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烧伤创面渗出液蛋白质组学及创面修复过程中蛋白水解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猪烧伤创面愈合不同时期创面渗出液蛋白质和蛋白N端动态变化,确定评估创面进展关键转折点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方法西藏小型猪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伤后第0~2天(2 d)、第2~4天(4 d)、第4~6天(6 d)、第6~8天(8 d)。用固体酒精燃烧30 s制作4组5 cm大小深二度皮肤烧伤创面,并将环氧乙烷灭菌的泡沫敷料切成适当的尺寸并置于创面内以收集创面渗出液。利用末端胺底物同位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或绝对定量技术(TAILS-iTRAQ)从猪烧伤模型的创面渗出液中建立了一个时间分辨的蛋
其他文献
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七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副古元的版画作品《对照之下》。此画采用左右对比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农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观。画面的左边,一位妇女爬在仅剩几片枝叶的树上寻找食物,地面上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孩正用热切的眼神期待着,不远处躺着一位因饥饿无力走动的农民。画家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河南地区因闹饥荒百姓食不果腹而逃难之苦难、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永乐时期,赖经郑和下西洋基本构建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南洋、西洋各国相继“入贡”,长颈鹿等各国所产异物珍宝相继入华,这一方面成为万国来朝的物化表现,另一方面长颈鹿又被永乐君臣当作麒麟夸耀天下以示永乐皇位的合法性。考古出土资料表明,长颈鹿入华后,传统认知中的麒麟和永乐皇帝的麒麟并存,均成为明代官服补子的内容,其影响持续到正德时期。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作全面的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佛窟,但前室未画壁画,为素壁;西夏晚些时候,对前室进行了二次维修,制造出前室西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密闭的空间,这两个密闭空间又成为元代中晚期某个时间藏经的地方,使洞窟兼具了礼佛和藏经双重功能。而元代把大量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佛经封存在这个洞窟,有可能是作为佛教徒瘗埋的随葬品,从而使得464窟在原有功能基础上
杰夫·昆斯(Jeff Koons)是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不仅仅是由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更是由于这些作品在拍卖中的成交价格之高可在全球居于前列。二〇一九年,昆斯与卡伍斯(Kaws)、班克西(Banksy)以及莫瑞吉奥·卡特兰(Marurizio Cattelan)成为了四位全世界作品最为昂贵的当代艺术家。昆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波普艺术的代表作《气球狗》(Balloon Dog)于二〇一三年以五千八百四十点五万美元拍卖成交。二〇一九年,昆斯的另一件雕塑作品《兔子》(Rabbit)的成交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