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琉球群岛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在历史上,这个群岛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琉球王国,对中国的明朝和清朝朝贡称臣。这些蕞尔小岛似乎没有太多可以大书特书的事迹,但实际上,琉球王国曾经是一个纵横四海的海洋贸易国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亚洲东部的历史走向。
利用朝贡,积极联络
公元12世纪的时候,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今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1429年,中山统一了琉球大岛,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以首里城为王城。
早在琉球王国还未统一之时,琉球人就积极谋求与中国的联系。明太祖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琉球向明朝表示忠诚并纳贡,以换取明朝的外交承认和保护。从那时开始,琉球就成为一个以明朝和清朝的军事、经济实力为靠山的宗属国,积极加入到古代中国建立的朝贡贸易体系里,利用这个体系获得财富。
在早期琉球对中国的朝贡品清单里,只包括硫磺、马匹等,而马匹很可能是琉球人从别的地方转运来的。到了1390年,琉球的朝贡品中出现了原产自东南亚地区的胡椒、苏木、乳香。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琉球的特产,而是琉球人通过朝贡体系,结识了东南亚的其他朝贡国家,然后互通有无换来的。
当时的琉球利用朝贡的机会,积极与周边各国开展联络和贸易,逐渐把它的海外活动向北扩展到朝鲜半岛,向南扩展到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1409年,琉球群岛的中山王尚思绍派遣特使出访朝鲜,携带了100斤的胡椒、2根象牙、500斤明矾和1000斤苏木作为礼品。这些礼品都不是琉球当地所产,可见琉球当时海洋贸易已经很兴盛了。
通过贸易,琉球获得了周边国家的各种特产。比如,琉球定期从朝鲜获得大量的棉布和棉线。朝鲜还提供大量的佛经给琉球。其中,高丽版的《大藏经》在琉球人的心中有极高的价值。从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早期,琉球大量兴建佛教寺院,佛教在国王的支持下繁荣起来。琉球与朝鲜贸易的一个主要的动机就是获得佛经。
闭关锁国,成就琉球
说起来琉球能够在海洋贸易中崛起,还与中国的海洋政策有关。在15世纪,明朝在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之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开始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放弃了海洋贸易,这给了琉球王国一个天赐良机,琉球人立刻把自己的贸易圈扩张到了东南亚各国。
琉球在中国华南和东南亚之间建立了两条贸易路线。一条是起始于广州,从华南到暹罗再到马六甲海峡一带,这条线路沿着大陆的海岸线延展;另一条是从中国福建的泉州或福州开始,顺着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南下到东南亚的东部。
第一条路线把琉球与暹罗、马六甲、苏门答腊等地连接起来,这条贸易路线主要交易的商品是大米、海产品、辣椒等。这条路线和中国华南地区的食物消费密切相连,特别是琉球从东南亚进口了大米和糖,卖给华南地区的中国人。同时,这条路线可以从中国福建深入到中国的北部,联系中国北部大豆和豆饼的出口贸易。
第二条路线则不仅使琉球能够与东南亚各朝贡国家开展贸易,而且从16世纪和17世纪以后,琉球还与占据了菲律宾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开展贸易,用中国的丝来交换西班牙从美洲运来的白银;琉球还与占据了台湾岛的荷兰人开展贸易。
结果,琉球不仅与中国开展生丝等贸易有利可图,而且在金银买卖中也可以获得丰厚利润。在那时,琉球王国的贸易网络已经不仅局限于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内了,琉球人甚至和欧洲人做起了生意。
琉球与日本,谁影响了谁
相对于东北方向的日本来说,琉球是个小岛国,但琉球和日本的贸易很早就展开了。从15世纪早期开始,从日本的九州等地开往朝鲜的商船,除了贩卖日本出产的铜、硫磺和刀剑之外,还贩卖东南亚出产的苏木、胡椒、朱砂、象牙、丁香、檀香、黄杨木、犀牛角、苏门答腊香樟等物。这些东南亚的物产主要是从琉球出口到日本,然后再转口到朝鲜的。虽然当时很少有琉球船只驶往日本,但是有许多日本的船只为了购买东南亚货物而驶向琉球。
1609年,正值日本的战国时代末期,当时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琉球王国。实力弱小的琉球被迫向萨摩藩称臣。而在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其国王被封为琉球王,琉球又成为清朝的藩属。弱国无外交,当时的琉球王国实际上是同时向清朝和萨摩藩称臣,以换取国家不被消灭。不过琉球王国与清朝的朝贡贸易收入的一部分,会被日本萨摩藩剥削一些。
而在日本的幕府宣布闭关锁国以后,萨摩藩成为唯一可以获得海洋贸易收入的地方政权,因为它可以靠琉球的“上贡”来获得收入。结果到了幕府末年,萨摩藩登高一呼,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军,一举击败幕府,开启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琉球给萨摩藩带来的财富,成为左右日本历史的重要力量。
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强大起来,这竟然成了琉球王国的噩耗。1879年,日本强迫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移居到日本东京,把琉球王国改为日本的冲绳县。至此,延续了400多年历史的琉球王国就这样消失了。
虽然琉球王国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但是这个小小岛国的人民励精图治,在广阔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的经济、政治。从这个角度看,琉球王国值得后人永远记住它。
利用朝贡,积极联络
公元12世纪的时候,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今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1429年,中山统一了琉球大岛,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以首里城为王城。
早在琉球王国还未统一之时,琉球人就积极谋求与中国的联系。明太祖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琉球向明朝表示忠诚并纳贡,以换取明朝的外交承认和保护。从那时开始,琉球就成为一个以明朝和清朝的军事、经济实力为靠山的宗属国,积极加入到古代中国建立的朝贡贸易体系里,利用这个体系获得财富。
在早期琉球对中国的朝贡品清单里,只包括硫磺、马匹等,而马匹很可能是琉球人从别的地方转运来的。到了1390年,琉球的朝贡品中出现了原产自东南亚地区的胡椒、苏木、乳香。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琉球的特产,而是琉球人通过朝贡体系,结识了东南亚的其他朝贡国家,然后互通有无换来的。
当时的琉球利用朝贡的机会,积极与周边各国开展联络和贸易,逐渐把它的海外活动向北扩展到朝鲜半岛,向南扩展到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1409年,琉球群岛的中山王尚思绍派遣特使出访朝鲜,携带了100斤的胡椒、2根象牙、500斤明矾和1000斤苏木作为礼品。这些礼品都不是琉球当地所产,可见琉球当时海洋贸易已经很兴盛了。
通过贸易,琉球获得了周边国家的各种特产。比如,琉球定期从朝鲜获得大量的棉布和棉线。朝鲜还提供大量的佛经给琉球。其中,高丽版的《大藏经》在琉球人的心中有极高的价值。从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早期,琉球大量兴建佛教寺院,佛教在国王的支持下繁荣起来。琉球与朝鲜贸易的一个主要的动机就是获得佛经。
闭关锁国,成就琉球
说起来琉球能够在海洋贸易中崛起,还与中国的海洋政策有关。在15世纪,明朝在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之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开始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放弃了海洋贸易,这给了琉球王国一个天赐良机,琉球人立刻把自己的贸易圈扩张到了东南亚各国。
琉球在中国华南和东南亚之间建立了两条贸易路线。一条是起始于广州,从华南到暹罗再到马六甲海峡一带,这条线路沿着大陆的海岸线延展;另一条是从中国福建的泉州或福州开始,顺着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南下到东南亚的东部。
第一条路线把琉球与暹罗、马六甲、苏门答腊等地连接起来,这条贸易路线主要交易的商品是大米、海产品、辣椒等。这条路线和中国华南地区的食物消费密切相连,特别是琉球从东南亚进口了大米和糖,卖给华南地区的中国人。同时,这条路线可以从中国福建深入到中国的北部,联系中国北部大豆和豆饼的出口贸易。
第二条路线则不仅使琉球能够与东南亚各朝贡国家开展贸易,而且从16世纪和17世纪以后,琉球还与占据了菲律宾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开展贸易,用中国的丝来交换西班牙从美洲运来的白银;琉球还与占据了台湾岛的荷兰人开展贸易。
结果,琉球不仅与中国开展生丝等贸易有利可图,而且在金银买卖中也可以获得丰厚利润。在那时,琉球王国的贸易网络已经不仅局限于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内了,琉球人甚至和欧洲人做起了生意。
琉球与日本,谁影响了谁
相对于东北方向的日本来说,琉球是个小岛国,但琉球和日本的贸易很早就展开了。从15世纪早期开始,从日本的九州等地开往朝鲜的商船,除了贩卖日本出产的铜、硫磺和刀剑之外,还贩卖东南亚出产的苏木、胡椒、朱砂、象牙、丁香、檀香、黄杨木、犀牛角、苏门答腊香樟等物。这些东南亚的物产主要是从琉球出口到日本,然后再转口到朝鲜的。虽然当时很少有琉球船只驶往日本,但是有许多日本的船只为了购买东南亚货物而驶向琉球。
1609年,正值日本的战国时代末期,当时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琉球王国。实力弱小的琉球被迫向萨摩藩称臣。而在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其国王被封为琉球王,琉球又成为清朝的藩属。弱国无外交,当时的琉球王国实际上是同时向清朝和萨摩藩称臣,以换取国家不被消灭。不过琉球王国与清朝的朝贡贸易收入的一部分,会被日本萨摩藩剥削一些。
而在日本的幕府宣布闭关锁国以后,萨摩藩成为唯一可以获得海洋贸易收入的地方政权,因为它可以靠琉球的“上贡”来获得收入。结果到了幕府末年,萨摩藩登高一呼,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军,一举击败幕府,开启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琉球给萨摩藩带来的财富,成为左右日本历史的重要力量。
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强大起来,这竟然成了琉球王国的噩耗。1879年,日本强迫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移居到日本东京,把琉球王国改为日本的冲绳县。至此,延续了400多年历史的琉球王国就这样消失了。
虽然琉球王国早已消失在历史之中,但是这个小小岛国的人民励精图治,在广阔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的经济、政治。从这个角度看,琉球王国值得后人永远记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