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节能是新形势下的重要课题,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和手段。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主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谐发展;设计原则包括环保、采暖通风、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创新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基本内容,以及绿色建筑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等。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再生资源,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147-01
一、引言
近年来,绿色节能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向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节能的建筑空间。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是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合理地运用各项资源,将自然条件和科技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建筑施工过程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筑的运行阶段向用户提供健康、舒适、低耗的无害空间,而且在拆除之后又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多的危害和影响。这里我们所说的资源,既包括了各项能源资源,还包括土地、水域、材料等各项资源。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建筑群建造成一个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节能环保、方便舒适、生机盎然的居住环境。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及设计原则
简言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其一,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和资源;其二,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其三,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实行绿色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节约资源的唯一途径。如何才能够正确地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集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是当代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四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一,是环境保护原则,就是要在设计中体现出建筑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协调适应,做到真正的回归自然,绝不给周围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二,是采光通风原则,采光是影响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对于自然风的利用是体现可持续性和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能源紧张的局面,并为将来的多种绿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是符合当今绿色建筑的发展标准的。第四,创新原则,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地技术保障,采用更新的技术与手段,更好地结合生态、功能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为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基本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既包括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还包括绿色建筑节水设计技术和绿色建筑节地设计技术等内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形体、朝向、遮阳方式和窗墙面积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节能围护结构与高效环境维持设备,并在经济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其内容相对丰富一些,主要包括:电气节能技术,隔热技术,可持续资源利用技术等。
其一,电气节能设计技术
建筑方面的电气技术是控制、电子、电工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现代建筑中运用的工程设计、电气化设备制造以及建筑实体现。实际上,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即电气设计绿色化的过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电气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方法,其在节约能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配置供配电系统时,尽可能简单安全,通常不要让同一个另外变配电所应尽可能贴近负荷中电压变配电的级数高于两级,这样能够保持线路电压的持续稳定?,减少能源损失;照明设计是绿色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营造舒适、高效、节能的建筑空间。照明设计必须遵循合理的照度标准来配置照明灯具,设计合理的照度值可以减少电气系统的能源损失,节约能源。
其二,建筑隔热设计技术
现代建筑隔热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通常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够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比如,夏季室外高温时,热量会通过围护结构传输到室内,室内的制冷负荷就会加重;而在冬季,围护会将室内的热能散发到室外去,屋内的温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屋内的供暖负担要采用先进的隔热技术。再比方说,外墙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先对外墙的传热指数进行控制,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然后设计适宜的外墙结构。工程实践中会遇到通过重点对热工性能差的窗进行隔热性改造的现象,实际上这是绿色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要注意门窗的密封功能,降低其透明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其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的发电技术会产生废气?、废水等,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稳定。而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一部分能源压力,而且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极少,十分符合健康宜居要求。目前,主要的清洁能源有:自然光源,太阳能,风能等。自然光免费而且适宜人类的视觉承受力,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源,相关的技术有光线的折射、反射以及衍射原理,或者利用导光管、棱镜以及采光窗等进行光源利用;太阳能则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供暖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这些系统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目前风能的利用率相对较高,风能的利用形式很多,可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能将更多地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去。
四、绿色建筑施工的控制
绿色建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规划设计,但施工也要坚持对环境的低冲击模式。总结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大型建筑机械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推广,具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条件。上海世博会的“远大馆”是全球首座正式亮相的可持续建筑,整个建筑由数百个在工厂制作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没有土建施工和装修,避免了数百吨建筑垃圾的产生。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局部借鉴该思路和理念,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建筑的“绿色指数”。
第二,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有关各方必须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必须采取灵活性设计,及时与使用者交换意见,尽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在设计寿命期内避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拆除,那么设计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
五、结束语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而言,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恩.绿色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
[2]葛曹燕,高怡.中国绿色星标建筑造价增量分析,绿色建筑,2013年.
[3]朱重阳.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
[4]韩笑,李百毅,付晓慧.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优选决策模型研究,四川建筑,2012年.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再生资源,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147-01
一、引言
近年来,绿色节能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实现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向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节能的建筑空间。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是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合理地运用各项资源,将自然条件和科技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建筑施工过程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筑的运行阶段向用户提供健康、舒适、低耗的无害空间,而且在拆除之后又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多的危害和影响。这里我们所说的资源,既包括了各项能源资源,还包括土地、水域、材料等各项资源。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建筑群建造成一个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节能环保、方便舒适、生机盎然的居住环境。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及设计原则
简言之,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其一,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和资源;其二,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其三,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实行绿色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节约资源的唯一途径。如何才能够正确地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集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建筑的绿色化,是当代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四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其一,是环境保护原则,就是要在设计中体现出建筑小环境与大环境的协调适应,做到真正的回归自然,绝不给周围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二,是采光通风原则,采光是影响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对于自然风的利用是体现可持续性和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能源紧张的局面,并为将来的多种绿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是符合当今绿色建筑的发展标准的。第四,创新原则,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地技术保障,采用更新的技术与手段,更好地结合生态、功能以及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各方面的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为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基本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既包括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还包括绿色建筑节水设计技术和绿色建筑节地设计技术等内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形体、朝向、遮阳方式和窗墙面积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节能围护结构与高效环境维持设备,并在经济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其内容相对丰富一些,主要包括:电气节能技术,隔热技术,可持续资源利用技术等。
其一,电气节能设计技术
建筑方面的电气技术是控制、电子、电工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现代建筑中运用的工程设计、电气化设备制造以及建筑实体现。实际上,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即电气设计绿色化的过程?。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电气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方法,其在节约能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配置供配电系统时,尽可能简单安全,通常不要让同一个另外变配电所应尽可能贴近负荷中电压变配电的级数高于两级,这样能够保持线路电压的持续稳定?,减少能源损失;照明设计是绿色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营造舒适、高效、节能的建筑空间。照明设计必须遵循合理的照度标准来配置照明灯具,设计合理的照度值可以减少电气系统的能源损失,节约能源。
其二,建筑隔热设计技术
现代建筑隔热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通常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够影响建筑物的能耗。比如,夏季室外高温时,热量会通过围护结构传输到室内,室内的制冷负荷就会加重;而在冬季,围护会将室内的热能散发到室外去,屋内的温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屋内的供暖负担要采用先进的隔热技术。再比方说,外墙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先对外墙的传热指数进行控制,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然后设计适宜的外墙结构。工程实践中会遇到通过重点对热工性能差的窗进行隔热性改造的现象,实际上这是绿色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要注意门窗的密封功能,降低其透明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其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的发电技术会产生废气?、废水等,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稳定。而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一部分能源压力,而且清洁能源产生的污染极少,十分符合健康宜居要求。目前,主要的清洁能源有:自然光源,太阳能,风能等。自然光免费而且适宜人类的视觉承受力,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源,相关的技术有光线的折射、反射以及衍射原理,或者利用导光管、棱镜以及采光窗等进行光源利用;太阳能则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供暖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这些系统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目前风能的利用率相对较高,风能的利用形式很多,可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能将更多地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去。
四、绿色建筑施工的控制
绿色建筑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规划设计,但施工也要坚持对环境的低冲击模式。总结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大型建筑机械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推广,具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条件。上海世博会的“远大馆”是全球首座正式亮相的可持续建筑,整个建筑由数百个在工厂制作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没有土建施工和装修,避免了数百吨建筑垃圾的产生。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局部借鉴该思路和理念,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建筑的“绿色指数”。
第二,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有关各方必须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必须采取灵活性设计,及时与使用者交换意见,尽量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在设计寿命期内避免建筑物本身结构的拆除,那么设计的灵活性非常重要。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
五、结束语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而言,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永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恩.绿色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
[2]葛曹燕,高怡.中国绿色星标建筑造价增量分析,绿色建筑,2013年.
[3]朱重阳.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
[4]韩笑,李百毅,付晓慧.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优选决策模型研究,四川建筑,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