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常见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习作的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对生活和社会建立一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借助笔端将这种体验自由的表达出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约束,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确保最终目标得以落实。
  一、高考作文备考常见问题
  在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备考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强化学生的备考意识,才能确保备考工作有序进行。但是,这个过程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
  第一,教师思想认知不足。在高考作文备考工作开展时,一部分教师依旧存在传统的思想理念,认为高考的分数最重要,将更多的复习重心放在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方面。由于教师素质不高和认知水平不足,就使得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重理轻文以及怕写作文的情况,教师的思想观念滞后、研究能力不足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第二,复习阶段能级结构滞后。在高三复习中,教师若不能有效解决高一和高二遗留的问题,就会导致作文讲解和集中训练工作受到制约,学生无法了解作文基本要求,无法和教师形成有效的配合。加之教师实施环节不能满足学生对作文学习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整篇背作文”的现象。
  第三,教师指导机制不利,在作文备考工作中,教师若是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纠错和指导,学生由于备考科目众多,往往会存在错误屡范屡错的问题。另外,教师没有建立针对性强的差异化分层管理机制,就会使得高考备考工作中,作文备考方案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得到调动,就会对学生后续备考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
  二、高考作文备考优化对策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高考作文备考水平,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备考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激趣和引导的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素养,更好地迎接高考。
  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在高考作文备考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自身水平出发,提高整体素质,优化思想理念,确保真正践行作文教学的宗旨,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展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重理轻文的理念,从深度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一,教师要升级作文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研究水平和综合能力,尤其是作文教学素质以及指导水平,确保能从多元化角度对学生的习作予以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和大纲对当下作文教学现状以及趋势予以判定,并且将教学内容作为依据。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作文的分数,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文章架构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想象力水平予以汇总,从而维护教学关注点和侧重点的实效性。
  第二,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主体意愿,确保备考教学方案能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要引导学生多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将其作为写作的基本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课程,能将真情实感借助文字传递出去。
  第三,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习惯养成教育,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要指导学生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配合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也要进行及时性的疏导和教育,确保学生能更加自信的表述。
  2.优化备考能级结构
  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教师要整合学生在高一和高二留下来的问题,建立健全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机制,从提高学生的能级水平出发,切实维护学生的写作素养。
  第一,教师对基础性写作要求进行分析,并且保证基础技能和基础等级工作得以落实,维护审题教育和实操性教育的水平。確保学生能满足习作的基本要求,保持端正的态度。
  第二,教师要优化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教师要整合学生作文水平,积极创设良好且有效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全面观察,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激发其创作热情。
  3.建立因材施教的备考框架
  在作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完整且有效的个性化写作教学机制。由于高三时间较为紧迫,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差异就会逐渐拉开,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不能应用单一化的教学机制,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本学习诉求,建立健全因材施教的教学框架体系。
  第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在建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趋势是关键点,教师只有在完善基础内容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保证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关注。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为后续备考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教师要建立有效的分层机制。在分层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能只是依靠分数,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保证分层教学工作能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优势,补足学生的劣势。对于语文功底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及时提点和跟进的教学指导工作,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自我,涉及更多的作文题材,保证能级结构得以更加有效,并且对其进行语言的反复锤炼,确保这类学生能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对于语文功底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将进一步提升其习作兴趣作为重点,避免学生在习作中出现频繁性的错误。对于习作功底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要确保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能及时进行批注和交流,从而极大的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更加有效的学习目标。
  作者通联: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研究了1.3414μmNd:YAP激光器的输出波动,认为谐振腔的增益、损耗和振荡条件的变化是激光输出波动的原因。基于此,本文探索出抑制不同频率的输出波动的技术,获得了宽
在梭子蟹人工育苗基础上,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亲蟹培育、Z1变Z2、Z5变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变稚蟹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上更为成熟,如Z1变Z2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文本细读,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其实我们古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比如孔子读《易》的“韦编三绝”,汉唐的经学家注释经传,明清的评点家,在字里行间的浓墨重彩,乃至古代蒙学的背诵抄默,无一不是文本细读的具体应用。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郑小伟教授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中认识到,中医所论之气,不仅有它物质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功能性的一面。而在气理论中,脾尤为关键,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诸气之本,元气之充。
一、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之争  1.手语的地位  由于生理缺陷,聋人无法通过听觉获取有声语言,手语自然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手语是聋人以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和表情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手语是否能算得上是一种语言,人们历来都争议不休。1996年12月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国际聋教育研讨会上通过的《吉隆坡宣言》确定手语为聋人第一语言。确立了手语的独立语言地位。  2.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异同  自
关于海藻产业的市场化、一体化的研究,已引起我国水产界海藻部门极大的关注。作者着重围绕加快海藻产业市场化、一体化进程,是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迫切需要,加快海藻产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