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激活思维的火花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内涵;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其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什么“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的回答对而又不完全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高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阵地。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思维要素,关注和抓住学生创新性的苗头积极组织语文学科创新性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丰硕的创新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化学专业为例,从师资力量、本科生导师管理机制、本科生导师考核制评价体系以及本科生导师制激励机制四个方面,阐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必要前提条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提条件;化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15-02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国内许多高等院校
所周知,作曲教学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事物,是可教抑或是不可教?应该如何来教?是将口传心授作为其主要途径,抑或是著书立说?杨立青先生认为,建立一门将音乐创作的基础四大件纵横捭阖、熔于一炉的“作曲学”,历史上成功的先例不多,倒是近世的一些大师(如勋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亨德米特的《作曲技法》等)给后人留下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和深刻的影响。①由此可见,要写一本指导创作实践的论著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而当前国内
摘要:红色资源转化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推动转化工作固定化;加强程序化建设,推动转化工作逻辑化;加强规范化建设,推动转化工作合理化。最终使红色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17-02  “红色资源”(red resources),也就是革命时
摘要:批评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批评的语言影响着批评的效果,班主任应该充满爱心,巧妙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让学生犹如沐浴在“春风、春雨”之中,用自己的智慧,春风化雨地教育和感化学生。  关键词:批评艺术;班主任;正话反说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32-02  批评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批评的语
摘要:本文从女性作为他者的视角对英国女作家多莉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指出南非大陆的“男权主义”同“种族主义”是并存的,这也正是残害玛丽·特纳的幕后真凶。  关键词:女性;男权主义;种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06-02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出生
摘要:歌唱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合唱是歌唱模块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形式。   关键词:高中音乐;合唱艺术;歌唱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82-02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来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课程设计中设置了
摘要:《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尤其是外交辞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即指外交特使。《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关键词:三维;烛之武;秦师退;艺术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78-02  《烛之武退秦师》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
摘要:湖北省宜昌市将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率先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掘其推广价值,并以高校管理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管理;网格化;推广价值;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31-0
摘要:项目教学法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最初的目的是要让广大劳动者适应当时的劳动需求,现在衍变为让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需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实际的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分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据外包;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很多老师不太喜欢到成绩较差的班级去上课,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成绩不好的班级里学生听课的状态差,难以唤起任课教师的授课热情。这一直是普通班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多年来,我们针对这一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同仁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班主任;任课教师;授课热情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