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能够体现出政府的主要行政能力。我国眼前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它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民福利待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来看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关于财政收入来源、地方财权缺失都会导致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公共财政未来政策选择提供更多的思路,使得财政更加完善,使财政获得手段以及转移支付方式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我国当前财政分权下资金融入方式
通常财政分权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具有绝对的收入与支出权力,而其下级政府之间的支出权利相对较弱。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是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的。在八十年代左右地方政府收入比例高于支出比重,当时地方政府的一部分收入上交给中央。我国九十年代左右,中国的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权力主要在地方,这时候地方政府收入的比例上升到了将近百分之七十,在九十年代我国实行分税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关系变的有所不同。出现了主要收入中央不断集中,而支出主要有地方承担。随着改革开放的進程不断加强,地方的支出却不断地增多。1995年一直到2005年,我国各地方要承担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支出,但是却只有百分之七的收入来自地方财政。
各级政府对地方支出承担不同的比例。在地方主要需要支出资金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还有农业等方面。这些公共部门都属于由政府协调控制,利用政府资金全力使社会获得平等福利。财政分权使得公共服务资金支撑能力由中央向地方下降,分配支出主要以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承担。在具体公共服务提供当中,县级政府主要承担百分之四十左右,省级政府主要承担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中央政府大概承担百分之十五左右。由此可见,县一级政府承担公共支出的大部分支出。其中更能体现出社会福利的教育方面、公共卫生方面县级政府承担的比例最大,中央政府比例减到百分之八左右。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方面、卫生医疗方面支出投入以地方为主,最终使得地方的财政压力过大。
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存在最大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相对经济投入比例偏低
根据2016年世界医疗发展指标统计,我们国家在公共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指标还低于世界上很多中低等收入国家。现阶段关于医疗服务方面,主要是在基础设施还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上出现了地区不均等的状况,而且这种不均等状况还在不断的扩大。随着经济服务的发展,社会保障也应该随之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但是现阶段虽然随着城镇化不断的扩大,农村医疗保障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实际上居民老百姓承受医疗费用的能力还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城市居民全方位医疗服务的保障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现阶段随着城市化道路的不断加速,很多具有高水平的医生仍然集中在城市发展,农村医疗保障虽然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跟城市相比,医疗条件仍然相差很多。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仍然步伐比较缓慢,基本的保障还在于卫生医疗国家提供的福利保障力度,应不断的改变城市与农村之间服务水平不均等的现状。
(二)公共财物供给在教育配置方面出现不均衡状况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对教育的投入方面,按照GDP的比例仍然相差很远。财政在教育供给方面投入不足就导致教育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城市学生的教育得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实际上仍然要承担很大的费用。在农村实际上义务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义务教育还很难实现这种公平化的普及,在农村教育上很多费用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那么虽然得到了一定社会上的资助,得到了国家财政上一定的倾斜,但实际上很多贫困家庭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还是得不到基本教育的服务。
中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之下主要是分级管理。当下还是有地方主要承担教育供给方面的费用,由于我们国家地区环境的差异,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使得在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距离进一步扩大。我们国家现阶段教育资金还是由城乡政府来负担,那么由于一些经济落后偏远地区,教育资金获得主要还是由城市负担,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它资金获得渠道也很难获得,这样使得公共教育的普及仍然出现很困难的局面,教育水平的普及差距也会不断的扩大。
三、浅谈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如何改善
(一)公共服务制度性导致公共服务有所侧重不同
地方财政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更为主要的是地方财政相对的透明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在我们国家财政民主化进程不断扩展,这也是公共服务需要必须经历的过程。
公共财政支出和供给方面更能体现出一个政府的行政权利能力,但是行政权力能力不代表是个人的意见。当前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在行使权力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个人行政决策的影子。公共决策行为当中,公共服务往往会体现出个别领导的随意性安排,最终的支出结果不是根据社会服务、不是根据老百姓的需求进行。如果一旦个人的行为偏好与社会发展相背离,民生服务以及他们的福利状况必然受到影响。不良的财政支出,缺少民众的监督和约束,个人的偏好代表行政权力的走向,使得我们国家公共服务缺少监督,最终不能得到有效地行使。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进程,更有必要用考核指标来反应出一方领导的执政能力。个别领导为了不断的升职,为了实现政绩考核的理想化,那么就导致了有更多的经济倾向。为了获得政绩不断的招商引资,不断的转让土地,出卖适应房地产市场。很多政府就会重投资而忽略了民生福利的发展,经济增长上去了,但是社会福利老百姓的民生状况,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改变,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和想法投入到公共服务当中。
(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透明、公平
加快市场经济的步伐,提高公共财政服务的能力,为了使两方协调发展,必须在公众的监督下,才能有效地执行在这个监督下不断的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质量。民众公共服务主要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待遇提高,这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对于国家来说,税收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相对另外一方就是纳税人,纳税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最基础力量。纳税人的监督、或者说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公众财政更有效的保障。所以往往更需要公共服务支出的是教育、医疗、卫生这些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福利基础方面。
当前我们国家公共财政服务能力,必须改变其制度化原有的落后理念,财政支出方式以及资本的使用,必须要反映出民政的情形,用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其主要责任。要纠正个别官员追求政绩的走向,政府个人权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中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就越发展缓慢,效率就越低下。主要原因就在于理念问题,在于对制度改革的决心,以公共服务大众为主要目标,逐步改善制度化建设的缺失,使得公共服务供给走上更稳定的道路。
(三)政府公共资金提供采用更先进的转移支付方式
由于我国政府分权机制,使得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在公共服务方面,主要职责实际上一方是执行了很多具体任务却没有更高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障,如何使地方的财权力度加大,就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015年之后,中央对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权利下放,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补充措施,增加了更多的横向转移支付。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多的偏向于西部落后地区,不断的缩小地区之间的支付差异,不断的改变转移支付的方式。更多的执行原有的财权转移支付又增加了专项补助,尤其是专项补助,扩大了各民族地区以及落后偏远山区转移支付的具体项目。专项转移支付使公共服务供给有了明显的改变,使我们国家落后地区,尤其一些西部偏远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财力支持。在农业、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开设了专项补助资金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为落后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作者单位为大连财经学院)
一、我国当前财政分权下资金融入方式
通常财政分权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具有绝对的收入与支出权力,而其下级政府之间的支出权利相对较弱。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是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的。在八十年代左右地方政府收入比例高于支出比重,当时地方政府的一部分收入上交给中央。我国九十年代左右,中国的地方政府收入和支出权力主要在地方,这时候地方政府收入的比例上升到了将近百分之七十,在九十年代我国实行分税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关系变的有所不同。出现了主要收入中央不断集中,而支出主要有地方承担。随着改革开放的進程不断加强,地方的支出却不断地增多。1995年一直到2005年,我国各地方要承担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支出,但是却只有百分之七的收入来自地方财政。
各级政府对地方支出承担不同的比例。在地方主要需要支出资金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还有农业等方面。这些公共部门都属于由政府协调控制,利用政府资金全力使社会获得平等福利。财政分权使得公共服务资金支撑能力由中央向地方下降,分配支出主要以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承担。在具体公共服务提供当中,县级政府主要承担百分之四十左右,省级政府主要承担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中央政府大概承担百分之十五左右。由此可见,县一级政府承担公共支出的大部分支出。其中更能体现出社会福利的教育方面、公共卫生方面县级政府承担的比例最大,中央政府比例减到百分之八左右。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方面、卫生医疗方面支出投入以地方为主,最终使得地方的财政压力过大。
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存在最大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相对经济投入比例偏低
根据2016年世界医疗发展指标统计,我们国家在公共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指标还低于世界上很多中低等收入国家。现阶段关于医疗服务方面,主要是在基础设施还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上出现了地区不均等的状况,而且这种不均等状况还在不断的扩大。随着经济服务的发展,社会保障也应该随之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但是现阶段虽然随着城镇化不断的扩大,农村医疗保障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实际上居民老百姓承受医疗费用的能力还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城市居民全方位医疗服务的保障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现阶段随着城市化道路的不断加速,很多具有高水平的医生仍然集中在城市发展,农村医疗保障虽然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跟城市相比,医疗条件仍然相差很多。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仍然步伐比较缓慢,基本的保障还在于卫生医疗国家提供的福利保障力度,应不断的改变城市与农村之间服务水平不均等的现状。
(二)公共财物供给在教育配置方面出现不均衡状况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对教育的投入方面,按照GDP的比例仍然相差很远。财政在教育供给方面投入不足就导致教育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在城市学生的教育得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实际上仍然要承担很大的费用。在农村实际上义务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义务教育还很难实现这种公平化的普及,在农村教育上很多费用还是由农民自己承担。那么虽然得到了一定社会上的资助,得到了国家财政上一定的倾斜,但实际上很多贫困家庭以及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还是得不到基本教育的服务。
中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之下主要是分级管理。当下还是有地方主要承担教育供给方面的费用,由于我们国家地区环境的差异,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使得在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距离进一步扩大。我们国家现阶段教育资金还是由城乡政府来负担,那么由于一些经济落后偏远地区,教育资金获得主要还是由城市负担,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它资金获得渠道也很难获得,这样使得公共教育的普及仍然出现很困难的局面,教育水平的普及差距也会不断的扩大。
三、浅谈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如何改善
(一)公共服务制度性导致公共服务有所侧重不同
地方财政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更为主要的是地方财政相对的透明度也是不可忽略的,在我们国家财政民主化进程不断扩展,这也是公共服务需要必须经历的过程。
公共财政支出和供给方面更能体现出一个政府的行政权利能力,但是行政权力能力不代表是个人的意见。当前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在行使权力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个人行政决策的影子。公共决策行为当中,公共服务往往会体现出个别领导的随意性安排,最终的支出结果不是根据社会服务、不是根据老百姓的需求进行。如果一旦个人的行为偏好与社会发展相背离,民生服务以及他们的福利状况必然受到影响。不良的财政支出,缺少民众的监督和约束,个人的偏好代表行政权力的走向,使得我们国家公共服务缺少监督,最终不能得到有效地行使。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进程,更有必要用考核指标来反应出一方领导的执政能力。个别领导为了不断的升职,为了实现政绩考核的理想化,那么就导致了有更多的经济倾向。为了获得政绩不断的招商引资,不断的转让土地,出卖适应房地产市场。很多政府就会重投资而忽略了民生福利的发展,经济增长上去了,但是社会福利老百姓的民生状况,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需要改变,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和想法投入到公共服务当中。
(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透明、公平
加快市场经济的步伐,提高公共财政服务的能力,为了使两方协调发展,必须在公众的监督下,才能有效地执行在这个监督下不断的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质量。民众公共服务主要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待遇提高,这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对于国家来说,税收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相对另外一方就是纳税人,纳税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最基础力量。纳税人的监督、或者说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公众财政更有效的保障。所以往往更需要公共服务支出的是教育、医疗、卫生这些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福利基础方面。
当前我们国家公共财政服务能力,必须改变其制度化原有的落后理念,财政支出方式以及资本的使用,必须要反映出民政的情形,用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其主要责任。要纠正个别官员追求政绩的走向,政府个人权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中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就越发展缓慢,效率就越低下。主要原因就在于理念问题,在于对制度改革的决心,以公共服务大众为主要目标,逐步改善制度化建设的缺失,使得公共服务供给走上更稳定的道路。
(三)政府公共资金提供采用更先进的转移支付方式
由于我国政府分权机制,使得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在公共服务方面,主要职责实际上一方是执行了很多具体任务却没有更高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障,如何使地方的财权力度加大,就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015年之后,中央对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权利下放,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补充措施,增加了更多的横向转移支付。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多的偏向于西部落后地区,不断的缩小地区之间的支付差异,不断的改变转移支付的方式。更多的执行原有的财权转移支付又增加了专项补助,尤其是专项补助,扩大了各民族地区以及落后偏远山区转移支付的具体项目。专项转移支付使公共服务供给有了明显的改变,使我们国家落后地区,尤其一些西部偏远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财力支持。在农业、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开设了专项补助资金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为落后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作者单位为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