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儿童生命发展的地基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房子盖得越高,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稳。换句话说,地基坚固牢靠,房子才会矗立得久,不怕风吹雨打。反之,如果地基不牢固,那么房子就会摇摇欲坠。
  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的,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理解安全感并不难。就拿最基本的生活起居来说,我们必须知道脚下的土地是结实的,不会松动和坍塌,才敢放心地迈出脚步去走。我们知道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没有战乱没有暴动,我们没有生命危险,于是我们敢到外边去游逛办事。这种安全感是存在我们大脑潜意识中的,平常并不会浮现于意识层面,我们习以为常。
  但是如果我们缺乏这些最基本的安全系数,如果我们感觉脚下的路松松垮垮、随时可能塌陷,如果我们看到窗外乱七八糟、人们面目狰狞、争斗得你死我活,那我们绝对不敢迈步,不敢出门。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安全感好的儿童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对世界的诠释模式。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
  安全感充足,儿童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当这种安全系数高的“诠释模式”延伸到成年生活时,会赋予人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坚定的自我意识,对人生怀有积极向上的热情,确信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时时担心会被父母抛弃;他会牺牲自己的健康发展,压抑自己的真实内在,想方设法讨好父母,以获取父母的赞许和接纳,从而获取存在感。当这种安全感系数低的“诠释模式”延伸到成年生活时,会令人时时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自我评价依赖于外界的反应,缺乏内心力量。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在2012年出版的译著《无条件养育》中说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而判断我们是否无条件地爱孩子,则有这样一个准绳: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真正做到无条件的爱,是一件比较困难也比较复杂的事情,也不可能在这样简短的语言里阐述全面,这里仅仅提出几条家长平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无条件接纳上苍送给我们的孩子,而不是试图打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孩子。
  2.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3.不批评、责备、惩罚、奖励孩子,而是倾听、理解、支持孩子。
  4.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比如,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5.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允许孩子拥有与我们不同的观点。
  6.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无条件的爱≠骄纵溺爱和放任自流)。
  7.修炼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因此,虽然我们说“给”孩子安全感,实际上,真正的工夫应该下在自己身上,增强我们自己的安全感。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安全感好不好呢?首先,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安全依恋的孩子不是没有分离焦虑,不是一下子独立不需要父母。如果一个幼齿儿童不在意父母去哪里了,妈妈走掉他都没反应,这不是安全感好,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来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则有以下的表现: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安全感是人类儿童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好比空中楼阁,也许看上去很不错,但却缺乏根基,不堪一击。甚至可以说,安全感是我们每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左右着我们全部的人际关系,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幸福指数。
  摘自小巫《接纳孩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编辑 李天骄)
其他文献
作者:许纪霖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中国现代性中的认同,显然具有与西方不同的方式、特征和表现,虽然在全球性的普世现代性过程之中,与西方共享个人、国家、道德、宗教等这些共同的观念,但其背后的意蕴与西方颇为迥异,即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从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又具有普遍现代性的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  本书以上述认识为基础,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并探寻了探寻
“一个海盗,一个偏执狂,一个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的IT领袖,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  他追求细节——“要把困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  他追求完美——“为了能在晚上睡个好觉,要在审美和质量上自始至终争取做到最好”:  他敢于创新——“不要让他人意见的噪音淹没你内心深处的声音,要有勇气听从内心和直觉的召唤”。  ——他就是苹果“教父”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逝世,享年56岁。乔
教育从小目标着手  “这个工作两头黑。”她每天早上7点前已经到校到岗,又直到深夜才能回家。朋友圈里,一句简单的话,一张夜幕下校园的照片,记录了吴招红寻常工作的一天。  就城南小学这所超过五千人的特大型小学来说,一个年级就有十几个班,相当于一所普通规模的小学,这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整个仁怀市没有可借鉴的案例下,城南小学创造性地提出了“段部捆绑式”管理体制。  “根据每个学段的特点,我们把
Q:我是一名高中学生,入校以来没多久我就成了班里的隐形人。我从来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从不在下课后和同学们一起玩。其实,原本的我不是这样的,有一次课堂演讲,紧张的我说不出话,一直都在冒汗。虽然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最后的结果却是在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中念的结结巴巴。从此以后,无论我回答问题还是演算习题,都会变得一塌糊涂,同学们渐渐不再和我玩。时间长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笨,难道我真的比别人差吗?  A
时隔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中依然浮现出那一抹贝加尔湖冰冷而深邃的蓝,以及那里面纯洁的白色影像。  在我的手指触到那间昏暗的酒吧的门的瞬间,眼前仍一遍遍回放着二十分钟前刚刚结束的葬礼。站在演讲台上致悼词的时候,我一直无法抑制自己不去看身旁的照片,那上面,克里琴科先生以他一如既往的平静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我,注视着聆听我缓缓吐出沉痛言语的人们。  “站在讲台上的您,是我看到的最高尚的身
Q蒙蒙是一个初一的女生,妈妈为她的教育问题很是头疼。因为女儿总是跟她对着干,让妈妈非常伤心。“我的女儿比同龄孩子早熟,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知道讲究吃穿了。一开始,我给她买的衣服她不喜欢,还冲我嚷嚷。我对她说,从小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不应该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她不说话,我以为她接受了。谁知后来,她虽然不再冲我嚷嚷,但却死活不肯穿我给她买的衣服。我不给她买她想要的衣服,她就借同学的穿。你说,这孩子
暑假了,身为小学老师的妻子总算清闲了。好哇,暑假的妻子这才成了真正的“闲妻”了。  不过,通过近来考察,我发现这闲妻工作“余毒”很深,好端端的暑假还不安生,总要整出什么幺蛾子。拿我女儿的话说,就是爱“作妖”。  你看,每个大清早,大概6点左右吧,她不好好睡安稳觉,愣是跑出去锻炼了。等她回来和我们一起填完肚子,接下来,她不是打开手机追剧就是拿出笔墨描描画画,要不就是练练毛笔字。  说到习字和作画,我
编者语: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心理问题,为了启迪家长们更好地与青少年孩子们沟通,本期,我们特地精心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心理危机的危害”、“学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措施”三个方面解疑答惑,孙启康女士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给我们做了一个系统透彻的介绍,希望对青少年朋友和家长们有所启发帮助,让祖国的明天走的更加美好顺利。  孙启康简历:  
“我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术”,即便是七年过去,那么多日夜,我也仍然记得十八岁时在许多位前辈面前说出这句话时,我稚嫩清脆的声音——这是我出发的原因,是我遵循的目标,是我追寻的归处。  未走上岗位就已知初心  2010年9月,我以高出所在院校130多分的成绩入读美术学专业。入校后,学院开启了第一届面向中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实验班的选拔。在面试的时候,一位和蔼的中年老师问我为什么想进实验班。我说“我想
而今,已是葛永慧站上讲台的第十九个年头,她做到了善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坚守做好教师的初心。  出生在农村的葛永慧,在父母的影响下,自小便有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小学五年级时,新来的班主任对全班孩子说道:“你们每一位同学都很优秀,多年以后你们都可以成才……”老师一番热情洋溢的发言,让全班孩子听得热血沸腾。自此,全班同学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对葛永慧而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