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作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了写作的兴趣,学生就一定会写出好作文。其次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们亲身知道了观察顺序和方法,写起作文就有条有理了。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坚持写好观察日记。
  关键词:培养学生 观察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01-01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与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它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事实上,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必须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特征随时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否则就无法通过观察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可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观察能力对于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观察并不狭义地指直观的考察,需要眼、脑并用,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观的形象。因此,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不可否认,现在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究其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学生的观察能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之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落实观察的手段,充分显示这一教学观,切实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哪些呢?
  1 观察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积极的情感态度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等特点。当学生对观察萌生了积极的情感态度,视观察为加强自己学习、提高认识的需要时,就会慢慢形成观察的潜意识,从而投入,有效地进行观察。
  要发展学生情绪,使其乐于进行观察活动。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求的满足而增强、减弱或消失。而情感态度的形成与情绪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冲动,教师就得在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上下功夫,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价值追求的实现,成功带来的愉悦。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可以创设具有生活性的情景,现实的东西就让学生去经历,去徜徉,过去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去回忆(如演一演等),再现情境;可以创设具有活动性、激励性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活动之时进行观察,经历成功之时发展情绪,发展情绪之时影响情感态度的形成。这样学生就会对观察产生原动力,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从而对观察活动乐此不疲。
  要有观察的意识,善于做生活上的有心人。意识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行为,它可以通过习惯的养成来培养。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过:“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轻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可以这样说:“兴趣催生习惯,习惯生成意识”。有了观察的意识,学生就会处处留心,做生活上的有心人,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宽广,生活中有意义的小题材,也就不会逃过学生的一双慧眼了。
  要有良好的心态,观察时做到认真与仔细。马克思说过:“你得随时当心,不要分散精力,要设法集中精力。”要教育学生观察时做到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教师可以讲名人工作专注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可以在观察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不让其精神涣散;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提示,让学生明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可以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的优秀作品中总结观察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学生间进行交流,相互补充,使其体会到观察得认真仔细才实在。
  2 观察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体参与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体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实现的。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观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它往往需要多种器官的共同协调参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更多了解物象,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就更加全面、细腻、深入,更能较好地把握事物的特点。
  3 观察要启迪学生用心灵去真切感触
  要通过观察来了解信息,认识事物,那么,在观察的过程中,就得融入自己的心灵,这样,则自己的认识观点、价值取向、审美思想就得到了体现。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启迪学生用心灵去感触客观事物,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作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使之有创意起来。
  首先,观察要让学生有所思。“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语),而“未经思索的观察不值一提。”可以说:“思考是观察的种子,不经思考的观察是肤浅的,表面化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一定要学生进行思考。当然思考就得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能捕捉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就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疑问,就会通过观察、思考、寻问、交流等方式去释疑,把观察的过程变成主动探究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学生在观察时有所疑,有所思,有所解,习作时便使认识深刻起来。
  其次,观察要让学生有所想。这里的想,指想象和联想。有了想象和联想,会使学生的习作充满生命活力,生动起来。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学生想象力得到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拓展,创意的萌芽便破土而出,表达的立意便别拘一格。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情感,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而这种储藏的记忆表象则来源于平时不懈的观察。
  总之,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孟辉.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31.
  [2] 李颖.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民风(上半月),2012(8).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广播媒介的一些优缺点,并引用已有文献来探讨广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趋势,以此引出在未来的媒介潮流中广播应当如何发展自身优势,在媒介中立足,不被淘汰。
摘 要: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在未来从业的行为操守,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立体交叉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和学校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服务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35-02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及对照组(开放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对48例75岁以上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
新课改后,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笔者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中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其相关应对措施
中国移动TD四期工程逐渐在各地展开,除了使TD网络在与另外2个3G网络竞争中获得来自覆盖、容量、切换率等方面的足够支撑,同时还为下一步向TD-LTE的演进尽可能做好铺垫。
摘 要: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从情感上和教育方式上引导学生,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兴趣教学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鲜活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 鲜活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03-01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有助于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思想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为了解决复杂数字电路板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测试问题,简化测试过程,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数字信号采集和回放的系统电路。本电路以FPGA为核心,以NANDFLASH芯片为存储载体,可
本文通过分析和实例,说明细节是电视新闻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细节运用恰当合理,可以使电视新闻更容易打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