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新闻是当前地面频道新闻的一大趋向。各地本土新闻基本上以民生新闻为主打,从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到安徽台《第一时间》;从成都台《成都全接触》到济南台《民情直通车》等,都在民生新闻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2004年开播的《民生大参考》栏目,开启了河南本土地面频道民生新闻之先河,并以迅速发展之势成就了一个频道的崛起。从2004年到2007年,河南电视台3频道完成了从民生新闻到民生频道的跨越,也实现了从民生视角到民生责任的品质升级。
民生视角:把新闻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个事物存在于多维空间,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模型。新闻也是这样,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含量。民生新闻首先是实现了新闻角度上的突破,一切从老百姓出发,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新闻。这种新闻视角就是民生视角。
民生频道的主打品牌栏目《民生大参考》,成功实践了民生视角的新闻探索。很多栏目的新闻是从事件出发,解读新闻的要素。而《民生大参考》所报道的新闻更多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在新闻中的利益和作用。这种民生化视角和民生化表达方式赢得了受众的认同。这也是民生新闻迅速为全国平面媒体所热宠的重要原因。《民生大参考》的成功实践,清晰地描绘出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变化。
民生态度:走到百姓生活中间
民生视角的变化,实际上是新闻态度的变化。民生新闻始终要求记者的新闻态度要忠实于老百姓,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做老百姓真正的贴心人,也就是要忠于实践宣传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民生态度是对老百姓的一种庄严承诺,也是对民生新闻记者的严格要求。态度决定高度,民生态度决定民生新闻的高度。
第一,要走到老百姓身边。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不能飘浮在生活表层,更不能高高在上,要沉下去,深入到生活当中,走到老百姓身边。能不能走到老百姓身边,是衡量民生新闻记者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志。有些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喜欢跑机关、泡办公室,拒绝和社会底层接触,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到贫困地区、到危险地区,新闻态度上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交流技巧。新闻界穆青等老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只有走到老百姓身边才能感知真实的生活,才能体验真实的情感。《民生大参考》自创办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职业感很强、敬业精神很强的优秀记者,他们经常深入到农民工工地,深入到贫困偏远山区,深入到执法第一线,采制了很多很鲜活的新闻。
第二,要倾听老百姓表达。倾听是一种能力,学会倾听是一种态度。电视人有两种态度不可取,一种是自以为是,一种是想当然。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就很难了解百姓的心声,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有些记者习惯于听好话、听官话、听吹捧的话,不善于听批评话,拒绝听难听的话。在新闻面前,一旦拒绝,实际上就拒绝了新闻的真实。尤其是对于纠纷类的新闻报道,记者往往只听一面之词,这种“倾听态度”往往就会造成新闻的片面性。《民生大参考》栏目在采访中,形成了“当事人表达”的模式,利害双方都会在新闻中出现,有时还会出现中立方、见证方等多方表达,在新闻事实面前,倾听到的表达方越多越能体现新闻的公正性。
第三,要维护老百姓利益。“百姓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新闻不仅要以百姓利益为切口,还要站在百姓利益的立场上,替老百姓说话,维护老百姓利益。尤其是在一些政策层面,媒体要成为表达百姓声音的重要渠道,放大百姓的话语权。《民生大参考》一向重视“民意调查”类新闻,尤其是新政策出台前,注重通过媒体表达百姓的观点。比如城市烟花禁放问题,栏目注重民意,注重各方利益,最后在权衡大多数意愿的基础上,提出“限放”的呼吁。城市道路中的“公交专用线”划定后,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反映“专用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反而造成交通堵塞。《民生大参考》栏目积极呼吁,改“公交专用”为“公交优先”,既体现了科学决策,又满足了各方利益。加强舆论监督,适度批评报道,也是民生新闻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很大程度上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生责任:不辜负百姓重托
民生频道的开播既是《民生大参考》品牌影响的延续,也是一个媒介平台社会责任的开始。民生频道,民生责任。从民生频道成立的那天起,它就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民生责任的重担。责任重,期望大,民生频道需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项民生举措,紧紧围绕百姓生活需求,不断优化频道构成,提升媒介平台,忠实履行民生频道对政府對百姓的庄严承诺。
做百姓需要的民生新闻。民生频道源于民生新闻,要在继续做好民生新闻的基础上,优化品质,提升平台,“做百姓需要的民生新闻,一要发布对百姓有用的民生资讯,二要讲述来自百姓的民生故事,三要表达代表民众普遍看法的民生观点。浙江民生休闲频道在2008年新推出的《快乐生活》大型生活实用电视系列节目,给我们一些启示。《快乐生活》由《生活窍门一点通》和《安全一点通》组成,节目核心理念突出“实用”,用生活剧的形式充分体现电视节目的实用功能,让观众在看电视的同时,既能愉悦身心,又能从中学到快乐生活的技巧。这方面《民生大参考》曾经进行了多年有益的实践。
办百姓喜欢的民生活动。民生频道在活动开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创业之星还是民生购物节,都能够围绕百姓生活需要,走到百姓中间,开展轰轰烈烈的社区活动和广场活动,这些活动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品牌。
创百姓信赖的民生平台。民生频道已经从一个栏目品牌升级到一个媒介平台,这个平台由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品牌主持人等一系列品牌元素构成。这些品牌都能够沿着“民生”路线图,围绕核心竞争力,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公信力的品牌媒体。百姓信赖是对民生频道的更高要求,也是赋予民生频道的更神圣的责任。
(作者单位:刘振丽,尉氏县广电局;王丹,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
2004年开播的《民生大参考》栏目,开启了河南本土地面频道民生新闻之先河,并以迅速发展之势成就了一个频道的崛起。从2004年到2007年,河南电视台3频道完成了从民生新闻到民生频道的跨越,也实现了从民生视角到民生责任的品质升级。
民生视角:把新闻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个事物存在于多维空间,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模型。新闻也是这样,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不同的信息含量。民生新闻首先是实现了新闻角度上的突破,一切从老百姓出发,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新闻。这种新闻视角就是民生视角。
民生频道的主打品牌栏目《民生大参考》,成功实践了民生视角的新闻探索。很多栏目的新闻是从事件出发,解读新闻的要素。而《民生大参考》所报道的新闻更多的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在新闻中的利益和作用。这种民生化视角和民生化表达方式赢得了受众的认同。这也是民生新闻迅速为全国平面媒体所热宠的重要原因。《民生大参考》的成功实践,清晰地描绘出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变化。
民生态度:走到百姓生活中间
民生视角的变化,实际上是新闻态度的变化。民生新闻始终要求记者的新闻态度要忠实于老百姓,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做老百姓真正的贴心人,也就是要忠于实践宣传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民生态度是对老百姓的一种庄严承诺,也是对民生新闻记者的严格要求。态度决定高度,民生态度决定民生新闻的高度。
第一,要走到老百姓身边。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不能飘浮在生活表层,更不能高高在上,要沉下去,深入到生活当中,走到老百姓身边。能不能走到老百姓身边,是衡量民生新闻记者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志。有些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喜欢跑机关、泡办公室,拒绝和社会底层接触,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到贫困地区、到危险地区,新闻态度上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交流技巧。新闻界穆青等老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只有走到老百姓身边才能感知真实的生活,才能体验真实的情感。《民生大参考》自创办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职业感很强、敬业精神很强的优秀记者,他们经常深入到农民工工地,深入到贫困偏远山区,深入到执法第一线,采制了很多很鲜活的新闻。
第二,要倾听老百姓表达。倾听是一种能力,学会倾听是一种态度。电视人有两种态度不可取,一种是自以为是,一种是想当然。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就很难了解百姓的心声,听不到真实的声音。有些记者习惯于听好话、听官话、听吹捧的话,不善于听批评话,拒绝听难听的话。在新闻面前,一旦拒绝,实际上就拒绝了新闻的真实。尤其是对于纠纷类的新闻报道,记者往往只听一面之词,这种“倾听态度”往往就会造成新闻的片面性。《民生大参考》栏目在采访中,形成了“当事人表达”的模式,利害双方都会在新闻中出现,有时还会出现中立方、见证方等多方表达,在新闻事实面前,倾听到的表达方越多越能体现新闻的公正性。
第三,要维护老百姓利益。“百姓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新闻不仅要以百姓利益为切口,还要站在百姓利益的立场上,替老百姓说话,维护老百姓利益。尤其是在一些政策层面,媒体要成为表达百姓声音的重要渠道,放大百姓的话语权。《民生大参考》一向重视“民意调查”类新闻,尤其是新政策出台前,注重通过媒体表达百姓的观点。比如城市烟花禁放问题,栏目注重民意,注重各方利益,最后在权衡大多数意愿的基础上,提出“限放”的呼吁。城市道路中的“公交专用线”划定后,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反映“专用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反而造成交通堵塞。《民生大参考》栏目积极呼吁,改“公交专用”为“公交优先”,既体现了科学决策,又满足了各方利益。加强舆论监督,适度批评报道,也是民生新闻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很大程度上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民生责任:不辜负百姓重托
民生频道的开播既是《民生大参考》品牌影响的延续,也是一个媒介平台社会责任的开始。民生频道,民生责任。从民生频道成立的那天起,它就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民生责任的重担。责任重,期望大,民生频道需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项民生举措,紧紧围绕百姓生活需求,不断优化频道构成,提升媒介平台,忠实履行民生频道对政府對百姓的庄严承诺。
做百姓需要的民生新闻。民生频道源于民生新闻,要在继续做好民生新闻的基础上,优化品质,提升平台,“做百姓需要的民生新闻,一要发布对百姓有用的民生资讯,二要讲述来自百姓的民生故事,三要表达代表民众普遍看法的民生观点。浙江民生休闲频道在2008年新推出的《快乐生活》大型生活实用电视系列节目,给我们一些启示。《快乐生活》由《生活窍门一点通》和《安全一点通》组成,节目核心理念突出“实用”,用生活剧的形式充分体现电视节目的实用功能,让观众在看电视的同时,既能愉悦身心,又能从中学到快乐生活的技巧。这方面《民生大参考》曾经进行了多年有益的实践。
办百姓喜欢的民生活动。民生频道在活动开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创业之星还是民生购物节,都能够围绕百姓生活需要,走到百姓中间,开展轰轰烈烈的社区活动和广场活动,这些活动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品牌。
创百姓信赖的民生平台。民生频道已经从一个栏目品牌升级到一个媒介平台,这个平台由品牌栏目、品牌活动、品牌主持人等一系列品牌元素构成。这些品牌都能够沿着“民生”路线图,围绕核心竞争力,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公信力的品牌媒体。百姓信赖是对民生频道的更高要求,也是赋予民生频道的更神圣的责任。
(作者单位:刘振丽,尉氏县广电局;王丹,河南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