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人不要成为棒球迷(二)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tangd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孩子要学如何修理发动机,我们该怎么教?多数老师会拿出一本发动机修理的教材,先让孩子们去背发动机原理,再让孩子们去背发动机故障产生的原因与故障的处理方法,在这一切都达到老师认可的标准后将会组织一段时间的实训,在实训中让孩子们接触真正的发动机,但只让他们学会排除几个由老师设置的故障,最后,会要求学生到企业中参加顶岗实习,让学生与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起接触真正的发动机维修业务。
  也有一部分老师不满足于这种先理论再实践的“黑板上开机器”的教学方法,开展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其做法大概是,尽早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发动机,直接把实际发生的发动机故障呈现给学生并教他们如何开展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教授一些与维修紧密相关的发动机知识,那些与当下的维修工作联系不紧密的知识则被极大地压缩,甚至不再教了。然后也会安排顶岗实习,让学生接触到更真实、更多样的故障。
  后一种方法被认为是先进的,因为学生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背一些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知识,不再需要利用他们可怜的空间想象能力去理解发动机的运转方式,他们甚至可以在学习结束之后直接开展真实的维修工作。难道仅仅改变一下教学流程——把实践放在理论教学之前——就可以使教学变得先进吗?传统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教学顺序,而在于“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是绝对的,不需要依赖任何情境,就像1+1=2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我们可以脱离任何具体的设备谈论齿轮传动机构如何运转。而且,人们还相信正因为知识的绝对性,它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时间不经任何转换即可被运用到任何需要的情境中,所以老师们才会说,你们一定要用心,学会了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会使你们终身受益。在项目化教学中,知识与技能不再是抽象的,它们始终与具体的情境相关:知识与技能根据维修的需要被重新整理、组合,只有需要用到的知识与技能,才会被提取出来作为教学内容。机械重复不再是知识获得与技能习得的唯一手段,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与技能从而建立起“我”世界与“他”世界的联系,更有可能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所以,相比传统的记忆型的教学,项目化教学的重点则在“理解”。
  但目前的行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或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都未能很好地理解“情境”二字。为了突出实用性,改革者们都强调应从生产实践中寻找真实的工作过程或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如企业的工作从整理环境开始,那么学校的教学也应模仿之从整理环境开始,企业生产了一个汽车用的球形零件,学校也应该模仿之生产一个汽车用的球形零件。这样一来,所谓的情境就成了独立于学习者的“他”情境。我曾经在上学期采访过一些数控专业三年级的中职生,近80%的孩子表示没有想好毕业后做什么,有将近30%的孩子明确告诉我,毕业后不会从事数控专业。想想看,基于“他”情境而设计的教学再完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有多大意义呢?套用赛斯·高汀的话,这些孩子还没有决定是否成为棒球迷,老师们下再大功夫也不会有很好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使“他”情境成为“我”情境?美国的一本职教期刊上讲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海边小城,某中学的一位老师发现有一艘破船在沙滩上停了好长时间,船身的木头已经腐烂,发动机和其他电子、机械装置已经遗失或破损不堪。他就跑到市政厅查询这艘船的主人,回答是这是一艘无主船。这位老师就以教学为名申请到了这艘船的处置权。接下来,他告诉他的学生,我们要花一年时间来修复这艘船,修好后,我们全班都坐这艘船出海兜风。一年中,学生们进行了分工,有的做木工活,有的修发动机,有的修理电子设备,经历了各种困难,他们最终成功了,老师也兑现了诺言。
  工作的挑战性、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对最终结果的渴望使维修发动机不再是老师布置的任何,而成为了每个孩子自己的任务,这个“他”情境自然变成了“我”情境。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以下两点:(1)所谓的“真实”情境要相对学习者而不是教学者而言,只有能够促进学习的情境,才是真实的,至于是否符合社会真实的标准并不重要;(2)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以及知识技能和情境的互动关系,但目前的多数教学则着重于促进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点上目前的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并无本质区别。
  从学生角度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不以具体的知识技能为目的组织教学,对于今天的职业教育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没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亲手埋葬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可以成为“棒球迷”的孩子。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针对电子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利益驱动、教学生产相协调、考核评价等关键机制,从而保证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高职;电子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项目“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编号:
摘要:以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机电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五种作用,即:课堂演示、合作交流、个别辅导、获取资源、即时评价,以此打造职业教育的“生本课堂”,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中职;机电专业课;信息技术;生本课堂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机电专业课‘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YB145)  作者简介:王静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新的经济环境必然地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模式,通过知识经济对传统工业经济会计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在
本文从经济体制环境、经济结构环境、竞争环境、金融环境、财税环境、法律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财务活动的影响问题
没有一成不变的时代,也没有固步自封的社会,千百年来,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早已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近年来,由于新兴企业持续地显现导致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为了自身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构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了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高校必须开展的课程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从企业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比入手,阐述企业与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及在收入分配中的特点和重点,由此引出企业办学模式下,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途径。以青岛港湾职业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医院会计工作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经济发展越快,会计工作就越重要。会计工作作为一个复杂和细致的工作,从事的是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