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怎么了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无聊的网络新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哗众取宠的,一类是跟风起哄的,一类是窥探隐私的。而真正的新闻是能开阔视野的,有道德良知的,有求实精神的。但是调查表明,无聊新闻的点击量却大大超过后者。
  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击360网页的搜索一栏,排在前几位的不是某明星的绯闻轶事,便是某局长被双规,滚动图片、弹出窗口、花边新闻无孔不入。网络新闻怎么了?
  互联网的时效性已将信息时代的我们送上一个十字路口,而网络新闻无疑是路口的指向标,可怕的是,网民大多选择了对庸俗新闻的了解,而与真正的新闻背道而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众传媒哗众取宠的心理。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是部分网络经营者故意将“爆炸性”新闻放在首页,加粗字体,放大边框,更有甚者,还为了夺人眼球,对新闻的内容添油加醋……试敢问,这样的新闻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一个人的视野很窄,新闻的世界很大,由于现在部分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太多的网络新闻已经脱离了扩大人们视野的轨道,而成了娱乐的工具。当然,传媒需要具备娱乐功能,但当其滑向低趣味、恶趣味时,便要悬崖勒马了。
  广大网民盲目跟风的心态。在网络世界获得的新闻,在现实世界大加传播以显示自己所知甚广,正是这样一种病态心理给了无聊新闻的传播者钻空子的机会。网民在浏览网络新闻时,也许本就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自然哪里人多往哪里钻。于是被人不断转发的都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不久前一段地铁中一女子裸体玩手机的视频被疯狂转发就是一例。人们在转发时,很少会有人产生让有关部门知道并来解决问题的心理,到最后,看裸体女却成了主要心态。这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吗?
  针对上述两个原因,我们要在网络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要保证两步:首先,网络新闻的提供者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起社会责任;其次,作为网民和普通受众的我们,应提高自身修养,有选择地浏览新闻。
  其实网络本不可怕。就近取譬,在鲁甸地震时,无论是在发布灾区消息、筹集捐款还是志愿者活动组织等方面,网络新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他诸 如农民工被拖欠了工资、某官员私吞教育经费这些消息,也是因为网民的群起宣传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促成了相关问题的迅速解决,可见,网络新闻如果走对了路,益处多多。
  作为十字路口的指向标,网络新闻的前景十分广阔,是否能让网络新闻充满正能量,这个答案掌握在这个时代中的我们每一个人手上。
  另辟蹊径
  本次作文还可以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即从新闻发布者和新闻接受者两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网络乱象的原因;也可以单从网络新闻发布者的角度人手,分析出现无聊新闻充斥的原因;还可以单从网络新闻接受者的角度入手,分析网民为什么热衷网上的无聊新闻,而不喜欢正面新闻。
  当然,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我”在网络新闻十字路口的彷徨与选择,亦未尝不可。
  (十堰一中闵长春老师荐评)
其他文献
资料 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逆天改命,成就一代宗师  儿时的梅兰芳喜欢趴在草丛里捉蛐蛐,追逐夏日里的蜻蜓。8岁那年,作为京剧世家的传人,学戏成了他没有选择的选择。  初到戏班的他资质平平,简单的四句老腔学了好几个小时还唱不下来。朱素云先生认为他不
期刊
踏上北上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闻到了一股陌生味,毕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居住的县城,可没想到这种陌生的滋味来得如此之快。  那里四川方言炸开了锅,这节车厢里大概都是重庆的乘客,不知是原本认识还是半路结识,他们操着浓重的“川音”聊得火热,没有谁注意到我这陌生人。于是在角落里坐罢,在热闹声里,我藏匿在另一个只有我的世界里,只有孤单与我相伴。  女乘务员站在车厢头,很白净,二十出头的年纪,相对瘦小的个子明显撑
期刊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沉静的音乐,我们可以在建筑中感受文化,了解艺术;可以聆听岁月,触摸过往;甚至能够分享建筑师的愉悦,感知他们的境界,探求未知的领域。所以,建筑是精彩的,也是丰厚的。  懂得欣赏建筑的人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个善感的灵魂,因为建筑本身永远都那么深奥。我们在建筑中发现美丽,在艺术中体味崇高,更在建筑师的独特智慧与执著追求中升华自我的人格,活出人生那隽永的魅力。  (一)  有一天
期刊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在秋风瑟瑟的季节,季鹰想念家乡的美味,便辞官归家。虽被人嘲笑心无大志,但他如此率性的回乡又何尝不是顺应本心,回归自我的洒脱之举呢?不愿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纠结挣扎,他只想在家乡鲈鱼莼菜的美味中找到自己依恋的味道。  中国人自古看重“根”文化,对故乡有着浓厚的情思。再豪放洒脱的游子在思及故乡时,一腔豪迈也会化作绕指柔情,思念如流水一般绵延不绝。而对故乡的认知,便是心中
期刊
炎黄子孙在当下中国人——至少是汉族人中——接受度很高,是流传极广的代称。  此外,炎黄子孙一词亦为大陆外的华人所认同,大陆媒体宣传港澳台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裔时,也尤为喜欢采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称呼。  虽然炎帝排名靠前,但是若论该传说的中心人物,那还是非黄帝莫属。黄帝被尊为全体华人的共祖,如今已根深蒂固。这种地位是否自古如此呢?  皇室血统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过,西周人认为最古的人是禹,
期刊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甚至可视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新年贴红对联,元宵挂红灯笼,新婚贴红囍字、穿红衣裳,生小孩送红蛋,等等,人们无不把红色当成喜庆吉祥的象征。上海世博会,中国人还以红色作为中国馆的颜色,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主色调。那么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就崇尚红色吗?  在古代,颜色被认为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颜色的改变,意味着政权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崇尚的颜色并不一样。  战国时期的阴阳
期刊
【原作亮相】  浓酒与淡茶  张俊俊  生活中,许多人酷爱浓酒,有的人却偏喜淡茶,两者是不是有优劣之分呢?  自古以来,因酒误事之人大有人在,而那三国之中的武将张飞自是其中典范。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而张飞便是那三义中的老三。在他跟随大哥刘备夺取天下之时,他可谓是勇猛无敌,为刘备阵下五虎将之一。但他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好酒如命,甚至在攻城野战之时他都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一次,张飞被命
期刊
在中国人看来,祖国饮食文化与中医、武术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独步天下。  博大首先体现于自然条件。中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因此食材类别极为多元。  第二个则在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传统观念。国人不但对食材选择百无禁忌,并且对每个可食部分都会以专门的烹饪方式予以利用。以物尽其用为典型特征之一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发育出来的?  “吃掉
期刊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虽然它伤痕累累,但从未沉没过,依然负重前行。真正的的强大,不是因为能一次次地逃避灾难,而是在每一次的灾难中,都能及时修复好自己的伤口。面对挫折的态度,决定因素是你生命的“强度”。  要求:选好角
期刊
【题目呈现】  请以“我的梦,中国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少年有梦,可以为民族之魂也。少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为活跃、最能创新的灵魂。故,任公先生如是结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我仰望未来的中国,希冀中国少年能自觉主动地传承中华民族绵延了五千年而风采依旧的优秀文化。民族文化是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