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解密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个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对考生分析、理解文意能力的综合考查。应对这一考点,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上。学会分析,又须从研究试题是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
  综观2007年十八份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 四川卷第10题B项(选文出自《元史·贺仁杰传》):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原文中写“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这里所谓“辞不许”,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答应,最终他收下了银两;如果我们联系后面的“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判断起来就容易了。
  2. 福建卷第7题A项[选文为《书博鸡者事》(节选)]:
  博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文中说博鸡者“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这个“下”是“服从、退让”的意思。高中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中有“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一句,其中的“下”就解释为“谦逊地对待”,可见A项背离了原意。
  3. 上海卷第23题A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选项错误理解了文中“文武之道一也”这句话(主要是句中的“道”与“一”),原文意思是“文、武的规律是相通的”,而非“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4. 上海卷第23题C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选项错误理解了“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主要是句中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大凡后世所说的文和武,只是个名称罢了”。
  
  二、夸大其词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1. 全国卷Ⅱ第10题B项(选文出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这一说法夸大其词,因为依据原文,当安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曾一度“姑息重荣不能诘”(即“姑息安重荣不加责问”)。
  2. 重庆卷第11题C项(选文出自《明史·李东阳传》):
  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原文只说“臣访之道路”(意思是“我在道路上询问”),那么选项中“各种意见”属夸大其词。事实上,李东阳是通过调查(主要是目睹)了解灾异情况的。
  
  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1. 全国卷Ⅰ第10题D项(选文出自《后汉书·宋均传》):
  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原文中写“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意思是说苛察之人自身可能廉洁守法,却也“巧黠刻削”、毒害百姓,而非“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命题人有意张冠李戴,设置陷阱。
  2. 全国卷新课标卷第6题C项(选文出自《新唐书·韦丹传》):
  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比照原文,并不是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内如数补还,应该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粮食,韦丹下令侵吞粮食的“权吏”们一月之内如数补还——相关原文为“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
  
  四、颠倒事实
  
  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1. 北京卷第10题D项(选文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淮南子·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D项的表述与文章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据。
  2. 辽宁卷第12题A项(选文为《冉氏烹狗记》):
  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原文中说得很清楚——“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而非“并不赞赏”。
  3. 湖南卷第12题B项(选文出自《韩非子新校注》):
  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不是作者所赞成的——文中说“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意思是“君主听取言论时欣赏说话人的口才,君主观察行动时赞赏他们远离实际,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讲话都深远阔大,行为也远离实际”),它不属于治国有“术”的表现。
  4. 广东卷第8题C项(选文为《聊斋志异·郭生》):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选项中“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与文意相悖,原文为“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5. 上海卷第23题D项(选文为《〈酌古论〉序》):
  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与原文“吾鄙人也,剑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相矛盾,作者明确表示“非其所习”、“又非所长”,即自己不擅文武。
  
  五、无中生有
  
  这种陷阱的设置,在高考中是常见的——干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1. 安徽卷第10题D项(选文为《古砚说》):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实际上,《古砚说》一文并没有谈到“仿古、造假的风气”,只是谈及“真好古”与“假好古”;另外,“体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也属无中生有。
  2. 江西卷第12题B项(选文为《催科》):
  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原文为“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这个“欲”是“想要”、“打算”的意思,显然“告到了官府”一说在文中是找不到依据的。
  
  六、偷梁换柱
  
  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这在高考中也是很常见的。
  1. 天津卷第14题D项(选文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错在“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选文中讲得明白——“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D项将“言辞”偷换为“事例”,添加上原文中没有的“类非而是”的“事例”,这样的理解和分析自然不准确。
  2. 湖北卷第12题C项(选文为《先祖事略》):
  颍川公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不合文意,原文的说法是“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迁教授颍川王府”。
  3. 浙江卷第14题B项(选文为《王定国诗集叙》):
  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本项错在“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表达的是报答“天子之恩”的愿望,本文作者苏轼并无微词;“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浅也”,即对自己“期人之浅”的行为感到遗憾。
  4. 江苏卷第10题A项(选文出自《三十国春秋》):
  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高进之十三岁……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说法有误,原文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也就是说,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的具体时间,原文并未涉及。所以正确的表述应是“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他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5. 山东卷第12题C项(选文出自《晋书·王戎列传》):
  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选项因果关系不当,“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本身相当牵强,不合常理;其实,王戎容貌憔悴是因“性至孝”——依据原文“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这一点不难判断。
  此外,命题人还可能“综合设误”,即在同一个选项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误法。
其他文献
现在高三的学弟学妹们也要开始选择辅导书了吧,在这里就我自己的情况说一下吧!放心好了,我不受任何委托,没做广告!  说语文吧,我的语文基本没买什么参考书,我觉得只要做好学校发的那些资料就可以。  然后数学,郑重推荐《中学教材全解》,我高一、高二都用它。我说的不是高三总复习那本,是高一、高二分册,非常详细,几乎什么题目都有了。我个人觉得高三那本大的总复习不适合我,有点儿难度,尤其不适合第一轮复习。  
期刊
一、访谈录类文本    金钱与教育(节选)——季羡杯教授访谈录    杨澜:有些人说,留学生之所以不回来,很多是因为那边的物质生活条件好,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在您做学生的那个时代,中国的生活水平和西欧比,那个差距比现在还要大,为什么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回来了呢?  李羡林:那时候差距不大。  杨澜:不大?  季羡林:为什么在国外?在国内一回国,“清华”、“北大”回国以后不能当教授,“北大”叫
期刊
阅读《在冬夜里歌唱的鱼》这篇文章,我们心中涌动的是一股浓浓的情,尽管是严寒的冬天,尽管是贫寒的家庭,但炖鱼的清香却弥漫了整个家庭、整个村落、整个冬天。那寒冷的冬天也因为人间的真情而变得格外温馨,变得更富色彩和意义。人世间温馨的情,在文中随着鱼的香味弥漫;一个感人至深的冬的故事,在作者心中成为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成为“我”向往善良、学会助人的启蒙。可以说,“涌动在其中的感人的情”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期刊
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说”,认为音乐本身没有情感属性,所谓“哀乐”、“喜乐”,是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其中。  易中天先生讲“声无哀乐说”时举《东方红》作为例子,说它改编自陕北民歌的《白马调》:“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呀,打鬼子我就顾不上……”神圣的《东方红》原来是一首普通情歌的翻版。  老诗人耿林莽由声音联想到色彩,他认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亮色调、暗色调,各自寄寓
期刊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牵动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无比的亲切,无比的温馨。作为对大枣和枣树怀有难以言传的挚爱之情的鲁西人,在异地他乡见到故乡的枣树,自然“倍感欣悦难得,心底时常为之窃喜不已”。  多年以来,窗外的那棵枣树陪伴作者走过了每个春夏秋冬,默默奉献着枣花的清香、大枣的甘甜和那蔽日的阴凉。那棵枣树似乎早已与作者心意相通,作者也“从内心深处深深地喜欢上爱上这棵枣树”。那棵枣树啊,已成为作者生活和
期刊
修辞手法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试说明》对这个考点作了明确的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正确运用”,指明了本考点的考查目的及方式,即用修辞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修辞格的辨别。因此,应当把着眼点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修辞手法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受到命题者的普遍青睐。它的突
期刊
《黄昏》是凝重的昏黄色的油画。  选择的物象是静态的古旧的黑色马车、整饬的宫墙、小山巅的亭子,色调昏黄、古朴,构图严整、厚重。这种色调和构图,恰如其分地制造出一种惆怅和怨抑的情调,令人有一种压抑感。  但静中仍然蕴含着运动和变化。开头一句就是这样的:“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而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本来属于听觉形象的马蹄声,巧妙地变化为视觉形象的白色小花,既透露出孤独又忧郁的情调,
期刊
云朵是天空的脚印  □佚名    对于天空来说,云朵是它的脚印,天空在村庄里走来走去,留下来的脚印挂在村庄上空。  在这个奇妙和温馨的地方,阳光永远不会热辣,因为它不忍心惊扰这样一个宁静的村庄,只是偷偷地躲在云朵的背后,好奇地瞅。那些云朵,像一只只翻飞的蝴蝶,静静地伏在村庄的上空,很安详,很甜美,很韵味……或许,在它们看来,这村庄就是一朵硕大的花儿,里面有吮吸不尽的蜜汁。有时候,飞机也来凑热闹,像
期刊
作文题目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一考生    妈妈,你曾站在桥头送我。那时我幼小,不忍心回头看你;那时我懂得我将长大,只有长大了,长得跟妈妈一样大了,才知道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我喊着,妈妈你回去吧。我没有转身,只因为你还是站在那。那是一座桥,桥下有流水,你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