性抑制SEC23A的表达,而使用miRNA-200c抑制剂则促进SEC23A表达明显上调。EMT相关标记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经WSC激后,细胞上皮型标记蛋白E-cat表达下调,间质型标记蛋白Vimentin表达上调,说明WSC诱导EMT现象,而加入miRNA-200c抑制剂则进一步促进EMT发生,而miRNA-200c 模拟剂则减少EMT发生,促进TME的发生。Sircol soluble collagen assay检测显示:miRNA-200c 模拟剂可降低WSC刺激引起的Collagen I分泌增加,而miRNA-200c抑制剂则促进Collagen I分泌进一步增加。
  讨论
  EMT的发生与多种蛋白分子,微环境以及MicroRNA等有关,除了常见的诱导因子例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 I)也是诱导EMT的重要原因。Col I不仅能诱导胚胎发育中EMT的发生【4】,还可以通过整合素连接激酶依赖性激活NF-kB和淋巴增强因子-1来促进肾脏近曲小管上皮发生EMT【5】,从而在肾纤维化中发挥作用。另有研究小组发现Col1a1基因敲除所导致的EMT异常在小鼠颅面部发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6】。体外研究表明,细胞培养在Col I涂层的培养皿中能诱导EMT的发生,而在正常或者其他涂层的培养皿中则没有出现该现象【5,7】。Sun等发现香烟提取物促进气道上皮分泌的生长因子LL-37能激活间充质细胞分泌大量的Col I,成为COPD小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Zhou等研究发现树木烟雾促进小气道胶原蛋白尤其是Col I沉积,同时有EMT的形成。上述研究结果强烈提示,Col I高分泌,进而导致EMT发生,可能在COPD小气道重塑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時,Sircol soluble collagen assay检测显示:miRNA-200c 模拟剂可降低WSC刺激引起的Collagen I分泌增加,而miRNA-200c抑制剂则促进Collagen I分泌进一步增加。综上研究,miRNA-200c抑制剂促进EMT发生,而miRNA-200c模拟剂则减少EMT发生。
  参考文献
  [1]Pauwels RA, Buist AS, Calverley PM, Jenkins CR, Hurd SS, on behalf of the GOLD Scientific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HLBI/WHO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workshop summary [Internet]. 2006 [accessed 2005 Jul 16]. Available from: http://www.goldcopd.org.
  [2]Ward C, Forrest IA, Murphy DM, Johnson GE, Robertson H, Caw- ston TE, Fisher AJ, Dark JH, Lordan JL, Kirby JA, Corris PA.Phenotype of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suggests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cell transition in clinically stable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orax 2005, 60: 865–8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诊断中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本院检验科为研究单位,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间,选取异位妊娠患者431例(观察组)与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对其血清HCG水平进行监测,2d后,用同种方法在此进行测定。结果 对照组首测时的血清HCG与观察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  1.2方法  取3ml静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患者76例,在2015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与观察组(n=38,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天及1周的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天、1周及1月的视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视力达标率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对临床颈性眩晕症开展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以及其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与传统药物治疗的综合成效是否有鲜明差异。方法 在本院所收治颈性眩晕症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群体,然后按照随机对照实验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完全一致。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刺治疗进行相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患者眩晕评分以及中医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龋齿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相关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9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融安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接受新生入园体检的1-4岁儿童分别7112例(家长7112例)、1732例(家长1732例),分析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且对家长开展口腔保健意识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柳州组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融安组(P<0.01);柳州组及融安组在家长学历等方面数据差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地佐辛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与合理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ICU接收的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通过Excel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9例中共236例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其中合理应用21例,占8.90%(21/236);不合理应用215例,占91.10%(215/236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痉挛采取壮药孪痹方贴敷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脑卒中后痉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康复治疗联合壮药孪痹方贴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肌张力情况比较,观察组0级、1级、1+级低于对照组,3级、4级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是继透明细胞癌之后第二种常见的肾癌类型。PRCC通常按组织学分为两型即Ⅰ型和Ⅱ型,但这种分类方法有局限性,许多PRCC不能按照现有的标准分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Ⅱ型PRCC代表一个异质组,根据这些肿瘤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组成,可将其分为数个亚型,反应不同的临床进程和预后。同时,近年来发现一些罕见的不同于一般
期刊
【摘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诊疗水平。  【关键词】 腹痛;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02-01  0引言  嗜酸性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病科门诊和住院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基本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基本药物治疗配合脑脉泰胶囊疗程为8周。结果:2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 05);中医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微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遴选我院44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一般组,每组22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口腔正畸治疗;一般组开展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比两者的疗效。结果 一般组患者通过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正畸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77.27%,在数据比较上,一般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