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认真行走在中国的感觉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下第七单元的开篇说得好:“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这个单元选编了《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 《金字塔》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意大利、荷兰、埃及的国外风情。习作部分,布置了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这样的编排实在是太好了!
  一、什么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仅包含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项分类。
  网络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布达拉宫等37项。
  习作7明确要求,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感兴趣的进行介绍。
  二、为什么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习作7要求中这样描述:“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是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们在了解、欣赏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我一直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自己行走了将近40个国家,带着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游历过14个国家,每一次成为异域另一种历史过客之后,我俩都是再次对比中国的历史,爱祖国爱得更深沉。我们的根,在中国!
  三、怎么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习作7推荐的大流程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在此,我不重复赘述。
  我研究小学习作25年来,尤其强调要留足习作教学的备课时间,不仅广泛搜集相关阅读资料,思考设计教学方案,而且喜欢“预习”——自己写“下水文”。
  1. 快慢阅读穿插。我决定选择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为介绍的主角。
  网络搜索是速读资料的方法。输入“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关键词,瞬间出现很多成熟的资料可供选择:百度文库有大量出自不同作者的阅读文档推荐;360百科的介绍目录多达14个分支;以旅游攻略方式呈现的文案基本嫁接了各种版本的经典;视频资料终于给了疲劳阅读一些喘息。
  我特意买了《西安,我的神呀!》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两本书,仔细阅读批注。这是我的慢阅读计划,持续了至少一个月。比如:《爱上近在咫尺的战神》用了16页的篇幅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让我不由得细品贯穿其中的“初游西安十日” “暂居西安十月” “久住西安十年”,看待令人敬畏的文化的特别视角。再比如:《秦始皇巡幸天下的见证——铜车马》以介绍国家宝藏的口吻,细说秦始皇铜车马的前世今生。如果配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国家宝藏》节目关于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的观看,就更加动静相宜。
  第七单元“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的确应该在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过程中,持续关注。
  2. 引用和原创互补。通常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这一类习作,不用担心字数不足,信息量大的时候,往往是潮水一般涌来,铺天盖地。梳理纷繁的资料信息,有条理、有重点地为我所用,极为关键。我们习作的目的,是和同学们交流,这种认知基础与结构,相对普遍。
  比如:不少人以为兵马俑坑就是秦始皇陵,其实兵马俑坑只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真正的秦始皇陵在兵马俑坑西侧一千五百米处,至今未曾考古挖掘地宫。那么,习作重点的一种设想,写看得见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借助史书记载寥寥几笔。如果是我,就会选择兵马俑坑的地理位置、建筑结构、价值意义,组建习作的框架,把《国家宝藏 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的文字資料和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国家宝藏》节目的视频资料整合,尽量动静结合写出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的神韵,让自己对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思考,浓缩在小学五年级习作500字~600字的篇幅中。
  3. 文字为主,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为辅。越琢磨和操作习作7,越觉得像考验一个人课堂笔记的能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可搜集资料是公开的。这就好比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济济一堂的学生不一定收获同样丰富。听课,是一种接收信息与思维辨识的过程,围绕选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搜集资料与整理资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事实上,习作7的综合文本,差不多就是一个微型PPT或一节短小微课的文案。
  文字为主,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为辅的习作呈现,可以这样初步评价——
  ·通过习作呈现,读得出作者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浓厚的兴趣;
  ·通过习作呈现,读得出作者对身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
  ·通过习作呈现,读得出作者对中华民族祖先勤劳、智慧、创造精神的无比敬佩。
  四、关于班级开展习作活动的建议
  目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37处。
  目前,一个班级的常规人数在40个左右,另有一些小班化的人数特例。
  与其等着出现扎堆重复介绍某几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现象,不如提前合理分配任务,尽量做到37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有热心的小作者精心介绍(小班化班级可以选择最受关注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尽量避免重复),全班最终可以有一本小作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套用这句名言,我想说:“中国是一本书,我们只是努力找到认真行走在中国的感觉而已。”
  (干露,国家汉语对外推广专家组成员,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点是,它需要“养”,需要“滋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题海战术解决语文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繁杂的元素,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让“有滋有味” 回归阅读教学的课堂,笔者以为可以另辟一条“删繁就简”道路。  一、简化冗余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课前必须
期刊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陶醉于满池荷花并产生了“物我一体”的特殊感受。文章语句优美,读了让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笔者运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引生入文,感知意象美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五单元以勤思善问为主题,安排了两篇文言文、一篇记叙文、一篇说理文、一篇科幻文,让我们感受到科学道路上具备好奇而又善思的品质何等重要。文言文《学奕》给我们展现了学下棋者的不同状态,引发深思;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呈现了对太阳远近的不同猜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则是给我们揭示了诸多科学发现都源自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现象的疑问;《表里的生物》一文给我们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孜孜
期刊
一、抓住民俗意象,传情达意  民俗意象,就是具有民俗特征的意象。例如“柳”“杜鹃”“梧桐”“鸿雁”“月”等都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民俗意象。六年级下册课文《古诗三首》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就运用了“月”这一民俗意象。“月”,怀人,怀乡。 这首诗意境很美,耐人寻味。“中庭地白树栖鸦”,表面上是写赏月环境,实际上却是写人物的情态,非常凝练而含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一个人的望月想到了天
期刊
课本剧,是指将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课文改编成适合于学生演出的戏剧,它力求充分表达原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尽量运用原作的语言动作和主要情节,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课文内容。如何让课本剧表演充分地发挥作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粗浅认识。  一、选择角色,编演结合,
期刊
一年前带了一个三年级新班,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学生们当时的学习状态:大多数学生读书拖沓,不爱看课外书,写出来的话语句不通,标点使用不规范。如何引领学生们跨过写话的门槛,顺利地开启习作之门呢?一年来,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起步作文“支架微课程”,以“多元支架”链接学生的生活与习作,顺利打通学生写作发展区的通道,让他们“摘下”当初“跳一跳”也摘不到的“桃子”。  一、“口头日记”:多一些引领,轻松
期刊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及本篇课文主题的思考。  一、《月是故乡明》在单元中的教学定位  《月是故乡明》
期刊
一、图说课文的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呢?众所周知,教师理应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落实语用。其中,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让学生说规范、说丰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说与读紧密结合,说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体系,包含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审美的体验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根本,是养成其他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扎实历练中,为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基。  一、提高语言敏感,主动积累词句  三上小学语文教材开篇就提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要求。落实这一语文要素,就
期刊
关于单元教学,华东师大著名教授钟启泉认为:单元是基于一定目标下相同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单位。单元除了表层意思上的内容、题材的雷同,更指向于知识点、核心素养的整合,即成为单元。教师备课应从知识点进行单元的整合,站位准确,则决定以怎样的眼界或格局来谋划教学。若站位知识,达成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站位单元整体,看到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因此,只有立足单元,上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