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论证?
什么是论证?简单地说,就是有理有据地说明或回答某个复杂问题。在我国,最典型的示例是长江三峡工程的论证。该项目的论证可以说是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的,此后一直有人在不断论证着,直到1992年完成“可建”的报告为止,历经70多年。由此可见,一个复杂问题的论证,需经大量的调查研究,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
具体到武器论证,就是基于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把战场指挥者的策略、武器研究设计者的智慧和兵工生产制造者的技术融成一体,处理好微观与宏观、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作战需要与技术可能之间的矛盾的方案,从而提出新的武器研制方向,制定出每项武器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等工作,优化出人一机一环全系统、全寿命的装备体制。
武器科研论证的产生是技术复杂化的结果。现代武器论证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内在联系复杂,已经不是一两个诸葛亮式人物轻摇鹅毛扇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像19~20世纪初那样一个或几个能人研制出一种新武器,出现加特林、马克沁式的个人辉煌的概率越来越小了。科学论证是今后武器发展的必备、基础。
就武器方面来讲,其论证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发展武器装备政策研究;改进武器装备管理体制建议;查找未来战场需求,研究火力配置和武器发展方向;制订装备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装备体制;探讨新武器新原理的可能性;新式武器的立项、战技指标;评价武器性能指标的标准及设备的研制;现有武器的改进途径。
论证的性质
论证研究不同于工程研制,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论证研究的目的是认识客观规律;而工程研制的目的是运用客观规律;论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而工程研制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做;论证研究的对象是立项与否和对项目的要求,而工程研制的对象是新产品和新方法;论证研究的成果形式为软件——论文和文件,而工程研制的成果形式是硬件——图纸和样品;论证研究的成果在短期内难以判断优劣,工程研制的成果则比较容易分出优劣;论证研究的可监控性比较难,而工程研制的监控相对容易;从事论证研究需要通才,而从事工程研制需要专业人才;论证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宏观,而工程研制涉及的领域专门、精深。
研制新武器是创造性劳动,而论证是创造性劳动的方向制定,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论证是综合性强的交叉性科学,武器的论证需要战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及各类技术之间的交叉知识。简单的问题,只需智者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复杂的问题牵扯因素很多,不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不经过必要的探索试验,不经过科学的论证,容易造成抉择失误。武器开发中重要问题之一是避免立项失误,为了自主创新,为了减少人才和资金的浪费,必须论证先行,回答好立项开发必要性、性能先进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和经济合理性等问题。
真正的论证需要对武器专业知识和使用经验有较深刻的认识,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战争的考验。世界上公认苏联的武器论证工作做得较好,这与他们的许多论证人员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从军经历有关。
人们主观愿望总是想出现“理想武器”,质量轻,威力大,精度高,价格低,寿命长,可靠性好,但总是受到种种矛盾制约,最终形成的武器都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一种武器只能解决一两个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只能兼顾。因此,论证报告要提供多个方案,以便决策层筛选。
论证机构是支持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充当决策部门的事前诸葛亮。其工作职责是促进利最大而弊最小的方案出台。对领导机关的论证服务,既要满足长期性固定论证任务要求,又要满足临时性突击论证任务要求。
论证成果是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通过资料分析、调查研究、理论钻研、分析计算、试验探索、原理性样品研制等活动所提出的论证报告、专著、原理样机等。因之论证的成果形式是以软件为主的建议和方案,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论证属于软科学。但论证是硬件的基础,其作用和影响往往是难以估量的。软件是方向性问题,方向错误越大,科研工作损失越大。论证成果一般难以短期见效,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看效果,而且论证成果的价值也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论证成果不易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因此,论证工作需要无名英雄,要有不为名不为利的献身精神。
论证中需要注意的的问题
论证分析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论证是定量论证的前导,定量论证是定性论证的精确化。论证的理论分析常常要以原理性试验、系统仿真和方案比较试验来证实。论证数据要准确,不宜使用“大约”、“可能”之类的词语。
复杂的论证要利用好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是确定目标体系,找出达标最佳途径;信息论是收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分析信息和输出预测信息;系统论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研究系统与外界、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随时间、随条件变化的动态的全过程。三论不仅横贯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内部,也横贯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论证工作必须独立思考,提出公正见解,敢于实事求是,敢于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不能迎合领导意向,更不宜投其所好,把论证变成印证。好的论证要言之有据,答之有理,能说出别人讲不出的道理,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方案,而且要经得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质疑。
论证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搞无责论证。提出咨询的意见要对历史负责,要经得起时间检验,不能只顾短期而不顾长远,只顾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不要受直接的或间接的私利驱使,避免先定调后找论据,失去了客观性,使论证成为争项目争资金的拐棍,更不能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技术“托儿”!
论证人员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因为论证工作是可监督性差的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不能靠监督,靠体力劳动那样度量性验收(如体力劳动让你挖1m3的坑,就不是0.9m3)。论证人员不能只满足于应付指令性任务,否则就会缺乏论证生气,不能将被动化为主动。
论证工作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既善于纵向思考,也善于横向思考,还应逆向思考、跳跃思考。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争论可以促进问题的探讨深入,经得起提问是论证的所需。论证结论问不倒的,才算有说服力。
论证报告的撰写要有说服力。不管问题如何深奥,计算如何复杂,都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使外行人也能明确要害。再好的论证,别人看不懂,等于废话一堆。
编辑/曾振宇
什么是论证?简单地说,就是有理有据地说明或回答某个复杂问题。在我国,最典型的示例是长江三峡工程的论证。该项目的论证可以说是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的,此后一直有人在不断论证着,直到1992年完成“可建”的报告为止,历经70多年。由此可见,一个复杂问题的论证,需经大量的调查研究,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
具体到武器论证,就是基于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把战场指挥者的策略、武器研究设计者的智慧和兵工生产制造者的技术融成一体,处理好微观与宏观、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作战需要与技术可能之间的矛盾的方案,从而提出新的武器研制方向,制定出每项武器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等工作,优化出人一机一环全系统、全寿命的装备体制。
武器科研论证的产生是技术复杂化的结果。现代武器论证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内在联系复杂,已经不是一两个诸葛亮式人物轻摇鹅毛扇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像19~20世纪初那样一个或几个能人研制出一种新武器,出现加特林、马克沁式的个人辉煌的概率越来越小了。科学论证是今后武器发展的必备、基础。
就武器方面来讲,其论证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发展武器装备政策研究;改进武器装备管理体制建议;查找未来战场需求,研究火力配置和武器发展方向;制订装备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装备体制;探讨新武器新原理的可能性;新式武器的立项、战技指标;评价武器性能指标的标准及设备的研制;现有武器的改进途径。
论证的性质
论证研究不同于工程研制,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论证研究的目的是认识客观规律;而工程研制的目的是运用客观规律;论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而工程研制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做;论证研究的对象是立项与否和对项目的要求,而工程研制的对象是新产品和新方法;论证研究的成果形式为软件——论文和文件,而工程研制的成果形式是硬件——图纸和样品;论证研究的成果在短期内难以判断优劣,工程研制的成果则比较容易分出优劣;论证研究的可监控性比较难,而工程研制的监控相对容易;从事论证研究需要通才,而从事工程研制需要专业人才;论证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宏观,而工程研制涉及的领域专门、精深。
研制新武器是创造性劳动,而论证是创造性劳动的方向制定,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论证是综合性强的交叉性科学,武器的论证需要战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及各类技术之间的交叉知识。简单的问题,只需智者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复杂的问题牵扯因素很多,不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不经过必要的探索试验,不经过科学的论证,容易造成抉择失误。武器开发中重要问题之一是避免立项失误,为了自主创新,为了减少人才和资金的浪费,必须论证先行,回答好立项开发必要性、性能先进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和经济合理性等问题。
真正的论证需要对武器专业知识和使用经验有较深刻的认识,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战争的考验。世界上公认苏联的武器论证工作做得较好,这与他们的许多论证人员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从军经历有关。
人们主观愿望总是想出现“理想武器”,质量轻,威力大,精度高,价格低,寿命长,可靠性好,但总是受到种种矛盾制约,最终形成的武器都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一种武器只能解决一两个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只能兼顾。因此,论证报告要提供多个方案,以便决策层筛选。
论证机构是支持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充当决策部门的事前诸葛亮。其工作职责是促进利最大而弊最小的方案出台。对领导机关的论证服务,既要满足长期性固定论证任务要求,又要满足临时性突击论证任务要求。
论证成果是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通过资料分析、调查研究、理论钻研、分析计算、试验探索、原理性样品研制等活动所提出的论证报告、专著、原理样机等。因之论证的成果形式是以软件为主的建议和方案,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产品,论证属于软科学。但论证是硬件的基础,其作用和影响往往是难以估量的。软件是方向性问题,方向错误越大,科研工作损失越大。论证成果一般难以短期见效,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看效果,而且论证成果的价值也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论证成果不易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因此,论证工作需要无名英雄,要有不为名不为利的献身精神。
论证中需要注意的的问题
论证分析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论证是定量论证的前导,定量论证是定性论证的精确化。论证的理论分析常常要以原理性试验、系统仿真和方案比较试验来证实。论证数据要准确,不宜使用“大约”、“可能”之类的词语。
复杂的论证要利用好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是确定目标体系,找出达标最佳途径;信息论是收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分析信息和输出预测信息;系统论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研究系统与外界、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随时间、随条件变化的动态的全过程。三论不仅横贯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内部,也横贯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论证工作必须独立思考,提出公正见解,敢于实事求是,敢于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不能迎合领导意向,更不宜投其所好,把论证变成印证。好的论证要言之有据,答之有理,能说出别人讲不出的道理,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方案,而且要经得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质疑。
论证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搞无责论证。提出咨询的意见要对历史负责,要经得起时间检验,不能只顾短期而不顾长远,只顾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不要受直接的或间接的私利驱使,避免先定调后找论据,失去了客观性,使论证成为争项目争资金的拐棍,更不能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技术“托儿”!
论证人员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因为论证工作是可监督性差的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不能靠监督,靠体力劳动那样度量性验收(如体力劳动让你挖1m3的坑,就不是0.9m3)。论证人员不能只满足于应付指令性任务,否则就会缺乏论证生气,不能将被动化为主动。
论证工作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既善于纵向思考,也善于横向思考,还应逆向思考、跳跃思考。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争论可以促进问题的探讨深入,经得起提问是论证的所需。论证结论问不倒的,才算有说服力。
论证报告的撰写要有说服力。不管问题如何深奥,计算如何复杂,都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使外行人也能明确要害。再好的论证,别人看不懂,等于废话一堆。
编辑/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