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1年7月36例新生窒息患儿进行复苏治疗;结果36例患儿中,治愈33例,治愈率91.7%,转院2例,占5.6%;死亡1例,占2.8%;结论新生窒息患儿的及时抢救,得当措施是挽回患儿生命的关键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71-02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氧及二氧化碳交换能力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集聚及酸中毒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共抢救3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共36例,男20例,女16例。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12例。合并颅内出血2例。诊断标准:按出生后1min内的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min评8~10分而数分钟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
2治疗方法
复苏术遵循如下步骤:清理呼吸道,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监护评估复苏效果。在完成上一步骤后方可进入下一步骤。每到下一个步骤前需对患儿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约30s内完成),然后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复苏术步骤。评估、决策、措施3项程序循环进行,贯穿于全部复苏过程。复苏过程如下:胎头娩出后,若娩出胎肩,应先以左手迅速自鼻根向下颏部挤压,挤出口鼻腔内黏液及羊水,清除气道的分泌物及其他。如有黏液黏稠或黏液阻塞咽部较深者,将新生儿头部向后仰,颈部适度仰伸,可在其肩胛下垫一纱布卷,使肩部抬高2cm,以利呼吸道通畅。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边吸边旋转边提抽,每次吸引不超过10s,且不宜过深,操作轻柔以免损伤鼻咽部黏膜,待吸净后轻弹新生儿足底以刺激其啼哭。切忌强力拍打、弯曲新生儿身体或挤压气管等粗暴手法。如仍不啼哭,须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在直达喉镜下进行抽吸;建立有效呼吸:提起新生儿双手,向外上方伸直外展,使其吸气,再将两上肢内收交叉于胸前,并轻松挤压胸廓,使其呼气,有节律地反复进行,16~30次/min;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较好。术者一手托起婴儿后颈,使其下颌抬高并使颈伸直,口对准新生婴儿口鼻(中间隔2~4层纱布)缓慢吹气,另一只手小鱼际放于新生儿腹部压于胃处,防止气体进入胃内,吹空气,口离开,腹部的手逐渐压挤胸部,有节律地进行,16~30次/min。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及给氧若无效即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先用吸引器清除气管内黏液,再用面罩加气囊人工呼吸,通气频率40~60次/min,压力19.95~26.60kPa,氧饱和度为0.90~1.00,15~30s后若心率大于100次/min,皮肤颜色转红,且有自主呼吸,停止加压给氧。维持正常循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新生儿窒息全身青紫,胎脂多,头皮静脉穿刺比较困难,为了争取时间,可在脐部作脐静脉插管术,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保留脐带长约10cm备用。手术者左手拉直脐带,右手采用9号套管针进行脐静脉穿刺,穿刺前用0.5%碘伏消毒脐带穿刺部位,穿刺见回血后即向后拉动针芯向前推动软管,使其软管全部进入脐静脉,使针头部接近脐轮,拔除针芯,止血钳固定。固定时止血钳不要扣得太紧。在注射药物时,松开止血钳,结束后夹闭,保证药物完全进入新生儿体内,待新生儿复苏后,再按常规结扎脐带。药物治疗:人工呼吸同时纳络酮0.2m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滴注;碳酸氢钠3~5mg/kg、地塞米松5mg,用10%葡萄糖酸钙3ml稀释后缓慢注射,如3min效果仍差再予纳络酮0.2mg静脉滴注,心率慢低于100次/min者予1:1 000肾上腺素0.1mg/kg静脉注射或气管滴入,Apgar评分达8分以上拔除气管导管。输液时要随时观察脐部情况,有无渗液,并保持脐部干燥。在抢救过程中,用Apgar评分法估计患儿预后情况。抢救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少用或慎用呼吸兴奋药,因新生儿窒息抢救主要是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状态。关键是尽早建立正常呼吸,尽早供氧,应用呼吸兴奋药增加全身耗氧量,可导致缺氧加重。胎儿未娩出前慎用盐酸哌替啶、吗啡等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待新生儿自主呼吸恢复,皮肤、口唇转红,四肢活动,有张口哭泣动作后可拔管,必要时经鼻导管继续吸氧。
3结果
本组36例中,治愈33例,治愈率91.7%,转院2例,占5.6%;死亡1例,占2.8%。
4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关键是抢救及时,动作敏捷、准确、轻巧。在遵照复苏程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备好抢救人员;第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第三协作小组;第四针对病情复苏;第五复苏器械备齐等,这样才能使复苏成功率得以提高。建立呼吸,清理呼吸道,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目的是能立即解决呼吸道梗阻,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通过张肺、加压给氧,可尽快纠正和改善新生儿脑缺氧。纳络酮可调节呼吸中枢抑制,起催醒作用,还可使血压升高,促进脑血流,减轻脑缺氧。碳酸氢钠可纠正窒息引起的代谢紊乱,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可进一步纠正窒息后引起的酸中毒,防止脑水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71-02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氧及二氧化碳交换能力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集聚及酸中毒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共抢救3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共36例,男20例,女16例。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12例。合并颅内出血2例。诊断标准:按出生后1min内的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min评8~10分而数分钟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属窒息。
2治疗方法
复苏术遵循如下步骤:清理呼吸道,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维持正常循环;药物治疗;监护评估复苏效果。在完成上一步骤后方可进入下一步骤。每到下一个步骤前需对患儿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约30s内完成),然后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复苏术步骤。评估、决策、措施3项程序循环进行,贯穿于全部复苏过程。复苏过程如下:胎头娩出后,若娩出胎肩,应先以左手迅速自鼻根向下颏部挤压,挤出口鼻腔内黏液及羊水,清除气道的分泌物及其他。如有黏液黏稠或黏液阻塞咽部较深者,将新生儿头部向后仰,颈部适度仰伸,可在其肩胛下垫一纱布卷,使肩部抬高2cm,以利呼吸道通畅。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边吸边旋转边提抽,每次吸引不超过10s,且不宜过深,操作轻柔以免损伤鼻咽部黏膜,待吸净后轻弹新生儿足底以刺激其啼哭。切忌强力拍打、弯曲新生儿身体或挤压气管等粗暴手法。如仍不啼哭,须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在直达喉镜下进行抽吸;建立有效呼吸:提起新生儿双手,向外上方伸直外展,使其吸气,再将两上肢内收交叉于胸前,并轻松挤压胸廓,使其呼气,有节律地反复进行,16~30次/min;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较好。术者一手托起婴儿后颈,使其下颌抬高并使颈伸直,口对准新生婴儿口鼻(中间隔2~4层纱布)缓慢吹气,另一只手小鱼际放于新生儿腹部压于胃处,防止气体进入胃内,吹空气,口离开,腹部的手逐渐压挤胸部,有节律地进行,16~30次/min。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及给氧若无效即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先用吸引器清除气管内黏液,再用面罩加气囊人工呼吸,通气频率40~60次/min,压力19.95~26.60kPa,氧饱和度为0.90~1.00,15~30s后若心率大于100次/min,皮肤颜色转红,且有自主呼吸,停止加压给氧。维持正常循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新生儿窒息全身青紫,胎脂多,头皮静脉穿刺比较困难,为了争取时间,可在脐部作脐静脉插管术,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保留脐带长约10cm备用。手术者左手拉直脐带,右手采用9号套管针进行脐静脉穿刺,穿刺前用0.5%碘伏消毒脐带穿刺部位,穿刺见回血后即向后拉动针芯向前推动软管,使其软管全部进入脐静脉,使针头部接近脐轮,拔除针芯,止血钳固定。固定时止血钳不要扣得太紧。在注射药物时,松开止血钳,结束后夹闭,保证药物完全进入新生儿体内,待新生儿复苏后,再按常规结扎脐带。药物治疗:人工呼吸同时纳络酮0.2m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滴注;碳酸氢钠3~5mg/kg、地塞米松5mg,用10%葡萄糖酸钙3ml稀释后缓慢注射,如3min效果仍差再予纳络酮0.2mg静脉滴注,心率慢低于100次/min者予1:1 000肾上腺素0.1mg/kg静脉注射或气管滴入,Apgar评分达8分以上拔除气管导管。输液时要随时观察脐部情况,有无渗液,并保持脐部干燥。在抢救过程中,用Apgar评分法估计患儿预后情况。抢救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少用或慎用呼吸兴奋药,因新生儿窒息抢救主要是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状态。关键是尽早建立正常呼吸,尽早供氧,应用呼吸兴奋药增加全身耗氧量,可导致缺氧加重。胎儿未娩出前慎用盐酸哌替啶、吗啡等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待新生儿自主呼吸恢复,皮肤、口唇转红,四肢活动,有张口哭泣动作后可拔管,必要时经鼻导管继续吸氧。
3结果
本组36例中,治愈33例,治愈率91.7%,转院2例,占5.6%;死亡1例,占2.8%。
4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关键是抢救及时,动作敏捷、准确、轻巧。在遵照复苏程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备好抢救人员;第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第三协作小组;第四针对病情复苏;第五复苏器械备齐等,这样才能使复苏成功率得以提高。建立呼吸,清理呼吸道,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目的是能立即解决呼吸道梗阻,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通过张肺、加压给氧,可尽快纠正和改善新生儿脑缺氧。纳络酮可调节呼吸中枢抑制,起催醒作用,还可使血压升高,促进脑血流,减轻脑缺氧。碳酸氢钠可纠正窒息引起的代谢紊乱,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可进一步纠正窒息后引起的酸中毒,防止脑水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