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广芩家族小说的“贵族”情结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身于清朝贵族世家的作家叶广芩,以一系列描写清朝京骑贵胄生活的“家族小说”而享誉文坛。独特的家世背景和生命体验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贵族的生活、贵族物文化、贵族子弟的命运在她的笔下得到鲜明的呈现,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结合对历史语境中传统贵族文化的整体观照,通过对叶广芩家世背景及其小说创作动因的分析,探讨小说所体现的“贵族”文化情结。
  关键词:叶广芩;家族小说;“贵族”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9-0093-04
  [JP+2]叶广芩,当今中国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被作家邓友梅评价为:“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温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叶广芩的小说创作起步很晚,20世纪80年代她才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直到90年代,她发表的一系列反映“贵族”家庭题材的小说才真正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家族小说是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精品,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叙事内容和忧思婉转的笔调使其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称颂,也引发了学术界对其家族小说及家世背景的关注和研究。
  贵族出身为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积淀了深厚的基础,而独有的生命体验又激发着她强烈的叙述欲望。在叶广芩的心中,始终凝结着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情结”,内心中她无法彻底地斩断与贵族文化和贵族精神的联系,贵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她的文学观念、文化视角、价值取向与文学审美,而成年后的生活经历,以及多种文化的熏陶,又使她没有局限于“家族情结”的樊篱,使她能够跳出其外,用冷静的、理性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记忆。站在时代的高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透露着她对于传统贵族文化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了一种独有的“贵族”文化情结。
  一、叶广芩的贵族家世背景与文化根源
  叶广芩,满族人,1948年10月生于北京,祖姓叶赫那拉。叶广芩的爷爷是西太后慈禧的亲弟弟,那么她便是慈禧的亲侄孙女。关于家族的背景渊源,叶广芩在她的家族小说《采桑子》中曾做了详细的记述。书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曾经跟着皇上打过江山,老先祖科尔哈赤是努尔哈赤的胞弟,他们的祖父觉昌安是宁古塔贝勒之一。”“先祖与努尔哈赤一起,为争取刚哈部落、计杀诺密纳、收编萨尔浒,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其兄的得力臂膀。”“先祖在世时,曾被赐封正白旗主和硕贝勒,参与政事,与其他七位旗主‘共治国政’”,由此即可见,叶广芩的先祖是比八旗子弟更为高贵的皇亲国戚,而她的姓氏“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而辉煌的姓氏,以出皇后而著名,从高皇帝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到景皇帝光绪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中先后有五位姑奶奶入主过中宫,至于嫔、妃之类就更不在话下了。辛亥革命后,这个家庭才简姓‘叶’。”叶广芩是名副其实的清朝贵族后裔,显赫的家族背景及先辈们的生活经历,无疑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17世纪,清朝旗人入关进京,从此,他们粗犷而彪悍的游牧民族个性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他们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也在于中原传统文化的交汇中融合相长,现实生活的骄奢与腐败,清王朝的腐朽和没落,都在贵族子弟们的身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幼年时期的叶广芩便生活在一个家教极其严格的封建大家庭里,她的父亲有着三房夫人,十四个子女,叶广芩排行十三。尽管年龄的限制使叶广芩并没能亲历家庭的盛败荣衰,但贵族的生活和文化元素对她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在她的生命体验中积淀为一种文化的情结,并在她的笔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少年时期的叶广芩亲历与目睹了家庭的变故,贵族子弟们生存境遇的变化切身地刺激着她对于传统贵族文化的感触和体悟。成年后,叶广芩走出了北京,走入了另一文化氛围下的平民生活。1990年,她前往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又历经了异国文化的浸润。辗转曲折的生活经历使多种文化在叶广芩的思维与思感中纷繁交织,她融入其中,又跳出其外。贵族的出身和幼年生活的耳濡目染,使她对传统的贵族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与了解,而平民式的普通生活又给了她另一双视眼来审视、对比、剖析传统与现实的差异,从而为她家族小说的创作奠定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沃土。
  二、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动因
  按创作的时间来分类,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其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篇小说《祖坟》《黄莲·厚朴》《梦也何曾到谢桥》《醉也无聊》和长篇小说《采桑子》;另一类是2000年后创作的《响马传》《逍遥津》《三击掌》《豆汁记》《状元媒》等十部中篇小说。其中长篇小说《采桑子》和中篇小说《逍遥津》《大登殿》《豆汁记》是其家族小说中的代表作,它们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描写的都是清朝没落贵族家庭全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家族小说题材的选择,是叶广芩无法规避的创作动因,亦是她内心情感对于家族情感宣泄的最佳出口。
  在《采桑子》的后记中,叶广芩有这样的一段话,或许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她家族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因,她写道:“中国几千年建立起来的道德观、价值观,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中,背叛也好,维护也好,修正也好,变革也好,唯不能堕落。在改革开放多方位、多元化全面变更的时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也不是静止的,它也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人们的观念在变,人们的行为也在变,因文化所圈起的一切,终会因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导致的文化态度的变化而分裂,而各奔东西。这是我写《采桑子》的初衷。我力图将对文化、对历史、对社会、对现实的关怀纳入这种初衷,纳入一种文化和传统家族文化的背景,使它们形成一种反差而又共生互补。这其中,我个人的经历、文化习惯以及北京东城那座大宅院所赋予我的一切,同影响我们的这个时代一样是不可回避的,它在适合的土壤和空气中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我的作品。这些不能不说的生活体验和感情积累,是我在以后才有的新的感受和思考,这种思考大概和一直生活在北京的我的亲人们已经完全不同,有了很大差异。”   从客观上来说,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家庭出身、文化教育、时代环境等都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积淀往往更加客观地决定着作家的创作意识,并“逼迫”和促使着他们对于故事蓝本和叙事话语的选择。而从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上来看,自身生活和了解的家族文化、生活、伦理观念等都深深地激发着他们的创作动机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累积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观动因。叶广芩特殊的旗人贵族出身和独特的生命经历,都是她一生不可回避的真实生命体验。而一个家族的变化往往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变迁,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常常折射着一个时代社会环境的变革,特殊的家世背景形成了叶广芩独特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特殊的生活经历又使她更能深刻地把握和了解贵族们的心理,那些悲欢离合的贵族旧事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记忆中,凝结为她心中对于贵族文化的特殊情结,这种情结,驱使着她不得不将文学创作的笔触停留于此。
  三、叶广芩“贵族”文化情结的表现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叶广芩的贵族家庭所依附的封建王朝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近全部地坍塌,她的贵族身份不但没能给她的生存带来任何的优势,反而在其后的生活中给她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不幸和痛苦,因此,对于这个贵族家庭,叶广芩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爱与恨的交织,眷恋与厌弃的互存,都细密地交织成独特的“贵族”文化情结,蕴集在她的情感世界中,并促使着她将文学的笔触伸向这份深邃的记忆。
  (一)多彩的贵族文化元素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获知,清朝的旗人在入关之后,极力地汲取着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使仅会骑射的贵族子弟们能够文武兼修、文成武德,清王朝甚至下令禁止旗人从商学艺,务农做工,而要求他们专心于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让他们修书画、听戏曲以接受中原传统礼仪文明的熏染。数十年的历修之后,清朝的八旗贵族家庭形成了繁冗的礼仪制度,人人皆能诗能画,个个懂吹拉弹唱,积淀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叶广芩是有着显赫家庭历史的贵族后裔,尽管清王朝已日落西山,显贵的叶家也早已不复钟鸣鼎食的荣华,但深厚的贵族文化却依然保留在贵族成员之中。琴棋书话、花鸟虫鱼、戏曲弹唱,无一不体现着他们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位。而这些体现着贵族身份的贵族文化元素,在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家族小说中,关于清朝贵族文化传统,如典章、建筑、礼仪、饮食、服饰乃至辞章戏曲剧目等方面的描述无不展现着贵族家庭的文化景观。对于贵族文化及贵族生活的叙述,她可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先辈们茶余饭后品评京剧,海棠树下拉琴自娱,无不体现了一种贵族情调。她所刻画的贵族人物,其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也无不流露着贵族大家的风范。《风也萧萧》中,舜錤在鉴定古玉表现出了深厚的古玩知识;《不知何事萦怀抱》中又涵盖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内容;《梦也何曾到谢桥》中出自张顺针之手的旗袍展现了贵族们的服饰文化;《风也萧萧》与《雨也萧萧》中又刻画了贵族们所恪守的礼节文化。叶广芩用她饱含着深情的笔触,写京剧、写古玩、写建筑、写中药、写饮食、写服饰,写清贵族的风俗习惯、世袭名讳,甚至日常的口语称谓,字里行间皆是对贵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详细赘述。
  (二)对于贵族女性生存境遇的同情
  在叶广芩的家族小说中,一位位知书懂礼、温柔敦厚的贵族女性形象如亭亭玉立的芙蓉翩然而出,她们的勇敢果决,她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寄托着叶广芩对于贵族女性的完美理想,而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描写,都包含着作者对于贵族女性生存境遇深深的同情。《采桑子》中,出身于钟鸣鼎食皇亲国戚之家的大格格金舜锦,一生痴迷沉湎于京戏之中。她将艺术视为生命,对艺术的追求是她一生唯一的理想,艺术的共鸣甚至使她对琴师董戈产生了强烈的精神依恋。叶广芩写道:“董戈的到来对大格格来说也不啻是一个节日,大格格只有在董戈到来之后才快活,才能找到自己,才觉得充实酣畅。看得出他们彼此深深地依恋着对方,这种依恋诚挚而痴迷,谁是琴,谁是董戈,哪个是戏,哪个是大格格,分不出来了。他们已经没有了现实,艺术的唯美性在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深刻共识与和谐,实在是一种诗化了的感受,这让每一个艺术家着迷的同时也蕴含着悲剧的到来 。”正如作者所料,董戈的失踪摧毁了大格格的精神世界,失去了艺术这个精神支柱的大格格陷入了疯魔的状态中。如果说对艺术的痴迷是大格格悲剧命运的根源,那么婚姻的悲剧则最终将她推向了死亡。金枝玉叶的大格格难违“父母之命”,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下嫁给了“祖上当过胡子”的警察署署长的公子,最终丈夫弃她而去,儿子也永远地离开了她,她的生命在满腔的遗憾中戛然而止。
  (三)对贵族文化的认同和依恋
  叶广芩的家庭系列小说皆以其自身的贵族文化为背景,写自己曾经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家族故事,长年的耳濡目染中,贵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早已深刻地印记在她的脑海中。因此 ,在家族小说中,她不自觉地流露着对于贵族传统优雅闲适文化的认同和深深的眷恋。优雅闲适的贵族形象,高贵脱俗的贵族文化传统与习俗,与市井的平民文化在她笔下形成了鲜明的映衬。她欣赏儒雅而又温良恭俭的舜铨,她赞美严格遵守母亲教导而远离商界的沈继祖兄妹,赞赏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人格和境界。在《采桑子》中,叶广芩所表现的金家成员,无论其生存环境的优劣,还是道德品质的高下,或结局的悲喜,但他们的身上都存在着良好的教养、蔑视金钱的自尊自傲,显示着一种独有的“贵族精神”和“贵族气度”。《采桑子》中在写老三抢上前阻挡其年迈母亲下床迎接时这样写道,“给母亲请了安,问遍了家里一切好,这才转身落座,接过我端上的茶,接受舜铨和我的问候”,在写二格格舜镅在倾盆大雨之中所行的旗人传统礼仪时又说,“只见那妇人正跪在雨地里泪流满面地向二娘窗户磕头。妇人的衣服沾透了泥水,好像她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她将头一下一下在地上点着,做得一丝不苟。”这一处处的生活细节,一项项的礼仪规矩,无不是对贵族文化的重新追忆。
  (四)对贵族腐朽专制文化的批判   时代的大浪淘沙使满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经受着冲击,曾经惨痛的生活经历又一度使叶广芩十分刻意地回避那段关于家庭的历史往事,她将它们深深地埋藏在心灵的角落里,从不翻阅。而时代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时期,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社会氛围,她心中那些积淀已久的贵族文化意识也如三月的草木渐渐复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下传统文化信仰的缺失,使她陷入了传统与现代强烈的对比与反思中。终于,她克服了情感上的障碍,以冷静清醒的眼光重新审视贵族的传统文化,以家族小说作为她反思贵族传统文化与关照当代文化的突破口。在家庭系列的作品中,她不吝笔墨地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们卑微庸常的物质享乐生活,对于他们道德操守的沦丧、民族文化的变异,叶广芩已清醒地认识到。因此,在小说的书写中,叶广芩在展示清朝贵族后裔们腐朽没落生活现实的同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表面,而是回到了时代的立足点上,深入挖掘了贵族后裔们现实生活背后的文化与社会根源,以一个封建文化阵营中叛逆者的冷静姿态,对贵族的腐朽文化给予了沉痛的批判。在《采桑子》中,叶广芩将老王府描述成一个封闭、禁锢、扼杀人性的冷酷地狱,使人心生恐惧,而萨克多罗亲王赫尔扎布,正是被老王府禁锢一生的受害者。慈禧太后的赐婚使他失去了自由,将一生锁在了镜儿胡同的王府之中,封建忠孝礼教的束缚和压迫下,没几年他便因病去世。
  这种深刻的批判意识,叶广芩也表现在了对人物的刻画中,传统的贵族文化将贵族子弟们置于一无所能的废物境地,他们贪图享乐、堕落颓废、懒惰消极、滑稽迂腐且不谙世事,叶广芩严峻地批判了他们腐朽堕落的生活习惯,和他们身上那种“倒驴不倒架儿”的自恃清高的虚伪。《采桑子》中的舜錤则是一个典型的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他以封建世族子弟自居,表面上对经商之人充满了鄙夷与不屑,而背地里却将仁义道德抛置脑后,做起了行骗与坑人的奸商。在鉴定文物时,他故意将真的说成假的,让他的儿子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而从中获取利益。叶广芩不再遮掩曾经一味认同的家族文化中那些腐朽的负面成分,而是勇敢地将这种丑陋公开、醒目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现着她作为一个文化反思者清醒的扫把。正如在《没有日记的罗敷河》一书中,叶广芩写道:“那些心酸苦涩虽已成酒,既要写出来,酿制的原料就不得不细细筛捡、分析。”
  文化是关于“人”的事情,清朝的贵族文化清朝贵族们情感、心理、习俗等的长久积淀。皇族后裔的身世背景,使叶广芩从小便浸润在这深厚的贵族文化底蕴中,从她的家庭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她所倾注的贵族文化情结。在家族史实的描述中,叶广芩冷静地剖析了矛盾困惑中人性的成长、挣扎这一最直观、最实际的表征,借此来展现那个历经沧桑里的民族背影,给我们带来关于百年前那个繁盛而又最终走向陨落的民族,在发展中的顿悟和警醒。她的创作,在传统文化信仰严重缺失的今天,对于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实现人性的升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广芩.采桑子[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2]郑笑平.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创作的深层心理动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邓友梅.我看叶广芩[J].时代文学·名家侧影,2004.
  [4]朱华.人生与文学的二重奏——叶梅、叶广芩创作观念与文学风格比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2).
  On the “Noble” Complex in the Family Novels of Ye Guangcen
  YU Chuan-ji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Born in an aristocratic family of the Qing Dynasty, writer Ye Guangcen is famous in literary circle for her series of “family novels” describing life of the Beijing riding nobles. Unique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 provided her with strong background and rich material for her family novels, and in her books, noble life, its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fate of children of the nobility are lively presented and deeply reflected. Connec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ristocratic culture in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background of Ye Guangcen and her writing motivation, and explores the “noble” cultural complex incarnated in the novels.
  Keywords:Ye Guangcen;family novel;the “noble” complex
  〔责任编辑:黎玫〕
其他文献
论证了齿轮连杆杆组的运动确定性及静力确定性.提出了处理复铰中受力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齿轮连杆杆组力分析的一种通用方法和力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揭示出其力分析与运动分析之
近几年,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下,文化产品类型、样式不断涌现,创作机制也悄然发生变化,定制型话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并通过对定制型
记得儿子两岁时得了一次腹泻,医生嘱咐要忌口,连续一个星期,儿子每日三餐除了粥还是粥,其他的一律不敢给他吃。当时儿子想吃肉想得流口水,我还得意志坚定地让他七日不知肉味。
平常我喝茶不是很凶,办公室里的一听茶,消灭它耍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而夏季还要更快些。时间虽长了一点儿,茶叶搁在办公桌上却是坏不掉的,可这一回我竟从茶水中喝出了霉味儿!寻根索源,杯子是新洗的,不会出问题;水嘛,天天喝,也不会出问题——要是水没事儿老是出问题,自来水厂早关门了,那便是我的茶叶出问题了。奇怪,怎么说霉变就霉变了?又不是梅雨季节,怎么就生霉味儿了?  倒掉杯中水,去换新水,这才发现秘密:原
与茶的结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奶奶有一个大茶杯,里面泡着茶叶、冰糖以及很多诸如桂圆之类的东西,打开盖子,一股扑鼻的清香飘来,那对年少的我而言是一种诱惑,在享受了奶奶的茶之后,那甜中带香的味道便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直到现在。而今亲爱的奶奶早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如今我喝着茶的时候,总会回忆起我慈祥的奶奶,还有她那香甜的茶。  在上高中时,我住在县一中的学生宿舍里。那时家里不是很宽裕,但我还是换着样
在皖之茶,我以为是很出名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芽以及祁门的红茶、屯溪的绿茶,名闻遐迩,备受广大茶友之交口称誉。沏上一杯绿茗,品悟清味时,忽然想起散文家周作人的茶道。他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这八个字的解说,真是透彻巧妙极了。除了解渴时的牛饮,多数时候,人们在闲暇之中的吃茶,未必意在止渴与果腹,而是在赏鉴其香与色,以及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某种韵
然而,作为加密产品的老用户来说,他们会比新用户更多一重经验性的选择,那就是加密产品的稳定性。普通用户可能会对稳定性的概念不太理解,那些外观相似、功能相似的加密产品。稳定
随着Intel推动下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对电脑各大配件的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存作为计算机的大脑,对计算机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4年伊始,诸多内存厂商
介绍了新密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矿山不合理开采造成境内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矸石堆放严重压占土地、地下水位下降、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