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30年改革开局的三点看法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召开纪念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即将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在我看来,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中国承担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我把它称为“五环式”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此任务,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009年是下一个30年新阶段的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着有几个关键的日期,比如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当前我国正处于各种复杂的矛盾交织体中,几个尖锐的矛盾纠葛在一起,难解难分,改革的难度增加。因此,对下一步改革需要有新的探索。
  
  一、抓住国家“力促经济发展”对改革所形成的“倒逼”态势,主动顺势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如何判断2009年的改革形势?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审视2009年的改革,重点是保增长、扩内需,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可能有所弱化,甚至会搁置一旁。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民生,恰好对改革形成“倒逼”机制,应抓住这个难得机会来深化改革,变经济“危机”为改革“契机”。
  为什么?通过实际调查,我得出一个结论,这次我国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固然有国外大势的影响,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大拖累,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经济体制内部的“痼疾”分不开。增长速度“水落”之后,可以看出一些硬“石头”,就是在经济高成长情况下掩盖的一些制度性问题,通过这个危机显露出来。这叫“水落石出”。
  比如,金融体制问题。我到长三角、珠三角和湖南、山西、甘肃等地调研,中小企业资金为什么那么难?当然与外销不畅、产品占压资金有关,也与信贷紧缩有关,更与体制有关。中小企业如果不能从官办银行那里得到信贷资金,别的渠道从哪里拿到?我们缺乏与官办银行相辅助的私人股份制银行。前几年,我到越南考察,越南当时就有38家私人股份制银行,资本金最少的2000万美元,多的4000万美元。这只是机暴露出我国在前一段高速增长情况下所掩盖的制度性问题,包括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也包括“转轨”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都“倒逼”着改革。
  2009年经济大局的基调是“一个目标、四个支撑”,目标是保增长,这点很明显。支撑是什么?第一支撑是扩大内需,这是保增长的基本途径;第二支撑是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这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第三支撑是体制改革,这是保增长的根本动力;第四支撑是强民生,这是保增长的全部归宿。因此,我认为,完全可以把“保增长、调结构、强民生”与“深改革”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而不是把它们看成彼此对立的东西。
  比如,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仔细研究一下,这几年来,虽然社会财富明显增长,蛋糕越做越大,但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是下降的,政府和企业所得的比重是上升的。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8.6%,2007年只有52.3%,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收入上升1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现在就是要改变这个结构,调整这个格局。如何改变?应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而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除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外,相应的就要降低或减少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GDP的比重。
  减少政府收入的比重是一张好牌。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切入,可以顺势推进政府自身体制的改革,解决政府自身长期以来存在的过多干预经济、揽权审批、机构臃肿、公款挥霍等痼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前几年的资料,2004年,全国公款招待3700亿元,公车消费3986亿元,公款出境旅游性消费2400亿元,三项相加为1万亿元。近几年这一情况更为严重。“从经济入手”推进政府改革,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且能获得社会共识。
  如何减少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这也触及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深层问题。由于我国的资源价格偏低而使企业成本偏低,利用廉价资源的企业便可获得较高的利润。据有关方面统计,2007年,未向国家上缴的资源租金约3000多亿元,本应属于全民的财富,被部分企业占有,这里的要害是资源价格不合理。因此,要解决企业收入比重过高的问题,倒逼着政府要按照市场取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思路,进行资源价格的改革。这又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仅仅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个角度就可以引出政府和资源价格的改革。
  总之,不论是保增长、扩内需也好,还是调结构、强民生也好,都触及深刻的体制问题,因此我们要围绕这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化改革,真正为发展提供新的体制支撑。
  
  二、经济领域抓住三个重点领域的问题,寻求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如何推进2009年的改革?我认为,除政府改革外,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领域,形成一个立体式的推进方略。
  (一)产业层次
  建议着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把扩大投资与垄断行业改革协调推进。为什么?根据评估,经过30年改革,发现竞争性部门的改革相对进展快一些,但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比较滞后,某些方面甚至没有“破题”。
  这次国家出台4万亿元投资规划,其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类,共计1.8万亿元,占45%,1.8万亿元中第一位的就是铁路投资。而现在的铁路体制改革恰恰是最滞后的部门,至今铁道部仍然是政企不分的组织,社会资本进入铁路也微乎其微,即使有少量进入也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现在要加大铁路投资,就产生一个问题:是按照新体制来运作,还是按原有的体制来惯性运作?如果不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增加如此大规模的铁路投资势必会“复制”和“固化”原有的体制弊端,所以必须加快铁路体制改革。因此,首先要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同时突破原框架内的铁路投融资体制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以及市政公用等,也要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分类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现在我们应把这个旗帜举起来。此前,我曾提出四化的思路,即“运营环境商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公平化、政府监管科学化”,下一步就应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市场层次
  重点是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包括石油、天然气、供电、煤炭、以及水资源等。我曾在《资源产权制度缺陷》一文中提出了煤炭资源成本缺失,价格偏低,煤老板收入过高的问题。鉴于此,应该打足成本(包括资源成本、安全成本、环境修复成本),相应形成煤炭合理的价格,这是一个机制问题。除此之外,其它的资源性产品也应进行改革,以发挥价格对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
  (三)宏观层面
  重点是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也涉及到金融组织)。这需要有重大的思路性调整。由原有的偏于基建性思路转移到公共性财政思路上来,这是财政制度转变的核心问题。公共财政应在财政收入中居首位。当前,国家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不应使先前提出的基建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思路发生逆转,而应继续按照公共财政的理念强有力地推进。在金融改革方面,应继续推进银行机构的改革,同时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美国在金融创新方面出了若干问题,并不等于中国就不要进行金融创新,中国的问题是金融创新不足,而不是所谓“金融创新过度”。
  
  三、面对下一个阶段的改革任务,改革的战略思维需要拓展和提升
  
  (一)下一阶段的改革任务明显加重
  过去的30年,中国改革的任务主要还是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着眼于未来的新的改革阶段,不论是30年还是多少年,改革的任务和范围已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环境体制改革,我称之为“五环式”改革。前30年重点还是经济体制改革,我们明确提出来以市场化作为改革的取向,这是正确的,下一阶段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必须继续坚持,不能动摇,不能放弃。考虑到下一步改革任务的加重、领域的拓宽,仅仅用一个市场化是不是能涵盖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除了市场化之外,还有社会公正化和政治民主化等。总之,改革的思路要拓展。
  (二)要切实地研究中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社会矛盾
  当前社会矛盾很复杂,虽然基本的矛盾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包括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矛盾。最近一些动态表明,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矛盾较深,我10—11月份曾到了几个地区考察,在调研中发现,在社会层面上,确实存在着权贵与民生方面的矛盾。而要破解这类的矛盾,可能还要触及更深层的集权和民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改革的思路是不是也需要进行拓展、进行提升?
  (三)改革力量如何壮大
  1979年,当中国启动改革的时候,我们的队伍是浩浩荡荡的,尽管当时阻力也很大,但基本上能拧成一股绳,整个社会的共识也较多。30年之后,却发现在改革的问题上有诸多看法。当然,有不同看法,并不奇怪,但是力量问题和队伍问题却需要深入思之。我们不能无视这个问题,不应该“孤芳自赏”,应团结和壮大更广泛的改革队伍,这个问题也摆在“下一个30年”的起跑线上。
  前不久,我曾到南美玻利维亚和智利等国考察,在玻利维亚圣克鲁斯开会期间恰好遇到大规模社会骚乱。身临其境,逼着我思考南美的改革道路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体制?从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有几种不同模型相继出现。一个是阿连德曾搞过一段计划经济,结果导致国民经济崩溃,这条路没走通。二是搞过激进的自由市场经济,结果造成贫富差距较大,而且权贵问题严重,腐败问题比较盛行,这条路也没走通。近年,玻利维亚新总统执政后,未能协调好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产阶层利益受损,结果造成社会的动荡。
  通过考察,我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今世界,搞改革,一定要学会在市场化和社会公正“两个鸡蛋”上均衡“跳舞”,不要“踩碎”任何一个,要寻找市场化和社会公正这两个方面的“最佳平衡点”。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其他文献
为促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2008年,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启动了第一批推广工作,取得了用户节电省钱得实惠,社会节能减排扩内需的积极效果。    一、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主要内容    为加快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并列入“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中。  2007年,在借鉴国际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
期刊
原重庆市经济开发区(简称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唐文峰(正厅级)是牌桌上的“庄家”,大小通吃,可说是只赢不输;他更是权力的“庄家”,主政10年大“赌”特“赌”,结果却“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2008年6月,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对唐文峰正式立案侦查,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提起公诉。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因此打破了一项纪录——成为重庆迄今为止犯罪金额最大的贪官:挪用公款2.18
期刊
一、2009—2012年世界经济将呈现U形调整的发展格局    如果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已经持续15个月,可能将是二战之后最长的一次。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衰退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  根据周期时间跨度和
期刊
国家批复武汉城市圈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一年零三个月,究竟它的情况如何呢?日前,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来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2007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试验区。2008年工作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批复拿出总体方案,省里在3月份就完成了初稿,9月份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两型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组,自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2月,进行了各行业和各地区的实地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并依据当前宏观经济指标的运行趋势,利用季度模型对2009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进行预测。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农业生产稳定,农民增收形势比较严峻  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年增产2690万吨,增长5.4%。粮食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最
期刊
12月20日我被邀参加晋商大会,会前并没有认为有什么特殊意义,因为参加过不少社会上组织的会议,但是没有想到此会值得一说。到会代表竟有千人之多,而且什么费用包括食宿费、会务费都不收。会上,天津山西商会等22个省市晋商会万名会员企业向全国晋商发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倡议书。提出一要坚定信心,相信国家有安渡国际金融危机难关的能力和实力,倡议全国晋商要积极落实中
期刊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处理经验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 “金融危机”和“慢性衰退”交织  日本20世纪90年代同时出现相互关联的“急症”及“慢症”,即金融危机和经济慢性衰退。金融危机以金融机构倒闭、银行间拆借利率急速上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经济增长率及股价急落等为主要表现,慢性衰退以一时景气回复,股指上升,但经济持续低迷为特征。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机构破产引发对金融市场的
期刊
近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适时进行了重大调整,采取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并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在“保增长”的同时,仍然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    一、在保增长的同时重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超过10%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
期刊
(一)    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是我国第一个节能监察机构,也是我国节能管理体制一项创新性举措。10年来,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我国节能战线上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10年来,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执行了2000多次节能监察任务,提出了8700条节能意见和建议,减少了200多万吨标准煤的能源使用。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为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他们抓住年耗能5万吨标
期刊
一、当前经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加剧,并对实体经济产生愈来愈严重的影响,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低迷和调整时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一)外部需求萎缩,出口更加困难  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相当高,2007年出口约占我国GDP的37%,外部需求占总需求比重大,其中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需求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