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实践思考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学科素养的养成是现阶段生物学科教学的热点之一,我们通过实践,思考了一些养成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方法,并归纳和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对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认知
  长期以来,生物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所得到的重视和关注不足,在很多学校和教师看来,它属于“知识‘小学科’”“皮肤科”,很多学校只是由于教学的督查不得不上,师资、精力等投入严重不足。
  (一)对生物学科课程与学科素养的认知
  当前,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中、高考改革引起了中小学课程的颠覆性变革。这一变革的关键在于学科教学学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落脚点在课堂教学。当下的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已进入3.0时代,不再是过去的教材上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文本含义。
  所以,我们开始认识到学科课程建设急需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要对学科课程实施的方式和路径进行思考与改进。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得到逐步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课走班等课程实施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课程的实施仍存在着千篇一律,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体验仍然是被动、封闭、单一的,缺乏聚焦问题解决的跨学科、项目式、探究性学习。
  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课堂需要一种开放性的大阅读,要促使学生升成大阅历,要有德育与学科的融合,有学科与动手实践的融合,有学科与生涯规划指导的融合,有心理调整与学科兴趣的融合,有认知与时间创造的融合,有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生物学科本身来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旨在通过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培养理性思维,养成科学探究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会责任感。而这些学科素养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来实现生物认知、自然感受和环境意识。
  基于这样的学科认知,我们开始了学科实践的思考与规划,千方百计地改变那种仅在教室里在显微镜下观察几片葱叶、几条小鱼、几只青蛙标本的模式,让教学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观察发现、参与创新中寻找新路径。
  (二)对生物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的认知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对学生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对于学校来说,要细化到学科教学中来,要强化学科的育人功能。这既是为了新时期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也是应对国家中高考改革的需要。在做好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发挥好育人功能,在强调学科育人的同时,要强调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养深厚,学生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学校的学科教学一定要超过学科,站在更高位看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进而建立自己的学科思想。学科教师如果没有学科思想,就很难站在高位去引领学生探究学科知识到底有什么价值,更解决不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題。
  学科教学并不是学科知识的本身,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学科育人,在于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育源于生活、始于实践。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每一位学科教师都要抓住生活中的素材,把握生活中教育的契机,让教育和生活真正地成为一体,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二、对生物学科教学与实践拓展的践行
  学生社会生活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他们不断向前、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原动力。基于这个规律,我们在生物学科教学与实践拓展中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走出教室
  我们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学生走出校园,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中学习。例如,结合24节气中的“芒种”,我们安排学生到辽宁省境内的一些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制药与科学技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中医学院等)实地接受教育、教学、实训,并在示范基地“美罗药业”进行了社会实践。我们还安排学生前往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旅顺“汇美园艺”,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羊驼、孔雀、火鸡、马、狗、猪、羊、藏獒、兔子、鸽子、猴子等十几种憨态可掬、异常可爱的动物逐一映入学生的眼帘,学生真正地近距离接触了这些在教材中需要学习的动物,并在驯养员的讲解下了解了各种动物食性、生活习性。在“鱼菜共生”展示棚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了解了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可以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的复合耕作体系,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如此完美的生态共生,对学生而言,是在教室和学校所不能亲身感受到的,实践与学习并行,让他们受益匪浅。
  “农、天下之大本也”。学生还观看和使用了一些简单的农具,如“模拟挖掘机”“模拟播种机”等。他们从那些看似简陋、原始,使用起来却简单易行的小机械中,感悟到了蕴含在劳动之中的智慧。
  为了进一步创新学科教学,我们还利用高校资源,把学生带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生命学院,参观了辽宁省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院七鳃鳗研究中心、生物标本馆及辽宁省科普基地、动植物生理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使学生了解了Delta Vision OMXTM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恒温光照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细胞培养箱及真空干燥箱等仪器的使用说明内容;并且接收了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学生亲手制作的叶脉标本、蟾蜍骨骼标本及螃蟹标本等。
  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地与生物学科领域高精尖的人才进行互动,个别学生也表达出了想进一步深造生物学专业的渴望。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涯规划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此次活动,全体师生收获颇丰、满载而归、意犹未尽,也为将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困惑,引领学生顺利、健康的度过略显懵懂的青春期,我们开展了课外实践活动,将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外聘心理学专家,为全体学生做了一次“初中生青春期心理讲堂”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了基础和铺垫。   (二)跨学科联动
  学科课程从来就不是孤立和单一的,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永远存在。因此,单一的学科实践,达不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所以,让学科课堂教学从自然实践、阅读大自然、生涯引领开始,学生才能真正具备适应其终生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生物组和语文组教师共同合作,带着学生踏上了探索自然的奥妙之旅——参观大连市自然博物馆。用拓展学科课堂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入自然,以跨学科深度整合的方式,策划学生到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自然、建立兴趣,以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参观之前,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学案,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让学生带着思考与期待,开启了探索和求知的旅途。
  同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开放日,也是我们学科的学习日,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学科联合行动,共同通过学科拓展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兴趣,发现科学,引领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在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的学科实践又开启了新的项目,我们把大连市自然博物馆“搬”到了学校。 “石头记”中,几百件带有历史地质标痕的石头标本、生化标本,在学校的展室里进行展览,让学生大开眼界。学生一边听专家讲解,临摹作画,一边参与标本制作,忙得“不亦乐乎”。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还与大连市自然博物馆签约了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开放式合作项目。
  (三)建立综合活动机制
  人的一切创造都源于兴趣、起于梦想、给予素养,如果能沟通学科之外的拓展实践,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搭建一个梯子,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认知、科学梦想和创造,这将不负我们作为教师的初心。
  2018年,我们发现了一个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世界级活动“环球自然日”。“环球自然日”也叫“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是由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Behring Global Educational Foundation)创始人兼主席肯尼斯·贝林(Kenneth .E .Behring)先生于2012年在中国发起的,是一项旨在激发中小學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的课外科普教育活动。这项活动是一个对所有学生和教师开放,不分民族、性别、宗教、经济状况的公益性科普教育项目,也是一项旨在推动青少年自然科学学习热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活动。它的特色之一是具有年度主题的STEAM学习项目。每年的主题都围绕自然科学,涉及生物、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等。活动目标是围绕年度主题通过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等手段,来提升学生探究、表达、交流、自信、团队合作等能力。参赛团队根据选题,可选择“展览”和“表演”两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并独立完成展览类项目的设计创作或表演类项目的创作编排。科普绘画赛与新增的故事播讲赛分别是以“绘画”“讲故事”的形式开展,科普绘画赛旨在为热爱自然、喜好绘画的青少年构建一个亲近、了解、爱护自然,增长自然科学知识的平台。师生可以以个人组或团队组的形式参加。此外,还设置了“故事播讲赛”,旨在开拓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求知欲、加强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文字欣赏水平,演讲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成立了由初中生物组为主体,联合英语、物理、地理、美术等学科组队,共同开启了“环球自然日”活动。这项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坚持不懈、耐心探索的意志。兴趣是组建团队的前提,所以,我们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去寻找作品选题。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最终的归宿,每一个人对待自然就像初生的婴孩对待母亲一样。对自然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我们也倡导学生要敬畏生命、热爱自然,以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的理性精神去学习科学知识,鼓励学生以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带动家庭、维护自然、保护自然。
  令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引导,从年度主题所赋予的思考角度去审视,学生就会发现一个“新世界”。如果说“自然规律”是枚硬币,那预见性与不可预测性就像是这个硬币的正反面。同时,学生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合作、选择、策划能力得以很好的锻炼培养,对其一生的生涯规划都是引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感到学科教育大有文章,知识源于生活,应该回归生活;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既应在实践中;素养源于实践,学科整合更符合立德树人。因此,立德树人框架下的学科素养的养成,理应源于学科实践的大课堂。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故乡》与《微神》分别是鲁迅和老舍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两位文学大师参照自身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对于过往青春年华的美好感情的追忆之作。将它们进行互文性解读,会发现在创作上它们有着相似的叙事策略、文本设置以及诗意的写作风格,体现出鲁迅和老舍对于真情、青春与文学的相近理解。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方社会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高潮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文学不管是文艺思想还是创作技巧,都是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本文为了探究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特点,主要对文学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摘要: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在教学研究中,对异域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要有敏感性,对本土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有前瞻性,要积极接纳翻转课堂并理性地分析和思考,促使其校本化,让其与原有的校本课堂实现对接。基于上述要求的课题实践中,要选择研究突破的重难点,采取相应措施,实现课题目标,并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在的优质教育。  关键词
当下,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已完成一轮.期间,语文教师一边参加关于新教材的各级培训,一边在教学实践中感知、研究、挖掘其区别于过去教材的“新”特点,应该说大部分教师
期刊
《四世同堂》是老舍反思抗战文学得失后的文化审视“回归”;《长河》改变了沈从文“爱、神、美”三位一体的文化书写。这两部作品既是作家寻求民族未来的“文化探寻方案”,又属于他们各自“文化书写”世界的一环,由此说开去,不仅窥见其文化审视或理想文化的书写历程,而且凸显了在民族危机背景下作品深沉的力量,展现了作家力求重振民族精神、再造民族灵魂重任的历史担当。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一般被理解为美国南方中产阶级家庭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的一部悲剧;而本文则运用解构主义视角,对该剧进行重读。通过探讨人物的多重属性,解构现实与幻觉之间的二元对立,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挖掘出其悲剧结局开放式的可能性,呈现该剧鼓舞人心的力量。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之一。西里尔蒙古文文献是以西里尔字母作为蒙古语标记文字的知识载体,在内蒙古地区高校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收藏。实现西里尔蒙古文文献自动化编目及更大范围共享是充分利用西里尔蒙古文文献并实现其更大价值的途径。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蒙两国交流不断增强,实现西里尔蒙古文文献的知识共享为研究蒙古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提供了文献信息保障,同时也对中蒙两国的不断深入交流与合作有着特殊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西里尔蒙古文文献编目概况,提
小学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在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需适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聚力“双元素”、重视“
铁凝在其早期小说《哦,香雪》中,展现了对听觉叙事的生动书写。小说充满了声音景观,这些声音景观勾连起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内心的变动,使小说更具有内在逻辑性与真实性。探究小说中听觉叙事的独特意义,一方面,在声音帝国主义下展现了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变迁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听觉刺激呼唤起了香雪内心的萌动和觉醒,开启了八十年代的听觉叙事,进而也呼唤八十年代作为个体的人的觉醒。
在农村数学课堂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指依据对农村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业成绩、学习态度、作业质量、自主学习时间等的调查、分析,依据本地区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面向各层次的学生,从授课、作业、辅导、解题等方面入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创新力、思维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的教学策略。  我校是一所涉农街道初级中学,借读学生占70%以上。2017年,我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