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工程项目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_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利用 2013 年至 2020 年 5 月间孟加拉国工程项目相关的17次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记录,对孟加拉国工程项目爆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与人们观念中群体性事件多是由劳资纠纷、收入及分配不公等原因有所差异,研究表明,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工程对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安全需求(安全保障)的缺失是导致群体性事件数量最多的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作机会和薪水等生理需求的威胁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第二大主要原因;以上发现,将有助于孟加拉国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措施以规避群体事件的发生,避免项目相关人员遭受伤害、企业遭受损失。
  关键词:孟加拉国;工程项目;群体性事件
  分类号:D631.43
  引言
  近年来孟加拉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 增长率从 2012 年的 6.3%达到了2018 年的 8.13%,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火热开展中,从 2013 年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国已经实施了多个相关项目,孟加拉国人民正从这些项目中获益,其电力系统的升级和扩建项目便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为超过 250 万的农村人口供电,该项目已使 700 多万孟加拉人受益。每个项目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孟加拉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改善了民生。[1]这些工程项目近年来不仅为本地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赢得了声誉,但是就在这些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却偶尔发生各种群体性事件,且往往规模较大, 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中资企业的经济、声誉都带来影响。
  孟加拉国地域狭小,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国家之一,资源匮乏, 经济基础差,多数孟加拉人收入低,工作岗位不足,导致工作机会少且竞争激烈,奠定了该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潜在诱因。本文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常常认为的劳资纠纷等生理需求受到威胁是造成工程群体事件的最大影响因素,经过对数个案例的研究发现安全保障受到威胁才是最大影响因素,其次是生理需求受到威胁,接下来的顺序是尊重需求受到威胁和自我实现需求受到威胁,最后是社交需求受到威胁,它是诱发群体事件的最小影响因素。这个发现可以为中资驻孟企业管理者带来参考,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预防对策,避免工程项目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本文第二节介绍了孟加拉国 2019 年至 2020 年“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较为典型的群体事件的两个案例,并根据基本信息及访谈制定了假设及检验思路; 第三节为数据的呈现;第四节为导致群体事件不同因素的分析,從而对之前的假设进行验证;第五节为结论。
  一、“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群体事件案例和假设检验思路
  孟加拉 2019 年至 2020 年间发生了两次较大的“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群体性事件。
  案例一:帕亚拉燃煤电站群体性事件
  2019 年 6 月 16 日,孟加拉国警方接到报警。数百名中国工人和孟加拉国工人在达卡以南正在建设的发电厂发生冲突,造成一名中国工人死亡,十几人受伤。此次暴力事件动用了 1000 多名警察方才使得秩序得以恢复。警方说,有6000多人在核电站工作,其中大约2000人来自中国。[2]
  案例二:帕德玛大桥项目群体性事件
  2020 年 5 月 6 日晚,据孟加拉国媒体报道,孟加拉国首都达卡(Dhaka) 所在的达卡专区门希甘杰县(Munshiganj),由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帕德玛铁路大桥项目(Padma Bridge Rail Link Project,PBRLP)附近营地,约 150 名属地工人疑似因劳资纠纷爆发抗议集会。2020年5月6日21时许,约有500名属地工人居住的玛瓦(Mawa)营地,一群工人因违反防疫制度、私自离开营地回到附近村庄的家中后,被阻止重新进入营地,部分心怀不满的工人发起抗议示威,抱怨临时津贴不足。随后抗议活动演变为冲突,安保人员和项目工人产生摩擦并传出枪声,造成至少 8 名属地工人受伤。
  通过对邻近中企人员访谈,发现该两个群体事件的进一步信息如下:
  在案例一中,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属地雇员在得知高处作业平台上的同伴发生坠落死亡消息后普遍认为自己的安全保障较低,没有足够的条件来保障自身生命安全,进而引发群体不满。另外,事发时项目有 4000 名属地雇员在现场居住并进行作业,经过对邻近中资企业人员访谈了解到,属地雇员有可能是因为在工程项目中自身生命安全得不到有力保障,发出类似于维权的群体举动, 进而与中方人员发生大规模冲突,最终导致人员伤亡。在案例二中,当时孟加拉国疫情形势严峻,帕德玛桥项目部对营地采取封闭式管理措施,员工不得离开封闭式营地,但当时有个别属地雇员家中有事而脱离封闭管理,当回家的雇员欲再次返回工作却被阻止进入营地中,另外关于补贴事项未与项目部达成一致意见,雇员面临失去工作并且没有得到理想的补贴。
  由以上信息,可以粗略得出以下结论:
  属地雇员的工作机会、薪资、工作中安全保障这几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是两次群体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它总结为马斯洛需求中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此外,马斯洛需求还包含有其他需求,我们对照马斯洛各个层次的需求理论进行群体事件各诱发因素的验证:帕德玛桥项目的群体事件的涉事雇员由于有失业风险,并且疫情期间这种风险更加倍放大,一旦失业,温饱将成为最大问题,所以他们对应的是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受到威胁。帕亚拉项目的群体事件的涉事雇员由于看到同伴的坠亡,感到自己有着同样的安全风险,所以他们对应的是次底层的安全需求受到威胁。整体情况有可能是按照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的因素逐渐递增。
  综合以上分析,导致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逐渐明朗,可以设为以下两个假设:
  (1)假设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受到威胁是导致孟加拉工程项目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   (2)对应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顺序,造成工程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力因素从高到底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二、数据
  通过事件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在各网络媒体及引擎搜索“Bangladesh+Group conflict、fight、mass Brawl、protes、mass inciden、construction worker protest”等关键词,共收集 2013 年至 2020 年 5月期间,孟加拉国工程项目相关群体性冲突事件 17 件,具体情况如下:①生理需求受到威胁事件4件,占比23.5%;②安全需求受到威胁事件9件,占比53%;③社交需求受到威脅事件0件,占比0%;④尊重需求受到威胁事件3件,占比17.6%;⑤自我实现需求受到威胁事件1件,占比5.9%其中将宗教冲突和打架斗殴归属于尊重需求的威胁,将不公平待遇、腐败行为等也归属于尊重需求。
  三、导致群体事件的不同因素分析
  经过对2013年至2020年5月期间孟加拉国工程项目相关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数据整理可以发现,诱发群体冲突事件最多的原因为相关人员的安全需求受到威胁,再者是生理需求受到威胁,其次是尊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接着是自我实现需求的未满足,因为社交需求而导致的群体性冲突在样本中未发现,这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排序并不一致,以上情况表明在工程项目相关的群体性冲突案例中,人们更容易因为自己的安全需求受到威胁进而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相关的原因占到了引发群体事件的数量的100%,马斯洛需求被威胁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所以假设1成立;从数据来看不同需求受到威胁导致的孟加拉工程项目群体性事件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社交需求,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顺序相差较大,所以假设2不成立;
  四、结论
  在孟加拉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时刻威胁着各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推进,马斯洛的各个层次需求威胁是群体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造成工程群体事件的最大因素,并非由人们认为的由劳资纠纷、工作机会被剥夺等产生的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受到威胁,而是安全需求受到威胁,由此可见,工程项目为工人提供的安全工作环境尤为重要,工程对周边村民所产生的环境及生活威胁也是发生工程相关群体冲突事件的重要原因。企业可以参考由安全需求受威胁>生理需求受威胁>尊重需求受威胁>自我实现需求受威胁>社交需求受威胁的因素顺序来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规章制度来减少工程项目中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埃纳姆·哈桑.“一带一路”助力孟加拉国走得更远[N].人民网国际频道,2019-11-15.
  [2]UNB.孟加拉国建筑工地发生群体性暴力事件,1 名中国工人无辜丧生[N].搜狐网,2019-6-24.
  作者简介:崔进(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郑州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的高峰客流,会导致站台各候车区和列车各节车厢乘客数量不均匀的问题,利用车辆检测技术和PIS系统信息化处理、显示技术的优势,开发了PIS智能显示列车乘客拥挤度及温度系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拥挤度  分类号:U292  引 言  目前,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6条: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磁浮快线,共设车站114座、里程161.05公里,最高客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经历了初创、曲折、恢复、快速发展和全面推进五个时期,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探索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对今天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历程;重大意义  分类号:G521;D922.16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艰辛探索和科学总结,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施工企业不可能消除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产生源于项目垫资以及收款不及时,允许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但是长期的挤压的欠款,会造成资金紧张,坏账侵蚀利润,最终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形成为银行打工的尴尬局面,通过强化压减“三金”,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行质量,才能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关键词:“三金”压减内涵;重要性;压减渠道  分类号:F426.92
期刊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检验检测机构测量设备检定结果的计量确认过程,并以实例的方式对检定结果进行了计量确认过程解析,有助于检定结果计量确认在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检验检测机构;检定结果;计量确认;要求;计量特性   分类号:X924  计量确认是为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来源于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该标准第4条款“测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整体建筑工程所存在的现实建设得以进一步增强,而施工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具体的施工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应的工程测绘工作对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性影响。而前期基础性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当中,能将各类具体数据予以更加深入化的反映,使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以及生物安全管理模式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现实基础,使整体建筑施工质量获得有效的保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非遗社会创业企业的发展类别”这一核心研究问题展开,通过对四家企业的市场参与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不同发展类型。  关键词:社会创业;非遗;二元均衡  分类编号:J0  一、引言  在创业机会的实现过程中,会存在两大难题:一是“非遗”被开发过度,过于强调商业利益;二是“非遗”是国家支持的热点项目,地方扶持和政策保护导致“非遗”过度保护。社会创业模式的
期刊
摘要:在建设项目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控制,从而避免这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业也不例外。建筑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有限管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建筑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大举投资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这种环境一方面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企业必须增加成本的投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全面控制成本的关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意识淡薄、造价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流程成本管理缺乏、预算控制和成本动态控制存在问题。目前中国的建筑公司仍缺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由此也使得现代人对于建筑施工技术所具有的要求得以进一步的提升,需要使相应的工程施工的质量及效率得到充分的保证,并且需要使相应的项目在构建过程中能够符合环保的现实需求,因此,技术人员在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予以开发,相应的技术在构建过程中能够使施工对于环境的污染得以降低,并且能够使整体施工周期都有大幅度缩短,对
期刊
摘 要:火灾无情,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消防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严谨性和有效性成为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住宅、办公以及工厂等建筑物规模和数量越发庞大,在便利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隐患的出现几率。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消防防火监督检查工作,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消防防火;建筑物;监督检查;财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