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柔弱胜刚强”是 《道德经》的核心命题之一, 集中体现了老子辩证法的思维特征 。在我们看来,刚强之所以被称为刚强, 是因为它能够战胜柔弱的东西。 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柔弱胜刚强”这一著名论断,并通过一系列的举例,论证了这一论断。
【关键词】《道德经》 柔弱 刚强
在《老子.七十六章》,老子从人的生死,草木的枯槁这些自然现象的视角来论证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这告诉我们,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新生的、弱小的事物,是处于上升趋势的,最终可以战胜旧的、貌似强大的事物。这在老子看来是自然界的一道法则。
下面,我们从《老子.七十八章》《老子.八章》、《老子.六十八章》等文来探讨《道德经》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水,乃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也是最熟悉的东西。水是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它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说明,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有坚韧无比的意味。所以,对于老子“柔弱”的主张,应该加深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更不能进行曲解。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纵流的时代,这个道理更是弥足珍贵。现代男女们都在这滩浑水中积极地追求物质、权利、名誉等等,都希望在这个广袤的社会扎稳脚跟,出人头地,不甘被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社会所遗忘。浮躁、空虚、颓废等等也成了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词语。人人都想着比别人更强,比别人工资更多,比别人权力更大……很少人能懂得“柔弱”这个道理,更不用提真正理解和做到“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了。我们被浮华的生活所迷惑,很少有时间来反思和审视自己,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未来是通向哪里的。只是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好铺垫。可是,往往越是急切的心理越是目光短浅,难以实现长远的目标和理想,更是难以培养自己豁达的心怀和情操,最后离幸福也是越来越远,内心也是无法拥有整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要独立坚强、顶天立地,所以我们都不甘示弱,以为“懦弱”、“软弱”等同于老子所讲的“柔弱”。其实不然,而《老子.八章》告诉我们:“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可以看出, 老子认为水接近于“ 道”, 因为它具有自然而然的性质, 而且利万物而不居功。水的这种“自然而然” 的性质呈现在外的却又是“柔弱” 的形象,。这就告诉了人们,水接近于 “道” ;而水又是最柔弱的,它的外在形象是柔弱的;那么, “ 柔弱” 是“ 道” 的体现。所以,我们是很需要潜心来理解、研究老子“柔弱”的真谛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强”,而忽视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做聪明人的大道理、大智慧。
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是“百谷之王”,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处在一切小溪、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因此,圣人要居于人民之上,就应当用自己的言辞表示对人民的谦下;要处于人民之前,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后。在老子关于水的柔弱品质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下”、“不争”是水的本质的、优秀的品质。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能做到谦下、礼让、无私、淡然,那么就是在接近老子的“处下”、“不争”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学会水的处下、不争的品质呢?
——处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反应了这一道理。我们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处下,能够沉得住气,才能海纳百川,包容万象。这处的“处下”又不同于彼处的“处下”,是要有胸襟的、有谋略的处下,并不是就死板的处于下级,不求上进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来说明。比如,鲍叔牙主动让相,并劝服齐桓公任用管仲。正是鲍叔牙的处下、谦让和推荐推动了齐国的发展强盛,为齐国夺得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不争。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不争之德。
老子认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这就是说,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的本领,这叫做配合了天道,符合了自然的最高法则。在这个争强好胜的时代,人们往往为了各种目的争得头破血流,赢了,大喜;输了,则大悲。其实,人人都渴望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既能积极进取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和境界。老子的“不争”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老子的以上观点是在教我们为人处世之法,用“刚强”之法,则易于处于危险,走向失败;用“柔弱”之法,再加上谋略,则会处于优势地位,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敬梅.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诠释——论《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前提.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2]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3]张志芳.论《老子》 的“柔弱胜刚强”.华侨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1
【关键词】《道德经》 柔弱 刚强
在《老子.七十六章》,老子从人的生死,草木的枯槁这些自然现象的视角来论证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命题。(“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这告诉我们,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新生的、弱小的事物,是处于上升趋势的,最终可以战胜旧的、貌似强大的事物。这在老子看来是自然界的一道法则。
下面,我们从《老子.七十八章》《老子.八章》、《老子.六十八章》等文来探讨《道德经》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水,乃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也是最熟悉的东西。水是柔弱的,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它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说明,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有坚韧无比的意味。所以,对于老子“柔弱”的主张,应该加深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更不能进行曲解。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纵流的时代,这个道理更是弥足珍贵。现代男女们都在这滩浑水中积极地追求物质、权利、名誉等等,都希望在这个广袤的社会扎稳脚跟,出人头地,不甘被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社会所遗忘。浮躁、空虚、颓废等等也成了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词语。人人都想着比别人更强,比别人工资更多,比别人权力更大……很少人能懂得“柔弱”这个道理,更不用提真正理解和做到“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了。我们被浮华的生活所迷惑,很少有时间来反思和审视自己,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未来是通向哪里的。只是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好铺垫。可是,往往越是急切的心理越是目光短浅,难以实现长远的目标和理想,更是难以培养自己豁达的心怀和情操,最后离幸福也是越来越远,内心也是无法拥有整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要独立坚强、顶天立地,所以我们都不甘示弱,以为“懦弱”、“软弱”等同于老子所讲的“柔弱”。其实不然,而《老子.八章》告诉我们:“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再加上上面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可以看出, 老子认为水接近于“ 道”, 因为它具有自然而然的性质, 而且利万物而不居功。水的这种“自然而然” 的性质呈现在外的却又是“柔弱” 的形象,。这就告诉了人们,水接近于 “道” ;而水又是最柔弱的,它的外在形象是柔弱的;那么, “ 柔弱” 是“ 道” 的体现。所以,我们是很需要潜心来理解、研究老子“柔弱”的真谛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强”,而忽视了“柔弱胜刚强”这一做聪明人的大道理、大智慧。
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是“百谷之王”,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处在一切小溪、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溪、河流的总汇处。因此,圣人要居于人民之上,就应当用自己的言辞表示对人民的谦下;要处于人民之前,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后。在老子关于水的柔弱品质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处下”、“不争”是水的本质的、优秀的品质。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能做到谦下、礼让、无私、淡然,那么就是在接近老子的“处下”、“不争”了。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学会水的处下、不争的品质呢?
——处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反应了这一道理。我们要像大海一样能够处下,能够沉得住气,才能海纳百川,包容万象。这处的“处下”又不同于彼处的“处下”,是要有胸襟的、有谋略的处下,并不是就死板的处于下级,不求上进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一些故事来说明。比如,鲍叔牙主动让相,并劝服齐桓公任用管仲。正是鲍叔牙的处下、谦让和推荐推动了齐国的发展强盛,为齐国夺得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不争。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不争之德。
老子认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老子.六十八章》)这就是说,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善于用人的本领,这叫做配合了天道,符合了自然的最高法则。在这个争强好胜的时代,人们往往为了各种目的争得头破血流,赢了,大喜;输了,则大悲。其实,人人都渴望在这个竟争激烈的社会,既能积极进取又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和境界。老子的“不争”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老子的以上观点是在教我们为人处世之法,用“刚强”之法,则易于处于危险,走向失败;用“柔弱”之法,再加上谋略,则会处于优势地位,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敬梅.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诠释——论《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前提.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2]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M].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3]张志芳.论《老子》 的“柔弱胜刚强”.华侨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