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加强情感教育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識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參考文献
  [1]刘诚杰. 论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和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7(03):22-24.
  [2]谢波. 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D]. 河北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一场精彩的课前导入不但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激发内在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更能有效缓解高中政治知识理论性较强而给学生带来的困扰,深入浅出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消除厌学情绪,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到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并多次提到“青年”,表明这个国家、民族、中国共产党对青年一代的态度与期望。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高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需要,也是树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需要。高校应该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培育大
期刊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国内外的许多大学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探讨PBL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的关系出发,通过在大学英语听说的教学中实践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英语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期刊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用“四心”——爱心、宽容心、耐心、细心去育人,把学生当做自己未来的女婿或儿媳妇来培养,热爱学生,宽容对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细心关怀学生,才能使教育富有成效,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人。  关键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爱心;宽容心;耐心;细心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万众瞩目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综合考查学生对英语的语言逻辑、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等各方面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种形式。作文教学既是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英语作文不但与学生平时的单词积累有关,同时也着重于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导学互动;教学  导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拥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既“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自学导纲、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反馈训练,通过四个步骤的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初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已经开始表现得力不从心,并且在学习成绩方面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对此,很多教师都没有找到合力的解决方法,但是却也有一部分教师选择了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师全面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分
期刊
摘要:现今的高中历史思维的培养,与众多方面的原因息息相关。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国家发展还是个人未来大家都是了然于胸的。并且高中历史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对事实的记录陈述,教材里的观点只是取了学术界对该历史事件的大多数观点,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此情况,任重而道远,教师们一定要立足教材,挖掘其中的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现状、教师对策  高中历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素养、创新能力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数学思想是数学研究活
期刊
本文浅述了激发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步分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通过分析这个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激发和培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几个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知识的意愿。”兴趣可以使人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