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兴工业梦,扬国民族魂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迈向发展复兴的大路上,工业成为我们走向富强的一个绕不过的主题。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的经济,工业第一个扛起了经济发展的领头旗。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在国民经济面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给国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商国华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描绘的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以沈阳铁西区国企改革为例,通过分析见证整个东北地区国企面临的艰难局面和国企转型,彰显了由新中国时期的创造精神所传承下来的伟大工业精神的延续。
  关键词:国有工业 工业精神 工业情感 工业视野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以沈阳沈西区(现铁西区)的国有重工业企业——北阳重矿公司在新环境下的艰难求索为主线,展现了一部大型国有企业在自上而下全工人阶级的付出下起死回生的改革历程。作者在其创作描述中的之“真”、之“震撼”都为人所动容,作者以其特有的工业经历为背景,“真”实地面对企业弊端,“真”实地折射出人情冷暖在一个时代下的变迁,“真”正地塑造着有关一个企业兴衰的工人情怀。《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是以其“真”,致敬了一辈人的付出和一个时期国企的复兴。
  一、真情感
  老工业基地的工人阶级,为了中国工业的复兴付出了全部的力量。他们对于工业的感情是融汇在骨头里的,他们的全部心绪都与工业的振兴密切相关。时代的发展带来厂区的更新,可凝结了老一辈人心血的旧厂房也成为了老一辈工人心头全部情感的寄托。他们对于工业发展的时代记忆是他们今生最自豪的珍藏,而对于回忆的凝结——旧厂房,也成为他们奋不顾身要留存的对象。老一辈工人联名上书要求保留厂房旧址,将炼钢车间作为工业遗产文化保留,并在拆迁队擅自拆迁的时候,在厂房前筑起了一道人肉壁垒。这些工人将工业、工厂作为其一辈子挥洒汗水与热血的地方,将他们的青春都奉献在了这里,他们见证了中国工业的从无到有,目睹了一个时代脊梁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对中国新工业也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热血。
  二、真视野
  《我们走在大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视角,作者没有局限自己的表现范围,而是将视角触及国内外、人们生活的时代大环境以及个人家庭的小环境。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北阳重矿公司在制作第一台盾构机时与德国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德国公司派来克里作为技术人员跟进制作装配。作者在这里从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人的工作状态进行了叙述,将中国人更好地纳进了世界的范围内;在芝加哥的机床博览会上,新任董事长冠新阳在面对日本、德国和世界的质疑发出了自信的中国声音,象征着中国产品不依赖于国外企业,进行独立创造的崭新阶段的开始。
  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孤立叙述一个家庭的变化,更好地将其融入社会大背景下。在具体描述中,作者也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带入到了作品之中,成批的工人居住楼,几家几户一起做饭、帮忙,聚在一起做饭、迎接新的一年;这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时代风貌,在感受工业情怀的同时,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情状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三、真精魂
  “年轻也古老,神秘也开放。”这是文中人物在参加博览会中对于记者提问的回答。这是对于中国、对于工业企业最为确切的描述。古老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无数次苦难和历练中形成了勇敢、勤劳的民族精神。神秘的中华民族将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长久以来民族文化的积淀也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感。《我们走在大路上》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与工人阶级强劲的精神有力地交融在了一起,向我们展现出了在这两种力量有力的结合下,没有任何困难可以击败一个坚强的民族。开放环境给工业带来的巨大竞争,使得中国工业自身开始寻求创新,也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给国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命活力,为整个中国企业改革、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的振兴都带来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3.
  [2]李庆勇.多重困境下的精神重塑——评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J]. 芒种,2015(03).
  [3]赵德海,李亚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新突破[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作者简介:孙小竹,女,沈阳师范大学文
  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我是在市医院的病房里遇见那位先生的。  今年春上,三舅突发心肌梗塞住院治疗,亲友们纷纷前去看望他。那天,我们几人围在三舅的病床边,望着他消瘦、苍白的面庞,都很心酸。我不由动情道:“三舅啊,都年過半百了,不能再这么拼啦,身体是无价之宝,得多加保重啊!”  “啪啪啪”“说得好!”突然响起的鼓掌声、叫好声,惊得我一哆嗦。扭头发现,声音来自相邻病床上的病人,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脸儿细长,眼睛又圆又亮,像
期刊
摘要:杨慈安的《中华大侠杜心五——一个人的武侠梦》是一部描写湖南籍历史人物杜心五跨越三个时期、精彩一生的长篇历史报告文学。文章从这部报告文学南北大侠的传奇人生、独具特色的地方人文、厚重博大的历史内涵、深刻隽永的民族大义等方面评价它的成就,把作品作为以杜心五为主线、三个时期为背景、民族大义为内涵的长篇著作,把作品作为杜心五研究的扛鼎之作,把杜心五作为湖南乃至中国历史人物的重要一极。  关键词:英雄史
期刊
榕树山庄坐落在风光如画的峨眉山下,数十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将山庄掩映得郁郁葱葱,门前石板道的堡坎下面,是碧波荡漾低吟浅唱的峨眉河。  山庄内花树环绕,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散落其间,美不胜收。山庄后院有一株四十多米高、树干直径达五米、树龄高达三百多岁的“榕树王”,枝叶浓密,铺天盖地,将整个山庄衬得更加绚丽多姿。据说,只要将红布条悬挂在大榕树的枝条上,就可以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因此,观光祈祷者络
期刊
与骨头交谈  一个上午,  我都在跟自己的骨头交谈  我先把全身的骨头细数了一遍  这里那里一块另一块石头  有些石头是突兀的  她会伤害到攀岩者  有些石头已经打磨  她习惯了接受众人的触摸  有时候,  我会把身体平躺着,  凝神,闭目,深呼吸,  让青苔样的皮肤润滑石壁  让人不至于觉得怪石嶙峋  而深感置身异域  另外,我还得主动与流水谈谈  让它带去我对远方的希冀  让石瓣花香四溢  美
期刊
秘语  我是蝼蚁  招不来千里马的足音  为了证明自己是活着的  在这个世界上  被迫发声  而你有大片的蓝  供你扩展涤荡  有足够的粮草兵器  供你厮杀把玩  你疆域辽阔  不像我我的蚌  已被日子碾碎  尘埃莫辨  羽翼中绽放的青灰  离自己愈来愈遠  而火焰玫瑰  哪个更接近灰烬  目光向上就能  洞穿星星们的秘密  头颅向下是否  就能擎住根系  天要黑下来  落叶要回家了  我无法陪你
期刊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难过时,浓重  高兴时,淡轻  无风时,慵懒地飘着,飘着  一会儿,飘往长安  一會儿,飘向北京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晴朗时,雪白  阴冷时,铁青  寂寞时,忧伤地靠着,靠着  一会儿,靠向父亲  一会儿,靠往母亲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身靠我身  我心向我心  面向未来  不要沉溺于甜蜜的过往  不要留恋于消逝的时光  那些不过是爱情的幻
期刊
海哭的声音  浙江蛇蟠岛,曾是海岛  如今化身“半岛”  乘车直达我赶上了沧海桑田  是海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丢失了大海  貪欲抬头,聚拢为坝  海也会痛,被各式各样的农具打退  此时,堤坝内蔬菜水果疯长  但无法催生我丰收的喜悦  蛇蟠岛,本来躺在东海怀里  蛇蟠石,曾经乘风破浪,远走天涯  岛因为水,滋润,富饶  海盗占之,先民居之  古洞深处有人家,宋朝的  烟熏火燎,画在洞壁上  可如今,
期刊
曾经一棵树代表一个人名  如今一个人名还原一种精神  绿林,绿林  我声声喊你不必应  你要排兵布阵你要兼济苍生  谁托梦于汉天门  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  绿林,绿林  我还在喊你不必应  当时四方棋局不明  你要化腐朽為力量将草木练成兵  你要长矛在手阅遍天下雄奇  绿林,绿林  我以两千年前的艰难喊你  我以今日的无限风光喊你  喊你的万丈侠义喊你的千般豪情  直至日月天地都懂得你  直至苍穹
期刊
摘要:梳理张承志的创作历程,从而探寻他执著于理想主义追求的原因,是严谨地审视自我的态度。  关键词:执著理想主義 人格 意识 态度 民间  张承志的创作起步于草原,在早期作品中,张承志把自己对草原的眷恋神奇地凝聚为一个形象额吉,基于对额吉的感激,对草原的依恋,张承志写下了早期以《黑骏马》为代表的一篇篇对草原饱含深情的作品。对额吉的眷恋,实质上是他对母亲的眷恋,是对中国母性的优秀品质:高贵、美好、善
期刊
让一只狗记住你的最好方式  推开老Y家院落的铁门,脚步声  警觉了它的耳朵。用鼻子打招呼  寻找我与老Y的区别  脚趾丫从凉鞋露出的气味  牛栏山二锅头、张新发槟榔  还有红梅牌卷烟跑哪去了  提着幽邃瞳孔窥探一个陌生人  “朝它吐些口水,或干脆撒泡尿  它会永远记住你的”  老Y把另一柄锄头递给我  一起开始在后院挖畲种环保蔬菜  被夕阳涂鸦在地上的影子  让一只狗嗅不出诗的区别  一些树叶排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