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之浅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能反复再现而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同教学方法一样,千差万别,方法各异。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方法的应用更是千变万化,以下是我对科学课堂实验的认识。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各不相同,主要目的和作用如下:
  1.利用实验建立概念
  为使学生建立概念,首先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利用实验现象、现象变化过程获得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实验获得感性材料并进行理性加工,才能建立概念,深刻理解规律。小学生掌握的概念一般都是比较简单、具体的初级概括,这种初步的概念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才能得出。通过实验感知学习对象,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2.利用实验探索规律
  利用实验可以创造环境,使教师的引导、演示和学生的实验、讨论结合,有效发现、归纳、掌握自然规律。运用时,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分析学生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失时机地抓住问题,组织讨论和示范,使学生不断明确实验和观察的方向,达到探索自然规律的目的。
  3.利用实验发展思维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有序的,按照他们思维活动的认识规律设计、编制实验教学程序,可以诱导学生思维的正确发展。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能使思维按层次展开,按照思维发展由表及里,逐渐深化。
  4.利用实验培养技能
  儿童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是不能灌输的,只能通过实验、通过儿童自己动手才能培养。通过实验,儿童在动手中动脑,以动脑促动手,手脑结合,不仅了解怎样操作,而且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因此,利用实验是培养技能的有效的、基本的方法。
  5.利用实验发展能力
  小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实践的锻炼,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弄清事物间的矛盾,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认识自然的目的。只有在实践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才容易解决问题,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验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选择实验的建议
  老师在选择实验方法,设计、编制实验程序时,在具体操作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实验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实验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师生、生生信息交流和反馈,实验不能“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更好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这是选择实验方法的基础,也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保证。
  比如:在教学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一节内容时,不要直接老师讲解或者示范试验。学生已经有了测量重力的基础,这次可以开展诸葛会,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何测量一块泡沫在水里受到的浮力。有的学生想到在水里倒拉弹簧秤。老师不必急于否定或者拿出答案,而是肯定测重力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不太适合,很难测量,发动学生思考怎么不用在水里往下拉。经过引导,学生想到滑轮,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考虑和符合学生实际
  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逐渐加深拓展。对不同年级的实验,要注意阶段性,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学生估计过低或估计过高都不会达到良好效果,学生实际是选择实验方法的依据。
  测量泡沫塑料的浮力,老师采取的是让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是基于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准备。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偏弱,有时应该采取观察实验,老师做,学生观察。
  3.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实验方法的选择要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既获得知识,又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尤其应该注意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
  比如:四年级的《电》这个章节,老师要尽量多给孩子动手机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深入掌握电的流通性和电路的知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在一次次训练中,动作由笨拙变得灵活。
  4.掌握知识和激发兴趣相协调
  知识的掌握固然十分重要,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也十分可贵。科学的实验不仅承载知识的讲解功能,而且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他们乐于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探索的精神。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老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一粒浸泡过的小种子,一个小纸杯,一团餐巾纸,让学生带回家自己做植物发芽的实验,并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可以每天拍一张数码照片,一个星期后,大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事实证明,这样有效激发了三年级小学生的探索欲,一星期后,孩子们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5.开展有效的竞赛活动
  开展有效的竞赛活动,如:师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竞赛、实验创新作品展示活动、实验优秀论文评选、自制教具展评等活动,有效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表彰和奖励优胜者,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我认为在科学课堂上有必要引进各种示范观察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这必将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培养出未来的科学家。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以模块的形式来组织学科教材,新的组织形式意味着新的教学思维.教师如何把握模块进行备课,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概述形成性评价理论,提出形成性评价在电大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肯定形成性评价对电大英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溃疡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近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证实在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1].rn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所显示出来的美.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比拼人才、科技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改革成为是教育的大趋势,因此涌现出各种版本的教材,为教学活动提
高校办公室承担着为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校领导提供服务及参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等等职能,在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展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依照入院先后的不同顺序将其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