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饲料中添加黄连、大豆,来研究中药添加剂对鸡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添加0.5%黄连和10%大豆的饲料喂养可提高鸡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饲喂黄连的鸡,其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双歧杆菌比对照组多;饲喂大豆的鸡,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比对照组多,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
关键词:黄连;大豆;蛋白酶;淀粉酶;培养基;肠道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S8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1—0025—04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国产黄连原植物包括黄连(Coptis chinensis)、短萼黄连(C.chinen-sis)、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峨眉黄连(C.omeiensis)和云南黄连(C.teeta)等,作为中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据不完全统计,13部宋代以前的方书中有3.2万个方剂,含黄连的方剂有1760种,约占5%左右。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黄连”用途的广泛应用,我国和日本学者对黄连的研究逐渐深入,对黄连属植物的分类学、形态学、成分化学、生药鉴定学和药理学等进行了研究,在与发展黄连生产密切相关的栽培技术、野生资源保护、药材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国际上天然药物的应用热潮,特别是日本对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应用,黄连出口量进一步增加。近年来,黄连及复方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扩大了应用范围,引起了人们对中药黄连及黄连属植物的特别关注。
黄连,以根茎入药。其味苦,性寒,有解热、清火、止呕等功效。由于其具有抗菌消炎功效,被用于抑制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的增殖生长。而黄连在肠道中对各种酶活性和肠道菌数量的影响却未见有报道。
目前,关于大豆的开发也比较热门,因为大豆中含有异黄酮、胰蛋白酶抑制剂、亚麻酸、凝集素等多种可利用的成分。而用未经加工处理的大豆喂养畜禽经常会使畜禽发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能抑制肠道消化酶的成分。如果对大豆进行加工处理,把不好的成分消除,则大豆就会变成更可利用的资源。到目前为止,大豆在畜禽肠道中对肠道消化酶及菌群的影响很少见有报道,这方面的研究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探讨的。
本试验通过测定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和微生物数量来研究中药添加剂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研究中药添加剂对畜禽生长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台式高速离心机、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全温振荡培养箱、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
1.2 材料
1.2.1 黄连 购自于重庆市朝天门中药材市场;大豆购自重百超市,粉碎;5日龄肉仔鸡购于歇马农贸市场;基础饲料正大饲料。
1.2.2 培养基 乳酸菌培养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g,NaCl 5.0g,K2HPO4 2g,柠檬酸三铵2.g,MgSO4 0.5g,MnSO4 0.25g,吐温-80 1mL,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pH6.2~6.6(含糖菌需115℃灭菌30min);双歧杆菌培养基:蛋白胨10g,胰胨5g,吐温801mL,B液(MgSO410g,Fe2SO4 0.05g,NaCl 0.5g,MnSO4 0.337g,蒸馏水250mL)5.0mL,L-半光氨酸0.2g,1.6%溴甲酚紫1.4mL,蒸馏水1000mL,pH7.1-7.3;大肠杆菌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粉2.5g,NaCl 5g,蒸馏水500mL。
1.2.3 试剂 福琳一酚试剂,0.4mol/L三氯乙酸(TCA)溶液,0.4mol/L碳酸钠溶液,pH值3.0~6.0醋酸缓冲液,2%酪蛋白底物缓冲液,碘贮存液,碘稀释液0.01mL/L。
1.3 样品准备
试验用5日龄肉仔鸡35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分为大豆组和中药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笼7只鸡。试验鸡全部采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试验期为10d。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大豆组喂10%大豆+基础饲料;中药组喂0.5%黄连+基础饲料。
喂养10d后每个鸡笼随机选取2只鸡进行取样,摘取肠道后置于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皿中,在超净工作台中,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肠往下刮,肠道内容物分别用灭菌管收集,标上对应的标号,冷藏备用。去掉内容物的肠道,去除其表面杂质和脂肪,用蒸馏水洗净,肠道和蒸馏水按1:9的比例放在融浆机里融成浆液,分别收集待用。
1.4 试验方法
1.4.1 蛋白酶活力测定
(1)标准曲线的测定。
取15支试管分成5组编号(每组3支,平行样),按比例分别加入标准酪氨酸、去离子水、0.4mol/L的碳酸钠和福林一酚试剂,混匀后放入40℃水浴保温20min,然后在波长660nm下进行比色测定。以浓度为0g/mL酪氨酸反应液做空白对照。测定结果如表1,用福林一酚试剂法测定的胰酶活性标准曲线方程为:y=7.4×10-3x+4×10-3,r=0.9996。(说明:胰酶质量分数在20~80μg/mL范围内,其活性测定的光密度值与浓度呈线性相关)。
(2)样品中蛋白酶的测定。
肠道浆液的每个样分别取1mL于3支试管内,一支为空白管,另两支为试验管。在空白管内加入0.4mol/L的TCA溶液2mL,使酶失去活性。在试验管内分别加入1mL pH7.0浓度为2%的酪蛋白底物缓冲液,迅速混匀,并立即放入40℃恒温水浴,准确记时,保湿10min后,试验管中立即加入0.4mol/L的TCA溶液2mL终止反应。同时,往空白管中加入1mL 2%的酪蛋白底物缓冲液,摇匀,继续于水浴中保温20min,取出,离心或过滤除去剩余酪蛋白沉淀物。然后取各管滤液1mL,分别移入另三支试管中,再加入0.4mol/L碳酸钠溶液5mL和福林酚试剂1mL,摇匀,保湿显色20min后,进行比色测定(波长660mm),记录各管吸光度值。将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进行对照,得出相应的酪氨酸含量。进一步根据单位定义推算蛋白酶活力。
蛋白酶活性定义:1mL酶液在一定pH值(pH3.6或7.0)和40℃温度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酪氨酸定义为一个蛋白酶活力单位U。
蛋白酶活力=M×4×N/10。其中,M为酪氨 酸释放量;4为从4mL反应液中取出1mL;N为稀释倍数(此处N=1);10为反应时间。
1.4.2 淀粉酶活性测定 淀粉缓冲液先在37℃预温5min。取三支试管,一支为空白管,另两支为测定管。分别在每管内加入1mL淀粉缓冲液,然后在测定管内各加0.5mL肠道浆液(空白管不加),混匀,置于37℃水浴保温7.5min,取出后沸水灭活2min,灭活后每管分别加1.0mL碘稀释液。最后,空白管加6.5mL蒸馏水,试验管加6.0mL蒸馏水,混匀,以波长660nm,蒸馏水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计算公式为:
淀粉酶(U)=(A空白A测定)/A空白×1/5×15/7.5×100/0.2
1.4.3 肠道菌群数量的测定 用灭菌玻璃棒取肠道内容物0.5g于含有稀释液的无菌试管内,充分震荡,混匀后作为第一稀释液10-1,吸取该稀释液0.2mL加入到装有1.8mL稀释液的试管内为第二稀释液,如此依次稀释至10-9。选择10-7、10-8、10-9三种稀释度分别接种于自制的乳酸菌培养基、双歧杆菌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分别滴种3滴。
大肠杆菌于37℃条件下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18~24h。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8~72h。以菌落的可数性来选择计算菌落的稀释度,再计算每克粪便中该菌落的个数。
每克粪便中的菌数(CFU/g)=(平均菌落数/滴数/mL)×滴数/mL×稀释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
鸡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蛋白酶活力明显比对照组大许多;饲喂大豆的鸡,其蛋白酶活性也比对照组高,但比黄连组要低。
2.2 淀粉酶活力测定结果
鸡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和大豆组的都高,饲喂大豆的鸡,其淀粉酶活性也比对照组高。
2.3 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
鸡肠道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双歧杆菌比对照组多;饲喂大豆的鸡,其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多,但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
3 结论与讨论
(1)黄连组的蛋白酶活力比对照组大,说明饲喂混有0.5%黄连的鸡,其肠道内蛋白酶活力明显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黄连能刺激鸡肠道消化腺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从而使鸡更好的分解肠道内的蛋白类营养成分,也提高对蛋白类营养成分的吸收。相比,大豆组约高于对照组,说明大豆对蛋白酶影响不大。由大豆组和黄连组对比看,黄连组比大豆组要高,说明喂养黄连比喂养大豆对鸡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更大。饲喂混有黄连的饲料更能增加肠道蛋白酶,更有助于鸡对饲料蛋白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黄连组淀粉酶活力比对照组高,说明以0.5%黄连混合饲料喂养鸡后,黄连在鸡肠道内能够提高肠道内淀粉酶的活力。由于淀粉酶主要是用于分解禽类肠道中饲料的淀粉类成分,比如大豆小麦中的淀粉类成分,若淀粉酶活力提高则可使禽类更好的消化吸收饲料中的淀粉类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说明黄连在消化淀粉这方面是有价值的。
大豆组的淀粉酶活力比对照组的高但又比黄连组的低。说明饲喂混有大豆的饲料也有增加鸡肠道淀粉酶活力的作用,但其增加的程度却不及黄连。喂养大豆特别是长时间喂养,鸡常常有不消化,甚至腹泻等症状,机能状态还不如对照组好。因为,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大豆中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因此在畜禽生产方面,未经加工的大豆最好不要长时间过量的用于喂养。
黄连组的淀粉酶活力比大豆组的高。由黄连组与对照组比较已经得知黄连具有增加肠道淀粉酶活力的作用,加上黄连具有抗菌等效果,混合饲料喂养可使鸡肠道淀粉酶活力增高,因此就利用价值来看,黄连无疑是理想的添加剂。
(3)在培养基的培养下,黄连组的肠道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偏低,说明黄连具有抑制肠道菌的作用,但并不是对所有的肠道菌都有抑制,而是选择性的抑制某些对畜禽生长有害的菌。双歧杆菌则比对照组偏高。所以,用添加0.5%黄连的饲料喂养影响了鸡的肠道菌群。而对双歧杆菌没有影响,比对照组偏高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大豆组的肠道内菌数明显比黄连组的要高很多。因为,用生大豆喂养鸡时,长时间(10d)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可知在大豆喂养的鸡肠道内菌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甚至产生了不利于健康生长的菌,并且没有得到抑制,因而对鸡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以上是对鸡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及微生物数量的分析,可知,饲喂适量黄连对鸡的生长是有利的,在将来的畜禽养殖业中,考虑在饲喂上如何合理应用黄连是有研究价值的。
关键词:黄连;大豆;蛋白酶;淀粉酶;培养基;肠道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S8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1—0025—04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国产黄连原植物包括黄连(Coptis chinensis)、短萼黄连(C.chinen-sis)、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峨眉黄连(C.omeiensis)和云南黄连(C.teeta)等,作为中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据不完全统计,13部宋代以前的方书中有3.2万个方剂,含黄连的方剂有1760种,约占5%左右。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黄连”用途的广泛应用,我国和日本学者对黄连的研究逐渐深入,对黄连属植物的分类学、形态学、成分化学、生药鉴定学和药理学等进行了研究,在与发展黄连生产密切相关的栽培技术、野生资源保护、药材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国际上天然药物的应用热潮,特别是日本对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应用,黄连出口量进一步增加。近年来,黄连及复方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扩大了应用范围,引起了人们对中药黄连及黄连属植物的特别关注。
黄连,以根茎入药。其味苦,性寒,有解热、清火、止呕等功效。由于其具有抗菌消炎功效,被用于抑制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的增殖生长。而黄连在肠道中对各种酶活性和肠道菌数量的影响却未见有报道。
目前,关于大豆的开发也比较热门,因为大豆中含有异黄酮、胰蛋白酶抑制剂、亚麻酸、凝集素等多种可利用的成分。而用未经加工处理的大豆喂养畜禽经常会使畜禽发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能抑制肠道消化酶的成分。如果对大豆进行加工处理,把不好的成分消除,则大豆就会变成更可利用的资源。到目前为止,大豆在畜禽肠道中对肠道消化酶及菌群的影响很少见有报道,这方面的研究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探讨的。
本试验通过测定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和微生物数量来研究中药添加剂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研究中药添加剂对畜禽生长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台式高速离心机、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全温振荡培养箱、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
1.2 材料
1.2.1 黄连 购自于重庆市朝天门中药材市场;大豆购自重百超市,粉碎;5日龄肉仔鸡购于歇马农贸市场;基础饲料正大饲料。
1.2.2 培养基 乳酸菌培养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g,NaCl 5.0g,K2HPO4 2g,柠檬酸三铵2.g,MgSO4 0.5g,MnSO4 0.25g,吐温-80 1mL,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pH6.2~6.6(含糖菌需115℃灭菌30min);双歧杆菌培养基:蛋白胨10g,胰胨5g,吐温801mL,B液(MgSO410g,Fe2SO4 0.05g,NaCl 0.5g,MnSO4 0.337g,蒸馏水250mL)5.0mL,L-半光氨酸0.2g,1.6%溴甲酚紫1.4mL,蒸馏水1000mL,pH7.1-7.3;大肠杆菌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粉2.5g,NaCl 5g,蒸馏水500mL。
1.2.3 试剂 福琳一酚试剂,0.4mol/L三氯乙酸(TCA)溶液,0.4mol/L碳酸钠溶液,pH值3.0~6.0醋酸缓冲液,2%酪蛋白底物缓冲液,碘贮存液,碘稀释液0.01mL/L。
1.3 样品准备
试验用5日龄肉仔鸡35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分为大豆组和中药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笼7只鸡。试验鸡全部采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试验期为10d。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大豆组喂10%大豆+基础饲料;中药组喂0.5%黄连+基础饲料。
喂养10d后每个鸡笼随机选取2只鸡进行取样,摘取肠道后置于装有生理盐水的玻璃皿中,在超净工作台中,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肠往下刮,肠道内容物分别用灭菌管收集,标上对应的标号,冷藏备用。去掉内容物的肠道,去除其表面杂质和脂肪,用蒸馏水洗净,肠道和蒸馏水按1:9的比例放在融浆机里融成浆液,分别收集待用。
1.4 试验方法
1.4.1 蛋白酶活力测定
(1)标准曲线的测定。
取15支试管分成5组编号(每组3支,平行样),按比例分别加入标准酪氨酸、去离子水、0.4mol/L的碳酸钠和福林一酚试剂,混匀后放入40℃水浴保温20min,然后在波长660nm下进行比色测定。以浓度为0g/mL酪氨酸反应液做空白对照。测定结果如表1,用福林一酚试剂法测定的胰酶活性标准曲线方程为:y=7.4×10-3x+4×10-3,r=0.9996。(说明:胰酶质量分数在20~80μg/mL范围内,其活性测定的光密度值与浓度呈线性相关)。

(2)样品中蛋白酶的测定。
肠道浆液的每个样分别取1mL于3支试管内,一支为空白管,另两支为试验管。在空白管内加入0.4mol/L的TCA溶液2mL,使酶失去活性。在试验管内分别加入1mL pH7.0浓度为2%的酪蛋白底物缓冲液,迅速混匀,并立即放入40℃恒温水浴,准确记时,保湿10min后,试验管中立即加入0.4mol/L的TCA溶液2mL终止反应。同时,往空白管中加入1mL 2%的酪蛋白底物缓冲液,摇匀,继续于水浴中保温20min,取出,离心或过滤除去剩余酪蛋白沉淀物。然后取各管滤液1mL,分别移入另三支试管中,再加入0.4mol/L碳酸钠溶液5mL和福林酚试剂1mL,摇匀,保湿显色20min后,进行比色测定(波长660mm),记录各管吸光度值。将所测得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进行对照,得出相应的酪氨酸含量。进一步根据单位定义推算蛋白酶活力。
蛋白酶活性定义:1mL酶液在一定pH值(pH3.6或7.0)和40℃温度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酪氨酸定义为一个蛋白酶活力单位U。
蛋白酶活力=M×4×N/10。其中,M为酪氨 酸释放量;4为从4mL反应液中取出1mL;N为稀释倍数(此处N=1);10为反应时间。
1.4.2 淀粉酶活性测定 淀粉缓冲液先在37℃预温5min。取三支试管,一支为空白管,另两支为测定管。分别在每管内加入1mL淀粉缓冲液,然后在测定管内各加0.5mL肠道浆液(空白管不加),混匀,置于37℃水浴保温7.5min,取出后沸水灭活2min,灭活后每管分别加1.0mL碘稀释液。最后,空白管加6.5mL蒸馏水,试验管加6.0mL蒸馏水,混匀,以波长660nm,蒸馏水调零,测定各管吸光度。计算公式为:
淀粉酶(U)=(A空白A测定)/A空白×1/5×15/7.5×100/0.2
1.4.3 肠道菌群数量的测定 用灭菌玻璃棒取肠道内容物0.5g于含有稀释液的无菌试管内,充分震荡,混匀后作为第一稀释液10-1,吸取该稀释液0.2mL加入到装有1.8mL稀释液的试管内为第二稀释液,如此依次稀释至10-9。选择10-7、10-8、10-9三种稀释度分别接种于自制的乳酸菌培养基、双歧杆菌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分别滴种3滴。
大肠杆菌于37℃条件下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18~24h。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48~72h。以菌落的可数性来选择计算菌落的稀释度,再计算每克粪便中该菌落的个数。
每克粪便中的菌数(CFU/g)=(平均菌落数/滴数/mL)×滴数/mL×稀释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
鸡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蛋白酶活力明显比对照组大许多;饲喂大豆的鸡,其蛋白酶活性也比对照组高,但比黄连组要低。

2.2 淀粉酶活力测定结果
鸡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和大豆组的都高,饲喂大豆的鸡,其淀粉酶活性也比对照组高。

2.3 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
鸡肠道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知,饲喂黄连的鸡,其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双歧杆菌比对照组多;饲喂大豆的鸡,其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多,但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少。

3 结论与讨论
(1)黄连组的蛋白酶活力比对照组大,说明饲喂混有0.5%黄连的鸡,其肠道内蛋白酶活力明显增高。这可能是因为黄连能刺激鸡肠道消化腺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从而使鸡更好的分解肠道内的蛋白类营养成分,也提高对蛋白类营养成分的吸收。相比,大豆组约高于对照组,说明大豆对蛋白酶影响不大。由大豆组和黄连组对比看,黄连组比大豆组要高,说明喂养黄连比喂养大豆对鸡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更大。饲喂混有黄连的饲料更能增加肠道蛋白酶,更有助于鸡对饲料蛋白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黄连组淀粉酶活力比对照组高,说明以0.5%黄连混合饲料喂养鸡后,黄连在鸡肠道内能够提高肠道内淀粉酶的活力。由于淀粉酶主要是用于分解禽类肠道中饲料的淀粉类成分,比如大豆小麦中的淀粉类成分,若淀粉酶活力提高则可使禽类更好的消化吸收饲料中的淀粉类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说明黄连在消化淀粉这方面是有价值的。
大豆组的淀粉酶活力比对照组的高但又比黄连组的低。说明饲喂混有大豆的饲料也有增加鸡肠道淀粉酶活力的作用,但其增加的程度却不及黄连。喂养大豆特别是长时间喂养,鸡常常有不消化,甚至腹泻等症状,机能状态还不如对照组好。因为,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大豆中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因此在畜禽生产方面,未经加工的大豆最好不要长时间过量的用于喂养。
黄连组的淀粉酶活力比大豆组的高。由黄连组与对照组比较已经得知黄连具有增加肠道淀粉酶活力的作用,加上黄连具有抗菌等效果,混合饲料喂养可使鸡肠道淀粉酶活力增高,因此就利用价值来看,黄连无疑是理想的添加剂。
(3)在培养基的培养下,黄连组的肠道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比对照组偏低,说明黄连具有抑制肠道菌的作用,但并不是对所有的肠道菌都有抑制,而是选择性的抑制某些对畜禽生长有害的菌。双歧杆菌则比对照组偏高。所以,用添加0.5%黄连的饲料喂养影响了鸡的肠道菌群。而对双歧杆菌没有影响,比对照组偏高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大豆组的肠道内菌数明显比黄连组的要高很多。因为,用生大豆喂养鸡时,长时间(10d)会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可知在大豆喂养的鸡肠道内菌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甚至产生了不利于健康生长的菌,并且没有得到抑制,因而对鸡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以上是对鸡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及微生物数量的分析,可知,饲喂适量黄连对鸡的生长是有利的,在将来的畜禽养殖业中,考虑在饲喂上如何合理应用黄连是有研究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