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匮乏的博大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看来,祖国饮食文化与中医、武术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独步天下。
  博大首先体现于自然条件。中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因此食材类别极为多元。
  第二个则在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传统观念。国人不但对食材选择百无禁忌,并且对每个可食部分都会以专门的烹饪方式予以利用。以物尽其用为典型特征之一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发育出来的?
  “吃掉所有动物的能力”
  1980年代初,哑剧《吃鸡爪》夸张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利用动物蛋白上的勤劳和机智。同期,央视台某生活栏目曾介绍各地如何利用鸡爪,脱颖而出的当然是一位精致的上海人。这位鸡爪爱好者的绝活,是把鸡脚腕后那几根细小的骨头啃咬干净后制作成牙签。
  在多数国家会遭歧视的鸡爪,在中国至少有制作成凤爪和煲汤两大烹饪类别。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绝对比例的猪身上,猪耳、猪蹄、猪尾都能被送进肠胃。同样是爱吃猪肉的德国人,他们除了肘子之外(肘子基本也只有一种做法),就只能做成香肠——而且猪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制成香肠。
  相信不少人应该能判断出来,中国人对食材,尤其是对动物性食物的充分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长期食物相对匮乏导致的。也因此,这种智慧似乎并不为中国之外的世界所欣赏。有本叫《不足挂齿的烹调法》的书,以略带嘲讽的口气介绍中国人拥有“几乎将所有的动物当作食物来吃的能力”。
  中国形成与其他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主要是在明清两代。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今日饮食文化的成型也是这个时期,对应起来,大致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点,向前后各拓展两个世纪。中世纪后欧洲人营养的大幅改善,由英国开始,再是低地国家,然后是今天的德国、法国。工业革命后速度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末已开始第二工业革命的国家,即使是温饱线上挣扎的穷人,也渐渐摆脱了土豆、玉米和薯类等高热量低营养的主食。而中国人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前,始终没有脱离靠高热量低营养食物果腹的生存境地。
  人类社会自进入农业文明后,扩大了提供热量的食物来源,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但蛋白质的摄入量却始终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
  周期性地达到生产力水平允许的人口极限,迫使中国人不断从生存环境中扩大食物来源,甚至植物性食物亦是如此,某些被中国人纳入食谱的植物,甚至有害健康。人类从进化中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不可口者多有害。
  人口密度决定怎么吃
  今日欧洲饮食文化中,熏肉、香肠种类之庞杂,也许是在制冷技术发明前,肉类就占据相当比例而催生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种肉类加工烹饪方式与中国相比,可谓时间和人力效率上的极端:欧洲是朝着节省人力、时间和燃料耗费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则是朝着耗费更多人力、时间和燃料的方式发展。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是我们熟悉的注重提高效率的工业化方向,而后者,通常称为“内卷化”。“内卷化”一词存在不同定义,这里的用法取自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的解读:
  因为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较早,人口很早就达到当时经济水平所能承受的上限,故宋代达到人口高峰后,技术和生产组织不再朝着节省人力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可让更多人“糊口”的方向发展——劳动力相比可提高效率的机械要便宜得多。
  自汉到宋以前,中国人口始终在7千万以下,宋代中国人口超过1亿,虽然蒙元入侵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但明代因为可提供高热量且易栽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引进,人口达到更高峰值,有专家甚至认为在满清入侵前曾达到2亿以上。
  而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上,人口密度从来不曾达到中国水准,在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减员前,欧洲人口密度较高的西南欧,其人口密度大约只有宋代中国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会对人们吃什么、如何吃有决定性影响。在欧洲,不但农业耕作始终大量使用大型牲畜,而且留有大量土地保持半耕半牧,而中国除耕牛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其他大型牲畜,牛如此重要,使得中国长期禁止屠宰耕牛。
  中国人对肉食的烹饪也带有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对肉类食物每一部分都以不同方式精细加工,其基础便是对人力极大程度的使用。猪耳、猪蹄等不易剔除表皮粗毛的部分,必须施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并辅以较高的工时。
  当然,为了吃到一口肉,对严重缺乏肉食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耗费多少人力都是值得的,人们对食物上愿意花费的人力、时间和精力,与其珍贵程度成正比。所以,只有食物尤其是肉类匮乏的人民,才会穷尽自己的才智,为了每一点点珍贵的肉食都变得可口,单独发明出更多的烹饪技术。
  当食物丰富之后
  由于肉食充分,欧洲的烹饪技术带有强烈的大口吃肉风格,即便是烹饪技术精湛的法国、意大利也是如此。而缺少肉食的中国人,自然会演化出小口吃肉的烹饪方式——只要是肉,都尽可能切分成小块,与各种配菜充分搭配,让有限的肉食提供更多的美味享受。相对而言,中国的烹饪较之肉类充足的饮食文化,油盐的口味都更重。
  随着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跨越式增长,传统中国式的耗费人力时间的烹饪方式正在逐渐消亡。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便于简单烹饪的肉,虽然内脏等部位依然被视为肉食,但家庭烹饪已越来越少选择它们作为食材。
  虽然买个猪头回家,用松脂甚至沥青拔毛火烫,再反复侍弄的技术,依然留存于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已至为罕见。继承中国传统复杂而琐碎烹饪技术的任务,被交给了餐馆。
  我们或许不免揣测,下一代中国人,将不会再视猪牛羊身上各个奇怪部分弄出来的菜为美食,而是变得像西方人一样,只接受“正经部分”口感均质、稳定的肉食。在肉类变得极大丰富时,以“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烹饪方式便不太合适了。
  (转载自“大象公会”)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眼里,爸爸李敖是个“狠”角色,甚至有些人用“痞气”来形容他,但我始终觉得爸爸的“痞气”是建立在他深厚学问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骂人,那么他可能是个历史学家;如果只骂人不读书,那么他可能是个流氓;而如果两者兼备,那他就是李敖。  与其他父女不同,我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在我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却深陷囹圄,无法为童年的我遮风挡雨。爸爸曾在《坐牢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书里写道:“我
期刊
所谓“散步”,就是随便走走,有时也说成“散散步”。  从运动的角度说,散步是最简单经济又最安全易行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身体,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而从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角度说,散步也可视为一种休息方式。所以现代辞书说,散步是一种“休息或锻炼身体的方式”。但这“随便走走”为何要叫“散步”?“散”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散步”最初叫“行散”,“散”是“散发”的意思,指一种借行走来散发药性的行为,与“五石
期刊
还在几个月前,我微博中的自我介绍还是“奔三中”,而现在,我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高三党”了。偶尔抬头看看教室前面挂的小黑板,蓦地发现,还有六个月我就要高考了,也就是说,我已经高三好几个月了。就这几个月,高三之味,不敢说尝尽,但真有一番体会。  怎么说呢?高三就像一杯清茗。首先,它看着像回事,貌似不错,一如茗之外貌典雅与香味清新。因为之前看过一些校园小说和一些文章,大多故事是发生在高三,所以对高三,之前
期刊
资料 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逆天改命,成就一代宗师  儿时的梅兰芳喜欢趴在草丛里捉蛐蛐,追逐夏日里的蜻蜓。8岁那年,作为京剧世家的传人,学戏成了他没有选择的选择。  初到戏班的他资质平平,简单的四句老腔学了好几个小时还唱不下来。朱素云先生认为他不
期刊
踏上北上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闻到了一股陌生味,毕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居住的县城,可没想到这种陌生的滋味来得如此之快。  那里四川方言炸开了锅,这节车厢里大概都是重庆的乘客,不知是原本认识还是半路结识,他们操着浓重的“川音”聊得火热,没有谁注意到我这陌生人。于是在角落里坐罢,在热闹声里,我藏匿在另一个只有我的世界里,只有孤单与我相伴。  女乘务员站在车厢头,很白净,二十出头的年纪,相对瘦小的个子明显撑
期刊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沉静的音乐,我们可以在建筑中感受文化,了解艺术;可以聆听岁月,触摸过往;甚至能够分享建筑师的愉悦,感知他们的境界,探求未知的领域。所以,建筑是精彩的,也是丰厚的。  懂得欣赏建筑的人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个善感的灵魂,因为建筑本身永远都那么深奥。我们在建筑中发现美丽,在艺术中体味崇高,更在建筑师的独特智慧与执著追求中升华自我的人格,活出人生那隽永的魅力。  (一)  有一天
期刊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在秋风瑟瑟的季节,季鹰想念家乡的美味,便辞官归家。虽被人嘲笑心无大志,但他如此率性的回乡又何尝不是顺应本心,回归自我的洒脱之举呢?不愿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纠结挣扎,他只想在家乡鲈鱼莼菜的美味中找到自己依恋的味道。  中国人自古看重“根”文化,对故乡有着浓厚的情思。再豪放洒脱的游子在思及故乡时,一腔豪迈也会化作绕指柔情,思念如流水一般绵延不绝。而对故乡的认知,便是心中
期刊
炎黄子孙在当下中国人——至少是汉族人中——接受度很高,是流传极广的代称。  此外,炎黄子孙一词亦为大陆外的华人所认同,大陆媒体宣传港澳台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裔时,也尤为喜欢采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称呼。  虽然炎帝排名靠前,但是若论该传说的中心人物,那还是非黄帝莫属。黄帝被尊为全体华人的共祖,如今已根深蒂固。这种地位是否自古如此呢?  皇室血统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过,西周人认为最古的人是禹,
期刊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甚至可视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新年贴红对联,元宵挂红灯笼,新婚贴红囍字、穿红衣裳,生小孩送红蛋,等等,人们无不把红色当成喜庆吉祥的象征。上海世博会,中国人还以红色作为中国馆的颜色,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主色调。那么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就崇尚红色吗?  在古代,颜色被认为是国家政权的象征,颜色的改变,意味着政权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崇尚的颜色并不一样。  战国时期的阴阳
期刊
【原作亮相】  浓酒与淡茶  张俊俊  生活中,许多人酷爱浓酒,有的人却偏喜淡茶,两者是不是有优劣之分呢?  自古以来,因酒误事之人大有人在,而那三国之中的武将张飞自是其中典范。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而张飞便是那三义中的老三。在他跟随大哥刘备夺取天下之时,他可谓是勇猛无敌,为刘备阵下五虎将之一。但他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好酒如命,甚至在攻城野战之时他都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一次,张飞被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