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探究”要求教师从细处入手,选择对学生学习能起到促进作用的问题进行教学,合理进行“微探究”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抓住四个方面涉及微探究教学:抓住关键处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抓住留白处组织学生展开拓展想象;抓住实践调查的机会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本;抓住学生的争论点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微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21-2
“微探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策略,“微探究”的“微”体现为教学观念的转变,它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教育的宏大叙事转为微观叙事。部分教师喜欢从大处着手,抽象出理论高度,这致使教学中存在故意拔高、套路化等问题。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不妨从细微处着手,剔除僵硬呆板的内容,根据文本的适切性选择细微但是关键的地方进行教学,这样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一、关键处,知识性探究
“微探究”教学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避免随意化,这里“微探究”的“微”可以理解为“微妙”之意。用“微探究”教学可从关键句入手,这些地方虽然看似简单,但往往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进行知识性探究。
在指导学生阅读《阿房宫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到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析并探讨这些比喻句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如让学生分析“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等,学生发现这些比喻句具有夸张和修饰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夸饰性比喻”这个知识点,并让学生继续探究文本中的句子,总结夸饰性比喻的特点和它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学生以“未云何龙”一句为“微探究”的切入点,发现夸饰性比喻具有化静态为动态的效果。作者想要在文章中重点描述阿房宫的壮观,需要大笔勾勒,而夸饰性比喻正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此外,运用夸饰性比喻还有助于展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文章显得色彩缤纷,让人感受到很强的气势。学生感悟到由于作者想要夸大地描写阿房宫的奢华,以便于形象地总结统治者的骄奢,给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所以才会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夸饰性比喻这个知识点,而且还将它和文本关键句的品读结合在一起。
汉语的特性决定了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问题,这种语言建构是双向性的,学习者要通过获得的语言知识来理解接触到的语言现象,同时在分析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知识探究,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语言建构,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空白点,拓展性探究
学者冯为民在研究“微探究”教学和诗性智慧时提出语文教学的特质是诗性,教师要在进行“微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诗性智慧,促使他们调动自己的感官,运用想象,拓展性地挖掘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之处作为“微探究”教学的目标,展开想象,运用诗性智慧进行拓展性解读。
《荷塘月色》是精彩的散文,作者在描写景物,描绘心理变化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空白处,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细微处入手进行“微探究”,唤醒自己的诗性智慧。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这个句子,作者并没有言明从荷塘到家里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探索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理念。在分析中学生发现作者从因为不宁静而出门探索到回到家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结构,作者所阐述的并非单纯只是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而是形象地描述了现代人难以走出人生困境的主题,这个主题正好和作者所处的黑暗社会相呼应。由此学生和作者形成了共鸣,感受到了作者诗意文字背后的无奈之情。
文本中的空白点虽然小,但是却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智慧所在,围绕它们进行探究能启发学生的诗性智慧。美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首先提出诗性智慧的概念,认为它是先民凭借自身感知来认识世界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感性认知文本的空白点能有效唤醒他们的诗性智慧,促使他们更好地感悟文本。
三、实践中,调查性探究
江苏教院附中邱兼顾老师在研究微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在“微探究”教学中要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策略性知识,从阐述“是什么”转变为指导学生“怎么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贯彻这一点,抓住“细微”之处,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实践。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实践调查,并在此过程中了解说明文的创作方式。首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方式来描写荔枝,“作者为何要以《荔枝图序》来引入说明主体?”学生在分析后发现作者用《荔枝图序》中对于荔枝的描述为依据进行论述,同时还在文章中加入了很多古代诗词,这是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在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则可以让他们仿造文本的内容进行调查实践,探索某地著名的特产,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尝试撰写文艺性说明文。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实践调查中探究客体的本性,“在做中学”,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在语文“微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真实体验,主动发现事物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身的认知、感悟能力。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文本进行深度交流和对接,从而深化理解。
四、争论时,深入性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微探究”教学的时候要关注问题的适切性,注意将宏观的问题缩小化,化大为小,挖掘有价值的核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深入探究。“微”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微小点讲深讲透。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和生命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有疑问的争论点,有效激发微探究。
学习《雷雨(节选)》的时候学生对文本的题目产生了争论,有人认为“雷雨”这个题目暗示了这个戏剧情节发生的时间,由于情节的高潮发生在一个雷雨之夜,所以文章的标题叫做“雷雨”。但是也有些学生认为不止如此,“雷雨”在这里还具有象征意义,代表革命风暴。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目这个细微之处组织学生进行微探究,尝试在文本中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发现文本展现了两个家庭中多个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贯穿三十年的恩怨使得这个封建大家庭摇摇欲坠。文本展示了周樸园和鲁侍萍从相认到拒绝之间的矛盾纠葛,在两者的矛盾冲突尖锐化之后,鲁大海的出现让戏剧进入高潮。除了个人之间的矛盾以外,文本中还充斥着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如此矛盾丛生的社会必然崩塌,这正好暗合“雷雨”的象征意味。以文题为切入点进行微探究促使学生阅读更为深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其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遇到新情境的时候能够相应地解决问题。学术界在探讨深度学习时,认为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它注重对于知识进行深层加工,而并非孤立地存储信息。指导学生把握住“微探究”的机会正好能促使他们由浅入深,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最适合的机会合理运用“微探究”,则能够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微探究”能促使学生构筑语言知识体系;抓住空白之处组织学生“微探究”能让他们在拓展想象中展现诗性智慧;抓住文本和生活实践的链接处进行实践调查性“微探究”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抓住学生的争论点进行“微探究”能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深度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8).
[2]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诗性智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9).
[3]邱兼顾.微探究教学之“微”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1).
关键词:微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21-2
“微探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策略,“微探究”的“微”体现为教学观念的转变,它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教育的宏大叙事转为微观叙事。部分教师喜欢从大处着手,抽象出理论高度,这致使教学中存在故意拔高、套路化等问题。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不妨从细微处着手,剔除僵硬呆板的内容,根据文本的适切性选择细微但是关键的地方进行教学,这样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一、关键处,知识性探究
“微探究”教学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避免随意化,这里“微探究”的“微”可以理解为“微妙”之意。用“微探究”教学可从关键句入手,这些地方虽然看似简单,但往往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进行知识性探究。
在指导学生阅读《阿房宫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找到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析并探讨这些比喻句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如让学生分析“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等,学生发现这些比喻句具有夸张和修饰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夸饰性比喻”这个知识点,并让学生继续探究文本中的句子,总结夸饰性比喻的特点和它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学生以“未云何龙”一句为“微探究”的切入点,发现夸饰性比喻具有化静态为动态的效果。作者想要在文章中重点描述阿房宫的壮观,需要大笔勾勒,而夸饰性比喻正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此外,运用夸饰性比喻还有助于展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文章显得色彩缤纷,让人感受到很强的气势。学生感悟到由于作者想要夸大地描写阿房宫的奢华,以便于形象地总结统治者的骄奢,给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所以才会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在探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夸饰性比喻这个知识点,而且还将它和文本关键句的品读结合在一起。
汉语的特性决定了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问题,这种语言建构是双向性的,学习者要通过获得的语言知识来理解接触到的语言现象,同时在分析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知识探究,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语言建构,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空白点,拓展性探究
学者冯为民在研究“微探究”教学和诗性智慧时提出语文教学的特质是诗性,教师要在进行“微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诗性智慧,促使他们调动自己的感官,运用想象,拓展性地挖掘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留白之处作为“微探究”教学的目标,展开想象,运用诗性智慧进行拓展性解读。
《荷塘月色》是精彩的散文,作者在描写景物,描绘心理变化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空白处,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些细微处入手进行“微探究”,唤醒自己的诗性智慧。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这个句子,作者并没有言明从荷塘到家里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探索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理念。在分析中学生发现作者从因为不宁静而出门探索到回到家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结构,作者所阐述的并非单纯只是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而是形象地描述了现代人难以走出人生困境的主题,这个主题正好和作者所处的黑暗社会相呼应。由此学生和作者形成了共鸣,感受到了作者诗意文字背后的无奈之情。
文本中的空白点虽然小,但是却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智慧所在,围绕它们进行探究能启发学生的诗性智慧。美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首先提出诗性智慧的概念,认为它是先民凭借自身感知来认识世界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感性认知文本的空白点能有效唤醒他们的诗性智慧,促使他们更好地感悟文本。
三、实践中,调查性探究
江苏教院附中邱兼顾老师在研究微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在“微探究”教学中要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策略性知识,从阐述“是什么”转变为指导学生“怎么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贯彻这一点,抓住“细微”之处,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实践。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实践调查,并在此过程中了解说明文的创作方式。首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方式来描写荔枝,“作者为何要以《荔枝图序》来引入说明主体?”学生在分析后发现作者用《荔枝图序》中对于荔枝的描述为依据进行论述,同时还在文章中加入了很多古代诗词,这是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在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则可以让他们仿造文本的内容进行调查实践,探索某地著名的特产,并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尝试撰写文艺性说明文。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实践调查中探究客体的本性,“在做中学”,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在语文“微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真实体验,主动发现事物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身的认知、感悟能力。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文本进行深度交流和对接,从而深化理解。
四、争论时,深入性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微探究”教学的时候要关注问题的适切性,注意将宏观的问题缩小化,化大为小,挖掘有价值的核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深入探究。“微”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微小点讲深讲透。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和生命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有疑问的争论点,有效激发微探究。
学习《雷雨(节选)》的时候学生对文本的题目产生了争论,有人认为“雷雨”这个题目暗示了这个戏剧情节发生的时间,由于情节的高潮发生在一个雷雨之夜,所以文章的标题叫做“雷雨”。但是也有些学生认为不止如此,“雷雨”在这里还具有象征意义,代表革命风暴。教师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目这个细微之处组织学生进行微探究,尝试在文本中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发现文本展现了两个家庭中多个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贯穿三十年的恩怨使得这个封建大家庭摇摇欲坠。文本展示了周樸园和鲁侍萍从相认到拒绝之间的矛盾纠葛,在两者的矛盾冲突尖锐化之后,鲁大海的出现让戏剧进入高潮。除了个人之间的矛盾以外,文本中还充斥着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如此矛盾丛生的社会必然崩塌,这正好暗合“雷雨”的象征意味。以文题为切入点进行微探究促使学生阅读更为深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其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遇到新情境的时候能够相应地解决问题。学术界在探讨深度学习时,认为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它注重对于知识进行深层加工,而并非孤立地存储信息。指导学生把握住“微探究”的机会正好能促使他们由浅入深,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最适合的机会合理运用“微探究”,则能够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微探究”能促使学生构筑语言知识体系;抓住空白之处组织学生“微探究”能让他们在拓展想象中展现诗性智慧;抓住文本和生活实践的链接处进行实践调查性“微探究”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抓住学生的争论点进行“微探究”能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深度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8).
[2]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诗性智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9).
[3]邱兼顾.微探究教学之“微”探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