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化学课程形成的素养,是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化学文化涵盖了科学的研究精神、方法、态度及思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对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十八大报告中 “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的明确化,体现了学生全部素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自 2014 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中被提出后,它就开始渗透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进行具体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在化学学科这一领域中的体现,它表明了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所能培养的独特素养。
一、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以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到352 篇文献,其中 2015-2016 年间因学科素养初步提出且尚未完善,学者们对其的研究多停留在表层研究; 2017-2018 年间因学科素养的完全制定与提出,学者们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这些文献,发现目前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本身的研究,如对素养的内涵、特点、构成及各国素养的比较等的研究;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理论方向的研究,如对素养下课程开发、试题变革、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的研究;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方向的研究,如对素养落实、培养策略、实例教学等的研究。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二、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从人类早期有意识地运用火、炼丹、冶炼金属、烧制陶器开始,化学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几千年的积淀,化学文化不断成长、发展、完善,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智慧。狭义的化学文化是指:化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等。广义的化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化学家、化学史、化学美、化学教育、化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化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化学文化所具有的化学语言之美、微观结构之奇、科学探索之执、实验探究之妙、物质合成之彩……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独特魅力。同时,化学与材料、化学与医药、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命的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充分显示着现代化学的超凡作用。
三、从传播文化的视角构建课堂、设计教学
教学是什么?是传播文化。当今大多数初三化学课堂深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弥漫着“应试教育”的气息: “教为主导”覆盖了“学为主体”, “精讲精练”替代了“实验探究”……如此教学行为,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做题机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看不到学习对自我成长的终身意义。作为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宽阔的视野,将文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传播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角度来构建课堂、设计教学,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合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体会形象教学与抽象结论,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标。
四、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师化学文化素养
将化学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文化内涵,这一设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深入理解文本,挖掘化学文化素材。基于教材文本的充分认识是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摒弃教教材,实现借助教材育人,首先需要对教材基本内容充分认识和对教材内涵深刻理解,同时挖掘教材背后的文化生长点,作为丰富课堂、展开教学、深入学习的切入点。如:沪教版第一章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材第14页拓宽视野栏目“空气成分的发现”出现了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三位著名化学家的肖像,教材虽无具体介绍,但化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深刻理解三位科学家在空气成分研究方面的探索过程以及对化学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将化学家、化学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
2.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化学。我国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医药文化、炼丹术、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充分挖掘与教学知识有关的化学文化素材,这些素材包括相关的化学史、化学家故事、传统文学或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内容,科技前沿的化学发展,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等等。
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什么?有四个选项:A四氧化三铁,B氧化铜,C硫化汞,D硫化铜。答案是C硫化汞。《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8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 “本色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 “青矾”的主要成分为绿矾。
3.关注化学科技前沿。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教师是面向未来的职业。科技迅猛发展,文化的渐进性、时代性要求教师在挖掘素材时能够古今贯通、与时俱进,从元素名称感悟汉字的神奇,从人类营养物质感叹中国饮食文化,从微观结构感慨科技的不断进步……要让学生清晰地感受今天的化学发展。
4.广泛涉猎,关注生活化学。化学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清楚地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科学地解释生活中、生命中的化学,既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又需要化学教师广泛涉猎,教师的视野只有跨越化学才能回归化学。
如:珠宝与化学
名称 成分 矿物学名 硬度
钻石 碳(C) 金刚石 10
宝石 氧化铝(Al 2 O 3 ) 刚玉 9
玛瑙 二氧化硅
水晶 二氧化硅
珍珠 碳酸钙及少量有机物
五、讲究化学文化的融合与融入
化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将所挖掘出的素材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形式,凝练成简单直白的语句,融入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既不能是突兀而出的对生说教,也不能是哗众取宠式的无益论述,而应该如“润物无声”的细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三年级才开设的科目,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化学的新奇感和学习热情,从好奇到感兴趣,进而发展成远大的理想和志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化学实验装置之美、实验现象之丽、物质性质之奇、生活常识之实用等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
总之,注重以化學文化引领化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弛.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65-69.
[2]王通学.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人文化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0(S1):225.
[3]赵立勇.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应用[J].成才之路,2009(18):54.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十八大报告中 “立德树人”教育政策的明确化,体现了学生全部素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自 2014 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中被提出后,它就开始渗透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进行具体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在化学学科这一领域中的体现,它表明了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所能培养的独特素养。
一、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以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共搜索到352 篇文献,其中 2015-2016 年间因学科素养初步提出且尚未完善,学者们对其的研究多停留在表层研究; 2017-2018 年间因学科素养的完全制定与提出,学者们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这些文献,发现目前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本身的研究,如对素养的内涵、特点、构成及各国素养的比较等的研究;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理论方向的研究,如对素养下课程开发、试题变革、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的研究; 一类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方向的研究,如对素养落实、培养策略、实例教学等的研究。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二、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从人类早期有意识地运用火、炼丹、冶炼金属、烧制陶器开始,化学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几千年的积淀,化学文化不断成长、发展、完善,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智慧。狭义的化学文化是指:化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等。广义的化学文化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化学家、化学史、化学美、化学教育、化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化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化学文化所具有的化学语言之美、微观结构之奇、科学探索之执、实验探究之妙、物质合成之彩……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独特魅力。同时,化学与材料、化学与医药、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命的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充分显示着现代化学的超凡作用。
三、从传播文化的视角构建课堂、设计教学
教学是什么?是传播文化。当今大多数初三化学课堂深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弥漫着“应试教育”的气息: “教为主导”覆盖了“学为主体”, “精讲精练”替代了“实验探究”……如此教学行为,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做题机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看不到学习对自我成长的终身意义。作为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宽阔的视野,将文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传播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角度来构建课堂、设计教学,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融合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体会形象教学与抽象结论,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标。
四、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师化学文化素养
将化学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求真求实的科学品质、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文化内涵,这一设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深入理解文本,挖掘化学文化素材。基于教材文本的充分认识是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摒弃教教材,实现借助教材育人,首先需要对教材基本内容充分认识和对教材内涵深刻理解,同时挖掘教材背后的文化生长点,作为丰富课堂、展开教学、深入学习的切入点。如:沪教版第一章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材第14页拓宽视野栏目“空气成分的发现”出现了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三位著名化学家的肖像,教材虽无具体介绍,但化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深刻理解三位科学家在空气成分研究方面的探索过程以及对化学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将化学家、化学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
2.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化学。我国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医药文化、炼丹术、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构成了我国丰富的古代化学史。我们要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充分挖掘与教学知识有关的化学文化素材,这些素材包括相关的化学史、化学家故事、传统文学或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内容,科技前沿的化学发展,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等等。
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什么?有四个选项:A四氧化三铁,B氧化铜,C硫化汞,D硫化铜。答案是C硫化汞。《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8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 “本色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 “青矾”的主要成分为绿矾。
3.关注化学科技前沿。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教师是面向未来的职业。科技迅猛发展,文化的渐进性、时代性要求教师在挖掘素材时能够古今贯通、与时俱进,从元素名称感悟汉字的神奇,从人类营养物质感叹中国饮食文化,从微观结构感慨科技的不断进步……要让学生清晰地感受今天的化学发展。
4.广泛涉猎,关注生活化学。化学渗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清楚地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科学地解释生活中、生命中的化学,既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又需要化学教师广泛涉猎,教师的视野只有跨越化学才能回归化学。
如:珠宝与化学
名称 成分 矿物学名 硬度
钻石 碳(C) 金刚石 10
宝石 氧化铝(Al 2 O 3 ) 刚玉 9
玛瑙 二氧化硅
水晶 二氧化硅
珍珠 碳酸钙及少量有机物
五、讲究化学文化的融合与融入
化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将所挖掘出的素材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形式,凝练成简单直白的语句,融入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既不能是突兀而出的对生说教,也不能是哗众取宠式的无益论述,而应该如“润物无声”的细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三年级才开设的科目,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化学的新奇感和学习热情,从好奇到感兴趣,进而发展成远大的理想和志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化学实验装置之美、实验现象之丽、物质性质之奇、生活常识之实用等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
总之,注重以化學文化引领化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弛.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65-69.
[2]王通学.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人文化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0(S1):225.
[3]赵立勇.浅谈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应用[J].成才之路,2009(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