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家庭该如何同步推进呢?这是个很值得我们家长关注的问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十多岁的孩子在家中没有扫过地、没有洗过碗、没有铺过床,甚至不用削铅笔、不用理书籍,每天吃饭都是父母将筷子摆到位才款款“人席”之类的情况并不鲜见。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只单纯重视孩子在文化学科上的“优秀”,而忽略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是非常有害的。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试想,如此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氛围下“宠爱”出来的孩子,纵是文化上的高分“状元”,也难以成为生活上的强者。一个不屑“动手”不会生活的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何以创业、何以有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我们应“四心”齐备,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着力于引导孩子为今后独步人生作些必要的储备。
一是细释“苦心”。通过我们家长的言行,让孩子明白“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如果怕摔跤,就只有永远地躺到床上”的道理。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便注意结合儿童的特点,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述一些诸如“猴子和青蛙造窝”之类的童话,使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动手有益”的观念。我们还“狠心”地让他赤着脚在水泥地上走路,一不小心跌了跤,孩子趴在地上看我们大人的反应,可我们一个个无动于衷。孩子看没“救”了,便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因为,孩子摔了跤,我们如果惊惶失措,又是亲又是揉,或者跺着脚骂地板,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养成孩子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稍大些,我们常带他去农村“隐居”,让他和农家孩子多在一起相处,让他力所能及地帮着干一些农活,让他享受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谐趣,让他品味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滋味,更让他切身体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孩子在耳闻目睹中,在亲身体验和比较中,既享受到“动手”的乐趣,又感知到苦中有甜、“身在福中要惜福”的道理。我们就是这样良苦用心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不失时机地给孩子灌输道理,不断强化孩子“动手”的意识。
二是要用足“慧心”。如果让孩子置身于舒心的“动手”氛围中,就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调动孩子自己“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常常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激发孩子“动手”的兴趣。比如,孩子刚学穿衣服时,早上起床。我就和他“比赛”看谁先把衣服穿好。当然,比赛时我会给自己制定“不平等的条约”;必须等孩子先穿好裤子以后,我才能“动手”。所以,由于时间“紧迫”,我有时也将上衣穿反,有时也将裤子的前面穿到了后面,结果大都孩子“获胜”。不出我所料,孩子穿衣服的兴致也就越来越高了。当孩子扫了一次地、铺了一次床等等,我们就会在“光荣榜”上给他加上一面小红旗或者一个小红星。这样,一个行为之后是一个愉快的结局,孩子便乐于重复这一行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智慧”中使孩子享受到“动手”的乐趣。
三是要敢于“放心”。如果担心孩子“不安全”或“嫌碍事”怕这怕那,当然对孩子就“放”不了“手”,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就会大打折扣了。只有真正地“放心”,才能对孩子“放手”,才能有所收获。孩子1岁时,我们就让他学着用小勺子吃饭。刚开始,可有些“惨不忍睹”:吃奶糊时孩子满脸都是,就像是一个“蒙面人”;吃稀饭时由于“定位”不准,造成嘴巴邻近的那两个“管道”堵塞。1岁半就让孩子学着用双手拿茶杯喝水,让他学着用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以锻炼他的协调能力。孩子3岁时,就让他独自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平时总是这样有意识地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开展“动手”的“课外活动”。因此,孩子也煮过糊饭,烧过“无味”菜,洗过没洗净的衣服……我们之所以“放心”地让孩子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我们家长“心狠”,而是我们更相信“慈不掌兵”的道理。如果不这样,说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说进行素质教育,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孩子的自立能力倒也大大地增强了。
四是要贯以“恒心”。我觉得,对孩子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决不可一日曝十日寒。要使孩子有“动手”的“自然”,就要养成孩子“动手”的“习惯”,这叫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始终要求孩子每天早上拿牛奶,每天收拾自己的书包,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天洗一次袜子、小手帕或红领巾,每个假日煮一次饭、学会烧一道菜等等,并且持之以恒,在点点滴滴中让孩子积累生活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孩子感到学习上有些“吃不饱”,便主动提出利用节假日参加科艺营活动。可活动地点离家比较远,需要横穿过2条马路倒3次车。我们第一次是耳提面命地带着孩子,告诉他在哪儿过马路,在哪儿上车,坐哪几路车。以后,就一直让孩子独自来回。偶尔,孩子看我们两人都在家休息,便趁机提出要我们用自行车接送。可我们却毫不犹豫地对孩子说“不!”孩子敲着“边鼓”地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接送的话,不省钱吗?”我们却“寸土不让”“地笑着回答说:“不,在这方面花钱再多也值。”孩子当然能够明白我们的话之所指。不是我们不惜钱,也不是我们身子重,我们是旨在持续地培养孩子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每个家长都在“望子成龙”,对孩子灌注了无微不至的关爱。然而,真正的爱,应是深层次的。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本着对孩子未来成长负责的态度,注重引导孩子多“动手”,着力于让孩子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选择坚强和自立。
编辑 樊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十多岁的孩子在家中没有扫过地、没有洗过碗、没有铺过床,甚至不用削铅笔、不用理书籍,每天吃饭都是父母将筷子摆到位才款款“人席”之类的情况并不鲜见。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只单纯重视孩子在文化学科上的“优秀”,而忽略孩子在生活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是非常有害的。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试想,如此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氛围下“宠爱”出来的孩子,纵是文化上的高分“状元”,也难以成为生活上的强者。一个不屑“动手”不会生活的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何以创业、何以有为?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所以我们应“四心”齐备,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着力于引导孩子为今后独步人生作些必要的储备。
一是细释“苦心”。通过我们家长的言行,让孩子明白“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如果怕摔跤,就只有永远地躺到床上”的道理。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和妻子便注意结合儿童的特点,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述一些诸如“猴子和青蛙造窝”之类的童话,使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动手有益”的观念。我们还“狠心”地让他赤着脚在水泥地上走路,一不小心跌了跤,孩子趴在地上看我们大人的反应,可我们一个个无动于衷。孩子看没“救”了,便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因为,孩子摔了跤,我们如果惊惶失措,又是亲又是揉,或者跺着脚骂地板,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养成孩子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稍大些,我们常带他去农村“隐居”,让他和农家孩子多在一起相处,让他力所能及地帮着干一些农活,让他享受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谐趣,让他品味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滋味,更让他切身体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孩子在耳闻目睹中,在亲身体验和比较中,既享受到“动手”的乐趣,又感知到苦中有甜、“身在福中要惜福”的道理。我们就是这样良苦用心地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不失时机地给孩子灌输道理,不断强化孩子“动手”的意识。
二是要用足“慧心”。如果让孩子置身于舒心的“动手”氛围中,就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调动孩子自己“动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常常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激发孩子“动手”的兴趣。比如,孩子刚学穿衣服时,早上起床。我就和他“比赛”看谁先把衣服穿好。当然,比赛时我会给自己制定“不平等的条约”;必须等孩子先穿好裤子以后,我才能“动手”。所以,由于时间“紧迫”,我有时也将上衣穿反,有时也将裤子的前面穿到了后面,结果大都孩子“获胜”。不出我所料,孩子穿衣服的兴致也就越来越高了。当孩子扫了一次地、铺了一次床等等,我们就会在“光荣榜”上给他加上一面小红旗或者一个小红星。这样,一个行为之后是一个愉快的结局,孩子便乐于重复这一行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智慧”中使孩子享受到“动手”的乐趣。
三是要敢于“放心”。如果担心孩子“不安全”或“嫌碍事”怕这怕那,当然对孩子就“放”不了“手”,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就会大打折扣了。只有真正地“放心”,才能对孩子“放手”,才能有所收获。孩子1岁时,我们就让他学着用小勺子吃饭。刚开始,可有些“惨不忍睹”:吃奶糊时孩子满脸都是,就像是一个“蒙面人”;吃稀饭时由于“定位”不准,造成嘴巴邻近的那两个“管道”堵塞。1岁半就让孩子学着用双手拿茶杯喝水,让他学着用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以锻炼他的协调能力。孩子3岁时,就让他独自一个人睡一个房间,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平时总是这样有意识地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开展“动手”的“课外活动”。因此,孩子也煮过糊饭,烧过“无味”菜,洗过没洗净的衣服……我们之所以“放心”地让孩子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我们家长“心狠”,而是我们更相信“慈不掌兵”的道理。如果不这样,说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说进行素质教育,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孩子的自立能力倒也大大地增强了。
四是要贯以“恒心”。我觉得,对孩子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决不可一日曝十日寒。要使孩子有“动手”的“自然”,就要养成孩子“动手”的“习惯”,这叫习惯成自然。因此,我们始终要求孩子每天早上拿牛奶,每天收拾自己的书包,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天洗一次袜子、小手帕或红领巾,每个假日煮一次饭、学会烧一道菜等等,并且持之以恒,在点点滴滴中让孩子积累生活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从三年级开始,孩子感到学习上有些“吃不饱”,便主动提出利用节假日参加科艺营活动。可活动地点离家比较远,需要横穿过2条马路倒3次车。我们第一次是耳提面命地带着孩子,告诉他在哪儿过马路,在哪儿上车,坐哪几路车。以后,就一直让孩子独自来回。偶尔,孩子看我们两人都在家休息,便趁机提出要我们用自行车接送。可我们却毫不犹豫地对孩子说“不!”孩子敲着“边鼓”地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接送的话,不省钱吗?”我们却“寸土不让”“地笑着回答说:“不,在这方面花钱再多也值。”孩子当然能够明白我们的话之所指。不是我们不惜钱,也不是我们身子重,我们是旨在持续地培养孩子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每个家长都在“望子成龙”,对孩子灌注了无微不至的关爱。然而,真正的爱,应是深层次的。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本着对孩子未来成长负责的态度,注重引导孩子多“动手”,着力于让孩子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选择坚强和自立。
编辑 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