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既需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结构,同时更需要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非均衡发展来实现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突破,通过非均衡发展来推进云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各级城镇的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新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是实现云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所在。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聚集,以人口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是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云南;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4—0024—10
一、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是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有关标准,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5%左右,推进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云南省的情况来看,云南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设市城市数量来看,目前,云南省共有8个省辖市和9个县级市;从城镇化结构来看,云南省的城镇格局为1个特大市(昆明市)、4个中等市(曲靖市、个旧市、大理市、玉溪市),12个小城市(保山市、昭通市、楚雄市、丽江市、思茅市、临沧市、潞西市、瑞丽市、宣威市、景洪市、安宁市、开远市)和462个建制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目前云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约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提高云南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云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城镇化发展战略确定为新世纪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科学的。但需要指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平均发展,更不意味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再加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应各有其特点和重点。从云南而言,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地区分布格局不均衡、城镇化发展缺乏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发展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不强,云南的城镇化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新思路、新举措。
为了加快云南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省委、省政府提出按照全省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州所在地城市、县城、中心集镇和边境口岸特色城镇等6个层次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问题是,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既需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结构,同时更需要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非均衡发展来实现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突破,通过非均衡发展来推进云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各级城镇的协调发展。如果无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和水平、无视各地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基础和条件、无视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对城镇化发展采取平均用力、均衡推进或顺其自然、自发自为的发展政策,其结果不仅难以加速云南的城镇化进程,而且也不可能实现云南城镇化的均衡协调发展,因为任何发展都是与一定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举措相联系的。
那么,新时期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突破何在呢?我们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新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是实现云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所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基本依据是:
第一,随着云南撤地设市工作的全部完成,云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带动时期,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日益强化,加速中心城市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途径。从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开始至2004年思茅、临沧两个地区撤地设市工作顺利完成,云南省原有的7个地区级行政建制完成其历史使命,各地区成为省政府直辖的市级行政区域,这一变迁表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镇化为动力和主导的新时期,城市特别是州市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突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二,从云南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加快州市中心城市发展是带动和促进云南城镇化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长期以来,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结构不合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严重不足。这一状况既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也不利于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从城镇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大城市缺乏、中等城市发展不足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从特大城市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云南省只有昆明市是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的特大城市,昆明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昆明自身辐射带动作用的有限性,仅有昆明的增长和发展,仅靠昆明的带动辐射作用,是难以改变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状况的。其次,从中小城市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近十多年来,云南省的中小城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中等城市的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全省城市人口在20万至3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已发展到4个,中小城市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聚集和带动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足、带动力偏弱是云南中小城市发展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等行政级别、同等人口和面积的城市相比,云南省的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不足、城镇人口过少的问题,无法与沿海同一级次的城市相提并论。这种状况表明,云南省的中小城市在县域经济和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目前仍是相当有限的,依靠中小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难以推进云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从云南省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等级结构来看,必须把发展大城市作为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大城市的发展来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带动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从云南目前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趋势来看,能够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实际上就是现在发展基础优越、发展势头良好的若干州市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加快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有选择、有步骤地把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今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举措。
二、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滇东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了推进云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壮大和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许多重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如以蒙自为中心,由个旧、开远、蒙自组成的滇南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大理市为中心的滇西大城市发展规划,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滇东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等。这些发展规划的提出,既是基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需要,也是基于各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以及它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带动和辐射作用。这里,我们将以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规划为研究个案,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本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剖析。
(一)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与特征
曲靖市是云南省16个州市之一,位于云南省东部。全市下辖1区7县,代管1市,即麒麟区、沾益县、马龙县、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会泽县以及宣威市。2006年年末,曲靖市全市总人口570.06万人,人口数量居全省第2位。2006年,曲靖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6.82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2位。
1.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1)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优势
一是突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曲靖作为云南的东大门,是由四川、贵州进入云南的重要门户和通道,自古以来即有“人滇锁钥”之称。同时,曲靖跨越长江、珠江流域两大水系,与黔、川、桂三省区毗邻,是连接内地及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区位优势。同时,曲靖市是云南省交通条件最为便利、交通设施优势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4条国道和4条高等级公路构成了贯通市境的公路交通网络,贵昆、南昆、盘西3条电气化铁路干线纵贯全市6县1区1市(宣威市)。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曲靖成为滇东地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和通道。
二是丰富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全市土地资源总量4331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境内有万亩以上的坝子39个,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水资源年均拥有量139亿立方,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250万千瓦。已探明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30多种,其中煤炭是曲靖第一大优势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85.8亿吨,储量占全省的36%,是云南省乃至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区。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的良好组合,为曲靖市发展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三是有较好的工业化发展基础。曲靖市是云南省工业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曲靖成为全省的能源、汽车、有色金属、化学工业和烟草工业基地。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147.9亿元。全市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21:52:27,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2)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从三次产业之比来看,尽管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农业的比例仍然很大,全市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市,许多县市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从就业结构来看,2003年,曲靖市第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72%、10.69%、15.08%,与同年全市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22%、50%和28%相比,滞留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严重不足,全市就业结构呈严重的不均衡状态。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曲靖市尽管经济总量居于全省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全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人民生活尚不富裕。
二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十分突出。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来看,2004年,曲靖三次产业之比为21:52:27,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总和,农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21%,但农业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5%。这表明,曲靖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脱节,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未能有效发挥出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三是劳动力总量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作为全省的人口大市,曲靖既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又面临着突出而严峻的劳动力就业压力。由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和农村,无法实现有效的转移,全市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和尖锐。
2、城乡协调发展: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前面的论述表明,影响和制约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和历程证明,仅靠工业化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曲靖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把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同步实施和推进,才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并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把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和推进,通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推进曲靖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二)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曲靖和滇东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曲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应如何实施和推进呢?我们认为,曲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坚持这样两个前提:一是立足于曲靖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现状和条件;二是有助于快速提升曲靖城镇化水平,推进曲靖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从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认为,必须把建设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滇东大城市、以大城 市的发展带动大中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作为曲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路径和选择。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证和说明。
1.曲靖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
从曲靖各县区(市)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2004年,曲靖各县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和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综合地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分别为:麒麟区:总人口65.13万人,城镇化率为36%(城镇化率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未考虑居住地等其他因素,下同),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6.1:57.1:36.8;沾益县:总人口39.69万人,城镇化率为11.67%,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0:48:22;宣威市:总人口136.21万人,城镇化率9.7%,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9:37:34(2003年数据,2004年数据缺);马龙县:总人口19.31万人,城镇化率10.9%,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8.2:29.1:32.7;富源县:总人口71.64万人,城镇化率为8.09%,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8:41.8:29.7;罗平县:总人口54.62万人,城镇化率8.05%,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1.4:40:38.4;师宗县:总人口36.37万人,城镇化率9.570A,,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7.2:29.2:33.6;陆良县:总人口61.08万人,城镇化率1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9:33:28;会泽县:总人口91.6万人,城镇化率7.72%,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7.2:29.2:33.6。这些数据表明,曲靖各县区(市)的城镇化率除了麒麟区较高外,其他县(市)的城镇化率均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曲靖各县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事实。
导致曲靖城镇化水平低下、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很多,但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各县区现有城镇未能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聚集发挥有效的吸纳作用,或者说,现有城镇吸纳能力的有限和不足是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既然现有城镇发展不足是制约曲靖各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意义上而言,加快现有城镇的发展,提高现有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是提高曲靖城镇化水平的基本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大部分县(市)城镇化水平太低、城镇规模太小、城镇发展基础较差,要在短期间大幅度提高各县区(市)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实现各县(市)城镇化的均衡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其一,从城镇化水平来看,除麒麟区外,目前曲靖市属其他县(市)的平均城镇化率仅为10%左右,这一城镇化率与全省30%的平均水平相差约20个百分点,与全国44%的平均水平相差30个百分点,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50%的城镇化率相差40个百分点。在各县城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大的发展差距,如果仅从县域范围来考虑,仅仅依靠县域内城镇的发展来实现各县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重大突破是十分困难的。以会泽县为例,会泽县2004年总人口为91.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8万人,城镇化率为7.72%,与当年全省28%的平均水平相差20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仅使会泽县的城镇化率提高到当时全省28%的平均水平,其城镇人口数量需要达到25.6万人,这一数字是现有城镇人口数的3倍还多。换句话说,要将会泽的城镇化率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需要增加18万的城镇人口。如果以5年为期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话,那么平均每年要增加3万多城镇人口,即每年应有3万多农民实现从农民到市民、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和迁移,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不考虑其间的人口增长因素)。这样的城镇化速度就目前会泽县现有的城镇化发展条件(产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可预见的经济发展前景)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其二,从城镇规模等级来说,按现行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曲靖市的现有城镇中,除麒麟区城区人口超过20万,属于中等城市外,其余城镇其人口规模均不超过10万,均属于小城市或小城镇。由于城镇规模过小,各县城镇对县(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较为有限,更难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作用和影响。还需指出的是,从各城镇发展的基础、潜力和势头来看,除了麒麟城区外,曲靖各县(市)的其他城镇(主要是县城)在短期内其人口都难以达到或超过20万。换句话说,在最近一个时期内,从城镇规模结构而言,除了麒麟区1个中等城市外,曲靖市的其他城镇都是小城市或小城镇。这样的城镇结构极不利于城镇化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和规模效应,单纯依靠小城市和小城镇,是不可能实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对于发展大城市和发展小城市各自的成本和效益,有关计算机模型的演算结果作出了这样的揭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纳一个1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样投入到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至8个人。以此而言,发展大城市是推进曲靖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仅仅发展小城市和少量中等城市不是解决曲靖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论,我们认为,推进曲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既要以各县区城镇发展为基础,不断提高现有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同时更要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大局出发,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以麒麟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心,把麒麟城区及其周围地区发展成为新兴的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推进曲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跨越和突破。这一结论既是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与规律。
2.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城区及周围地区具有发展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麒麟区的行政建制原为曲靖县(1913年设县,县城1949年后为曲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和曲靖市(1983年曲靖县与沾益县合并,设立县级曲靖市,原曲靖县城区仍为曲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97年曲靖地区建制撤销,设立地级曲靖市后,原县级曲靖市分设为麒麟区和沾益县。麒麟区辖区范围为原曲靖县所辖区域,城区为新设立的地级市曲靖市的行政中心。麒麟区全区总面积1552.83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城市建成区面积27.5平方千米。
作为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麒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远高于曲靖市的其他县(市),在曲靖地区 乃至整个滇东地区具有突出的优势,具有发展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远高于曲靖市的其他县(市),而且其经济总量在全市的经济总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2004年,麒麟区实现区域内生产总值(GDP)113.4亿元,占当年曲靖市全市生产总值342.5亿元的33%。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区域内工业(包括中央、省、市属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78.1亿元的36%。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辖区内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67.6亿元的36%。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7亿元,占曲靖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1.6亿元的45.5%。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来看,二、三产业已经成为曲靖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高级化。所有这些表明,麒麟区已成为曲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带动曲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
其次,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省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从城镇化率来看,2004年年末,麒麟区总人口65.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0万人,非农业人口23.53万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6%,以非农业人口作为城镇人口的比例来测定,麒麟区的城镇化率为36%。另外,如以居住地为标准来统计,2004年底麒麟城区共有28万人口,城镇化率为44%。十分明显,麒麟区的城镇化率不仅远远高于曲靖市其他县(市)10%的平均城镇化率,而且也高于全市26%的平均城镇化率,这一事实表明,麒麟区不仅是全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且也是带动全市城镇化发展进程、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从城镇人口规模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唯一的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也是全省4个中等城市之一(从人口数量来说,加上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麒麟城区的人口为28万,以人口规模而论,麒麟区为全省第二大城市),是滇东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基础和潜力。
第三,从地理、区位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城市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城市的产业和人口,也取决于城市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从地理和区位条件来看,麒麟城区位于曲靖市域中部,周围地势平坦宽阔,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周边城镇较多,经济腹地广阔,交通四通八达,具有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良好条件。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作为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卫先进,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为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
3.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和发展将能有力地带动曲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根据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曲靖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到2020年,将把曲靖建成一个以麒麟城区为中心,北起沾益,南至越州,西至马龙,城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珠江源大城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建设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实际上就是以城市建设和发展为途径和载体,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产生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正因为此,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将能有力地促进曲靖的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第一,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聚集,从而大大提升曲靖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的过程,或者说是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迁移和转变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是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根据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到2010年,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其人口将达到50万人;到2020年,其人口将达到100万人以上。正因为此,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是推进曲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第二,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进曲靖的工业化进程,促进曲靖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曲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从产业形态来看,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生产要素聚集过程和工业化发展过程。按照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的曲靖大城市将是一个以麒麟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城镇集群,新的曲靖城的空间形态是“一区、两片、三组团”,“一区”即麒麟主城区,“两片”即沾益县和马龙县(均以县城为节点),“三组团”即主城附近的越州、珠街和温泉三个重点城镇。实际上,“一区、两片、三组团”的空间规划也是一个产业布局规划,根据规划,“一区、两片、三组团”各有其产业发展重点:作为主城区的麒麟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烟草、机械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次中心的沾益片区(包括花山工业园)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次中心的马龙片区重点发展电力、烟草配套产业、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产业;越州组团发展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珠街组团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温泉组团发展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产业。从这些规划可以看出,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和主导的产业发展过程和经济成长过程,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三者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增长极的培育和形成过程。基于此,我们认为,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曲靖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曲靖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曲靖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推进曲靖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房屋住宅、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曲靖大城市建设的展开,麒麟区及周围沾益、马龙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的展开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的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也将随之得到快速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曲靖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以产业发展促进人口聚集:曲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正如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动态、复合巨型系统一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麒麟区为中 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资源、环境等众多的方面和内容,需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推进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抓住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这两大关键问题,以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聚集,以人口的聚集促进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人口聚集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撑,推进曲靖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加快人口聚集是推进曲靖大城市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根据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规划,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空间范围包含麒麟区全部和沾益、马龙两县的一部。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今后15年内,在这一区域范围内将聚集起1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这是曲靖大城市建设的人口目标。
曲靖大城市建设对人口的城镇化提出了何种要求呢?从曲靖大城市规划空间地域现有的城镇人口规模来看,该空间地域的城镇人口数量大体相当于3县区现有的全部城镇人口数(3县区的城镇人口几乎都聚集在上述地域),共计30.28万人(以3县区非农业人口数合计)。这就是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现有人口规模。按照这一城镇人口规模现状,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市,要发展成为城镇人口数量达50万的大城市,需要新增20万城镇人口;要发展成为人口数量达100万人的大城市(接近特大城市规模),需要新增70万城镇人口。以年均新增人口量来看,为了实现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目标,从2005到2020年的16年间,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新城区平均每年需要新增4万多城镇人口。这就是曲靖大城市建设对城镇人口增长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如何实现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新城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呢?一般来说,实现城镇人口增长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从中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和经验来看,推进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基本途径。为此,为了推进曲靖大城市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必须加速人口向中心城区和新建城区的迁移和聚集,通过人口的迁移和聚集实现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来人口向曲靖新城的迁移和聚集过程中,有一个迁移人口来源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中,应把推动曲靖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和新建城区的迁移和聚集作为增加大城市人口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曲靖大城市建设中城镇新增人口的来源地应是市内各县区(市)或以市域内各县区(市)为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大城市建设促进曲靖的城镇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以产业发展带动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是推进曲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经济学家对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城镇更高收入和更多就业机会的预期(也即所谓更高的城市收入预期)。如果能够在城镇实现自己的收入预期,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反之农村人口将留在农村或返回到农村。基于此,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聚集问题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是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迁移的根本举措。由此而言,在曲靖城镇化进程和曲靖大城市建设进程中,要加快市域内农村人口向以麒麟区为核心的中心城镇的迁移和聚集,就必须为进城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他们获得远高于农村和农业的收入。而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不断提高进城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只能依靠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来实现。即通过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从而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市域人口的迁移和聚集,形成产业发展与人口聚集的双向互动和相互促进。
1.以工业发展拉动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曲靖市在建设工业强市和滇东大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重要拉动作用。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主要是通过扩大就业、促进人口聚集来实现的。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通过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应把握好这样两点:
一是宏观上重视工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发展政策。目前,曲靖市已制定出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全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轻型汽车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优质烟生产基地)、六大支柱产业(“两烟”及配套、能源、化工、矿冶、机械汽车、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三大特色工业园(云南省电力配套及机械工业园、云南省煤化工工业园、云南省汽车及配套工业园)的工业发展规划。应结合工业强市建设规划,把扩大就业的方针贯穿到产业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每个方面和环节,鼓励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工业企业成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使工业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是在产业发展导向上,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扩大就业的重要拉动作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不同的工业产业、不同的工业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所不同。从扩大就业的目的出发,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等于落后产业和低效产业。一方面,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由不同的产业、行业特点决定的,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不同类型的产业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益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及其他资源状况决定的。从劳动力状况及其他资源状况来看,曲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一是曲靖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二是曲靖的许多地方优势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采掘业、矿冶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等。由此而言,曲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应结合工业强市规划和支柱产业建设规划,进一步促进采掘业、冶炼业、加工业、建筑业、生物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用地、税收等方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予以扶持,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人口就业上的重要作用。
2.以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第三产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计算)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为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可以说是城镇的特有产业。从根本上讲,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城市的发展依赖人口的聚集,人口的聚集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 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从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由此而言,在建设曲靖大城市进程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迁移和聚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快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要围绕服务现代工业发展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使第三产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和支持,有力地带动人口向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带动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聚集。二是要依托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优势来发展第三产业,使城镇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地和载体,同时又使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加快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具体而言,第一,要充分利用曲靖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城市功能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把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区建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以繁荣的商业创造就业,以物流带动人流,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迁移和聚集;二是要利用中心城市特有的现代化设施条件,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娱乐、金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以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条件吸引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以发达的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出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规模效应加快住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以基础设施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容纳能力,降低城市生活的费用和支出,从而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的经济成本,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生活和定居。
3.以农业产业化促进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同样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意味着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的减少,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迁移;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能够充分满足城镇发展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从而为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正因为此,加快曲靖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出来,同时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化、工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也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又一重要途径。
曲靖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业已取得良好成绩,如生猪生产及宣威火腿的产业化,宣威的马铃薯生产及加工,沾益的万寿菊、除虫菊规模种植和加工等。在农业产业化带动就业上,曲靖市有许多较为成功的经验。陆良县通过发展蚕桑种植和蚕茧加工业,使丝绸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与丝相关的加工企业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罗平县发展油菜种植和油籽加工业,通过两家食用油加工企业直接转移农业劳动力5000余人。
加快曲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要进一步做好“两个结合”:一是要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用工业化、企业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营销,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围绕支柱产业建设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大力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城镇和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和聚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
责任编辑 袁国友
关键词:云南;城镇化;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4—0024—10
一、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是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有关标准,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约为45%左右,推进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云南省的情况来看,云南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设市城市数量来看,目前,云南省共有8个省辖市和9个县级市;从城镇化结构来看,云南省的城镇格局为1个特大市(昆明市)、4个中等市(曲靖市、个旧市、大理市、玉溪市),12个小城市(保山市、昭通市、楚雄市、丽江市、思茅市、临沧市、潞西市、瑞丽市、宣威市、景洪市、安宁市、开远市)和462个建制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目前云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约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提高云南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推进云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城镇化发展战略确定为新世纪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科学的。但需要指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平均发展,更不意味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再加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下,中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应各有其特点和重点。从云南而言,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地区分布格局不均衡、城镇化发展缺乏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发展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不强,云南的城镇化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新思路、新举措。
为了加快云南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省委、省政府提出按照全省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州所在地城市、县城、中心集镇和边境口岸特色城镇等6个层次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问题是,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既需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结构,同时更需要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非均衡发展来实现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突破,通过非均衡发展来推进云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各级城镇的协调发展。如果无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和水平、无视各地城镇化发展的不同基础和条件、无视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对城镇化发展采取平均用力、均衡推进或顺其自然、自发自为的发展政策,其结果不仅难以加速云南的城镇化进程,而且也不可能实现云南城镇化的均衡协调发展,因为任何发展都是与一定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举措相联系的。
那么,新时期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突破何在呢?我们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新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是实现云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所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基本依据是:
第一,随着云南撤地设市工作的全部完成,云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带动时期,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日益强化,加速中心城市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途径。从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开始至2004年思茅、临沧两个地区撤地设市工作顺利完成,云南省原有的7个地区级行政建制完成其历史使命,各地区成为省政府直辖的市级行政区域,这一变迁表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镇化为动力和主导的新时期,城市特别是州市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突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二,从云南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加快州市中心城市发展是带动和促进云南城镇化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长期以来,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结构不合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严重不足。这一状况既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也不利于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从城镇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大城市缺乏、中等城市发展不足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从特大城市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云南省只有昆明市是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的特大城市,昆明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昆明自身辐射带动作用的有限性,仅有昆明的增长和发展,仅靠昆明的带动辐射作用,是难以改变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状况的。其次,从中小城市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近十多年来,云南省的中小城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中等城市的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全省城市人口在20万至3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已发展到4个,中小城市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聚集和带动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规模偏小、经济实力不足、带动力偏弱是云南中小城市发展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等行政级别、同等人口和面积的城市相比,云南省的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不足、城镇人口过少的问题,无法与沿海同一级次的城市相提并论。这种状况表明,云南省的中小城市在县域经济和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目前仍是相当有限的,依靠中小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难以推进云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从云南省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等级结构来看,必须把发展大城市作为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大城市的发展来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带动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从云南目前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趋势来看,能够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实际上就是现在发展基础优越、发展势头良好的若干州市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加快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有选择、有步骤地把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今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举措。
二、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滇东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了推进云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壮大和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许多重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如以蒙自为中心,由个旧、开远、蒙自组成的滇南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大理市为中心的滇西大城市发展规划,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滇东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等。这些发展规划的提出,既是基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需要,也是基于各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以及它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带动和辐射作用。这里,我们将以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规划为研究个案,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本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剖析。
(一)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与特征
曲靖市是云南省16个州市之一,位于云南省东部。全市下辖1区7县,代管1市,即麒麟区、沾益县、马龙县、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会泽县以及宣威市。2006年年末,曲靖市全市总人口570.06万人,人口数量居全省第2位。2006年,曲靖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6.82亿元,经济总量居全省第2位。
1.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1)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优势
一是突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曲靖作为云南的东大门,是由四川、贵州进入云南的重要门户和通道,自古以来即有“人滇锁钥”之称。同时,曲靖跨越长江、珠江流域两大水系,与黔、川、桂三省区毗邻,是连接内地及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区位优势。同时,曲靖市是云南省交通条件最为便利、交通设施优势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4条国道和4条高等级公路构成了贯通市境的公路交通网络,贵昆、南昆、盘西3条电气化铁路干线纵贯全市6县1区1市(宣威市)。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曲靖成为滇东地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和通道。
二是丰富的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全市土地资源总量4331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境内有万亩以上的坝子39个,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多条,水资源年均拥有量139亿立方,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250万千瓦。已探明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30多种,其中煤炭是曲靖第一大优势资源,已探明保有储量85.8亿吨,储量占全省的36%,是云南省乃至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区。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的良好组合,为曲靖市发展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三是有较好的工业化发展基础。曲靖市是云南省工业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曲靖成为全省的能源、汽车、有色金属、化学工业和烟草工业基地。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为147.9亿元。全市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21:52:27,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2)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从三次产业之比来看,尽管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农业的比例仍然很大,全市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市,许多县市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从就业结构来看,2003年,曲靖市第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72%、10.69%、15.08%,与同年全市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占总生产总值的比例22%、50%和28%相比,滞留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严重不足,全市就业结构呈严重的不均衡状态。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曲靖市尽管经济总量居于全省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全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人民生活尚不富裕。
二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十分突出。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来看,2004年,曲靖三次产业之比为21:52:27,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总和,农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21%,但农业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5%。这表明,曲靖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脱节,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未能有效发挥出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三是劳动力总量大,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作为全省的人口大市,曲靖既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又面临着突出而严峻的劳动力就业压力。由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和农村,无法实现有效的转移,全市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和尖锐。
2、城乡协调发展: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前面的论述表明,影响和制约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和历程证明,仅靠工业化的发展,不可能实现曲靖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把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同步实施和推进,才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并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把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和推进,通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推进曲靖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二)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曲靖和滇东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
曲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应如何实施和推进呢?我们认为,曲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应坚持这样两个前提:一是立足于曲靖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现状和条件;二是有助于快速提升曲靖城镇化水平,推进曲靖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从这两个前提出发,我们认为,必须把建设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滇东大城市、以大城 市的发展带动大中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作为曲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路径和选择。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证和说明。
1.曲靖的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大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
从曲靖各县区(市)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2004年,曲靖各县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和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三次产业结构的状况综合地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分别为:麒麟区:总人口65.13万人,城镇化率为36%(城镇化率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未考虑居住地等其他因素,下同),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6.1:57.1:36.8;沾益县:总人口39.69万人,城镇化率为11.67%,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0:48:22;宣威市:总人口136.21万人,城镇化率9.7%,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9:37:34(2003年数据,2004年数据缺);马龙县:总人口19.31万人,城镇化率10.9%,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8.2:29.1:32.7;富源县:总人口71.64万人,城镇化率为8.09%,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8:41.8:29.7;罗平县:总人口54.62万人,城镇化率8.05%,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1.4:40:38.4;师宗县:总人口36.37万人,城镇化率9.570A,,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7.2:29.2:33.6;陆良县:总人口61.08万人,城镇化率1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9:33:28;会泽县:总人口91.6万人,城镇化率7.72%,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7.2:29.2:33.6。这些数据表明,曲靖各县区(市)的城镇化率除了麒麟区较高外,其他县(市)的城镇化率均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曲靖各县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事实。
导致曲靖城镇化水平低下、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很多,但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各县区现有城镇未能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聚集发挥有效的吸纳作用,或者说,现有城镇吸纳能力的有限和不足是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既然现有城镇发展不足是制约曲靖各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意义上而言,加快现有城镇的发展,提高现有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是提高曲靖城镇化水平的基本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大部分县(市)城镇化水平太低、城镇规模太小、城镇发展基础较差,要在短期间大幅度提高各县区(市)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实现各县(市)城镇化的均衡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其一,从城镇化水平来看,除麒麟区外,目前曲靖市属其他县(市)的平均城镇化率仅为10%左右,这一城镇化率与全省30%的平均水平相差约20个百分点,与全国44%的平均水平相差30个百分点,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50%的城镇化率相差40个百分点。在各县城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面对如此大的发展差距,如果仅从县域范围来考虑,仅仅依靠县域内城镇的发展来实现各县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重大突破是十分困难的。以会泽县为例,会泽县2004年总人口为91.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8万人,城镇化率为7.72%,与当年全省28%的平均水平相差20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仅使会泽县的城镇化率提高到当时全省28%的平均水平,其城镇人口数量需要达到25.6万人,这一数字是现有城镇人口数的3倍还多。换句话说,要将会泽的城镇化率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需要增加18万的城镇人口。如果以5年为期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话,那么平均每年要增加3万多城镇人口,即每年应有3万多农民实现从农民到市民、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和迁移,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不考虑其间的人口增长因素)。这样的城镇化速度就目前会泽县现有的城镇化发展条件(产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可预见的经济发展前景)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其二,从城镇规模等级来说,按现行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曲靖市的现有城镇中,除麒麟区城区人口超过20万,属于中等城市外,其余城镇其人口规模均不超过10万,均属于小城市或小城镇。由于城镇规模过小,各县城镇对县(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较为有限,更难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作用和影响。还需指出的是,从各城镇发展的基础、潜力和势头来看,除了麒麟城区外,曲靖各县(市)的其他城镇(主要是县城)在短期内其人口都难以达到或超过20万。换句话说,在最近一个时期内,从城镇规模结构而言,除了麒麟区1个中等城市外,曲靖市的其他城镇都是小城市或小城镇。这样的城镇结构极不利于城镇化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大城市,没有大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和规模效应,单纯依靠小城市和小城镇,是不可能实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对于发展大城市和发展小城市各自的成本和效益,有关计算机模型的演算结果作出了这样的揭示: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少于10万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纳一个1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样投入到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至8个人。以此而言,发展大城市是推进曲靖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仅仅发展小城市和少量中等城市不是解决曲靖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
综上所论,我们认为,推进曲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既要以各县区城镇发展为基础,不断提高现有城镇的吸纳聚集能力,同时更要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大局出发,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以麒麟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心,把麒麟城区及其周围地区发展成为新兴的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推进曲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跨越和突破。这一结论既是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与规律。
2.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城区及周围地区具有发展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麒麟区的行政建制原为曲靖县(1913年设县,县城1949年后为曲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和曲靖市(1983年曲靖县与沾益县合并,设立县级曲靖市,原曲靖县城区仍为曲靖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97年曲靖地区建制撤销,设立地级曲靖市后,原县级曲靖市分设为麒麟区和沾益县。麒麟区辖区范围为原曲靖县所辖区域,城区为新设立的地级市曲靖市的行政中心。麒麟区全区总面积1552.83平方千米。下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城市建成区面积27.5平方千米。
作为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麒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远高于曲靖市的其他县(市),在曲靖地区 乃至整个滇东地区具有突出的优势,具有发展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远高于曲靖市的其他县(市),而且其经济总量在全市的经济总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2004年,麒麟区实现区域内生产总值(GDP)113.4亿元,占当年曲靖市全市生产总值342.5亿元的33%。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区域内工业(包括中央、省、市属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7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78.1亿元的36%。从工业总产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辖区内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67.6亿元的36%。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2004年,麒麟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7亿元,占曲靖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1.6亿元的45.5%。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来看,二、三产业已经成为曲靖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高级化。所有这些表明,麒麟区已成为曲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带动曲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
其次,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省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从城镇化率来看,2004年年末,麒麟区总人口65.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0万人,非农业人口23.53万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6%,以非农业人口作为城镇人口的比例来测定,麒麟区的城镇化率为36%。另外,如以居住地为标准来统计,2004年底麒麟城区共有28万人口,城镇化率为44%。十分明显,麒麟区的城镇化率不仅远远高于曲靖市其他县(市)10%的平均城镇化率,而且也高于全市26%的平均城镇化率,这一事实表明,麒麟区不仅是全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且也是带动全市城镇化发展进程、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从城镇人口规模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唯一的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也是全省4个中等城市之一(从人口数量来说,加上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麒麟城区的人口为28万,以人口规模而论,麒麟区为全省第二大城市),是滇东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基础和潜力。
第三,从地理、区位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是曲靖市城市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城市的产业和人口,也取决于城市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从地理和区位条件来看,麒麟城区位于曲靖市域中部,周围地势平坦宽阔,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周边城镇较多,经济腹地广阔,交通四通八达,具有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良好条件。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麒麟区作为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卫先进,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为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
3.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和发展将能有力地带动曲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根据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曲靖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到2020年,将把曲靖建成一个以麒麟城区为中心,北起沾益,南至越州,西至马龙,城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珠江源大城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建设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实际上就是以城市建设和发展为途径和载体,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产生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正因为此,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将能有力地促进曲靖的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第一,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聚集,从而大大提升曲靖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的过程,或者说是农村地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迁移和转变的过程,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是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根据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到2010年,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其人口将达到50万人;到2020年,其人口将达到100万人以上。正因为此,以麒麟区为中心的大城市建设是推进曲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第二,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有力地推进曲靖的工业化进程,促进曲靖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曲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从产业形态来看,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生产要素聚集过程和工业化发展过程。按照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发展规划,未来的曲靖大城市将是一个以麒麟区为核心的组团式城镇集群,新的曲靖城的空间形态是“一区、两片、三组团”,“一区”即麒麟主城区,“两片”即沾益县和马龙县(均以县城为节点),“三组团”即主城附近的越州、珠街和温泉三个重点城镇。实际上,“一区、两片、三组团”的空间规划也是一个产业布局规划,根据规划,“一区、两片、三组团”各有其产业发展重点:作为主城区的麒麟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烟草、机械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次中心的沾益片区(包括花山工业园)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次中心的马龙片区重点发展电力、烟草配套产业、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产业;越州组团发展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珠街组团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温泉组团发展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产业。从这些规划可以看出,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和主导的产业发展过程和经济成长过程,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三者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增长极的培育和形成过程。基于此,我们认为,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曲靖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曲靖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将加速曲靖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推进曲靖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房屋住宅、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曲靖大城市建设的展开,麒麟区及周围沾益、马龙等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的展开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的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也将随之得到快速的发展。所有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曲靖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以产业发展促进人口聚集:曲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正如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动态、复合巨型系统一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麒麟区为中 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资源、环境等众多的方面和内容,需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推进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抓住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这两大关键问题,以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聚集,以人口的聚集促进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与人口聚集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支撑,推进曲靖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加快人口聚集是推进曲靖大城市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根据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曲靖大城市建设规划,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空间范围包含麒麟区全部和沾益、马龙两县的一部。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今后15年内,在这一区域范围内将聚集起1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这是曲靖大城市建设的人口目标。
曲靖大城市建设对人口的城镇化提出了何种要求呢?从曲靖大城市规划空间地域现有的城镇人口规模来看,该空间地域的城镇人口数量大体相当于3县区现有的全部城镇人口数(3县区的城镇人口几乎都聚集在上述地域),共计30.28万人(以3县区非农业人口数合计)。这就是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现有人口规模。按照这一城镇人口规模现状,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市,要发展成为城镇人口数量达50万的大城市,需要新增20万城镇人口;要发展成为人口数量达100万人的大城市(接近特大城市规模),需要新增70万城镇人口。以年均新增人口量来看,为了实现曲靖大城市建设的目标,从2005到2020年的16年间,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新城区平均每年需要新增4万多城镇人口。这就是曲靖大城市建设对城镇人口增长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如何实现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新城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呢?一般来说,实现城镇人口增长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从中外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和经验来看,推进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基本途径。为此,为了推进曲靖大城市建设和中心城市发展,必须加速人口向中心城区和新建城区的迁移和聚集,通过人口的迁移和聚集实现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来人口向曲靖新城的迁移和聚集过程中,有一个迁移人口来源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以麒麟区为中心的曲靖大城市建设中,应把推动曲靖市域内人口向中心城市和新建城区的迁移和聚集作为增加大城市人口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曲靖大城市建设中城镇新增人口的来源地应是市内各县区(市)或以市域内各县区(市)为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大城市建设促进曲靖的城镇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以产业发展带动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是推进曲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经济学家对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对城镇更高收入和更多就业机会的预期(也即所谓更高的城市收入预期)。如果能够在城镇实现自己的收入预期,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反之农村人口将留在农村或返回到农村。基于此,在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聚集问题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岗位的收入水平是拉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迁移的根本举措。由此而言,在曲靖城镇化进程和曲靖大城市建设进程中,要加快市域内农村人口向以麒麟区为核心的中心城镇的迁移和聚集,就必须为进城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他们获得远高于农村和农业的收入。而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不断提高进城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只能依靠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来实现。即通过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从而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市域人口的迁移和聚集,形成产业发展与人口聚集的双向互动和相互促进。
1.以工业发展拉动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曲靖市在建设工业强市和滇东大城市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重要拉动作用。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主要是通过扩大就业、促进人口聚集来实现的。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通过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应把握好这样两点:
一是宏观上重视工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发展政策。目前,曲靖市已制定出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全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轻型汽车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优质烟生产基地)、六大支柱产业(“两烟”及配套、能源、化工、矿冶、机械汽车、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和三大特色工业园(云南省电力配套及机械工业园、云南省煤化工工业园、云南省汽车及配套工业园)的工业发展规划。应结合工业强市建设规划,把扩大就业的方针贯穿到产业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每个方面和环节,鼓励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工业企业成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使工业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是在产业发展导向上,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扩大就业的重要拉动作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不同的工业产业、不同的工业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所不同。从扩大就业的目的出发,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等于落后产业和低效产业。一方面,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由不同的产业、行业特点决定的,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不同类型的产业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益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及其他资源状况决定的。从劳动力状况及其他资源状况来看,曲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一是曲靖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二是曲靖的许多地方优势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采掘业、矿冶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等。由此而言,曲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应结合工业强市规划和支柱产业建设规划,进一步促进采掘业、冶炼业、加工业、建筑业、生物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用地、税收等方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予以扶持,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人口就业上的重要作用。
2.以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以第三产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计算)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为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可以说是城镇的特有产业。从根本上讲,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城市的发展依赖人口的聚集,人口的聚集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 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人口向城镇的聚集,从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由此而言,在建设曲靖大城市进程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迁移和聚集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快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要围绕服务现代工业发展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使第三产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和支持,有力地带动人口向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带动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聚集。二是要依托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优势来发展第三产业,使城镇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地和载体,同时又使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加快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具体而言,第一,要充分利用曲靖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城市功能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把以麒麟区为核心的曲靖中心城区建成为曲靖地区和滇东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以繁荣的商业创造就业,以物流带动人流,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迁移和聚集;二是要利用中心城市特有的现代化设施条件,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娱乐、金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以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条件吸引市域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和聚集,以发达的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出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规模效应加快住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以基础设施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容纳能力,降低城市生活的费用和支出,从而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的经济成本,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生活和定居。
3.以农业产业化促进人口的迁移和聚集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同样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意味着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的减少,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迁移;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能够充分满足城镇发展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从而为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正因为此,加快曲靖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出来,同时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化、工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也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又一重要途径。
曲靖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业已取得良好成绩,如生猪生产及宣威火腿的产业化,宣威的马铃薯生产及加工,沾益的万寿菊、除虫菊规模种植和加工等。在农业产业化带动就业上,曲靖市有许多较为成功的经验。陆良县通过发展蚕桑种植和蚕茧加工业,使丝绸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与丝相关的加工企业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罗平县发展油菜种植和油籽加工业,通过两家食用油加工企业直接转移农业劳动力5000余人。
加快曲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要进一步做好“两个结合”:一是要与工业化发展相结合,用工业化、企业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营销,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围绕支柱产业建设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大力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城镇和中心城市合理布局和聚集,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
责任编辑 袁国友